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如夜行,獨行而始終。
每一位於道間行走的修者皆是摸石過河的孩童,也是扶牆探路的盲客,河有幾深,路有多遠無人知曉,也無人可提前預知,但是卻有一種人,他仿若先知,仿若聖明,行走夜間能窺清前途坎坷,穿水過河也可明曉河水規律,這種人,被稱為生而知之,也就是所謂的生而聖賢。
困而知之者為狡,好而知之者為勤,勤或能登頂,狡隻能抱守山腰,不管那一種都無法做到盡善盡美,好知者再如何勤勉好學也會被山峰所困,窮其一生登上這座山嶽之頂,更不要妄想那座峰頭的景色。
這就像許多修道者一生隻能守一道而修,劍修者隻善於劍,器修者隻善器,因為他們的天賦或者心神隻夠修這一種道,根本沒有精力或者時間去涉及其他領域。
即便真的肯分出心神去專研其他道法,她們恐怕也沒有這樣的天賦。
劍修強者或許多少懂些陣符之法,那也絕對隻限於手中這把劍之內,至多隻知曉一些淺顯的例如加持劍身增韌鋒利的小陣法,至於一些更精妙的陣法,他們也隻能乖乖求陣符師的幫助。
陣符師或許能攥刻出這世上最精妙的符文陣法,卻不一定能如水墨大家般繪出一副最宏大的山河圖。
事實上,這個世上,越是能某一領域裏能做到最頂端的人,在其他領域,可能就越表現的像個白癡。
比如世人皆知劍聖大人劍道通天,能一劍破九穹,一劍改史記,一劍護的萬嶺周全,依舊改變不了他那手醜的驚人的字體。
這並非是貪多嚼不爛,而是真正意義上的天道公平。
天公賦予了人們一樣異於常人的天賦,就不會再為他開辟另一扇多出來的窗戶。
天理昭彰,眾生平等或者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然而這世上總有些事無法一概俱全,萬世以來總會出現一些被天穹疏漏的意外。
他們或許是天理昭昭外的漏網之魚,又或者是真正被天公眷顧的聖命之子,他們入道,道心仿若天成般暢通無礙,他們識真,十八處識竅自然就會齊開,梅葉真義隨手即可拈來,道法真章隨閱即可明悟,世間所有阻礙與他而言仿若無物,習劍,劍心劍意天然湧動在塵世間,習文,文章能通神筆翰能如流。
詩詞歌畫,釀酒煮粥,隻要他想,這世上仿佛就沒有他不精通的,給他一支筆,他翻手間就能繪出一道無上大符,順便還能在符紙邊角處畫出一副栩栩如生的小雞啄米圖,給他一副棋,他就能給你擺出一整譜的繁奧殘局,然後再麵帶不屑的順手逐個破解開,那怕就是給他一把稻田,他也能在泥潭裏插的比任何人都要完美,都要規整。
寧青魚就是這樣天生通萬物的人,不過他可不會無聊到順手畫個小雞啄米圖,更不會更農夫閑漢比誰能將秧苗插的更漂亮,他的世界裏沒有這些俗世間的泥汙,千山宗也不允許這樣一位天賦之高能媲美初代道門之主的神子去體驗這些所謂的民間樂趣。
初代道門之主,就是那位千山下的牧牛童。
當初那位在千山下放牛的小道童就曾被稱為生而知之,而後才有了千山宗的萬世輝煌,也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大道修行,雖然後人皆說那道童不過是運氣極好拾到天石才打開了心智,否則也不會以做到這種如開創新世般的偉行,可不管再如何酸言碎語,不可否認的是那位道童的一生真的就像一位跨越時代而來的先知,無論何事,總是能做到那個時代裏人力所不能致的極致。
萬年以來,千山宗從未再傳出過任何有關生而知之的傳聞,直到寧青魚橫空出現,直到寧青魚親手殺死那條寒池青魚後的出現。
……………
張闖悄悄向後撤了一步,這一步恰好與身旁倆位柏廬試子錯開了微許距離,這個距離很巧妙,就像沙漠中一隻藏在巨石下的蜥蜴,既能保證風暴襲來時自己能藏在石下躲過一劫,又能保證當石塊遮擋不住危險來時自己能以最快的速度離開。
沒人注意到他這個小細節,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那座搖搖欲傾卻始終不倒的老鍾上,還有立在老鍾裏那個一身白衣刺眼的道門神子上。
時間不知走到了那裏,想來離結束應該已經不遠了,到了現在還沒有傳來任何有關破局成功的消息,說明廖平,張經年等數位實力最強大的種子試子還沒有找到破局的方式,或者他們已經找到了,就是不知道該如何解開這道國師大人留下的最後一道難關。
這個消息對於場間這些負責牽製寧青魚的試子們而言既是好消息,又是一個不好的消息,他們之間所處門派各不相同,如今隻是因為一個共同的目標而暫時走到了一起。
對於柏廬弟子而言,無論是牽扯的是千山宗寧青魚和大離王朝的天機閣,根本上其實都不過是一樣的,隻要不是柏廬之人奪得首冠,所有的付出就沒有多大的意義。
同樣,對於大離王朝亦是如此。
一位輩分稍長的柏廬弟子向身旁同門看了一眼,目光中帶著焦急,他不想打破老鍾平衡惹怒寧青魚悍然出手,又不願將所有力量浪費在這種無意義的僵持上,那位與之對視的同門看懂了他的意思,正欲收迴識念悄悄離開尋找其他門派的種子試子進行牽製,卻不想這一切恰好被撤到倆人背後的張闖看到,張闖心中暗嘲一聲,然後驟然瘋狂催動識念之力,化成一道最鋒利的巨斧狠狠向老鍾撞去。
老鍾本就滿身瘡痍黯淡無光,能一直堅持下去全是因為眾人的有意為之,這一撞如同壓死大象的最後一根稻草,不過眨眼間,隻見整座鍾體如墜地後瓷瓶般龜裂出無數道錯綜複雜的裂紋,伴隨一陣顫動碎裂成一地。
鍾體徹底被破碎,倆位千山宗弟子雙目似要崩裂般赤紅一片,數滴血淚自眼眶中噴出,倆人能在十數位少年強者的攻擊下堅持這麽長時間已是極為不易,識竅中的念力已近幹枯,甚至其中一人的一處識竅已經因為催發過度而嚴重損壞,這一撞,無疑是在倆人本就殘破不堪的識竅上重重砍上了一刀。
因為是識念類攻擊,這一刀並不足以致命隻會對精神造成重大損傷,如果不出意外,倆位千山宗弟子即便能清醒過來,至輕也是識竅全毀,從此無法修行,嚴重者,腦海將會徹底淪陷成一片空白,從此變成隻能被人照顧的癡兒。
一位天賦少年就這樣推出舞台,場間所有試子心中都升出一陣悲涼。
躍溪試進行到此時,鬥法之事雖然一直沒有停息,可大家出手都控製著份量,再加上監考官門的跟隨,沒有發生一件識竅全毀的悲慘事件,這些少年都是各門派的佼佼者,是人類未來的希望,不管是大離還是千山宗,都盡力避免發生太慘重的事項,盡力保護每一位少年強者的安全,四大劫外數十位實力強大的監考官如此,腰間所配護主心神的玉佩也是如此。
因為這裏是生死劫內,是一個脫離棋盤世界中的獨立小空間,不與外界相通,所以並沒有剛才那些可讓傷者提前離開的法器也就失了作用,隻能等待五刻鍾的時間結束,棋盤世界重新打開才行。
老鍾破碎,風自然而來,帶動幾縷淩亂不堪的霧色,將那身白衣遮蔽的若明若暗,地上幾滴血跡斑斑。
寧青魚終於收迴看向那片的灰蒙蒙的眼睛,並沒有看那倆位昏迷在身旁的同門弟子,而是凝視著那幾滴濃稠的血跡,眼神中漸漸被霧色遮掩,然後緩緩飄出一朵雲。
他知道自己若不出手,這倆位保護自己的弟子大道之行就會徹底被毀去,但他不想出手救助。
在寧青魚心中,這就是那倆位少年的命,人,不應該認命嗎?
從他們二人以一顆通天丹的代價答應宗門峰主的要求後,這就是倆人要麵對的命,命運不可違,大道不可逆。
他不會出手幹預別人的命,就像他甘願成為一條青魚封在自己命池中。
因為他生而知之,因為他比任何都要看的遠,因為他太明白命理二字的重量,所以他也比任何人都要了解,在命運的滄海麵前,誰都不過是一隻卑微的螻蟻,一隻無力的蝴蝶。
蝴蝶飛不過滄海,螻蟻也永遠觸不到天穹,哪怕他是一隻會飛的螻蟻,一隻最特別的蝴蝶。
他緩緩抬眉,眼中的那幾滴血跡漸漸淡開,然後,他看向對麵眾人,那朵蕩在眼眸中的雲開始倒騰,開始被霧色侵蝕,開始衍化成一場狂風暴雨。
他有他的命,所有人也有所有人的命,如今,他要開始行他命中注定要行走的一程,同樣,也要讓對方所有人進入那命中注定的一劫。
每一位於道間行走的修者皆是摸石過河的孩童,也是扶牆探路的盲客,河有幾深,路有多遠無人知曉,也無人可提前預知,但是卻有一種人,他仿若先知,仿若聖明,行走夜間能窺清前途坎坷,穿水過河也可明曉河水規律,這種人,被稱為生而知之,也就是所謂的生而聖賢。
困而知之者為狡,好而知之者為勤,勤或能登頂,狡隻能抱守山腰,不管那一種都無法做到盡善盡美,好知者再如何勤勉好學也會被山峰所困,窮其一生登上這座山嶽之頂,更不要妄想那座峰頭的景色。
這就像許多修道者一生隻能守一道而修,劍修者隻善於劍,器修者隻善器,因為他們的天賦或者心神隻夠修這一種道,根本沒有精力或者時間去涉及其他領域。
即便真的肯分出心神去專研其他道法,她們恐怕也沒有這樣的天賦。
劍修強者或許多少懂些陣符之法,那也絕對隻限於手中這把劍之內,至多隻知曉一些淺顯的例如加持劍身增韌鋒利的小陣法,至於一些更精妙的陣法,他們也隻能乖乖求陣符師的幫助。
陣符師或許能攥刻出這世上最精妙的符文陣法,卻不一定能如水墨大家般繪出一副最宏大的山河圖。
事實上,這個世上,越是能某一領域裏能做到最頂端的人,在其他領域,可能就越表現的像個白癡。
比如世人皆知劍聖大人劍道通天,能一劍破九穹,一劍改史記,一劍護的萬嶺周全,依舊改變不了他那手醜的驚人的字體。
這並非是貪多嚼不爛,而是真正意義上的天道公平。
天公賦予了人們一樣異於常人的天賦,就不會再為他開辟另一扇多出來的窗戶。
天理昭彰,眾生平等或者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然而這世上總有些事無法一概俱全,萬世以來總會出現一些被天穹疏漏的意外。
他們或許是天理昭昭外的漏網之魚,又或者是真正被天公眷顧的聖命之子,他們入道,道心仿若天成般暢通無礙,他們識真,十八處識竅自然就會齊開,梅葉真義隨手即可拈來,道法真章隨閱即可明悟,世間所有阻礙與他而言仿若無物,習劍,劍心劍意天然湧動在塵世間,習文,文章能通神筆翰能如流。
詩詞歌畫,釀酒煮粥,隻要他想,這世上仿佛就沒有他不精通的,給他一支筆,他翻手間就能繪出一道無上大符,順便還能在符紙邊角處畫出一副栩栩如生的小雞啄米圖,給他一副棋,他就能給你擺出一整譜的繁奧殘局,然後再麵帶不屑的順手逐個破解開,那怕就是給他一把稻田,他也能在泥潭裏插的比任何人都要完美,都要規整。
寧青魚就是這樣天生通萬物的人,不過他可不會無聊到順手畫個小雞啄米圖,更不會更農夫閑漢比誰能將秧苗插的更漂亮,他的世界裏沒有這些俗世間的泥汙,千山宗也不允許這樣一位天賦之高能媲美初代道門之主的神子去體驗這些所謂的民間樂趣。
初代道門之主,就是那位千山下的牧牛童。
當初那位在千山下放牛的小道童就曾被稱為生而知之,而後才有了千山宗的萬世輝煌,也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大道修行,雖然後人皆說那道童不過是運氣極好拾到天石才打開了心智,否則也不會以做到這種如開創新世般的偉行,可不管再如何酸言碎語,不可否認的是那位道童的一生真的就像一位跨越時代而來的先知,無論何事,總是能做到那個時代裏人力所不能致的極致。
萬年以來,千山宗從未再傳出過任何有關生而知之的傳聞,直到寧青魚橫空出現,直到寧青魚親手殺死那條寒池青魚後的出現。
……………
張闖悄悄向後撤了一步,這一步恰好與身旁倆位柏廬試子錯開了微許距離,這個距離很巧妙,就像沙漠中一隻藏在巨石下的蜥蜴,既能保證風暴襲來時自己能藏在石下躲過一劫,又能保證當石塊遮擋不住危險來時自己能以最快的速度離開。
沒人注意到他這個小細節,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那座搖搖欲傾卻始終不倒的老鍾上,還有立在老鍾裏那個一身白衣刺眼的道門神子上。
時間不知走到了那裏,想來離結束應該已經不遠了,到了現在還沒有傳來任何有關破局成功的消息,說明廖平,張經年等數位實力最強大的種子試子還沒有找到破局的方式,或者他們已經找到了,就是不知道該如何解開這道國師大人留下的最後一道難關。
這個消息對於場間這些負責牽製寧青魚的試子們而言既是好消息,又是一個不好的消息,他們之間所處門派各不相同,如今隻是因為一個共同的目標而暫時走到了一起。
對於柏廬弟子而言,無論是牽扯的是千山宗寧青魚和大離王朝的天機閣,根本上其實都不過是一樣的,隻要不是柏廬之人奪得首冠,所有的付出就沒有多大的意義。
同樣,對於大離王朝亦是如此。
一位輩分稍長的柏廬弟子向身旁同門看了一眼,目光中帶著焦急,他不想打破老鍾平衡惹怒寧青魚悍然出手,又不願將所有力量浪費在這種無意義的僵持上,那位與之對視的同門看懂了他的意思,正欲收迴識念悄悄離開尋找其他門派的種子試子進行牽製,卻不想這一切恰好被撤到倆人背後的張闖看到,張闖心中暗嘲一聲,然後驟然瘋狂催動識念之力,化成一道最鋒利的巨斧狠狠向老鍾撞去。
老鍾本就滿身瘡痍黯淡無光,能一直堅持下去全是因為眾人的有意為之,這一撞如同壓死大象的最後一根稻草,不過眨眼間,隻見整座鍾體如墜地後瓷瓶般龜裂出無數道錯綜複雜的裂紋,伴隨一陣顫動碎裂成一地。
鍾體徹底被破碎,倆位千山宗弟子雙目似要崩裂般赤紅一片,數滴血淚自眼眶中噴出,倆人能在十數位少年強者的攻擊下堅持這麽長時間已是極為不易,識竅中的念力已近幹枯,甚至其中一人的一處識竅已經因為催發過度而嚴重損壞,這一撞,無疑是在倆人本就殘破不堪的識竅上重重砍上了一刀。
因為是識念類攻擊,這一刀並不足以致命隻會對精神造成重大損傷,如果不出意外,倆位千山宗弟子即便能清醒過來,至輕也是識竅全毀,從此無法修行,嚴重者,腦海將會徹底淪陷成一片空白,從此變成隻能被人照顧的癡兒。
一位天賦少年就這樣推出舞台,場間所有試子心中都升出一陣悲涼。
躍溪試進行到此時,鬥法之事雖然一直沒有停息,可大家出手都控製著份量,再加上監考官門的跟隨,沒有發生一件識竅全毀的悲慘事件,這些少年都是各門派的佼佼者,是人類未來的希望,不管是大離還是千山宗,都盡力避免發生太慘重的事項,盡力保護每一位少年強者的安全,四大劫外數十位實力強大的監考官如此,腰間所配護主心神的玉佩也是如此。
因為這裏是生死劫內,是一個脫離棋盤世界中的獨立小空間,不與外界相通,所以並沒有剛才那些可讓傷者提前離開的法器也就失了作用,隻能等待五刻鍾的時間結束,棋盤世界重新打開才行。
老鍾破碎,風自然而來,帶動幾縷淩亂不堪的霧色,將那身白衣遮蔽的若明若暗,地上幾滴血跡斑斑。
寧青魚終於收迴看向那片的灰蒙蒙的眼睛,並沒有看那倆位昏迷在身旁的同門弟子,而是凝視著那幾滴濃稠的血跡,眼神中漸漸被霧色遮掩,然後緩緩飄出一朵雲。
他知道自己若不出手,這倆位保護自己的弟子大道之行就會徹底被毀去,但他不想出手救助。
在寧青魚心中,這就是那倆位少年的命,人,不應該認命嗎?
從他們二人以一顆通天丹的代價答應宗門峰主的要求後,這就是倆人要麵對的命,命運不可違,大道不可逆。
他不會出手幹預別人的命,就像他甘願成為一條青魚封在自己命池中。
因為他生而知之,因為他比任何都要看的遠,因為他太明白命理二字的重量,所以他也比任何人都要了解,在命運的滄海麵前,誰都不過是一隻卑微的螻蟻,一隻無力的蝴蝶。
蝴蝶飛不過滄海,螻蟻也永遠觸不到天穹,哪怕他是一隻會飛的螻蟻,一隻最特別的蝴蝶。
他緩緩抬眉,眼中的那幾滴血跡漸漸淡開,然後,他看向對麵眾人,那朵蕩在眼眸中的雲開始倒騰,開始被霧色侵蝕,開始衍化成一場狂風暴雨。
他有他的命,所有人也有所有人的命,如今,他要開始行他命中注定要行走的一程,同樣,也要讓對方所有人進入那命中注定的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