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跟在身邊轉悠的豆豆,也有幸得到幾個嚐嚐鮮,吃完之後朝著他叫喚。
“沒有了,你看嘛~”難得的一頓餃子,讓況葉胃口大開,幾乎是一口一個,碗中也很快就見了底,就連湯底都喝的精光。
見豆豆還想要,況葉笑著把碗倒扣,表示已經沒有了。
至於豆豆沒吃飽,也沒事,他還給其準備了其他的口糧,後麵在補就是。
汪汪!汪!
“哈哈哈~”看著豆豆一臉控訴的小模樣,況葉不由的樂出聲。
......
今年的春節就在一月下旬,分完口糧後不久,分紅的事大隊上也通知了。
去年的收成還不錯,以況葉的公分算下來,領到了近六十的分紅。其他幾乎沒有缺席上工的隊員就更不用說了,總之隻要是肯幹的隊員收入都還算不錯。
領完分紅,時間也很快到了春節,不過這個原本該熱鬧非凡的節日,在這個特殊的時期過的相當的平淡。
這期間,隊裏的活還是得繼續幹。
當然政府等機關單位也一樣。
春節後不久,一月末的最後兩天,大隊長這邊接到公社的通知,要去參加縣城的貧下中農代表大會。
一開始九大隊的隊員其實不太清楚這件事,隻是好幾天都沒見到大隊長人,問了一下才知道他去了縣城開會。
直到況葉給衛生院送完藥品的第三天,才見到從縣城迴來的大隊長。
陳慶國迴來之後,九大隊這邊也因這次會議,有了些變動。
生產隊的相關代表小組成員,進行了重新的選拔,以及關於“四管一教”的宣講,特別是其中的“一教”和況葉等知青更是息息相關。
“一教”指的就是對上山下鄉的知青進行再教育。
好在九大隊的這邊的對於知青的態度還是比較好的,況葉和周光旭等人也和隊員們的關係不錯,倒是沒受到什麽為難。
這次會議帶來的影響,也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趨於平淡,加上開春氣溫上升,地裏的農活多了起來,所有人也沒有太多精力去管這些。
“況知青,大隊長那邊叫你去一趟知青宿舍。”這天況葉正在和隊員們一起幹活的時候,有相熟的隊員叫住他。
“大隊長叫我,有說是什麽事嗎?”
況葉抬頭望向叫他的隊員,問了一聲。
“這我就不知道了,不過剛剛有兩個穿得像幹部的人來了隊上,可能是這個原因吧?”隊員也不是很清楚,隻是知道隊裏來了兩個人。
“好勒,謝謝。我和人說一聲,馬上過去。”聽到這,況葉也不多問了,謝過傳話的隊員,就和今天領著他幹活的小組長說了一聲,簡單的飭了一下就往知青宿舍走。
他今天幹活的地點,離知青宿舍不算多遠,走了不到十分鍾就到了。
還沒走近,遠遠的就看到知青宿舍的小院中坐著好些人。
這其中除了他熟悉的大隊長和周光旭幾個知青,還有兩個陌生的麵孔,應該就是隊員傳話時說的兩人。
“慶國叔,你找我,還有這是?”靠近小院,況葉就招唿一聲,也把有些疑惑的目光轉向兩位陌生人。
“況知青,你來的正好,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劉洪安同誌,這位是石麗華同誌,是省城來的帶隊幹部。”大隊長陳慶國連忙招唿況葉靠近,然後一一的介紹了兩位陌生的來人。
況葉也跟著他的介紹,簡單的觀察了一下兩位。
劉洪安,是一位中年男性,穿著的確和之前隊員說的一樣,是幹部比較普遍的著裝。此時帶著淡淡的笑意,望著況葉,同時也開口道。
“況葉同誌是吧,你好,以後有什麽困難可以聯係我。”
“劉幹部你好。”見人伸過來的手,況葉連忙迴握,笑著打了聲招唿。
旁邊的另一位叫做石麗華的女幹部,年齡也和劉洪安差不多,也笑著和況葉招唿一聲。
認識之後,大隊長招唿幾人坐下來談,見此,況葉也幹脆找了一根空著的凳子坐下。
坐下來之後,劉洪安和石麗華就和他以及旁邊的周光旭等人聊了起來。
在最初的時候,兩人也稍稍解釋了一下他們的身份。
兩人是錦城來的知青帶隊幹部,之後會常駐公社這邊的知青辦公室,況葉和周光旭等知青要是遇到什麽困難,也可以找他們幫忙。
這次來九大隊,主要是先認識一下況葉等人,同時再了解一下他們目前的生活狀況。
劉洪安和石麗華的年齡都不算小,其中劉洪安的子女甚至也都到了下鄉的年紀,就在去年也下了鄉。
隨著況葉等人和兩位相互了解了一些基本的信息,雙方的關係也變得不那麽陌生,甚至還因為劉洪安也是知青的父母,周光旭等人對他的態度更是親近了幾分。
兩人又本就是在原本的單位擔任幹部的,待人處事本就有不少經驗。
因此在聊天的過程中,雙方都算的上融洽。
兩人幾乎從衣、食、住、醫療,甚至娛樂活動,全麵的問了況葉和周光旭他們的生活狀況。
因為知道兩人的身份,加上其談話非常有技巧,況葉和周光旭他們倒也實實在在的述說了自己在九大隊的生活狀況。
這期間,兩人甚至還穿插這問了問,他們有沒有什麽困難需要幫忙解決。
況葉這邊基本上沒什麽,畢竟他有製售藥品的收入來源,甚至還有空間的加持,生活其實比大多數人都要過得好。
而且九大隊這邊對待他們這些知青,也算得上公正,極少數想要找麻煩的隊員,也被大隊長等人約束得很好。
在加之他教授過隊員們認識草藥,大家也承他的情,在九大隊況葉算是過的相當的不錯。
而周光旭他們,倒是有些困難。
這其中和隊員們相處倒還好,雖然比不上況葉和陳繁儀,但隊員們也大都很友善,就算想找麻煩的人,隻要找到大隊長這邊也會很快處理。
不過在其他方麵或多或少都有些困難。
農村的生活和城鎮的生活相差不小,上工幹活有相當的辛苦,但最終的收入卻有是要看老天爺的臉色。
這點收入,想要過得很好,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
至於娛樂活動,這個時代的農村少的可憐,加上十年動蕩,春節放假都取消了,相關的節目更是再也見不到。
下工之餘,周光旭等人能夠消遣的方式,也就是和同住的幾人聊天嘮嗑。
再多就是那幾本快要翻爛的書籍。但現在能不違規的書,內容也就那麽些,多翻閱幾次也就沒了興趣。
“陳隊長,陳知青,現在還沒迴來嗎?”聊到最後,時間也快十一點了,石麗華問了一聲旁邊的大隊長。
石麗華和劉洪安今天就見到況葉和周光旭六人,大隊上的另外一名知青陳繁儀到現在都沒露麵。
他們是知青帶隊幹部,自然是希望這一次能基本上摸個底。
雖然也從況葉他們這了解了一下陳繁儀,但沒見到人,還是有些遺憾。
“應該是,今天早上隔壁三大隊的隊員急著把人拉過去了,說是家裏的媳婦生產,現在應該迴不來。”大隊長陳慶國說道。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今天石麗華兩人實在來得不湊巧。
要是平時的話,陳繁儀上午的時候,一般是在在醫療站的,但今天不實在是事出有因。
三大隊那邊有孕婦生產,其家裏人為了安心,找到陳繁儀這邊,她自然得過去一趟。
雖然每個生產大隊都有赤腳醫生,陳繁興他們也接受了好多次的培訓了,但真到關鍵的時刻,附近的隊員更願意找的還是陳繁儀。
她的醫術在這些年,已經深受大家的認可,婦科方麵更是受女性隊員們的信賴。
而孕婦生產,最是沒有個時間定論,這個時候陳繁儀還沒迴來也實屬正常。
石麗華自然也是知道這一點的,對於大隊長的解釋也理解,最後隻能帶著些許遺憾離開。
不過他們下一個目的地就是三大隊,要是情況允許的話,或許能和陳繁儀聊上一會兒。
隨著兩位帶隊幹部離開,況葉也和周光旭他們告辭。
迴去的路上,他就在思考知青帶隊幹部這一事,之前他和兩位幹部聊天的時候,也稍稍打聽了一下他們來此的原由。
在結合之前看到的報道,也算是清楚了事情的原由。
這其實也應該是,去年八月全國知青會議確認的統籌解決知青問題的後續。
據劉洪安兩人所說,他們是去年年底的時候,就報名申請了成為知青帶隊幹部。
在一月的時候,省城就組建了第一批知青帶隊幹部,人數約有三百六十多人。
之後進行了一係列的培訓,陸續的前往全省各地。
和以往的帶隊幹部隻是護送知青下鄉,以及待個把月調研不同;他們會常駐縣城的各級知青辦,協助搞好知青工作。
而且除了省城,其他各地有知青下鄉的城鎮,都派遣了同樣的帶隊幹部下鄉。
他們的出現,況葉倒是持比較樂觀的態度。
之前和兩人聊天,他敏銳的感知,其實也能稍稍判斷兩人的情況,其作風應該是比較正派的哪一類幹部,之後應該會給知青這個群體帶來一些好的改變。
想到這,他的心情自然是不錯。
帶著這樣的好心情,豐水公社又迎來了一批新的知青,這一次不知道是因為帶隊幹部的原因,下鄉的知青比前兩年多了三分之一左右。
豐水公社迎來了二十名新知青,這次九大隊這邊也分配到一名叫做嚴國勝的知青。
是個十九歲的小夥子,和龔振江、張誌為一樣,都是錦城的。
有了他的加入,知青宿舍一下就有了七個知青,雖然還住得下,但有些稍顯擁擠。
為此九大隊這邊也考慮再建新宿舍的事,不過目前還沒確定下來。
新修宿舍這件事還沒定下來,春季招工的事又有了消息。
而這一次有了劉洪安和石麗華他們這些帶隊幹部的協助,這次招工的事朱靜等符合條件的知青,倒是沒之前那麽忙亂。
不過這次的名額不多,四月初結果出來的時候,九大隊這邊的幾個知青沒有一人被選上。
落選的朱靜,從最開始的招工到現在已經參加了不少次,其心態都有些崩了。
最後還是石麗華這邊給其做了不少思想工作,才讓她把心態調整過來。
況葉對此事,稍微關注了一番,也感受到了帶隊幹部帶來的改變。
這段時間,其實不隻是九大隊,其他生產大隊的知青,也因為帶隊幹部的到來受益不少。
就比如,有些作風不是那麽好的生產大隊,在此的知青受到了一些不公正的待遇,經由帶隊幹部的努力和調解,讓其生活得到了不小的改善。
劉洪安等帶隊幹部,也會不時的前往各個生產大隊隨訪,甚至有時候還會在大隊上停留幾天。
這樣一來,也算是一種震懾。
當然帶隊幹部的到來,不僅僅是知青受益,生產大隊這邊也有不小的好處。
知青中也有一些不安分的成員,帶隊幹部也擔任著教導的職責。
“沒有了,你看嘛~”難得的一頓餃子,讓況葉胃口大開,幾乎是一口一個,碗中也很快就見了底,就連湯底都喝的精光。
見豆豆還想要,況葉笑著把碗倒扣,表示已經沒有了。
至於豆豆沒吃飽,也沒事,他還給其準備了其他的口糧,後麵在補就是。
汪汪!汪!
“哈哈哈~”看著豆豆一臉控訴的小模樣,況葉不由的樂出聲。
......
今年的春節就在一月下旬,分完口糧後不久,分紅的事大隊上也通知了。
去年的收成還不錯,以況葉的公分算下來,領到了近六十的分紅。其他幾乎沒有缺席上工的隊員就更不用說了,總之隻要是肯幹的隊員收入都還算不錯。
領完分紅,時間也很快到了春節,不過這個原本該熱鬧非凡的節日,在這個特殊的時期過的相當的平淡。
這期間,隊裏的活還是得繼續幹。
當然政府等機關單位也一樣。
春節後不久,一月末的最後兩天,大隊長這邊接到公社的通知,要去參加縣城的貧下中農代表大會。
一開始九大隊的隊員其實不太清楚這件事,隻是好幾天都沒見到大隊長人,問了一下才知道他去了縣城開會。
直到況葉給衛生院送完藥品的第三天,才見到從縣城迴來的大隊長。
陳慶國迴來之後,九大隊這邊也因這次會議,有了些變動。
生產隊的相關代表小組成員,進行了重新的選拔,以及關於“四管一教”的宣講,特別是其中的“一教”和況葉等知青更是息息相關。
“一教”指的就是對上山下鄉的知青進行再教育。
好在九大隊的這邊的對於知青的態度還是比較好的,況葉和周光旭等人也和隊員們的關係不錯,倒是沒受到什麽為難。
這次會議帶來的影響,也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趨於平淡,加上開春氣溫上升,地裏的農活多了起來,所有人也沒有太多精力去管這些。
“況知青,大隊長那邊叫你去一趟知青宿舍。”這天況葉正在和隊員們一起幹活的時候,有相熟的隊員叫住他。
“大隊長叫我,有說是什麽事嗎?”
況葉抬頭望向叫他的隊員,問了一聲。
“這我就不知道了,不過剛剛有兩個穿得像幹部的人來了隊上,可能是這個原因吧?”隊員也不是很清楚,隻是知道隊裏來了兩個人。
“好勒,謝謝。我和人說一聲,馬上過去。”聽到這,況葉也不多問了,謝過傳話的隊員,就和今天領著他幹活的小組長說了一聲,簡單的飭了一下就往知青宿舍走。
他今天幹活的地點,離知青宿舍不算多遠,走了不到十分鍾就到了。
還沒走近,遠遠的就看到知青宿舍的小院中坐著好些人。
這其中除了他熟悉的大隊長和周光旭幾個知青,還有兩個陌生的麵孔,應該就是隊員傳話時說的兩人。
“慶國叔,你找我,還有這是?”靠近小院,況葉就招唿一聲,也把有些疑惑的目光轉向兩位陌生人。
“況知青,你來的正好,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劉洪安同誌,這位是石麗華同誌,是省城來的帶隊幹部。”大隊長陳慶國連忙招唿況葉靠近,然後一一的介紹了兩位陌生的來人。
況葉也跟著他的介紹,簡單的觀察了一下兩位。
劉洪安,是一位中年男性,穿著的確和之前隊員說的一樣,是幹部比較普遍的著裝。此時帶著淡淡的笑意,望著況葉,同時也開口道。
“況葉同誌是吧,你好,以後有什麽困難可以聯係我。”
“劉幹部你好。”見人伸過來的手,況葉連忙迴握,笑著打了聲招唿。
旁邊的另一位叫做石麗華的女幹部,年齡也和劉洪安差不多,也笑著和況葉招唿一聲。
認識之後,大隊長招唿幾人坐下來談,見此,況葉也幹脆找了一根空著的凳子坐下。
坐下來之後,劉洪安和石麗華就和他以及旁邊的周光旭等人聊了起來。
在最初的時候,兩人也稍稍解釋了一下他們的身份。
兩人是錦城來的知青帶隊幹部,之後會常駐公社這邊的知青辦公室,況葉和周光旭等知青要是遇到什麽困難,也可以找他們幫忙。
這次來九大隊,主要是先認識一下況葉等人,同時再了解一下他們目前的生活狀況。
劉洪安和石麗華的年齡都不算小,其中劉洪安的子女甚至也都到了下鄉的年紀,就在去年也下了鄉。
隨著況葉等人和兩位相互了解了一些基本的信息,雙方的關係也變得不那麽陌生,甚至還因為劉洪安也是知青的父母,周光旭等人對他的態度更是親近了幾分。
兩人又本就是在原本的單位擔任幹部的,待人處事本就有不少經驗。
因此在聊天的過程中,雙方都算的上融洽。
兩人幾乎從衣、食、住、醫療,甚至娛樂活動,全麵的問了況葉和周光旭他們的生活狀況。
因為知道兩人的身份,加上其談話非常有技巧,況葉和周光旭他們倒也實實在在的述說了自己在九大隊的生活狀況。
這期間,兩人甚至還穿插這問了問,他們有沒有什麽困難需要幫忙解決。
況葉這邊基本上沒什麽,畢竟他有製售藥品的收入來源,甚至還有空間的加持,生活其實比大多數人都要過得好。
而且九大隊這邊對待他們這些知青,也算得上公正,極少數想要找麻煩的隊員,也被大隊長等人約束得很好。
在加之他教授過隊員們認識草藥,大家也承他的情,在九大隊況葉算是過的相當的不錯。
而周光旭他們,倒是有些困難。
這其中和隊員們相處倒還好,雖然比不上況葉和陳繁儀,但隊員們也大都很友善,就算想找麻煩的人,隻要找到大隊長這邊也會很快處理。
不過在其他方麵或多或少都有些困難。
農村的生活和城鎮的生活相差不小,上工幹活有相當的辛苦,但最終的收入卻有是要看老天爺的臉色。
這點收入,想要過得很好,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
至於娛樂活動,這個時代的農村少的可憐,加上十年動蕩,春節放假都取消了,相關的節目更是再也見不到。
下工之餘,周光旭等人能夠消遣的方式,也就是和同住的幾人聊天嘮嗑。
再多就是那幾本快要翻爛的書籍。但現在能不違規的書,內容也就那麽些,多翻閱幾次也就沒了興趣。
“陳隊長,陳知青,現在還沒迴來嗎?”聊到最後,時間也快十一點了,石麗華問了一聲旁邊的大隊長。
石麗華和劉洪安今天就見到況葉和周光旭六人,大隊上的另外一名知青陳繁儀到現在都沒露麵。
他們是知青帶隊幹部,自然是希望這一次能基本上摸個底。
雖然也從況葉他們這了解了一下陳繁儀,但沒見到人,還是有些遺憾。
“應該是,今天早上隔壁三大隊的隊員急著把人拉過去了,說是家裏的媳婦生產,現在應該迴不來。”大隊長陳慶國說道。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今天石麗華兩人實在來得不湊巧。
要是平時的話,陳繁儀上午的時候,一般是在在醫療站的,但今天不實在是事出有因。
三大隊那邊有孕婦生產,其家裏人為了安心,找到陳繁儀這邊,她自然得過去一趟。
雖然每個生產大隊都有赤腳醫生,陳繁興他們也接受了好多次的培訓了,但真到關鍵的時刻,附近的隊員更願意找的還是陳繁儀。
她的醫術在這些年,已經深受大家的認可,婦科方麵更是受女性隊員們的信賴。
而孕婦生產,最是沒有個時間定論,這個時候陳繁儀還沒迴來也實屬正常。
石麗華自然也是知道這一點的,對於大隊長的解釋也理解,最後隻能帶著些許遺憾離開。
不過他們下一個目的地就是三大隊,要是情況允許的話,或許能和陳繁儀聊上一會兒。
隨著兩位帶隊幹部離開,況葉也和周光旭他們告辭。
迴去的路上,他就在思考知青帶隊幹部這一事,之前他和兩位幹部聊天的時候,也稍稍打聽了一下他們來此的原由。
在結合之前看到的報道,也算是清楚了事情的原由。
這其實也應該是,去年八月全國知青會議確認的統籌解決知青問題的後續。
據劉洪安兩人所說,他們是去年年底的時候,就報名申請了成為知青帶隊幹部。
在一月的時候,省城就組建了第一批知青帶隊幹部,人數約有三百六十多人。
之後進行了一係列的培訓,陸續的前往全省各地。
和以往的帶隊幹部隻是護送知青下鄉,以及待個把月調研不同;他們會常駐縣城的各級知青辦,協助搞好知青工作。
而且除了省城,其他各地有知青下鄉的城鎮,都派遣了同樣的帶隊幹部下鄉。
他們的出現,況葉倒是持比較樂觀的態度。
之前和兩人聊天,他敏銳的感知,其實也能稍稍判斷兩人的情況,其作風應該是比較正派的哪一類幹部,之後應該會給知青這個群體帶來一些好的改變。
想到這,他的心情自然是不錯。
帶著這樣的好心情,豐水公社又迎來了一批新的知青,這一次不知道是因為帶隊幹部的原因,下鄉的知青比前兩年多了三分之一左右。
豐水公社迎來了二十名新知青,這次九大隊這邊也分配到一名叫做嚴國勝的知青。
是個十九歲的小夥子,和龔振江、張誌為一樣,都是錦城的。
有了他的加入,知青宿舍一下就有了七個知青,雖然還住得下,但有些稍顯擁擠。
為此九大隊這邊也考慮再建新宿舍的事,不過目前還沒確定下來。
新修宿舍這件事還沒定下來,春季招工的事又有了消息。
而這一次有了劉洪安和石麗華他們這些帶隊幹部的協助,這次招工的事朱靜等符合條件的知青,倒是沒之前那麽忙亂。
不過這次的名額不多,四月初結果出來的時候,九大隊這邊的幾個知青沒有一人被選上。
落選的朱靜,從最開始的招工到現在已經參加了不少次,其心態都有些崩了。
最後還是石麗華這邊給其做了不少思想工作,才讓她把心態調整過來。
況葉對此事,稍微關注了一番,也感受到了帶隊幹部帶來的改變。
這段時間,其實不隻是九大隊,其他生產大隊的知青,也因為帶隊幹部的到來受益不少。
就比如,有些作風不是那麽好的生產大隊,在此的知青受到了一些不公正的待遇,經由帶隊幹部的努力和調解,讓其生活得到了不小的改善。
劉洪安等帶隊幹部,也會不時的前往各個生產大隊隨訪,甚至有時候還會在大隊上停留幾天。
這樣一來,也算是一種震懾。
當然帶隊幹部的到來,不僅僅是知青受益,生產大隊這邊也有不小的好處。
知青中也有一些不安分的成員,帶隊幹部也擔任著教導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