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況葉之後經營藥品,就屬於工商業稅的範疇。


    夏辦事員給他講解稅收相關政策的時候,還感歎了一句,這兩年稅收項目精簡了許多,況葉之後要繳納的稅也就隻有一項,叫做工商所得稅。


    因為他是個體工商業戶,屬於個體經濟和其他的合作社、集體企業不一樣。


    如今的稅收政策是14級全額累進製,最低一級全年收入不滿120元的話,按照7%來征收;最高一級,全年收入超過1320元,低於1800元的話,按照62%來征收。


    要是全年收入超過1800元,按照應征稅額再進行加成征收。


    怕況葉不明白什麽是全額累進製,夏辦事員還專門舉例說明了一下。


    拿最低一級未滿120元的稅額算的話,一年收入100元的話,要繳納的稅就是7元。最高一級計算的話,如果全年收入是1400元,稅率就是62%,這一年的稅就是862元。


    聽完夏辦事員的解釋,況葉感慨了一番,這個時代關於個體工商業戶的稅收真的算是高的。


    況葉大致是知道這個時代的煙酒稅率,最高也在百分之六十多,與之相比可以知道這稅率到底處於怎樣的水平。


    不過他也就是感歎一下,之後該繳納多少,就繳納多少。


    想要把賣藥的事經營下去,按照規矩辦事才能避免其他事端。


    見況葉聽明白了稅率這件事,夏辦事員從文件櫃中再拿出了兩本空白的票據和一個空白的賬本,讓況葉拿著。


    這是用於之後記賬所用,之後核定相關的稅率,作為其中的憑證之一。


    票據和賬本用完之後,況葉到時候再來申領就是。


    把這遞給況葉之後,夏辦事員還講解了記賬方式,這對況葉來說完全沒問題。還講解了個體戶繳稅的時間,如今的政策是按季核定,分月征收。


    之後核定稅率,以及繳納稅款,豐水公社一般在每個月的上旬辦理,到時候況葉直接來公社辦公室辦理。


    當然夏辦事員也會不定時的下鄉,對況葉的經營情況做抽查。


    等夏辦事員把事情交代清楚,時間也過去了一個多小時,事情結束後況葉和大隊長也提出了告辭。


    “況知青,衛生院那邊也找你,我這邊還有事就不跟著你過去了。”走出夏辦事員的辦公室,陳慶國和況葉分開。


    “好的,之前麻煩慶國叔了。”況葉也知道大隊長來公社必定還有其他事,衛生院那邊他也算熟悉了,事情他一個人也能搞定。


    從豐水公社的辦公地點出來,時間還早。應該還不到十一點,況葉抵達衛生院的時候,看病的老鄉還不少。


    他先和蔣衛生員打個招唿,不過卻沒有留在這等待,畢竟如今衛生院這邊還沒有空閑的人手和他交接。


    趁著這個時間,況葉去了一趟集市。


    他這次的目的很明確,直接前往土陶製品的攤位,找到賣貨的老鄉,詢問一些事。


    “叔,我想定製些小陶罐,你們大隊上能做嗎?”他之前一直用小竹筒裝藥品,但也不能一直這樣做。


    主要是之後裝藥品的容器需求必然增多,光靠他個人手工製作,消耗的精力太多。


    而且小竹罐的質地,不一定能麵對各種狀況。


    所以況葉準備找其他人解決這個問題,豐水場鎮集市中賣土陶製品的攤位,就是他第一個想到的地方。


    下鄉以來,況葉在這買了不少陶製品,使用下來也驗證了這些陶製品的質量,可以說是還不錯。


    “定做東西?小夥子,你要做什麽樣式的?我得看看才能確定做不做得了。”


    第77章


    況葉目前準備銷售的有十種藥品, 但藥品的質地其實也就兩種樣式,分別是膏劑和丸劑。


    所以他準備定製兩種樣式的土陶。


    來之前他就計劃好,也簡單的畫了樣式,不過在把圖紙拿出來的之前, 他先在攤位上尋找了一下。


    很快他便找到兩個和圖紙差不多的土陶, 一個小陶罐和一個小陶瓶。


    “叔, 我想做這兩種樣式的, 不過還要比我手上的這個小一些。”攤位上最小的陶罐和陶瓶都比他預計的要大。


    把兩種陶器拿給買土陶的老鄉, 緊接著況葉也把之前準備好的圖紙遞給他。


    老鄉看了一眼陶器,就順手把其放到一邊, 後麵接過來的圖紙倒是仔細的看起來。


    他自己攤位上的東西,老鄉熟悉得很,晃眼一看就知道是什麽,倒是況葉的圖紙的仔細看看。


    “這樣大小的倒是能做,你上麵這個還得加個蓋是吧?”老鄉看著圖紙, 發現陶罐和陶瓶的蓋子有些不同,就仔細的問了。


    “叔,這蓋子能做得比較緊嗎,最好倒扣也不會掉下來,同時能保裏麵的東西不潮濕?”裝藥品的容器, 密封性是有要求的,況葉得問清楚。


    “嗨,這個簡單, 到時候保證能給你做出這樣的蓋子。”況葉的這個要求對老鄉來簡單得很,他們村製陶有好些年成, 什麽要求沒見過。


    得到肯定迴答,況葉才繼續說他的要求。


    “叔, 能在陶罐和陶瓶上燒些字出來嗎?這東西我準備來裝藥的,這樣比較好分辨。”


    他製定做兩種樣式的陶器,之後裝藥的話為了好區分,最好一開始就這些陶器就明確是裝什麽的。


    當然他也可以貼紙條,不過紙條容易掉落,到時候他是分得清藥是什麽,但用藥的人不一定能分清楚。


    “可以,你想要陰文還是陽文,在那個位置上弄,要不要在字上塗寫顏色?”老鄉比況葉還要想得仔細些。


    聽到老鄉的問題,況葉眼睛眼睛一亮,說起他的要求。


    陰文和陽文他還是懂的,一個是凹陷的字,一個凸出的字。他準備在陶器上刻印陰文,至於字體的位置就在陶器瓶身的正中吧,字體顏色可以塗層紅色。期間也把自己要求寫的字遞給老鄉,說明這些寫在那種陶器上。


    “叔,這麽一個陶器價格是多少?”說完這些,況葉詢問起價格的事。


    “看你要做多少,少的話價格當然高一些,多的話可以給你少點。”老鄉並沒有直接報價,而是想看看況葉這邊要做多少。


    “叔,我要得肯定多,但是我得看看成品,要是符合我的要求的話,第一批我就準備訂五百件。”


    況葉也不準備今天就把事情全部談下來,如今樣式是定下了,但具體的成品他沒看到,得先看看才行。


    不過他透露了一下自己要的數量,這樣長能讓老鄉覺得這交易值得。


    “五百件?小夥子你拿來裝藥,怕用不了這麽多吧?你是做什麽的?”聽到況葉這話,老鄉心底也不由的活絡起來。看著小夥子的意思,這還隻是第一批。


    要是貨品讓他滿意,後麵的生意也可以做。


    不過老鄉心中還有些疑慮,要這麽大量,要是這小夥子準備倒賣,這生意可做不得。


    “叔,我是個體戶,賣藥的。五百件不算多,我這有十種藥,算下來每種藥也就五十件陶器。”看到老鄉警覺起來的表情,況葉有些哭笑不得。


    如今的市場環境,他也是知道的,向老鄉這種光明正大做生意的,最忌諱的就是投機倒把。


    況葉之後賣藥是明麵上的生意,倒也不用忌諱,他也就直接表明自己的身份。


    “賣藥的?小夥子莫騙我,我在豐水這麽多年,咋不知道還有你這麽個賣藥的?”


    老鄉十裏八鄉的事知道不少,特別是做生意這塊的人,況葉這話他沒有第一時間相信。


    “叔,我是去年下鄉的知青,會製藥這門手藝,才把個體戶的證件辦下來,你不認識我正常?”為了打消老鄉的疑慮,況葉不由得更加詳細的介紹了自己一番。


    同時也把剛剛拿到的營業證書給老鄉看了一眼。


    “原來是這樣啊,況葉?小夥子你也不像外地人啊,說話的口音和我們一樣呢。”


    老鄉仔細的看了一下況葉遞到眼前的證書,看到上麵的公章,倒是確認了況葉沒哄他。他能在這守著買土陶的攤子,自然也是見識過自己生產大隊的營業證書的。


    不過況葉這口音和當地沒啥差別,老鄉不由的笑著打趣一聲。


    這也算是緩解了之前的尷尬氣氛。


    “叔,這不是為了好好和你們交流嘛。你叫我小況就行,說了這麽久,也不知道叔你貴姓?”況葉把營業證件收撿好,也笑著問道。


    “啥貴姓,我姓蔣,你叫我蔣叔就行。”


    聽到老鄉姓蔣,況葉不由的想到衛生院的蔣衛生員,就有些好奇蔣叔和這蔣衛生員的關係。


    “蔣叔,不知道衛生院的蔣衛生員你認識不?”


    “咋不認識,蔣建安就是我們大隊的,小況和他比較熟?”蔣叔見況葉提到這,也多問了一句。


    “還可以,蔣叔不知道這陶器的價格你怎麽說。”聽到蔣叔直接道出蔣衛生員的大名,況葉知道兩人的確認識。拉扯了下關係,便轉迴正題,說起這陶器價格的事。


    “我這邊可以先給做出樣品給你看看,價格的話,叔也不框你,按照你要求的做工,這陶器一個得八分錢。”蔣叔思考了一會兒,給出了一個價。


    “八分錢?蔣叔這價格有點高啊?這樣一來我這邊的成本就有點高了,五分錢怎麽樣?”況葉覺得這價高了,畢竟他計劃賣的藥品,其中最低的定價是七毛錢,這包裝的成本就得超過百分之十了。


    “小況,你這還價也太狠了,這可做不出來,你要求的做工的確費功夫。”


    ......


    就這樣你來我往一番,這價格最終談成了六分五厘,蔣叔這邊還把陶器的做工精進了一番,給陶器外部刷上一層釉質,雖然是最簡單低價的釉,況葉也覺得值了。


    “蔣叔,這是訂金,你先收著。”談好價格後,況葉掏出兩塊錢遞給蔣叔。


    這錢算是簡單的保障,況葉還沒有看成品,也給的不多,但也比到時候樣品的價格多一點。


    “行,今天二號,你十二號的時候來場鎮,我這邊把樣品給你看看。” 蔣叔沒有覺得兩塊錢不對,本來這生意還沒完全定下來。


    他今天迴去就準備弄樣品,況葉這點要求其實對他們生產大隊來說很簡單,就是這陶器做出來的花點時間。


    “好。”和蔣叔商量好之後,況葉也不準備多留,他還要去一趟衛生院。


    等他再次來到衛生院的時候,時間應該在十一點多,此時看病的老鄉已經少了不少。


    他也就準備等徐醫生空閑下來,這期間和蔣衛生員以及另外的一名伍衛生員偶爾閑聊兩句。


    直到快中午的時候,衛生院看病的老鄉才全部離開,這個時候徐醫生才有時間見他。


    這次況葉還見到了另外一名熊醫生。


    “小況,這是熊醫生。營業證件你拿到了吧,恭喜恭喜。”徐醫生招唿況葉的時候,想到他和熊醫生應該沒見過麵,也簡單的介紹了一下。


    況葉看著三十出頭的熊醫生,禮貌的和其打了聲招唿。


    熊醫生也笑著招唿一聲,他對況葉還是有些好奇的,前兩次況葉來衛生院,都因為一些原因沒見到,這一次總算見到了人。


    果然和其他人說的一樣,是個非常年輕的小夥子。


    熊醫生雖然主修的是西醫,但並不排斥中醫,五十年代末的時候,縣城為響應“中、西醫結合”的政策,當初建立了十幾個中醫學習班,他和絕大部分的西醫都是參加了學習的。


    當初二大隊那名被蛇咬傷的隊員,當時的急救處理就是他做的,他算是使用解毒丸的第一個醫生。


    前段時間況葉送過來的一批藥品,他也用過不少。


    “小況,相關的證件辦理好了,那麽我們衛生院也可以采購你製作的藥品了,這個合約你先看看。”


    現在時間也不早了,徐醫生也就沒有繞彎子,直接拿出一份合約遞給況葉。


    衛生院的藥品采購,雖然不能由徐醫生他們私下決定,但他們的意見也很重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年代文中的路人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諸事皆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諸事皆蕪並收藏年代文中的路人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