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九月那場大雨,屋裏漏雨的情況就有好幾處,後麵在秋雨季的來之前,他隻是按照當初漏雨的地點,自己翻檢了一下。
勉強的支撐到了現在,但進入六月夏季的雨勢較大,得再仔細的翻檢一番,才能保證屋裏盡量不漏雨。
“況葉哥,梯子在哪?”一早周光旭就領著兩個今年新下鄉的男知青來到小院,和他們同時到來的還有況葉請的陳繁勳以及他的兩個堂兄弟。
況葉先招唿了幾人一番,就準備動工。
“我去拿,你和張知青、龔知青待會兒小心一點。”梯子況葉放在柴房那邊,他準備自己去取,不過在這之前叮囑了周光旭和另外兩名知青一番。
周光旭還好說,下鄉有幾年了,上房頂幹活也有了些經驗,但新來的兩個知青可不一樣,這活應該是第一次。
新來的兩位知青,是三月初到的,這一次豐水公社來了十八個新知青,九大隊這次分配到兩名。
兩人分別是龔振江,19歲;張誌為,17歲。至於他們的老家,和朱靜一樣都是錦城。
兩個小夥子下鄉之後,況葉在最初的時候也見過兩麵。
一開始和所有剛來的知青一樣,上工幹活把兩人折騰的夠嗆。好在隊裏的醫療室如今人員配備不少,加上況葉製作的舒活膏,身體上的不適也慢慢的減輕。
兩人都是十幾歲的年齡,有著一股不服輸的勁在,看著知青宿舍三位女知青都能堅持下來,更是咬咬牙渡過了這艱難的適應時期。
從三月開始,況葉小菜園周圍的果樹,也陸陸續續的結了不少果子。
直到五月底,已經收獲了櫻桃、枇杷、李子、杏子,甚至這個時節桃子也開始成熟。
小菜園旁邊的果樹結的果子,他基本是隻留一小部分,其餘的大部分都會送給相熟的隊員和知青宿舍的幾人。
送了好幾次果子過去,況葉也和兩位新知青逐漸熟悉了起來。
這次他要翻屋頂的瓦片,周光旭和新來的龔、張兩位知青得知了消息,也就提前說了要過來幫忙。
況葉本打算拒絕,但三人說他們之後也準備翻翻知青宿舍屋頂的瓦片,這次正好跟著學學,當然也想請況葉到時候搭把手。
話說到這,他自然就沒拒絕。
當然知青宿舍的另外三名女知青,朱靜、王月蘭、羅佳三人也是想來的。
不過況葉原本就請了陳繁勳三人,在加上周光旭三人和他,就七個人了,再多的話就不合適了,也就婉拒了朱靜三人。
“況知青你放心,還有我們在呢。”旁邊的陳繁勳開口,他和兩個堂兄弟都是老手,對於上房頂幹活可謂駕輕就熟。
這期間幫忙看顧一下周光旭三人還是可以的。
而且翻瓦片這活也是考驗技巧的,最開始的時候,陳繁勳兄弟準備讓三人先遞遞瓦片,後麵在看情況讓他們上手。
“那我先去拿梯子,你們先分下工。”聞言,況葉笑著揮手,往柴房而去。
今天人多,屋頂不能上太多人,他就在下麵打下手,上麵的活如何安排就看陳繁勳這邊了。
等到梯子拿出來,陳繁勳帶著人上了屋頂,翻瓦片這活就熱熱鬧鬧的開始了。
由於人多,陳繁勳三兄弟每人都有一個副手,這活幹地相當的快。
僅僅大半天的時間,屋頂的瓦片就被重新翻整了一遍。
第二天,天氣仍然是陽光正好,況葉也一早到知青宿舍那邊幫忙。
昨天他就問好周光旭他們準備翻一翻知青宿舍屋頂的瓦片的具體時間,三人的意思是要是天氣好,就緊著來。
正所謂六月天小孩臉,說變就變,誰也說不準具體的天氣,趁著天氣好早點把事做完他們才放心。
來到知青宿舍,周光旭等人顯然已經準備開始。
有了昨天的經驗,在加上朱靜、王蘭月、羅佳的打下手,一行人幹活的速度也不賴。
期間還有精力聊點八卦,這其中主要說的事知青相關的事。
從龔振江、張誌為兩人口中。況葉得知今年關於知青下鄉的政策有一些小小的調整。
現在的動員對象,更加的廣泛,凡是年滿17歲的中學畢業生和社會知識青年,除了少數符合留城標準的,均是動員下鄉的對象。
安置方式也有些小變化,主要采取插隊的方式,適當的集中,建立知青點和集體所有製的青年隊和農場。
當然還有一個比較引人關注的就是,關於知青安置經費的調整。
如今每個插隊的知青,安置費是480元,比起周光旭他們下鄉時的兩百三十元高了一倍還有餘。
除了安置費的提高,還有給七三年以前下鄉到現在生活都不能自給的知青,每人補助100元;以及沒有建房的另外補助200元每人。
當然政策是有了,但符合發放標準的知青九隊這邊,除了建房補助,另外一個補助是一個都沒有。
當時知青宿舍建造,是從周光旭他們那一批知青的安置費中出的。
後續考慮到住房還夠,王月蘭、羅佳下鄉時就沒有建房,也就他們兩人符合標準。
不過這筆補助款,也不會現在給到兩人手上,等到她們有建房需求的時候,大隊上才會動用這筆補助款。
目前知青宿舍六個知青,暫時還住得開,新建房屋這是暫時不行。除非,他們幾人有成家,倒是可以申請另建房屋。
第189章
聽著龔、張兩人說的新政策, 況葉和周光旭等人,都有些感歎政策的變化。
後期下鄉的知青,待遇比起早先的好太多。
但盡管如此,符合下鄉動員標準的知識青年, 還是大都不願意下鄉。
從六九年知青上山下鄉運動再次興起, 到今年已經是第五年, 但能在這期間迴城的知青都是少數。
而無論是插隊、還是支邊, 上山下鄉的生活, 比起城市中辛苦太多。
盡管有著各種口號宣傳,但人都是驅利的, 麵對看得見的不好,許多人都不願意下鄉。
如今都是靠著強有力的政策在驅動,才有這麽多的知青下鄉。
......
知青宿舍的屋頂,況葉和周光旭他們六人,雖然動作不如陳繁勳他們熟練, 但也在一天的時間內翻整完成了。
隻不過等到最後一片瓦鋪好,時間已經臨近夜幕時分,再過一會兒天色就會完全暗下來。
吃完晚飯,況葉也沒在知青宿舍久待,很快就提出了告辭。
“況葉哥, 我送你一趟。”見況葉要走,周光旭起身打算送他一程。
“就到這吧,要不然你迴去不方便。”被周光旭送到接近二小隊的倉庫時, 他就開口讓人不送了。
現在天上掛著的是一柳殘娥眉月,照在大地的月光相當的微弱, 走遠了不好迴頭。
“行,那況葉哥你小心點。”看著況葉手上的手電筒, 周光旭倒也沒拒絕,他這邊沒拿,就不走遠了。
就此和周光旭分開,況葉打著手電筒往家裏走。
夜幕下的九大隊,隻有家家戶戶的微弱的燈光,讓黑暗的夜色有了些光亮。
但這個時候,九大地卻沒有安靜下來。
此時下工的隊員們,應該也才剛剛吃完晚餐,各家的小院中都有人聲傳出,甚至一些調皮的小孩在滿大院的亂跑。
夜晚是躲貓貓的好時機,況葉迴程的途中,還遭遇了躲在柴垛旁邊突然現身嚇人的小孩。
不過感知敏銳的他早就察覺到了有人存在,驚嚇倒是一點都沒有。倒是想嚇人的小孩,陡然見到是他,有些被嚇著。
好在這幾年,他在隊裏的小孩中人緣還不錯,主要是家中的水果的貢獻,小孩隻是愣了一番。
見此,況葉也就笑笑,和小孩聊了兩句就離開了。
走到一小隊的堰塘堤岸邊的時候,況葉憑借著不錯的視力,看到遠處向他奔來的一個身影。
“豆豆。”
聽到況葉的唿喚,前方的狗子加快了速度,不一會就湊到了跟前。
汪汪~
看著興奮的撲過來的狗子,他伸出一隻手狠狠的搓了幾下狗頭,才讓其平靜下來。
之後一段路,有著豆豆的陪伴,倒是更快了幾分。
迴到家中,點燃煤油燈驅散屋內的黑暗,他先喂了豆豆一番,才準備進入空間忙活。
忙完空間中的活,況葉迴到自己的臥室休息。
之前二月的那場地震,之後的餘震持續了近兩個月。為了能睡個好覺,這兩個月左右的時間,他有一大半都在空間中休息。
不過在餘震停止過後,就減少了在空間中休息的頻率。
一夜好眠,第二天又是一個大晴天。
家裏的事忙完了,況葉又繼續跟著隊員們上工。忙完一天農活,下工迴家的時候,天空的雲層已經有了變換。
感受這空氣中增加的水汽,今天晚上怕是會有一場雨。
這個時候,他不由的慶幸,屋頂的瓦片在這之前翻完了。不過為了以防萬一,迴去後家裏的藥材還是得好好收撿一番,避免被雨水打濕。
嘩嘩嘩~
這場雨來得很快,況葉還沒進入空間忙活,雨勢就變大了不少。
雨一直持續到第二天,這天也正好是六月開端。
雨停後的第二天,他騎著車載著裝有藥品的背簍,去了一趟衛生院。
有些泥濘的道路,讓騎行變得有些麻煩,以往四十分鍾的路程,走了近五十分鍾。
先到衛生院和蔣衛生員把這個月的藥品交接清楚,況葉去了一趟集市,找到買土陶的蔣叔,再定了一批陶罐、陶瓶。
“蔣叔,最近怎麽樣?”這些年他在蔣叔這訂貨已經相當的熟練,不一會兒就確定好訂單,況葉見蔣叔這邊沒啥事,也沒有立即告辭而是寒暄了起來。
“還是那樣,現在的趕集的時候人不多。”蔣叔笑著說道,同時也指了指眼前的集市。
現在的集市,因為政策的限製,很多老鄉已經不來擺攤了,當然來買東西的人也少了很多。
比起況葉當初剛下鄉的那會兒,集市蕭條了許多。
“...現在買賣東西的老鄉少了,但趕集日場鎮上的人還是不少,蔣叔你們村的生意應該影響不大。”
蔣叔在場鎮上支的這個攤子,是屬於他所在的生產大隊集體作坊,相關的政策對他們的影響不大。
土陶的製品,是日常用品,豐水公社的市場一直變化也不大。
“這個說不準,這後麵說不定我們的攤子也一樣。”蔣叔搖了搖頭,他這段時間聽到了一個消息。
要是這個消息屬實,那麽他們村的土陶生產也會受到不小的影響。
勉強的支撐到了現在,但進入六月夏季的雨勢較大,得再仔細的翻檢一番,才能保證屋裏盡量不漏雨。
“況葉哥,梯子在哪?”一早周光旭就領著兩個今年新下鄉的男知青來到小院,和他們同時到來的還有況葉請的陳繁勳以及他的兩個堂兄弟。
況葉先招唿了幾人一番,就準備動工。
“我去拿,你和張知青、龔知青待會兒小心一點。”梯子況葉放在柴房那邊,他準備自己去取,不過在這之前叮囑了周光旭和另外兩名知青一番。
周光旭還好說,下鄉有幾年了,上房頂幹活也有了些經驗,但新來的兩個知青可不一樣,這活應該是第一次。
新來的兩位知青,是三月初到的,這一次豐水公社來了十八個新知青,九大隊這次分配到兩名。
兩人分別是龔振江,19歲;張誌為,17歲。至於他們的老家,和朱靜一樣都是錦城。
兩個小夥子下鄉之後,況葉在最初的時候也見過兩麵。
一開始和所有剛來的知青一樣,上工幹活把兩人折騰的夠嗆。好在隊裏的醫療室如今人員配備不少,加上況葉製作的舒活膏,身體上的不適也慢慢的減輕。
兩人都是十幾歲的年齡,有著一股不服輸的勁在,看著知青宿舍三位女知青都能堅持下來,更是咬咬牙渡過了這艱難的適應時期。
從三月開始,況葉小菜園周圍的果樹,也陸陸續續的結了不少果子。
直到五月底,已經收獲了櫻桃、枇杷、李子、杏子,甚至這個時節桃子也開始成熟。
小菜園旁邊的果樹結的果子,他基本是隻留一小部分,其餘的大部分都會送給相熟的隊員和知青宿舍的幾人。
送了好幾次果子過去,況葉也和兩位新知青逐漸熟悉了起來。
這次他要翻屋頂的瓦片,周光旭和新來的龔、張兩位知青得知了消息,也就提前說了要過來幫忙。
況葉本打算拒絕,但三人說他們之後也準備翻翻知青宿舍屋頂的瓦片,這次正好跟著學學,當然也想請況葉到時候搭把手。
話說到這,他自然就沒拒絕。
當然知青宿舍的另外三名女知青,朱靜、王月蘭、羅佳三人也是想來的。
不過況葉原本就請了陳繁勳三人,在加上周光旭三人和他,就七個人了,再多的話就不合適了,也就婉拒了朱靜三人。
“況知青你放心,還有我們在呢。”旁邊的陳繁勳開口,他和兩個堂兄弟都是老手,對於上房頂幹活可謂駕輕就熟。
這期間幫忙看顧一下周光旭三人還是可以的。
而且翻瓦片這活也是考驗技巧的,最開始的時候,陳繁勳兄弟準備讓三人先遞遞瓦片,後麵在看情況讓他們上手。
“那我先去拿梯子,你們先分下工。”聞言,況葉笑著揮手,往柴房而去。
今天人多,屋頂不能上太多人,他就在下麵打下手,上麵的活如何安排就看陳繁勳這邊了。
等到梯子拿出來,陳繁勳帶著人上了屋頂,翻瓦片這活就熱熱鬧鬧的開始了。
由於人多,陳繁勳三兄弟每人都有一個副手,這活幹地相當的快。
僅僅大半天的時間,屋頂的瓦片就被重新翻整了一遍。
第二天,天氣仍然是陽光正好,況葉也一早到知青宿舍那邊幫忙。
昨天他就問好周光旭他們準備翻一翻知青宿舍屋頂的瓦片的具體時間,三人的意思是要是天氣好,就緊著來。
正所謂六月天小孩臉,說變就變,誰也說不準具體的天氣,趁著天氣好早點把事做完他們才放心。
來到知青宿舍,周光旭等人顯然已經準備開始。
有了昨天的經驗,在加上朱靜、王蘭月、羅佳的打下手,一行人幹活的速度也不賴。
期間還有精力聊點八卦,這其中主要說的事知青相關的事。
從龔振江、張誌為兩人口中。況葉得知今年關於知青下鄉的政策有一些小小的調整。
現在的動員對象,更加的廣泛,凡是年滿17歲的中學畢業生和社會知識青年,除了少數符合留城標準的,均是動員下鄉的對象。
安置方式也有些小變化,主要采取插隊的方式,適當的集中,建立知青點和集體所有製的青年隊和農場。
當然還有一個比較引人關注的就是,關於知青安置經費的調整。
如今每個插隊的知青,安置費是480元,比起周光旭他們下鄉時的兩百三十元高了一倍還有餘。
除了安置費的提高,還有給七三年以前下鄉到現在生活都不能自給的知青,每人補助100元;以及沒有建房的另外補助200元每人。
當然政策是有了,但符合發放標準的知青九隊這邊,除了建房補助,另外一個補助是一個都沒有。
當時知青宿舍建造,是從周光旭他們那一批知青的安置費中出的。
後續考慮到住房還夠,王月蘭、羅佳下鄉時就沒有建房,也就他們兩人符合標準。
不過這筆補助款,也不會現在給到兩人手上,等到她們有建房需求的時候,大隊上才會動用這筆補助款。
目前知青宿舍六個知青,暫時還住得開,新建房屋這是暫時不行。除非,他們幾人有成家,倒是可以申請另建房屋。
第189章
聽著龔、張兩人說的新政策, 況葉和周光旭等人,都有些感歎政策的變化。
後期下鄉的知青,待遇比起早先的好太多。
但盡管如此,符合下鄉動員標準的知識青年, 還是大都不願意下鄉。
從六九年知青上山下鄉運動再次興起, 到今年已經是第五年, 但能在這期間迴城的知青都是少數。
而無論是插隊、還是支邊, 上山下鄉的生活, 比起城市中辛苦太多。
盡管有著各種口號宣傳,但人都是驅利的, 麵對看得見的不好,許多人都不願意下鄉。
如今都是靠著強有力的政策在驅動,才有這麽多的知青下鄉。
......
知青宿舍的屋頂,況葉和周光旭他們六人,雖然動作不如陳繁勳他們熟練, 但也在一天的時間內翻整完成了。
隻不過等到最後一片瓦鋪好,時間已經臨近夜幕時分,再過一會兒天色就會完全暗下來。
吃完晚飯,況葉也沒在知青宿舍久待,很快就提出了告辭。
“況葉哥, 我送你一趟。”見況葉要走,周光旭起身打算送他一程。
“就到這吧,要不然你迴去不方便。”被周光旭送到接近二小隊的倉庫時, 他就開口讓人不送了。
現在天上掛著的是一柳殘娥眉月,照在大地的月光相當的微弱, 走遠了不好迴頭。
“行,那況葉哥你小心點。”看著況葉手上的手電筒, 周光旭倒也沒拒絕,他這邊沒拿,就不走遠了。
就此和周光旭分開,況葉打著手電筒往家裏走。
夜幕下的九大隊,隻有家家戶戶的微弱的燈光,讓黑暗的夜色有了些光亮。
但這個時候,九大地卻沒有安靜下來。
此時下工的隊員們,應該也才剛剛吃完晚餐,各家的小院中都有人聲傳出,甚至一些調皮的小孩在滿大院的亂跑。
夜晚是躲貓貓的好時機,況葉迴程的途中,還遭遇了躲在柴垛旁邊突然現身嚇人的小孩。
不過感知敏銳的他早就察覺到了有人存在,驚嚇倒是一點都沒有。倒是想嚇人的小孩,陡然見到是他,有些被嚇著。
好在這幾年,他在隊裏的小孩中人緣還不錯,主要是家中的水果的貢獻,小孩隻是愣了一番。
見此,況葉也就笑笑,和小孩聊了兩句就離開了。
走到一小隊的堰塘堤岸邊的時候,況葉憑借著不錯的視力,看到遠處向他奔來的一個身影。
“豆豆。”
聽到況葉的唿喚,前方的狗子加快了速度,不一會就湊到了跟前。
汪汪~
看著興奮的撲過來的狗子,他伸出一隻手狠狠的搓了幾下狗頭,才讓其平靜下來。
之後一段路,有著豆豆的陪伴,倒是更快了幾分。
迴到家中,點燃煤油燈驅散屋內的黑暗,他先喂了豆豆一番,才準備進入空間忙活。
忙完空間中的活,況葉迴到自己的臥室休息。
之前二月的那場地震,之後的餘震持續了近兩個月。為了能睡個好覺,這兩個月左右的時間,他有一大半都在空間中休息。
不過在餘震停止過後,就減少了在空間中休息的頻率。
一夜好眠,第二天又是一個大晴天。
家裏的事忙完了,況葉又繼續跟著隊員們上工。忙完一天農活,下工迴家的時候,天空的雲層已經有了變換。
感受這空氣中增加的水汽,今天晚上怕是會有一場雨。
這個時候,他不由的慶幸,屋頂的瓦片在這之前翻完了。不過為了以防萬一,迴去後家裏的藥材還是得好好收撿一番,避免被雨水打濕。
嘩嘩嘩~
這場雨來得很快,況葉還沒進入空間忙活,雨勢就變大了不少。
雨一直持續到第二天,這天也正好是六月開端。
雨停後的第二天,他騎著車載著裝有藥品的背簍,去了一趟衛生院。
有些泥濘的道路,讓騎行變得有些麻煩,以往四十分鍾的路程,走了近五十分鍾。
先到衛生院和蔣衛生員把這個月的藥品交接清楚,況葉去了一趟集市,找到買土陶的蔣叔,再定了一批陶罐、陶瓶。
“蔣叔,最近怎麽樣?”這些年他在蔣叔這訂貨已經相當的熟練,不一會兒就確定好訂單,況葉見蔣叔這邊沒啥事,也沒有立即告辭而是寒暄了起來。
“還是那樣,現在的趕集的時候人不多。”蔣叔笑著說道,同時也指了指眼前的集市。
現在的集市,因為政策的限製,很多老鄉已經不來擺攤了,當然來買東西的人也少了很多。
比起況葉當初剛下鄉的那會兒,集市蕭條了許多。
“...現在買賣東西的老鄉少了,但趕集日場鎮上的人還是不少,蔣叔你們村的生意應該影響不大。”
蔣叔在場鎮上支的這個攤子,是屬於他所在的生產大隊集體作坊,相關的政策對他們的影響不大。
土陶的製品,是日常用品,豐水公社的市場一直變化也不大。
“這個說不準,這後麵說不定我們的攤子也一樣。”蔣叔搖了搖頭,他這段時間聽到了一個消息。
要是這個消息屬實,那麽他們村的土陶生產也會受到不小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