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微風起浪
修仙棄徒,迴鄉種田唱歌 作者:左牽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下午時候。
山城許多火鍋店拉起了橫幅。
上麵寫著《豌豆顛大酬賓,買一送二》、《點鍋底送豌豆顛》、《豌豆顛加量不加價一份頂兩份》、《川渝人民心連心》、《豌豆顛滯銷,幫幫xx村》
不同的店,活動不一樣,但都是圍繞著豌豆顛在做大促銷,優惠給的很實。
而且還寫明了,是在幫種豌豆的農戶,哪家店幫助哪個村都寫上了。
這叫細節清晰,不假大空。
店裏店外,隻要掛著電視和屏幕的,除了放自己的宣傳片之外,隔上一段時間就會放一遍電視台的新聞,還有年初時候央視農業的報道,穿插著來。
這叫正名,背書,以及定調。
剛剛入冬啊,大冷天啊,身上的肉皮還沒適應冬天的溫度,體感格外的冷。
再加上又陰又潮,從骨頭縫縫裏麵往外透涼氣啊。
走過路過的時候,隔著玻璃看見咕嘟咕嘟翻滾的紅油熱鍋,一蓬一蓬冒著熱氣,騰起的白霧。
靠近門口,火辣辣的香氣往鼻孔裏鑽。
頭頂還掛著那麽大的條幅做優惠促銷。
你就說誰頂得住。
沒有人,沒有!
客人洶湧而來,很快坐滿了店堂。
紅油火鍋架起來,上麵飄著厚厚一層幹辣椒和青紅花椒,外地人看了心裏都發顫那種。
甚至還有人點了鴛鴦鍋,專門煮豌豆顛用。
為了豌豆顛,連清湯鍋都能妥協,可見其在川渝人心中的地位。
每一桌,豌豆顛都是必點的。
而且上菜時候多多少少都得問一句,今年豌豆顛這麽多麽?你這是正經的吧?豌豆顛也有滯銷的時候?
不同的問題,代表著不同的人群與不同的看法。
每每這時,服務員或者店主,都會解釋幾句。
“別聽他們亂傳,哪有什麽藥哦,就是產的多。”
說著指著店裏的電視說:“新聞裏都報了。今年這不是出來個新品種麽,產量太大,把價錢打下來了。那些個種原先品種的農戶,豌豆顛產出來賣不上價,留在田裏就長老啦,往外賣還不夠人工錢。”
然後又指著門口條幅上的xx村,“那個村總給我們店供菜,有幾戶就種的原先品種的豌豆,現在不好賣,求過來了。說是隻要不賠本就行。話都說出口了,我們就給收了唄。這又存不住,索性,搞個促銷大夥一塊吃了它。好不容易種出來的,吃進肚子最踏實。”
有些顧客聽了不知可否,有些則憂心忡忡。
“唉,穀賤傷農啊,多了也不好。”
“有啥子不好的,今年就是突然多起來。人家育種的也沒想到產量能有這麽大,農戶們沒反應過來。那村子的農戶說了,等新種子能買了,他們也種,分開種,以後顛顛的就是顛顛,豆子的就是豆子。就是今年有些難熬。”
“是啊,怎麽熬啊。”
“咋熬,吃唄。趁著便宜用力吃,往年這時候豌豆顛十來塊,最少也七八塊,今年才三四塊。不就是產的多了賣不掉麽,咱給它全吃進肚子不就行了。你還怕這東西吃多了長胖啊。”
要麽說川渝人心態好呢,一下子就抓住了重點。
客人聽了也是哈哈大笑,“這法子對頭,再來一份豌豆顛。”
“來啥來,送了!”
——
做餐飲的,全都是能說會道。
這套話術又是提前商量好的,當當當說起來行雲流水。
而這次集體促銷,也是商量好的。
王紹鵬那邊,以溯源地參觀的名義召集一群合作夥伴。
其他相關的也推薦了一些。
比如各地農科院農技站啊,農科院合作的農業公司啊,還有駱一航幫過的楊秉承那幾個人,請了他們供貨的收購商和火鍋店。
參觀、講解、好吃好喝一通招待。
王紹鵬在酒桌上把事情一說。
當場就獲得了全體同意。
合作大半年了,又是本鄉本土的。促銷本來也是要做的,合起來搞個大的更好。
而且這是做好事啊,說出去都有麵子。
百利而無一害,有啥子理由不搞,搞起。
借著酒勁,話匣子打開,怎麽搞,啥時候搞,搞多大,甚至大家夥連話術都給總結出來了。
集體行動,自然一鳴驚人。
隨著條幅越掛越多,生意越來越火爆,其他做餐飲的人坐不住了,眼紅啊。
眼紅就搞起,有樣學樣,也掛條幅,也促銷,連話術都學去了,反正現在豌豆顛便宜,送唄,多吸引幾桌客人成本全迴來了。
沒過幾天,搞促銷的火鍋店就從十幾家變成幾十家,變成兩三百家。
進而就連街邊的小麵館,吃碗麵都給一大坨坨豌豆顛。
而隨著店主們、顧客們、顧客們的同事鄰居們,一個一個口口相傳。
菜市場的豌豆顛銷量也高了起來。
如此的熱鬧,自然會吸引媒體的注意。
然後又是一輪走訪。
不過這一迴直接來的就是省級電視台。
他們走訪菜市場攤販,走訪最先發起的火鍋店,走訪買菜的市民,路上的行人。
做的比上次縣級電視台節目又上了一個檔次。
人家把主題升華了,起了一個名字,叫“以吃助農”。
節目是晚間新聞播的。
橫幅是連夜做的。
第二天一大早,所有促銷豌豆顛的火鍋店,都掛起來新橫幅——《以吃助農》。
店裏店外的屏幕上也滾動播放起前一天的新聞。
大喇叭吆喝的都是,“你一口,我一口,農戶老王不賣牛。”、“多吃菜,身體好,張家娃子有學上。”、“你多吃,我多吃,李家奶奶裝假牙。”
瘋瘋癲癲、搞搞笑笑。
讓人聽了又心裏一暖。
電視台一看,謔,自家的節目效果這麽好,反響這麽大,受到如此的熱烈響應。
那就接著來啊。
民生節目出動,。
這迴就不局限於市區了。
開始向外擴展,走訪種植戶,走訪蔬菜集散中心。
以及農科院、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食品蔬菜監管部門。
還有鬧的火熱的,新品種豌豆顛“小滿一號”的試驗基地,及其負責人王紹鵬。
進行更加深度的挖掘,更加提綱挈領的報道。
這些節目播出之後,又又又引起更多的響應和討論。
猶如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水麵。
一圈,一圈,越擴越大……
山城許多火鍋店拉起了橫幅。
上麵寫著《豌豆顛大酬賓,買一送二》、《點鍋底送豌豆顛》、《豌豆顛加量不加價一份頂兩份》、《川渝人民心連心》、《豌豆顛滯銷,幫幫xx村》
不同的店,活動不一樣,但都是圍繞著豌豆顛在做大促銷,優惠給的很實。
而且還寫明了,是在幫種豌豆的農戶,哪家店幫助哪個村都寫上了。
這叫細節清晰,不假大空。
店裏店外,隻要掛著電視和屏幕的,除了放自己的宣傳片之外,隔上一段時間就會放一遍電視台的新聞,還有年初時候央視農業的報道,穿插著來。
這叫正名,背書,以及定調。
剛剛入冬啊,大冷天啊,身上的肉皮還沒適應冬天的溫度,體感格外的冷。
再加上又陰又潮,從骨頭縫縫裏麵往外透涼氣啊。
走過路過的時候,隔著玻璃看見咕嘟咕嘟翻滾的紅油熱鍋,一蓬一蓬冒著熱氣,騰起的白霧。
靠近門口,火辣辣的香氣往鼻孔裏鑽。
頭頂還掛著那麽大的條幅做優惠促銷。
你就說誰頂得住。
沒有人,沒有!
客人洶湧而來,很快坐滿了店堂。
紅油火鍋架起來,上麵飄著厚厚一層幹辣椒和青紅花椒,外地人看了心裏都發顫那種。
甚至還有人點了鴛鴦鍋,專門煮豌豆顛用。
為了豌豆顛,連清湯鍋都能妥協,可見其在川渝人心中的地位。
每一桌,豌豆顛都是必點的。
而且上菜時候多多少少都得問一句,今年豌豆顛這麽多麽?你這是正經的吧?豌豆顛也有滯銷的時候?
不同的問題,代表著不同的人群與不同的看法。
每每這時,服務員或者店主,都會解釋幾句。
“別聽他們亂傳,哪有什麽藥哦,就是產的多。”
說著指著店裏的電視說:“新聞裏都報了。今年這不是出來個新品種麽,產量太大,把價錢打下來了。那些個種原先品種的農戶,豌豆顛產出來賣不上價,留在田裏就長老啦,往外賣還不夠人工錢。”
然後又指著門口條幅上的xx村,“那個村總給我們店供菜,有幾戶就種的原先品種的豌豆,現在不好賣,求過來了。說是隻要不賠本就行。話都說出口了,我們就給收了唄。這又存不住,索性,搞個促銷大夥一塊吃了它。好不容易種出來的,吃進肚子最踏實。”
有些顧客聽了不知可否,有些則憂心忡忡。
“唉,穀賤傷農啊,多了也不好。”
“有啥子不好的,今年就是突然多起來。人家育種的也沒想到產量能有這麽大,農戶們沒反應過來。那村子的農戶說了,等新種子能買了,他們也種,分開種,以後顛顛的就是顛顛,豆子的就是豆子。就是今年有些難熬。”
“是啊,怎麽熬啊。”
“咋熬,吃唄。趁著便宜用力吃,往年這時候豌豆顛十來塊,最少也七八塊,今年才三四塊。不就是產的多了賣不掉麽,咱給它全吃進肚子不就行了。你還怕這東西吃多了長胖啊。”
要麽說川渝人心態好呢,一下子就抓住了重點。
客人聽了也是哈哈大笑,“這法子對頭,再來一份豌豆顛。”
“來啥來,送了!”
——
做餐飲的,全都是能說會道。
這套話術又是提前商量好的,當當當說起來行雲流水。
而這次集體促銷,也是商量好的。
王紹鵬那邊,以溯源地參觀的名義召集一群合作夥伴。
其他相關的也推薦了一些。
比如各地農科院農技站啊,農科院合作的農業公司啊,還有駱一航幫過的楊秉承那幾個人,請了他們供貨的收購商和火鍋店。
參觀、講解、好吃好喝一通招待。
王紹鵬在酒桌上把事情一說。
當場就獲得了全體同意。
合作大半年了,又是本鄉本土的。促銷本來也是要做的,合起來搞個大的更好。
而且這是做好事啊,說出去都有麵子。
百利而無一害,有啥子理由不搞,搞起。
借著酒勁,話匣子打開,怎麽搞,啥時候搞,搞多大,甚至大家夥連話術都給總結出來了。
集體行動,自然一鳴驚人。
隨著條幅越掛越多,生意越來越火爆,其他做餐飲的人坐不住了,眼紅啊。
眼紅就搞起,有樣學樣,也掛條幅,也促銷,連話術都學去了,反正現在豌豆顛便宜,送唄,多吸引幾桌客人成本全迴來了。
沒過幾天,搞促銷的火鍋店就從十幾家變成幾十家,變成兩三百家。
進而就連街邊的小麵館,吃碗麵都給一大坨坨豌豆顛。
而隨著店主們、顧客們、顧客們的同事鄰居們,一個一個口口相傳。
菜市場的豌豆顛銷量也高了起來。
如此的熱鬧,自然會吸引媒體的注意。
然後又是一輪走訪。
不過這一迴直接來的就是省級電視台。
他們走訪菜市場攤販,走訪最先發起的火鍋店,走訪買菜的市民,路上的行人。
做的比上次縣級電視台節目又上了一個檔次。
人家把主題升華了,起了一個名字,叫“以吃助農”。
節目是晚間新聞播的。
橫幅是連夜做的。
第二天一大早,所有促銷豌豆顛的火鍋店,都掛起來新橫幅——《以吃助農》。
店裏店外的屏幕上也滾動播放起前一天的新聞。
大喇叭吆喝的都是,“你一口,我一口,農戶老王不賣牛。”、“多吃菜,身體好,張家娃子有學上。”、“你多吃,我多吃,李家奶奶裝假牙。”
瘋瘋癲癲、搞搞笑笑。
讓人聽了又心裏一暖。
電視台一看,謔,自家的節目效果這麽好,反響這麽大,受到如此的熱烈響應。
那就接著來啊。
民生節目出動,。
這迴就不局限於市區了。
開始向外擴展,走訪種植戶,走訪蔬菜集散中心。
以及農科院、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食品蔬菜監管部門。
還有鬧的火熱的,新品種豌豆顛“小滿一號”的試驗基地,及其負責人王紹鵬。
進行更加深度的挖掘,更加提綱挈領的報道。
這些節目播出之後,又又又引起更多的響應和討論。
猶如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水麵。
一圈,一圈,越擴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