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後,武人地方專權的情況愈演愈烈。經曆五代十國後,宋朝開始重文輕武,自此中國的文武關係發生了逆轉。其實,在唐代,文武官員並沒有嚴格的區分,很多文官也有一個當武將的夢想。那麽,文官與武將是從何時開始相輕?這還得從唐朝尋找原因。、


    出將入相的理想


    從高祖至玄宗時期(618~756年),軍功是唐代文武官員追求升遷的重要途徑,這不僅是由於唐初統治階層承繼了北朝以來的尚武傳統,也與當時的國家情勢與正治體製有著密切的關係。


    這個時期的統治者多半熱衷於開邊拓土,經常發動對外戰爭,對於建立軍功的官員極為重視。不論官員的出身背景或職務,隻要能立下戰功,官位快速升遷是常見的酬賞。這是吸引士人和文官參與軍事的重要因素。


    由於士人不論是通過恩蔭還是通過科考入仕,在仕宦的初期,常被派任地方基層職務,若任職地點為邊區,即有參與戰爭、一展軍事長才的可能;若能立下戰功,往往受到倚重而長期統兵,如武則天時期的名將唐休璟。休璟於明經中第後起家吳王府典簽,後調為營府戶曹。高宗調露元年(679年),突厥、奚和契丹連兵入侵河北道,休璟統兵抵禦,一戰成名,開始了長期的戎馬生涯。後於武後長安三年(703年),因“諳練邊事”而拜相,入朝參政。


    此外,在朝廷任職的資深文官,也可能因得罪主政者而被貶官邊區,因此參與軍事工作。對於某些官員而言,此種挫折卻成為他們仕宦生涯的一個轉機。


    以高宗朝的裴行儉為例,他本由明經入仕,任職長安令期間,因參加反對高宗策立武則天的行動,左遷西州都督府長史,後來升任安西都護。


    這一段經曆,奠定了他日後處理西部邊防的基礎。上元三年(676年),行儉由吏部侍郎轉任洮州道左二軍總管,從此成為高宗朝對抗吐蕃和突厥的名將。


    玄宗初年的宰相張說也有類似的經曆。開元元年(713年),張說因姚崇的排擠,失去相位且遭外貶,一度轉任武職,擔任右羽林將軍兼檢校幽州都督。但他在開元八年、九年(720~721年)連續弭平胡人的叛亂後,憑此戰功得以再度入朝為相。由此可見軍功對於官員升遷的重要性,也使“出將入相”成為部分高階官員的仕途寫照。


    相對於武將,擁有學術知識的文士若能在軍事領域中嶄露頭角,將比同儕更容易得到皇帝的青睞,高宗朝的劉仁軌即為一例。劉仁軌與劉仁願於龍朔三年(663年)同時領軍鎮丫百濟的叛亂,事定之後,仁軌奉命留守,仁願帶兵返迴京城。


    由於仁軌才兼文武,他的仕途就比同時立功的劉仁願順遂。麟德二年(665年),也就是平定百濟後的第二年,劉仁軌率領新羅等四國的酋長參與泰山的封禪大典,展現其經營域外的成績,高宗即授予大司憲之職,一年後,升任右相。仁軌在四年內,由刺史而拜相,其升遷之速,充分顯示了具有文武兩方麵能力的官員在仕進上所占的優勢。


    軍功成為官員獲取升遷的重要途徑,即使是進士出身的文官,仍會爭取統兵的機會,高宗朝的婁師德是一個例子。師德雖為文臣,仍自詡為“猛士”,由京官轉而任職軍旅,前後長達三十多年,並因此兩度拜相,入朝參政。另外,朝廷中高階官員是皇帝選派將帥時首先考量的人選,宰相或諸部尚書往往被任命為行軍總管,指揮大軍出征,形成“卿相統兵”的現象。武德二年(619年),以尚書右仆射裴寂為晉州道行軍總管,統兵征討宋金剛是最早的例子。到了高宗、武後時期更為常見,並一直持續至玄宗時期。


    “唾麵自幹”的婁師德


    在玄宗朝後期,新的發展趨勢開始成形。


    一方麵,是國家內部的長期安定,促使學術持續發展,文學之士的自我優越感日益增強,開始攔阻建立軍功官員的升遷。開元初年,宰相宋璟壓製邊將郝靈佺誅殺突厥默啜可汗的戰功,致使靈佺憤而自盡,已開其端。開元二十三年(735年),玄宗因幽州節度使張守珪立下戰功,欲以之為相,張九齡以“宰相者,代天理物,非賞功之官也”為理由,成功加以阻止。至天寶年間,玄宗重用缺乏學術知識的蕃將為節度使,邊將入相的可能性大為降低。


    另一方麵,玄宗不斷發動對外戰爭,受倚重的邊將往往長期統兵,也減少了朝中文官與聞軍事的機會。部分文官即使擔任節度使,也因缺乏軍事能力,致使兵權旁落。例如,擔任劍南節度使的張宥因“文吏不習軍旅”,所有軍政都委由團練副使章仇兼瓊掌管,玄宗乃於開元二十七年(739年)將張宥調迴朝廷,由章仇兼瓊接任節度使。


    開元末期,宰相李林甫以“文士為將,怯當矢石”為由,建議玄宗重用蕃將,進一步削減了文士出身官員的統兵機會。後來安史亂起,朝廷為了作戰任務的需要,也改派有軍事經驗的武將取代某些由儒者擔任的地方官職。例如,河東太守李麟,在任時甚有政聲,但因安祿山的軍隊逼近,“朝廷以麟儒者,恐非禦侮之用,乃以將軍呂崇賁代還”。


    事實上,儒者、文士不能統兵隻是一種刻板印象,並不表示在當時全無例外。武人輕視文人的軍事能力是唐朝後期出現的普遍現象,但這種態度有時反而成為招致失敗的原因,一位在德宗朝被譽為“有將帥材”的文臣樊澤也有類似的狀況。樊澤於建中元年(780年)試中“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而入仕。他生長於河朔,既有武藝,又好讀兵書,因此“朝廷以其有將帥材,尋兼禦史中丞,充通和蕃使”。


    也就是說,朝中的執政者雖看重其軍事能力,卻未派任軍職,而是命他出使吐蕃,處理兩國會盟的相關事宜。因此,樊澤雖具有統兵的能力,終其一生,參與軍事任務的機會仍然有限,僅在山東南道節度使時,領軍參與討平淮西節度使李希烈之亂,並立軍功。由此可見,個別的文官雖具有處理軍務的能力,仍無助於改變武官對兵權的專擅。


    自安祿山叛亂以來,武將的擅權削弱了朝廷對地方軍、政事務的控製。朝廷威信的減弱,成為嚴重的正治問題。


    朝中的主政者對武將有所猜忌,任命朝中高階文官執掌軍務,就成為維係朝廷統兵之權的象征。杜佑就特別強調“出將入相”傳統對於國家安定的必要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好郎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葉苑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葉苑風並收藏唐朝好郎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