http://..org/
第二十章論識字的重要性
“七星步,乃是腳踏七星。”
“……循環施之,可前可後,向左向右,隨心所欲。”
紀越可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演示,而是向紀崢一一解釋七星步秘籍中的文字段落意思,詳解每一段字句,務求使紀崢真正去理解。而不是一般開竅期那種浮光掠影般的“會做就行,不要問為什麽”的,“暴力”灌輸式指點。
任何秘籍裏都一定有不少字句存在不同意思,造成理解不同乃至截然相反的現象。紀越可這些真脈強者對武道有足夠深入的理解,因此不用擔心理解錯誤,但對紀崢這些剛入開竅期不久的青少年武者來說,這麽“扣字眼”太有必要了。
真脈強者其願意放下身段,做出深入淺出的指導,絕對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
須知,就算有人請得來真脈強者,也很難說指點起來有多用心。
而現在的紀越可,無疑是相當用心地教紀崢。
這絕對是紀崢的幸運。
“我來演示一遍,你且看清楚了。”
紀越可親自下場,盡量放慢動作,腳下一踩一踏,奇妙地向左向右,忽前忽後。見紀崢看得入迷,心生考驗之意,突然就是一停,問道:“你看出什麽?”
紀崢凝神看著,恨不得將這一幕全記下,聞言脫口道:“一種韻律!”
嗯!紀越可意外,開竅一重的小家夥居然看得出韻律,有兩下子呀,這份直覺和眼力相當了得!他深深看紀崢一眼,毫不掩飾對眼前少年的欣賞:“繼續。”
接下來紀越可的指導更用心,待紀崢練了一會,又親自出馬演示了一迴。要是別人見到這一幕,多半要氣哭,為什麽一樣是前輩指點,紀崢得到的是來自真脈強者,指點他們的卻是開竅七八*九重。
憑什麽這位真脈強者又“扣字眼”又諄諄教誨,還親自演示多次。而他們得到的指點,卻隻有一次親自演示,別的就是“告訴你這麽練,你隻管這麽練,練到對為止,問那麽多幹什麽”。
待遇差距實在太大了!
被紀越可指點練了一天,紀崢走起七星步,還有些說不出的奇怪與別扭。嚴格說還算不上練成,但他對七星步的理解絕對堪比獨自揣摩一年半載的效果。
有了深入的理解,再來修煉,效果絕對沒得說。
紀越可對紀崢一天表現出來的領悟力也相當滿意,畢竟,哪怕他欣賞紀崢,也不表示他願意教一個蠢蛋,那絕對會是一種折磨,對任何人都是一種噩夢。
倘若學的是蠢蛋,或者不識字,得一個個字句掰爛了詳解,教的人絕對會發瘋,一定會敷衍了事。
所以這一天紀崢固然學得進步飛快,紀越可何嚐不是教得暢快。
紀越可走前,還對紀崢說了一番話:“你能從藏書室許多步法中挑中七星步,也算你有緣。不妨告訴你,真正的七星步,乃紀家絕學。你所得,實乃七星步第一層‘腳踏七星’,”
“在此之上,其實還有兩層分別是‘運轉七星’與‘身藏七星’。”
………
“……學習課程出來了,快去看看。”
紀崢腳下練著七星步,戚岐像旋風一樣衝來大喊,生拉硬拽來到告示欄。這裏許多人伸長脖子,簇擁著向前猛衝猛擠,恨不得立刻看個真切。
紀崢好不容易擠進去,告示欄上麵紅紙黑字,寫著一項又一項的學習課程。分門別類有:功法課,拳腳課、兵器課這些武道課程。
另外還有識字課,算學課、藥材課、種植課、雜學課等等……
沒錯,接下來三個月對大家來說,唯一的任務就是學習。而不是像紀崢和許多青少年曾幻想過的什麽擂台比武,比試奪魁。
從功法課,到識字課,一項又一項內容將填滿大家未來三個月的時間。看到密密麻麻的課程,許多人都在第一時間感受到了競爭的壓力,氛圍突然一下子就緊張起來。
倘若到這時都不知緊張,三個月後八成是滾蛋的命。
宗族大考不是吃飯喝酒,更不是嬉戲作樂,而是一段將持續三個月的學習!
至於“大考”,其實由測試就開始了,它無處不在,隨時隨地。
起初紀崢不太懂,開設算學、藥材、煉丹等課程有什麽用。後來才知,紀家是用來挖掘相關人才,再是教人一技之長。不管最終留下,還是離去,都用得上。
一言蔽之,宗族大考四百多人,大多數沒經過培養,青澀稚嫩,統統是潛在人才。紀家必須通過授課栽培,讓其中的人才在三個月當中脫穎而出。
否則一上來就擂台比試,則就委實太蠢了。
紀家又不是殺手組織,會戰鬥能殺人就行。紀家要的人才多了,全憑擂台比武,誰要有煉丹、藥材等方麵的天賦,豈不是要全漏掉!
擂台比試可以有,但得先傳授培養一段時間,然後再比試。
紀家願教,大家就願學。
紀崢毫不猶豫選擇了武道,課程以武道為主。出於好奇,還選了別的課程,鬱悶發現種植課教人種五穀靈稻和藥材等等。
雜學課最“慘烈”,沒枉費了一個“雜”,從馬術到廚藝,有石雕,有木工,可謂五花八門。誰要學一技之長,上這個課程一定沒錯,沒多少雄心的紀大富就來了。
別小瞧這些手藝,樣樣都離不開修為,但凡能成為大師,少說也有真脈境界。
不經意地上一兩堂課後,紀崢就糾正了心態,絲毫不敢小覷。
識字課也去了一次,可教的是最基本的識字,紀崢愣是悲催了一堂課。好在不算白跑,他驚喜獲知可以來這裏借書閱讀。
他習慣了讀書,少一天不讀,就像缺了什麽似的。
對於識字課,很多人認為識不識字不影響修煉。
對此,紀家前輩在第一課就冷笑著丟了十本秘籍出來:“你們認得上麵的字嗎,知道是什麽武技嗎。就算告訴你們上麵是什麽字,你們能理解它有多少重意思嗎。”
“不識字,練十輩子也達不到真脈境界。”
不少人嘀咕心想,從不敢奢求真脈境界,自己一輩子能練到開竅七重,哪怕四竅,都十分滿意了。
這樣的人不一定全是不求上進,興許是對人生的追求更實際。
紀大威聽紀崢轉述這句話,立刻一反常態積極學習識字。私底下還後悔沒上趙夫子的學堂,弄得現在不得不重新學。
而在功法課上,紀崢見到了紀映月等人。
第二十章論識字的重要性
“七星步,乃是腳踏七星。”
“……循環施之,可前可後,向左向右,隨心所欲。”
紀越可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演示,而是向紀崢一一解釋七星步秘籍中的文字段落意思,詳解每一段字句,務求使紀崢真正去理解。而不是一般開竅期那種浮光掠影般的“會做就行,不要問為什麽”的,“暴力”灌輸式指點。
任何秘籍裏都一定有不少字句存在不同意思,造成理解不同乃至截然相反的現象。紀越可這些真脈強者對武道有足夠深入的理解,因此不用擔心理解錯誤,但對紀崢這些剛入開竅期不久的青少年武者來說,這麽“扣字眼”太有必要了。
真脈強者其願意放下身段,做出深入淺出的指導,絕對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
須知,就算有人請得來真脈強者,也很難說指點起來有多用心。
而現在的紀越可,無疑是相當用心地教紀崢。
這絕對是紀崢的幸運。
“我來演示一遍,你且看清楚了。”
紀越可親自下場,盡量放慢動作,腳下一踩一踏,奇妙地向左向右,忽前忽後。見紀崢看得入迷,心生考驗之意,突然就是一停,問道:“你看出什麽?”
紀崢凝神看著,恨不得將這一幕全記下,聞言脫口道:“一種韻律!”
嗯!紀越可意外,開竅一重的小家夥居然看得出韻律,有兩下子呀,這份直覺和眼力相當了得!他深深看紀崢一眼,毫不掩飾對眼前少年的欣賞:“繼續。”
接下來紀越可的指導更用心,待紀崢練了一會,又親自出馬演示了一迴。要是別人見到這一幕,多半要氣哭,為什麽一樣是前輩指點,紀崢得到的是來自真脈強者,指點他們的卻是開竅七八*九重。
憑什麽這位真脈強者又“扣字眼”又諄諄教誨,還親自演示多次。而他們得到的指點,卻隻有一次親自演示,別的就是“告訴你這麽練,你隻管這麽練,練到對為止,問那麽多幹什麽”。
待遇差距實在太大了!
被紀越可指點練了一天,紀崢走起七星步,還有些說不出的奇怪與別扭。嚴格說還算不上練成,但他對七星步的理解絕對堪比獨自揣摩一年半載的效果。
有了深入的理解,再來修煉,效果絕對沒得說。
紀越可對紀崢一天表現出來的領悟力也相當滿意,畢竟,哪怕他欣賞紀崢,也不表示他願意教一個蠢蛋,那絕對會是一種折磨,對任何人都是一種噩夢。
倘若學的是蠢蛋,或者不識字,得一個個字句掰爛了詳解,教的人絕對會發瘋,一定會敷衍了事。
所以這一天紀崢固然學得進步飛快,紀越可何嚐不是教得暢快。
紀越可走前,還對紀崢說了一番話:“你能從藏書室許多步法中挑中七星步,也算你有緣。不妨告訴你,真正的七星步,乃紀家絕學。你所得,實乃七星步第一層‘腳踏七星’,”
“在此之上,其實還有兩層分別是‘運轉七星’與‘身藏七星’。”
………
“……學習課程出來了,快去看看。”
紀崢腳下練著七星步,戚岐像旋風一樣衝來大喊,生拉硬拽來到告示欄。這裏許多人伸長脖子,簇擁著向前猛衝猛擠,恨不得立刻看個真切。
紀崢好不容易擠進去,告示欄上麵紅紙黑字,寫著一項又一項的學習課程。分門別類有:功法課,拳腳課、兵器課這些武道課程。
另外還有識字課,算學課、藥材課、種植課、雜學課等等……
沒錯,接下來三個月對大家來說,唯一的任務就是學習。而不是像紀崢和許多青少年曾幻想過的什麽擂台比武,比試奪魁。
從功法課,到識字課,一項又一項內容將填滿大家未來三個月的時間。看到密密麻麻的課程,許多人都在第一時間感受到了競爭的壓力,氛圍突然一下子就緊張起來。
倘若到這時都不知緊張,三個月後八成是滾蛋的命。
宗族大考不是吃飯喝酒,更不是嬉戲作樂,而是一段將持續三個月的學習!
至於“大考”,其實由測試就開始了,它無處不在,隨時隨地。
起初紀崢不太懂,開設算學、藥材、煉丹等課程有什麽用。後來才知,紀家是用來挖掘相關人才,再是教人一技之長。不管最終留下,還是離去,都用得上。
一言蔽之,宗族大考四百多人,大多數沒經過培養,青澀稚嫩,統統是潛在人才。紀家必須通過授課栽培,讓其中的人才在三個月當中脫穎而出。
否則一上來就擂台比試,則就委實太蠢了。
紀家又不是殺手組織,會戰鬥能殺人就行。紀家要的人才多了,全憑擂台比武,誰要有煉丹、藥材等方麵的天賦,豈不是要全漏掉!
擂台比試可以有,但得先傳授培養一段時間,然後再比試。
紀家願教,大家就願學。
紀崢毫不猶豫選擇了武道,課程以武道為主。出於好奇,還選了別的課程,鬱悶發現種植課教人種五穀靈稻和藥材等等。
雜學課最“慘烈”,沒枉費了一個“雜”,從馬術到廚藝,有石雕,有木工,可謂五花八門。誰要學一技之長,上這個課程一定沒錯,沒多少雄心的紀大富就來了。
別小瞧這些手藝,樣樣都離不開修為,但凡能成為大師,少說也有真脈境界。
不經意地上一兩堂課後,紀崢就糾正了心態,絲毫不敢小覷。
識字課也去了一次,可教的是最基本的識字,紀崢愣是悲催了一堂課。好在不算白跑,他驚喜獲知可以來這裏借書閱讀。
他習慣了讀書,少一天不讀,就像缺了什麽似的。
對於識字課,很多人認為識不識字不影響修煉。
對此,紀家前輩在第一課就冷笑著丟了十本秘籍出來:“你們認得上麵的字嗎,知道是什麽武技嗎。就算告訴你們上麵是什麽字,你們能理解它有多少重意思嗎。”
“不識字,練十輩子也達不到真脈境界。”
不少人嘀咕心想,從不敢奢求真脈境界,自己一輩子能練到開竅七重,哪怕四竅,都十分滿意了。
這樣的人不一定全是不求上進,興許是對人生的追求更實際。
紀大威聽紀崢轉述這句話,立刻一反常態積極學習識字。私底下還後悔沒上趙夫子的學堂,弄得現在不得不重新學。
而在功法課上,紀崢見到了紀映月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