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這天晚上,況葉準備吃頓幹飯,先把米煮個半熟,瀝幹之後放入墊了紗布的籠屜,在砂鍋上蒸著,同時蒸的還有四喜丸子。
蘿卜鴨子湯、酸菜豆腐魚、熗炒白菜,況葉按照這個順序先後出鍋,這時後麵砂鍋上的米飯和四喜丸子也蒸好。
一一的把飯菜端上桌,外麵的天色也已經黑下來。
這頓年夜飯算是況葉在這個時代吃得最豐盛的一頓,雖然是一個人,他也吃得津津有味。
這四個菜,加上幹飯,以況葉如今的胃口,要吃完的話,倒是能勉強解決完。不過為了添個好兆頭,況葉感覺到有些飽便放下了筷子。
飯後收拾幹淨廚房,洗漱一番後,況葉從空間中取出一本小說,坐到堂屋中準備守歲。
這期間的照明,他沒有用平時的煤油燈。
而是清理出一塊空地,在堂屋中間放置了一個破陶盆,燃起了一堆枯竹,就是今天下午準備的那些。
橘黃色的火光,讓整個堂屋都亮堂起來,枯竹燃燒的同時會時不時響起劈啪聲響,配合這況葉時不時翻動書頁的聲音,讓整個人都沉靜下來。
隨著不時給火堆加入新的枯竹,時間也在緩緩的流逝。
劈裏啪啦!
時間不知道過了多久,外麵傳來一陣鞭炮的聲響。
隨著第一個鞭炮聲響起,又陸陸續續響起不少鞭炮聲。
況葉的注意力,也被這些鞭炮聲從手上的小說中拉出來。合上書頁,把小說放進空間,他也準備結束守歲。
今天晚上年夜飯他吃得有點飽,此時還沒餓,也不準備加餐,隻準備睡覺前喝二兩青蘊酒。
也沒進入空間,況葉直接從空間拿出一個杯子,和裝青蘊酒的小瓷瓶,給自己倒上二兩。
喝之前,況葉舉著杯子,看向將要燃盡的火堆,心中祝自己,也祝相隔時空的親友。
新年快樂!平安順遂!
第48章
把陶盆中的火星熄滅, 況葉長迴到房間休息。
原本以為今天晚上入睡會花點時間,沒想到躺倒枕頭上不久,睡意就襲來。
一夜無夢,這一覺幾乎又是天明。
不過今天早上況葉卻是被吵醒的。
劈裏啪啦!
從晨光微露開始, 村子裏就不時響起的鞭炮聲。
這些鞭炮聲慶賀這新年的到來, 也喚醒了沉睡的人們。
今天早上況葉倒是不準備賴床, 醒來之後就利落的起身。洗漱一番後, 他開始準備今天的早飯。
早飯吃什麽早在之前就決定好, 他準備按照自己家鄉的習俗,準備一碗湯圓。
糯米粉之前就已經磨好, 甚至況葉還給自己準備一些湯圓餡。
湯圓餡其實也是他根據記憶試著調配的,畢竟以前吃湯圓,餡料都是現成的。
白沙糖、磨碎的糟花生,再加入一些食用油混合。他用的是空間中的菜籽油,但其實用豬油更好。
之後就是包湯圓, 這個他倒是很順手。
水開下入湯圓,湯圓浮在水麵上再煮一分鍾,這湯圓就算煮好了。
一斤左右的糯米粉況葉用了大半,早上的這份湯圓讓他吃了個肚圓。
吃完早飯後,收拾完廚房, 況葉拿出之前買的年貨,在衣兜中裝了些瓜子、花生、糖果、餅幹等,然後再在身上放了些現金就準備出門。
他作為知青, 在九大這邊沒有親人,但並不意味這大年初一就一個人過。
之前和隊員打聽過, 過年的時候,觀市這邊有什麽娛樂活動。
得到的答案, 比況葉想象中的要豐富。如今還是□□年,有些慶祝活動還沒有被禁止,過年的時候慶祝活動還是非常的多的。
其中一個就是廟會,觀市這邊的寺廟挺多的,基本上在正月初一到初五廟上都會有社戲演出。
這個時候很多的老鄉會到廟會上遊玩。
期間不僅可以免費的看戲,還算是一場大型的社交活動,同時也可以上廟祈福。
況葉對廟會相當的好奇,自然要去體驗體驗。
九大隊今天去廟會的人不少,況葉根本不用特意和人相約結伴,他走到主路上的時候,就遇到不少去廟會的人。
這其中有不少小孩。
自然也有不少況葉熟悉的隊員。
這些人見到他,也都紛紛道了聲過年好,況葉也都笑著一一給這些隊員拜個年。
期間有幾個他比較熟悉的小孩,大著膽子給他拜年,況葉笑著會應的同時,也掏出早就準備好的瓜子、花生等,給每個小孩手上塞一點。
得到吃的,小孩們自然非常高興。
帶著他們的家長,見此對況葉也更加的和善。過年的時候,大多小孩都能從別人家得到些零嘴,但大多是關係親近的人家。
況葉這個舉動,其實也代表他對九大隊這邊的親近姿態。
如此況葉更加的融入前往寺廟的隊伍,一行人一路上都熱熱鬧鬧的,氣氛相當的和諧。
走了近半個多小時,況葉他們終於抵達了寺廟所在的山腳下。
舉辦廟會的這個寺廟,在豐水公社也有一定的名氣,離九大隊這邊也不遠。
它附近的地標,況葉其實相當的熟悉。
就是九大隊水渠起點的那個山頭旁邊的豐禾碑。
今天舉行廟會的寺廟就在豐禾碑旁邊的另外一個山頭上,從豐禾碑上去,腳程快的話十來分鍾就能抵達寺廟。
當地人稱唿這個寺廟為鳳山寺,直接以這座山的名字命名。
鳳山寺周圍有不少生產大隊,很多老鄉都會在過年期間來這裏遊玩。
豐水場鎮從另外一個方向,到鳳山寺也差不多隻要一個小時的時間,有些臨近場鎮的老鄉甚至也會過來。
所以今天鳳山寺人非常的多。
況葉出門的時間不算早,和同行的人抵達鳳山寺正大門的時候,看見的就是人頭攢動的人群。
大門入口處,有不少攤販,帶著各種手工製品、竹編的玩具、甚至還有麥芽糖這類的零嘴。
不少小孩聚集在這些攤位邊上,央求著長輩幫他們賣看上的東西;也有手頭有壓歲錢的小孩,在猶豫要不要為這些花掉兜裏難得錢財。
對於這攤位況葉走馬觀花般的穿過其中,之後跟著同行的一些隊員進入鳳山寺的正大門。
正大門是一個二層的小樓樣式的建築,第一層正中開了一個方正的門洞。二樓這是一個戲台,隻不過開間朝著寺廟內部。
走過門廊之後,跟著腳下的石梯一步步往上爬,進入了鳳山寺的第一個平台。
此時這裏已經聚集起不少人,他們的目光大都集中在況葉身後的戲台上。
此時廟會上的表演已經開場。
況葉離開中間的主道,跟著同行的隊員,在兩邊尋找能夠站立的位置,準備觀看戲台上的演出。
但他們來的太晚,找了半天都沒有找到一個適合觀看的位置。
無奈一行人隻能繼續向高出走,終於通往寺廟的第二個平台的石梯上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
此時他們離戲台已經有好長一段距離,想要看清楚戲台上的表演到是不難,畢竟如今的人視力都非常不錯。
但想要聽清楚戲台上唱的是什麽,則需要特別的專注才行。
值得慶幸的是,因為平時的娛樂非常少,隻有在這種逢年過節的時候,老鄉們才能看到這些演出,所以每個觀看的人都非常的專注。
戲台前方聚集起了不少人,卻並不嘈雜。
加上台上的表演者,唱腔嘹亮,配著不時響起的器樂聲,離戲台較遠的況葉等人,勉強還是能夠聽到前麵唱的是什麽。
戲台上表演的是兩人,一男一女,穿著這個時代最常見的衣服樣式,手上拿著三快竹板。
右手拿一塊,左手拿兩塊,以況葉如今優秀的視力,還能看見其中一塊上麵鑲嵌著銅錢。
台上表演者說唱的同時,還時不時敲擊竹板伴奏,或左手微揚手兩塊竹板,或兩手相擊。
表演者唱詞的時候,唱腔平仄有律,唱腔相當的有韻律。
這本身就是麵對老鄉們的表演,所用的也是當地的方言演唱,加上唱賀的時候有詞語的拖拽,況葉仔細聽了好一會兒,才明白目前戲台上表演的是什麽。
非常具有時代的特色。
此時台上表演的是建國前軍閥混戰行事肆無忌憚,百姓深受其害的劇目。
況葉身邊的同伴怕他聽不懂,還在一旁解釋。
台上表演的是當地的金錢板,現在的劇目應該是《神仙打仗凡人遭殃》。
聽到軍閥的行事無忌,欺壓百姓,保甲勾結他們,或騙或綁或作弊拉壯丁,征搶軍糧等等。
戲台下麵的觀眾也隨著表演者的唱腔,牽動著情緒,或義憤填膺,或慶幸如今。
對於這樣的劇目和表演,況葉以前從來沒有看過,如今倒是非常的感興趣。
盡管聽著有些費勁,他也聽得津津有味,加上戲台上的表演者的語調、動作、甚至表情,都讓人能夠更加沉浸其中。
不知不覺中一目金錢板聽完,表演者致謝的時候,台下響起一片熱烈的掌聲,甚至有老鄉叫好讓人再來一個。
不過廟會的社戲的劇目都提前安排好了的,兩位表演者退出舞台後,主持這場社戲的工作人員,上台報出下一個劇目,同時台上一陣鑼鼓齊響,眾人也就把注意力轉到新出現的表演者身上。
接下來,戲台上演出了不少劇目,表演形式也並不是單一的金錢板。
有身旁的同伴解釋,況葉知道了這些表演形式還有,評書、荷葉、座唱、花鼓等。
劇目大多是新編的,講述的有抗戰軍人的英勇、建國後人民的勤勞奮鬥這樣的內容,也不乏詼諧搞笑的劇目,更有貼近生活展現新氣象的。
戲台上的表演,除了中午休息一個小時,一直持續到下午三點鍾左右。
為了看戲,很多老鄉一直沒有離開,就連午飯都是用的幹糧,或者寺廟中臨時向外開放的食堂解決。
況葉沒有帶幹糧,午飯跟著同伴去食堂解決的。
“況知青,今天豐水場上要放電影,你去不去?”鳳山寺的社戲結束後,一直和況葉看戲的陳祥富問了一句。
蘿卜鴨子湯、酸菜豆腐魚、熗炒白菜,況葉按照這個順序先後出鍋,這時後麵砂鍋上的米飯和四喜丸子也蒸好。
一一的把飯菜端上桌,外麵的天色也已經黑下來。
這頓年夜飯算是況葉在這個時代吃得最豐盛的一頓,雖然是一個人,他也吃得津津有味。
這四個菜,加上幹飯,以況葉如今的胃口,要吃完的話,倒是能勉強解決完。不過為了添個好兆頭,況葉感覺到有些飽便放下了筷子。
飯後收拾幹淨廚房,洗漱一番後,況葉從空間中取出一本小說,坐到堂屋中準備守歲。
這期間的照明,他沒有用平時的煤油燈。
而是清理出一塊空地,在堂屋中間放置了一個破陶盆,燃起了一堆枯竹,就是今天下午準備的那些。
橘黃色的火光,讓整個堂屋都亮堂起來,枯竹燃燒的同時會時不時響起劈啪聲響,配合這況葉時不時翻動書頁的聲音,讓整個人都沉靜下來。
隨著不時給火堆加入新的枯竹,時間也在緩緩的流逝。
劈裏啪啦!
時間不知道過了多久,外麵傳來一陣鞭炮的聲響。
隨著第一個鞭炮聲響起,又陸陸續續響起不少鞭炮聲。
況葉的注意力,也被這些鞭炮聲從手上的小說中拉出來。合上書頁,把小說放進空間,他也準備結束守歲。
今天晚上年夜飯他吃得有點飽,此時還沒餓,也不準備加餐,隻準備睡覺前喝二兩青蘊酒。
也沒進入空間,況葉直接從空間拿出一個杯子,和裝青蘊酒的小瓷瓶,給自己倒上二兩。
喝之前,況葉舉著杯子,看向將要燃盡的火堆,心中祝自己,也祝相隔時空的親友。
新年快樂!平安順遂!
第48章
把陶盆中的火星熄滅, 況葉長迴到房間休息。
原本以為今天晚上入睡會花點時間,沒想到躺倒枕頭上不久,睡意就襲來。
一夜無夢,這一覺幾乎又是天明。
不過今天早上況葉卻是被吵醒的。
劈裏啪啦!
從晨光微露開始, 村子裏就不時響起的鞭炮聲。
這些鞭炮聲慶賀這新年的到來, 也喚醒了沉睡的人們。
今天早上況葉倒是不準備賴床, 醒來之後就利落的起身。洗漱一番後, 他開始準備今天的早飯。
早飯吃什麽早在之前就決定好, 他準備按照自己家鄉的習俗,準備一碗湯圓。
糯米粉之前就已經磨好, 甚至況葉還給自己準備一些湯圓餡。
湯圓餡其實也是他根據記憶試著調配的,畢竟以前吃湯圓,餡料都是現成的。
白沙糖、磨碎的糟花生,再加入一些食用油混合。他用的是空間中的菜籽油,但其實用豬油更好。
之後就是包湯圓, 這個他倒是很順手。
水開下入湯圓,湯圓浮在水麵上再煮一分鍾,這湯圓就算煮好了。
一斤左右的糯米粉況葉用了大半,早上的這份湯圓讓他吃了個肚圓。
吃完早飯後,收拾完廚房, 況葉拿出之前買的年貨,在衣兜中裝了些瓜子、花生、糖果、餅幹等,然後再在身上放了些現金就準備出門。
他作為知青, 在九大這邊沒有親人,但並不意味這大年初一就一個人過。
之前和隊員打聽過, 過年的時候,觀市這邊有什麽娛樂活動。
得到的答案, 比況葉想象中的要豐富。如今還是□□年,有些慶祝活動還沒有被禁止,過年的時候慶祝活動還是非常的多的。
其中一個就是廟會,觀市這邊的寺廟挺多的,基本上在正月初一到初五廟上都會有社戲演出。
這個時候很多的老鄉會到廟會上遊玩。
期間不僅可以免費的看戲,還算是一場大型的社交活動,同時也可以上廟祈福。
況葉對廟會相當的好奇,自然要去體驗體驗。
九大隊今天去廟會的人不少,況葉根本不用特意和人相約結伴,他走到主路上的時候,就遇到不少去廟會的人。
這其中有不少小孩。
自然也有不少況葉熟悉的隊員。
這些人見到他,也都紛紛道了聲過年好,況葉也都笑著一一給這些隊員拜個年。
期間有幾個他比較熟悉的小孩,大著膽子給他拜年,況葉笑著會應的同時,也掏出早就準備好的瓜子、花生等,給每個小孩手上塞一點。
得到吃的,小孩們自然非常高興。
帶著他們的家長,見此對況葉也更加的和善。過年的時候,大多小孩都能從別人家得到些零嘴,但大多是關係親近的人家。
況葉這個舉動,其實也代表他對九大隊這邊的親近姿態。
如此況葉更加的融入前往寺廟的隊伍,一行人一路上都熱熱鬧鬧的,氣氛相當的和諧。
走了近半個多小時,況葉他們終於抵達了寺廟所在的山腳下。
舉辦廟會的這個寺廟,在豐水公社也有一定的名氣,離九大隊這邊也不遠。
它附近的地標,況葉其實相當的熟悉。
就是九大隊水渠起點的那個山頭旁邊的豐禾碑。
今天舉行廟會的寺廟就在豐禾碑旁邊的另外一個山頭上,從豐禾碑上去,腳程快的話十來分鍾就能抵達寺廟。
當地人稱唿這個寺廟為鳳山寺,直接以這座山的名字命名。
鳳山寺周圍有不少生產大隊,很多老鄉都會在過年期間來這裏遊玩。
豐水場鎮從另外一個方向,到鳳山寺也差不多隻要一個小時的時間,有些臨近場鎮的老鄉甚至也會過來。
所以今天鳳山寺人非常的多。
況葉出門的時間不算早,和同行的人抵達鳳山寺正大門的時候,看見的就是人頭攢動的人群。
大門入口處,有不少攤販,帶著各種手工製品、竹編的玩具、甚至還有麥芽糖這類的零嘴。
不少小孩聚集在這些攤位邊上,央求著長輩幫他們賣看上的東西;也有手頭有壓歲錢的小孩,在猶豫要不要為這些花掉兜裏難得錢財。
對於這攤位況葉走馬觀花般的穿過其中,之後跟著同行的一些隊員進入鳳山寺的正大門。
正大門是一個二層的小樓樣式的建築,第一層正中開了一個方正的門洞。二樓這是一個戲台,隻不過開間朝著寺廟內部。
走過門廊之後,跟著腳下的石梯一步步往上爬,進入了鳳山寺的第一個平台。
此時這裏已經聚集起不少人,他們的目光大都集中在況葉身後的戲台上。
此時廟會上的表演已經開場。
況葉離開中間的主道,跟著同行的隊員,在兩邊尋找能夠站立的位置,準備觀看戲台上的演出。
但他們來的太晚,找了半天都沒有找到一個適合觀看的位置。
無奈一行人隻能繼續向高出走,終於通往寺廟的第二個平台的石梯上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
此時他們離戲台已經有好長一段距離,想要看清楚戲台上的表演到是不難,畢竟如今的人視力都非常不錯。
但想要聽清楚戲台上唱的是什麽,則需要特別的專注才行。
值得慶幸的是,因為平時的娛樂非常少,隻有在這種逢年過節的時候,老鄉們才能看到這些演出,所以每個觀看的人都非常的專注。
戲台前方聚集起了不少人,卻並不嘈雜。
加上台上的表演者,唱腔嘹亮,配著不時響起的器樂聲,離戲台較遠的況葉等人,勉強還是能夠聽到前麵唱的是什麽。
戲台上表演的是兩人,一男一女,穿著這個時代最常見的衣服樣式,手上拿著三快竹板。
右手拿一塊,左手拿兩塊,以況葉如今優秀的視力,還能看見其中一塊上麵鑲嵌著銅錢。
台上表演者說唱的同時,還時不時敲擊竹板伴奏,或左手微揚手兩塊竹板,或兩手相擊。
表演者唱詞的時候,唱腔平仄有律,唱腔相當的有韻律。
這本身就是麵對老鄉們的表演,所用的也是當地的方言演唱,加上唱賀的時候有詞語的拖拽,況葉仔細聽了好一會兒,才明白目前戲台上表演的是什麽。
非常具有時代的特色。
此時台上表演的是建國前軍閥混戰行事肆無忌憚,百姓深受其害的劇目。
況葉身邊的同伴怕他聽不懂,還在一旁解釋。
台上表演的是當地的金錢板,現在的劇目應該是《神仙打仗凡人遭殃》。
聽到軍閥的行事無忌,欺壓百姓,保甲勾結他們,或騙或綁或作弊拉壯丁,征搶軍糧等等。
戲台下麵的觀眾也隨著表演者的唱腔,牽動著情緒,或義憤填膺,或慶幸如今。
對於這樣的劇目和表演,況葉以前從來沒有看過,如今倒是非常的感興趣。
盡管聽著有些費勁,他也聽得津津有味,加上戲台上的表演者的語調、動作、甚至表情,都讓人能夠更加沉浸其中。
不知不覺中一目金錢板聽完,表演者致謝的時候,台下響起一片熱烈的掌聲,甚至有老鄉叫好讓人再來一個。
不過廟會的社戲的劇目都提前安排好了的,兩位表演者退出舞台後,主持這場社戲的工作人員,上台報出下一個劇目,同時台上一陣鑼鼓齊響,眾人也就把注意力轉到新出現的表演者身上。
接下來,戲台上演出了不少劇目,表演形式也並不是單一的金錢板。
有身旁的同伴解釋,況葉知道了這些表演形式還有,評書、荷葉、座唱、花鼓等。
劇目大多是新編的,講述的有抗戰軍人的英勇、建國後人民的勤勞奮鬥這樣的內容,也不乏詼諧搞笑的劇目,更有貼近生活展現新氣象的。
戲台上的表演,除了中午休息一個小時,一直持續到下午三點鍾左右。
為了看戲,很多老鄉一直沒有離開,就連午飯都是用的幹糧,或者寺廟中臨時向外開放的食堂解決。
況葉沒有帶幹糧,午飯跟著同伴去食堂解決的。
“況知青,今天豐水場上要放電影,你去不去?”鳳山寺的社戲結束後,一直和況葉看戲的陳祥富問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