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重走丞相路
修仙棄徒,迴鄉種田唱歌 作者:左牽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幾天後。
許多位知名曆史區up主都收到了一封邀請函。
很漂亮,跟個宣傳冊似的。
許多人收到之後拍了視頻出來炫耀。
比如一位叫做“史為鑒”的up主。
名字是看上去就很正經那種,所以他的粉絲稱唿他為“鑒人”,就是發音那兩個字,有時候打字打快了會直接寫成賤人。
打快的時候多。
他就是第一個發出視頻,拿著邀請函好一陣顯擺。
因為他的視頻簡單啊。
就是翻開邀請函其中一頁,懟到鏡頭前就開始嘚吧嘚。
“瞅瞅,瞅瞅,天漢市委邀請哥們兒參加活動,哥們兒飄啦~~”
“再瞅瞅活動是什麽,重走丞相路。您要問哪位丞相,當然是諸葛丞相。重走丞相路,走的是北伐路,你們說牛批不牛批!”
“流程安排也特有意思。”
“你們看啊,重走丞相路,出發點位於天漢市勉縣定軍山下,武侯墓前,以祭拜丞相為起始。”
“史書記載,諸葛丞相確實葬在天漢定軍山下,各年表記錄都是全的,曆朝曆代都有修繕,沒什麽疑問。”
“然後看流程啊,護墓雙桂樹下,守墓老翁頌念出師表。”
“還挺有儀式感。”
“這裏還有小貼士。”
“說是丞相並沒有專門的守墓人,守護武侯墓都是附近村民自發的,千百年來武侯墓祭祀不絕,也從未被盜。”
“還有護墓雙桂,說的是武侯墓前有兩棵桂樹,樹齡已超過1700年,高度達到19米,直徑超過1米,枝葉繁茂,冠幅寬廣。”
“相傳是黃夫人所化,丞相下葬後繼續守護在諸葛亮的墓前,為他遮風擋雨。”
“一千七百年,諸葛丞相是公元234年去世,距今可不就是一千七百多年麽,沒準還真是那時候的。”
“然後還有這段,這雙桂樹,還是極其稀有的結子桂,每當四五月間,後人緬懷丞相賢良,祭拜之後,往往於草叢間尋找桂子,帶迴種於房前屋後,千百年來越來越多,遍布天漢,天漢市樹漢桂的由來之一。”
“另一由來是聖水寺中,蕭何親手植。漢初漢末兩位賢相於天漢同留漢桂。”
“臥槽,還有這個說法,正好一頭一尾啊,蕭何諸葛亮。”
“臥槽!這裏還有一行小字,經文物及園林部門批準,參與活動者可獲贈一枚今年新結桂子。”
“臥槽!臥槽!臥槽!”
他在視頻裏已經要瘋了,“紀念品太牛批啦,守護丞相一千七百年的桂樹種子啊,放在家裏鎮宅能當傳家寶!”
“不對不對。”馬上否了,“應該找地方種下去,親手種一棵守護過丞相的桂樹,我伴隨它長大,它伴著我老去,浪漫,尼瑪真tm浪漫!”
幸虧這不是直播,不然就這段髒話,直播間肯定被封。
史為鑒在鏡頭前麵嗷嗷叫著興奮了好一陣,這才繼續顯擺。
“牛批的還沒完呢。”
“祭拜過丞相後,去往馬超墓前焚表。這個也是傳統,丞相每次北伐前都要去馬超墓,nnd要不是馬超死的早,一次北伐時候就讓馬超去褒斜道當疑兵,趙雲去守街亭,後麵可能就沒那麽多事了,興複漢室沒準能成。”
曆史博主怎麽了,曆史博主也是人。
畢竟是兩大意難平啊,都過去千年了。
現在人還是孜孜不倦的想給丞相送豬腳飯、送大學生、送這送那;孜孜不倦的給嶽飛換皇帝,從李世民、劉邦,換到阿鬥,甚至換到狗了……
隨後史為鑒又介紹了後麵的行程。
踏上北伐路,親眼看看街亭,親眼看看祁山。
北伐走的祁山道、趙雲疑兵的褒斜道、魏延奇謀的子午穀
反正繞著秦嶺五條道轉了三圈。
在祁山時候,還可協調進入未對外開放祁山古戰場發掘現場。觀看漢魏大戰所用武器、器具、營盤。
這個對曆史博主吸引力可太大了,看山勢看河流,看當時器物,最是直觀。
於歸途中憑吊五丈原。
最後收尾於明月峽籌筆驛。
“這個明月峽籌筆驛,位於廣元,諸葛丞相在一次北伐失敗後退守於此,並落筆《後出師表》。”
“他年錦裏經祠廟,梁父吟成恨有餘。”
“牛批啊這安排的,太漂亮了。”
“前出師表為起始,後出師表為終點。結束不在五丈原,而是明月峽。一次北伐暫退之時,二次北伐籌備當中,不是最遺憾的那裏,未來還沒有發生,一切皆有可能。”
“浪漫,太tm浪漫……”
“隻可惜啊。”史為鑒臉變得跟苦瓜一樣,翻開邀請函第一頁,“這是馬拉鬆的獎勵,就我這小胳膊小腿……”
封麵上赫然寫著《天漢市第一屆花海馬拉鬆邀請賽》。
——
視頻發出去之後。
史為鑒的百十萬粉聞著味就來了。
第一第二的搶過沙發,又是一連串的【賤人出息了啊】、【生活不易,賤人賣藝】之後。
終於開始有了正經評論。
【你們發現沒有,天漢這地方很有意思啊,他們隻說丞相,前麵不加姓,也不加名字。還有他們隻用漢,漢魏戰場,不用蜀,連蜀漢都不用。情有可原嘛,劉邦建漢的地方。】
到底是曆史區,這條迴複下麵很快多了一大堆分析,說法風俗曆史意義,為什麽劉邦能出幾個月打迴三秦,蜀漢卻打了一輩子,諸葛亮和韓信相比如何如何。
之後還有就史為鑒視頻裏所說的,馬超如果在的話,北伐能不能成功,支持者與反對者吵成一團。
又過了好幾條。
才出現了對視頻內容主題的評論。
【丞相墓前桂樹種子,我也想要】
【前出師表為起始,後出師表做收尾,浪漫,真尼瑪浪漫】
【路線規劃的可以啊,完全能當旅遊攻略用,一路上哪哪兒都能憑吊,我還真想看看子午穀到底有多難走,到底能不能走通。】
以及,看熱鬧不嫌事大的,【賤人,你到底要不要去重走丞相路,小小馬拉鬆,怕個錘子,正麵上。】
史為鑒迴複道:【去,拚老命我也得拿個前十,丞相路就不去了,路又丟不了,當然是去養熊貓,熊貓,那可是熊貓啊!老子給熊貓鏟粑粑去!】
後麵還附了一張圖。
是重走丞相路的下一頁。
《天漢熊貓穀,熊貓奶爸奶媽三日體驗》
許多位知名曆史區up主都收到了一封邀請函。
很漂亮,跟個宣傳冊似的。
許多人收到之後拍了視頻出來炫耀。
比如一位叫做“史為鑒”的up主。
名字是看上去就很正經那種,所以他的粉絲稱唿他為“鑒人”,就是發音那兩個字,有時候打字打快了會直接寫成賤人。
打快的時候多。
他就是第一個發出視頻,拿著邀請函好一陣顯擺。
因為他的視頻簡單啊。
就是翻開邀請函其中一頁,懟到鏡頭前就開始嘚吧嘚。
“瞅瞅,瞅瞅,天漢市委邀請哥們兒參加活動,哥們兒飄啦~~”
“再瞅瞅活動是什麽,重走丞相路。您要問哪位丞相,當然是諸葛丞相。重走丞相路,走的是北伐路,你們說牛批不牛批!”
“流程安排也特有意思。”
“你們看啊,重走丞相路,出發點位於天漢市勉縣定軍山下,武侯墓前,以祭拜丞相為起始。”
“史書記載,諸葛丞相確實葬在天漢定軍山下,各年表記錄都是全的,曆朝曆代都有修繕,沒什麽疑問。”
“然後看流程啊,護墓雙桂樹下,守墓老翁頌念出師表。”
“還挺有儀式感。”
“這裏還有小貼士。”
“說是丞相並沒有專門的守墓人,守護武侯墓都是附近村民自發的,千百年來武侯墓祭祀不絕,也從未被盜。”
“還有護墓雙桂,說的是武侯墓前有兩棵桂樹,樹齡已超過1700年,高度達到19米,直徑超過1米,枝葉繁茂,冠幅寬廣。”
“相傳是黃夫人所化,丞相下葬後繼續守護在諸葛亮的墓前,為他遮風擋雨。”
“一千七百年,諸葛丞相是公元234年去世,距今可不就是一千七百多年麽,沒準還真是那時候的。”
“然後還有這段,這雙桂樹,還是極其稀有的結子桂,每當四五月間,後人緬懷丞相賢良,祭拜之後,往往於草叢間尋找桂子,帶迴種於房前屋後,千百年來越來越多,遍布天漢,天漢市樹漢桂的由來之一。”
“另一由來是聖水寺中,蕭何親手植。漢初漢末兩位賢相於天漢同留漢桂。”
“臥槽,還有這個說法,正好一頭一尾啊,蕭何諸葛亮。”
“臥槽!這裏還有一行小字,經文物及園林部門批準,參與活動者可獲贈一枚今年新結桂子。”
“臥槽!臥槽!臥槽!”
他在視頻裏已經要瘋了,“紀念品太牛批啦,守護丞相一千七百年的桂樹種子啊,放在家裏鎮宅能當傳家寶!”
“不對不對。”馬上否了,“應該找地方種下去,親手種一棵守護過丞相的桂樹,我伴隨它長大,它伴著我老去,浪漫,尼瑪真tm浪漫!”
幸虧這不是直播,不然就這段髒話,直播間肯定被封。
史為鑒在鏡頭前麵嗷嗷叫著興奮了好一陣,這才繼續顯擺。
“牛批的還沒完呢。”
“祭拜過丞相後,去往馬超墓前焚表。這個也是傳統,丞相每次北伐前都要去馬超墓,nnd要不是馬超死的早,一次北伐時候就讓馬超去褒斜道當疑兵,趙雲去守街亭,後麵可能就沒那麽多事了,興複漢室沒準能成。”
曆史博主怎麽了,曆史博主也是人。
畢竟是兩大意難平啊,都過去千年了。
現在人還是孜孜不倦的想給丞相送豬腳飯、送大學生、送這送那;孜孜不倦的給嶽飛換皇帝,從李世民、劉邦,換到阿鬥,甚至換到狗了……
隨後史為鑒又介紹了後麵的行程。
踏上北伐路,親眼看看街亭,親眼看看祁山。
北伐走的祁山道、趙雲疑兵的褒斜道、魏延奇謀的子午穀
反正繞著秦嶺五條道轉了三圈。
在祁山時候,還可協調進入未對外開放祁山古戰場發掘現場。觀看漢魏大戰所用武器、器具、營盤。
這個對曆史博主吸引力可太大了,看山勢看河流,看當時器物,最是直觀。
於歸途中憑吊五丈原。
最後收尾於明月峽籌筆驛。
“這個明月峽籌筆驛,位於廣元,諸葛丞相在一次北伐失敗後退守於此,並落筆《後出師表》。”
“他年錦裏經祠廟,梁父吟成恨有餘。”
“牛批啊這安排的,太漂亮了。”
“前出師表為起始,後出師表為終點。結束不在五丈原,而是明月峽。一次北伐暫退之時,二次北伐籌備當中,不是最遺憾的那裏,未來還沒有發生,一切皆有可能。”
“浪漫,太tm浪漫……”
“隻可惜啊。”史為鑒臉變得跟苦瓜一樣,翻開邀請函第一頁,“這是馬拉鬆的獎勵,就我這小胳膊小腿……”
封麵上赫然寫著《天漢市第一屆花海馬拉鬆邀請賽》。
——
視頻發出去之後。
史為鑒的百十萬粉聞著味就來了。
第一第二的搶過沙發,又是一連串的【賤人出息了啊】、【生活不易,賤人賣藝】之後。
終於開始有了正經評論。
【你們發現沒有,天漢這地方很有意思啊,他們隻說丞相,前麵不加姓,也不加名字。還有他們隻用漢,漢魏戰場,不用蜀,連蜀漢都不用。情有可原嘛,劉邦建漢的地方。】
到底是曆史區,這條迴複下麵很快多了一大堆分析,說法風俗曆史意義,為什麽劉邦能出幾個月打迴三秦,蜀漢卻打了一輩子,諸葛亮和韓信相比如何如何。
之後還有就史為鑒視頻裏所說的,馬超如果在的話,北伐能不能成功,支持者與反對者吵成一團。
又過了好幾條。
才出現了對視頻內容主題的評論。
【丞相墓前桂樹種子,我也想要】
【前出師表為起始,後出師表做收尾,浪漫,真尼瑪浪漫】
【路線規劃的可以啊,完全能當旅遊攻略用,一路上哪哪兒都能憑吊,我還真想看看子午穀到底有多難走,到底能不能走通。】
以及,看熱鬧不嫌事大的,【賤人,你到底要不要去重走丞相路,小小馬拉鬆,怕個錘子,正麵上。】
史為鑒迴複道:【去,拚老命我也得拿個前十,丞相路就不去了,路又丟不了,當然是去養熊貓,熊貓,那可是熊貓啊!老子給熊貓鏟粑粑去!】
後麵還附了一張圖。
是重走丞相路的下一頁。
《天漢熊貓穀,熊貓奶爸奶媽三日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