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在九大隊,他靠著製藥的手藝,以及喬書記等人的庇護,實際過的是真的不錯。


    通過招工迴城,這樣的生活還不一定能有呢。


    “招工難這事我知道,不過不是還有一個辦法嗎?……我再幹兩年也到了退休的年紀了,索性早點辦,到時候你接班怎麽樣,這樣也能迴城。”


    況父說道另外一個辦法的時候,稍稍停頓了一下,況葉也很快反應過來,況父接下來的話也印證了他的猜測。


    從七一年開始,從知青中招工、招生、招兵之後,後麵也出現了一種另類的迴城方式。


    這個方式就是家中有長輩退休,子女可以接班進入單位另行分配工種。


    這也算是招工的另一種方式。


    從七四年開始,況葉也零星的聽到一些知青,靠著這樣的方式迴了城。


    但他沒想到,況父這邊竟然準備讓他以這種方式迴城。


    “……爸,這件事有點突然,你讓我想想怎麽樣?”況父突然給了一個這樣迴城的機會,況葉一時間有些糾結,他不能第一時間給出答案。


    “這有啥好想的,能迴城是多少人盼著的……”見自家老三竟然還猶豫,況父都有些急。


    這麽多知青都想迴城,結果這機會擺在自家老三麵前,他竟然沒一口答應,況父原本篤定的事竟然有了變動。


    “爸,這事我真得好好想想,過完年我肯定給你答複。”況葉還是堅持,畢竟這和他原本打算相悖。


    “……行吧。”見自家老三的表情堅決,況父沉默了好一會兒,才應了下來。


    雖然這事應下,他這心底怎麽都有些不踏實,唉!


    第194章


    和況父談話後, 況葉暫時沒有給出答複。


    之後的兩天況父這邊,也隻是偶爾提醒他好好考慮考慮,因為要上班也就早晚能見著麵。


    倒是已經退休在家帶孫子的況母,後麵這兩天倒是時不時旁敲側擊一番。


    對此況葉的迴答, 也和最初一樣, 準備過年後再給個準話。


    倒也不是沒想好, 其實在況父說完接班的那個晚上, 他迴房間後就好好的考慮了一番。


    經過一番思量, 他還是不打算接況父的班。


    他在九大隊的生活,除了沒有城市方便以外, 其實生活水平並不差。


    每個月製售藥品的收入比一般的工人也高不少。再加上時不時供給劉醫生他們的迴生丸,還有另外一筆進項,算是解決了票證難的問題。


    可以說對大部分知青都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迴城,目前對他來說吸引力不大。


    而且,一旦他接了況父的班迴城, 那麽即將麵臨的事可不會少。


    首先就是婚姻問題。


    這次迴來況葉可是深有感觸,迴潭城也就三天的時間,況家父母雖然沒有強硬的態度,但說話間很多時候就會提到此事。


    要是他靠著接況父的班迴城,這個問題到時候肯定會令人頭疼不已。


    他本身沒有結婚的打算, 但這樣的觀念,在這個時代並不是那沒讓人容易接受的。


    而他接受了況父的條件,再說起這件事的時候難免會氣短。


    再有就是, 他畢竟不是原身,還是想和況家人保持一定的距離。迴潭城, 頻繁的接觸下,很多將打破他原本的計劃。


    不過有了這個決定, 卻不能第一時間直接拒絕,得好好考慮如何和況家父母說,才不至於傷人。


    好在,況家父母看他明確表示過完年在說,就安耐住了情緒,沒有再多問。


    此時已經臨近除夕,他和況母每天都在為過年做準備,當然空閑的時間也不算少。


    下午的時候基本上沒事,他會到潭城各處去逛逛。


    這期間,每路過書店或者舊貨市場,都會進去看看,購買一些他感興趣的雜書,以及初高中的教材。


    他當時在安瓊縣湊齊的三套教材,但感覺還是有些不夠。


    遇上了,正好再湊些,以防萬一。


    除了再潭城閑逛,他還挑了個時間,去拜訪了況家堂叔。


    畢竟這是況父唯一還在世的堂兄弟,兩家也走得比較近,他十年沒迴來了,怎麽也得上門去拜訪一下。


    況家堂叔比況父要小,但也有五個子女,最小的小兒子年齡比況家小妹還要小三歲。


    因為這幾年知青下鄉的動員力度比較大,況家堂叔的幾個子女中也有兩個下了鄉。


    下鄉的是老三和老幺。


    這次拜訪堂叔家,況葉在帶了常規的禮物外,還帶上了專門準備的一套初高中教材。


    “幺叔,這個到時候給小弟他們寄過去,讓他們多看看。下鄉的生活我知道,有時候挺無聊的。”況葉把這套教材交給況家堂叔的時候,並沒有明著說什麽。


    高考恢複這件事,要到明年去了,這個時候不好多說。


    但要是書是況家堂叔寄過去的,兩個下鄉的堂弟,也會好好的保存,到時候哪怕是臨時抱佛腳也有書可看。


    好在兩兄弟下鄉在一個地方,準備一套教材就可以了。


    “我就替老三他們謝過了,到時候一定寄過去。”接過這一套教材,況家堂叔簡單的看了一眼,知道是教材倒也收下了。


    這東西如今倒也不犯忌諱,寄給家裏下鄉的兩個小孩也好。


    之前兩人迴家探親的時候,也說起過下鄉生活娛樂少,後麵來了帶隊幹部,不時組織一些娛樂和學習活動,這份教材正好能用上。


    而且教材這東西,多看點也好。


    這些年時局動蕩,讓很多讀書人遭了罪,但況家堂叔看得清楚。他單位上混的好的,除了那些長袖善舞的,就是肚子中有貨的人。


    像他這樣沒什麽文化的,想學點技術性的東西,都難得很。


    抽空拜訪了況家堂叔,除夕也很快到來。


    叮叮~


    這天晚上他和況家父母吃完午飯沒多久,就聽到小院外麵由遠及近的車鈴聲。


    “媽,我和孟丹迴來了。”不久後,況家小院的大門就被敲響。


    聽著和況家大哥有幾分相似的聲音,況葉卻知道這應該是況家小弟,不過還是和況家父母確定了一番。


    “是小弟他們?”


    “是。”況母點頭。


    見此,況葉加快了走向院門的腳步,抽開門閂,雙手拉開大門,就看到站在門外風塵仆仆的兩人。


    “小禾,好久不見。這是弟妹吧,快進屋!”


    十年未見,當初還帶著青澀模樣的少年,如今已為人父,氣質也成熟了很多。


    此時正推著自行車站在門外,旁邊還有一名個子高挑的女性。


    況葉雖然沒見過孟丹,且現在人還用圍巾蒙著半張臉,卻還是知道這是況家小弟的妻子。


    “二哥!好久不見,這是我愛人孟丹。”見到開門的況葉,況家小弟十分的驚喜。


    知道今年況葉會迴來探親,在真正見到人的時候,況禾心中的驚喜還是不少。


    當然也不忘介紹一下旁邊的妻子,畢竟這算得上是兩人第一次見。


    “二哥。”孟丹看著眼前和丈夫有些相似的麵龐,也拉下麵上的圍巾,笑著打了聲招唿。


    雖然沒有見過況葉,但孟丹對於這位同樣下鄉的況家二哥卻是一點都不陌生。


    先不說,這些年丈夫和其的通信不斷,和家中人對他時不時的提及。


    還有一樣東西,讓孟丹印象十分的深刻。


    說起來,這還是她和況禾結緣的緣由。


    況葉寄來的藥品,因為其藥效突出,在農場的知青中非常的有名。當初她在幹農活的時候不小心受傷,幸而況禾身上有藥,得到了及時的處理,兩人才逐漸認識最後組成了家庭。


    最後知道這藥是況葉寄來的,孟丹還和丈夫笑說,他家二哥算是兩人的媒人。


    “哎,趕緊進屋,這外麵可冷了。”應了一聲,況葉連忙催促兩人進屋。


    看況家小弟兩人的模樣,就知道兩人是匆匆忙忙從近郊農場趕迴來的。


    臘月的天,潭城的氣溫可不高,特別是在天黑之後,兩人身上包裹的衣物雖然算得上厚實,但露在外麵的皮膚通紅,說明還是凍著了。


    就這樣,況家小弟夫妻進了小院。


    這個時候況父也抱著團團從堂屋中出來,而況母這個時候去了廚房,為兩人準備口熱乎的吃食。


    “迴來了。”


    “團團,看誰迴來了?”況父先招唿一聲,就顛了顛臂彎中的小孫子,讓小孩認認況家小弟夫妻倆。


    “爸。”


    “爸,團團,還記得媽媽不?”夫妻倆先和長輩問了聲好,才把目光裝下自家的小崽子。


    兩人平時在農場忙活,沒有太多的精力照顧小孩,才不得不把孩子托給家中父母照顧。


    為人父母,團團又是兩人的第一個孩子,見不到麵自然是想念的。


    但他們一個月難得迴來兩次,能呆的時間也不多,和團團相處的少,如今孩子都對兩人有些生疏了。


    不過團團倒是沒有抗拒孟丹的懷抱,被抱過去之後,也許是熟悉的氣息讓他感到安心,倒也開開心心的呆著。


    孟丹逗他叫人,也含糊的會叫。


    旁邊的況家小弟看著眼饞,也想伸手抱抱,但這個時候那掙得過妻子,聽了一聲團團還有些模糊的“爸爸”,就先把自行車上的東西卸了下來。


    況葉搭了把手,之後一行人就進了堂屋。


    見夫妻倆的此時的注意力在團團身上,況葉幹脆去廚房幫忙。


    忙活了沒一會兒,給兩人準備了兩碗湯麵,一家人在堂屋中閑聊了起來。


    況葉和況家小弟許久未見,這些年能聊的事不少。


    直到晚上休息的時候更是繼續迴屋聊。


    況家小院的房間有限,除了況家父母的屋子,剩下的兩間,一間是況家三兄弟的屋子,另外一間是況家兩姐妹的屋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年代文中的路人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諸事皆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諸事皆蕪並收藏年代文中的路人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