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還是半上午,他也不急著迴去,而是帶著更加輕鬆的心情,在場鎮上逛了起來。
集市自然也沒有錯過, 今天他運氣不錯,遇到了賣雞蛋的老鄉,把其剩下的二十個雞蛋全包了。
除了雞蛋, 他還遇到買果苗的老鄉。
這名買果苗的老鄉,身邊圍著不少人, 況葉是看著熱鬧好奇的瞅了一眼,也連忙擠進去看看。
前段時間, 他為了收集樹種,在九大隊折騰了一番,沒想到今天竟然在集市中遇到買果苗的老鄉。
不過這裏圍著的人多,但真正下手買的人少。
主要是老鄉買的果苗,看著也不大,根部也剪切得隻剩粗壯點的,上麵更是一片葉子都沒有,想要分辨是什麽果苗,十分的困難。
這個時代,吃飯都困難,很少有人願意花錢買這個。
況葉倒是對此比較感興趣,空間中連枝丫都能扡插成活,更何況這種帶根的果苗,隻要有活性基本上能種活。
也不管旁人如何,況葉蹲下來拿起一棵樹苗查看。枝條有韌性且稍稍掐一下還能見青,根部雖然被剪切,但應該是最近才切得,整株果苗應該才從土裏拔出來沒多久。
“叔,這是什麽苗子?”
買苗的老鄉看著況葉仔細翻看的模樣,顯然看出了這應該是有購買意願的顧客。為了不錯失機會,連忙笑著道。
“小夥子,這是花紅苗子,別看它小其實已經有兩年了,你種下去要不要兩年就能結果,果子絕對甜!”
況葉看了一眼樹苗下方的主莖,約有食指粗細,兩年生倒是有可能,但他也不確定這到底是不是花紅果苗。
畢竟他以前雖然吃過花紅,也就是沙果,長得的蘋果有些相似,但果子普遍不大。
但花紅樹長什麽模樣卻沒見過。
“叔,這苗怎麽買啊?”心下計較了一下,況葉還是準備買苗,就算貨不對板,到時候拔了就是。要真是花紅,也算豐富一下空間的水果種類。
“兩毛錢一根,你要得多的話,可以便宜點。”老鄉笑著報了個價。
“行,我要兩根,苗子可以挑吧?”這個價錢況葉也不準備議價,他也就買兩根,倒時候也損失不了多少。
“可以,小夥子你盡管挑。”聽到況葉隻要兩根,老鄉心下有些失望,不過卻還是高興,他今天在集市擺攤,賣出去的樹苗不多,而且沒有一個像況葉這麽幹脆。
最後況葉挑選了兩根比較健壯的果苗。
加起之前賣的雞蛋,在集市中總共花去一塊三毛多,之前賣菜的錢隻剩下三塊一毛多。
從集市中出來,況葉又在場鎮上逛了一會兒,供銷社人太多,他也沒什麽需要的,就沒有去擠。
倒是在醬油鋪,打了醬油、醋各一斤,之前他買的經過兩個多月的時間,已經被三人消耗的差不多。
這次趕集前他就把瓶子洗幹淨準不好。
不過這次的錢卻不是他出的。
在他準備瓶子的時候,簡修文他們自然也發現了,就不準備讓他出這次的錢。
簡修文拉著他和劉康民商量了一番,以後醬油、醋這類的調味品,他們三人輪著來買。
對此況葉自然沒有推辭。
劉康民也一樣。之前他和簡修文兩人過的比較糙,也沒想起醬油、醋這些調味料。如今這兩個多月習慣了,在讓他迴到之前可不行。
最後他在國營飯店買了三個素餡的包子,作為迴程填肚子的食物,就迴九大隊了。
今天離開場鎮的時間比較早,迴到住處的時候,午後才剛剛過去。
這下午況葉到沒出門,而是把上午買的兩株花紅果苗種下去,在空間中整理了一下今天買的其他東西。
之後出空間,收拾了一下屋子和院落,再到旁邊的小菜園采摘了點今天晚上吃的菜,時間就空閑下來。
在準備晚飯之前這段空閑的時間,況葉難得的放鬆了一下自己,什麽也沒幹。
這樣的閑情自從他穿越來就很少有,竟然還有些不習慣。
......
悠閑的時間總是短暫的,從趕集過後的第二天開始,小隊長就組織隊員們扛著鋤頭等工具,開啟了修路和修水渠的工作。
修路其實沒話隊員們太多的時間。
如今鄉下的路都是土路,每年這個時節都會修繕一下,把路麵凹凸不平的地方盡量填平,一些有土方塌陷的地方夯實,以及清理路邊的雜草。
對於這些土路,特別是通往場鎮的大路,每個生產大隊都會盡量的維護。
分攤到具體的大隊和其下轄的生產小隊,任務不算多重。
一小隊花了三天的時間,基本上把他們負責的路段修繕完成。
接下來就是修水渠,這一項工作比修路要麻煩些。
不過在修水渠的第一天,況葉有些疑惑的跟著簡修文他們上了坡。
“還要往上爬嗎?這都快到坡頂了,水渠修在這,這水從來啊?”況葉跟著一行人前進,但隨著不斷的往坡上爬,就逐漸感覺有些不對勁。
觀市和他原本的家鄉離得很近,氣候也非常的相似,這一年中的降水雖然正常的話,也不足以在山坡上修水渠啊?
看著一行人的目的地顯然是在山坡超過三分之二的高度,這個地方修水渠,水源從哪來?
要知道九大隊這裏雖然有一條小河渠,但也是沿著山坡的低窪出流淌,根本用不上半山坡之上的水渠。
而觀市這邊的氣候,冬天下雪都極為少見,泉眼之類的這兩個多月來,況葉也沒有聽說過。
“哈哈哈,葉子也覺得不對勁吧?我第一年跟著修水渠的時候,也是這麽想的。”聽到況葉的問話,一直就等著的劉康民開口笑道。
這次他一直跟在況葉身邊,為的就是等待這一刻,看來沒有讓人失望。
“康民哥,到底怎麽迴事?”對於劉康民的小興趣,況葉無奈。不過還是準備問清楚。
“去豐水城鎮,我們要經過一個地兒,就是豐禾碑那,知道吧?”劉康民沒有第一時間說明原因,而是說起豐禾碑這個地方。
“知道,那邊的另外一條岔路,是去三大隊那邊。”對於這個地方況葉自然是知道的,他也在往豐水場鎮去了好幾次,途徑的一些地名自然是有了解的。
豐禾碑這個地方,是兩個山坡之間的埡口,也是成"y"形的一個岔路口,其兩條枝丫分別通往九大隊和三大隊。
兩個生產大隊,雖然編號相距甚遠,但其實是相鄰的兩個生產大隊。
“豐禾碑旁邊的兩個山坡,你有沒有發現,它們比周圍的山坡都要高一些。”
看況葉清楚這地兒是哪,劉康民繼續說道。
“好像是的?”況葉仔細迴想了一下,有些不確定的答道。
“往九大隊這邊走的這個山坡,一直到九大隊,所有的山頭都是連在一起的,是不是?”對於況葉的不確定,劉康民也看出來了,但他這個時候並不在意這一點,而是接著講這一片的地勢。
聽完劉康民的話,況葉仔細的迴想了一下。
從豐禾碑往迴走,路雖然是不是上下起伏,但的確沒有出現什麽斷口,這一片的地勢還真如劉康民所說。
如果不算山頭的話,這其實一個連著的整體,想到這他不由的點頭。
看著況葉點頭,劉康民繼續說道。
“其實在挨著豐禾碑的那個山頭頂上,就是我們這邊水渠的起點,那邊有一個涵洞。連接涵洞的是一條輸水管道,這條輸水管道連接著一條大河,大河邊上安裝了一組抽水機,是一級水站,沿途還有二級、三級這樣的抽水機接力,把大河的水輸送到附近的生產大隊。”
“還有抽水機?!那得多大?”況葉聽到這個解釋,有些驚訝,抽水機?豐水場鎮竟然有這個,他想像了一下,要運送灌溉各個生產大隊的水,這的需要多大的馬力。
“嘿嘿,這個的確很大,明年送水的時候帶你去看看。而且輸水的管道也很大,是一人都不能合抱的鐵水管,豐禾碑那邊的坡背後就能看到管子。”劉康民倒是見過一級站的抽水機,今年送水的時候,他比較好奇,拉著簡修文去看過。
“那一定得去看看。”對於這個況葉也相當的好奇,他沒想到在這個時代,竟然還有這個東西。
在他的印象中,這個時代生產力比較落後,抽水機灌溉這種事情就沒有想過。
不過有了這個,他倒是理解了為何在這麽高的地方修建水渠了。
隻要能把水運上來,之後灌溉的事情就簡單了。
後麵抵達幹活地點,以及之後沿途修整的水渠,其地勢的分布也解答了他之前的疑惑。
從豐禾碑那邊為起點,水渠地勢逐漸降低,保證運送的水可以沿途流淌,灌溉其周圍的田地。
有了這些水渠,也解開了況葉另外一個疑惑。
之前他和隊員們幹活的時候,就發現有些坡地,地勢比較高,一旦雨水不足,灌溉是一個大問題。
原本以為需要人力一挑挑的從坡底擔水上去,沒想到有這麽大的水利灌溉工程。
第33章
這麽大的水利灌溉工程, 況葉自然十分好奇。在修水渠幹活期間,向同行的其他隊員打聽。
對於這個灌溉工程,隊員還是十分樂於講述。
其實在沒有裝載柴油抽水機之前,他們這坡上的田地是沒有如今這麽多的。
高坡上的田地灌溉是一件十分麻煩的事, 需要人力或者筒車、龍骨車這類提水灌溉。
這些耗費的精力和收獲並不成正比, 所以對於高坡上的土地, 當初就沒有開墾那麽多。
建國以來隨著環境逐漸穩定, 人口也逐漸繁衍起來, 隊上的人口自然也隨著增長。
人一多吃飯自然是大問題,九大隊這麽一個生產隊, 如今人口就接近兩千。
但耕地有限,糧食產出自然有上限。
九大隊這邊從五幾年就開始不斷的開荒,因為地勢原因,低窪處的早就被開墾成田地,隻能往更高出的坡地開墾。
建國初期百廢待興, 國家對於土地開荒也是支持的,新開墾出來的荒地,有相應的免稅政策。
公社沒有成立之前,隻是各個家庭為了增加口糧,零星的申請開墾山坡上的荒地。
在五六年後公社逐步建立之後, 隊員統一勞作,開墾荒地的工作也就統一起來。
但因為高坡上的山地灌溉困難,開墾的荒地始終有限。
直到觀市第一個柴油機抽水裝載成功, 實現了高坡田地的控灌,政府也逐步的開始興建相同的灌溉水利灌溉工程。
這個時代民眾的響應激情, 況葉就算沒有出生在這個時代,也是能夠想象到的。
他們艱苦奮鬥的激情更是能夠爆發無與倫比的成果, 短短幾年的時間,一套涵蓋好幾個公社的水利灌溉工程就完成。
聽隊員們說,九大隊這邊的水利灌溉,隻是這套灌溉係統下麵的一個小分支。
據他們了解,這套工程至少涵蓋了四個公社,除了況葉知道的豐水、三匯,還有圓壩、會山兩個公社。
有了這麽一套灌溉係統,隊員們自然開墾了更高的坡地。
經過這麽多年的努力,才有況葉如今見到的滿山遍野的田地。
集市自然也沒有錯過, 今天他運氣不錯,遇到了賣雞蛋的老鄉,把其剩下的二十個雞蛋全包了。
除了雞蛋, 他還遇到買果苗的老鄉。
這名買果苗的老鄉,身邊圍著不少人, 況葉是看著熱鬧好奇的瞅了一眼,也連忙擠進去看看。
前段時間, 他為了收集樹種,在九大隊折騰了一番,沒想到今天竟然在集市中遇到買果苗的老鄉。
不過這裏圍著的人多,但真正下手買的人少。
主要是老鄉買的果苗,看著也不大,根部也剪切得隻剩粗壯點的,上麵更是一片葉子都沒有,想要分辨是什麽果苗,十分的困難。
這個時代,吃飯都困難,很少有人願意花錢買這個。
況葉倒是對此比較感興趣,空間中連枝丫都能扡插成活,更何況這種帶根的果苗,隻要有活性基本上能種活。
也不管旁人如何,況葉蹲下來拿起一棵樹苗查看。枝條有韌性且稍稍掐一下還能見青,根部雖然被剪切,但應該是最近才切得,整株果苗應該才從土裏拔出來沒多久。
“叔,這是什麽苗子?”
買苗的老鄉看著況葉仔細翻看的模樣,顯然看出了這應該是有購買意願的顧客。為了不錯失機會,連忙笑著道。
“小夥子,這是花紅苗子,別看它小其實已經有兩年了,你種下去要不要兩年就能結果,果子絕對甜!”
況葉看了一眼樹苗下方的主莖,約有食指粗細,兩年生倒是有可能,但他也不確定這到底是不是花紅果苗。
畢竟他以前雖然吃過花紅,也就是沙果,長得的蘋果有些相似,但果子普遍不大。
但花紅樹長什麽模樣卻沒見過。
“叔,這苗怎麽買啊?”心下計較了一下,況葉還是準備買苗,就算貨不對板,到時候拔了就是。要真是花紅,也算豐富一下空間的水果種類。
“兩毛錢一根,你要得多的話,可以便宜點。”老鄉笑著報了個價。
“行,我要兩根,苗子可以挑吧?”這個價錢況葉也不準備議價,他也就買兩根,倒時候也損失不了多少。
“可以,小夥子你盡管挑。”聽到況葉隻要兩根,老鄉心下有些失望,不過卻還是高興,他今天在集市擺攤,賣出去的樹苗不多,而且沒有一個像況葉這麽幹脆。
最後況葉挑選了兩根比較健壯的果苗。
加起之前賣的雞蛋,在集市中總共花去一塊三毛多,之前賣菜的錢隻剩下三塊一毛多。
從集市中出來,況葉又在場鎮上逛了一會兒,供銷社人太多,他也沒什麽需要的,就沒有去擠。
倒是在醬油鋪,打了醬油、醋各一斤,之前他買的經過兩個多月的時間,已經被三人消耗的差不多。
這次趕集前他就把瓶子洗幹淨準不好。
不過這次的錢卻不是他出的。
在他準備瓶子的時候,簡修文他們自然也發現了,就不準備讓他出這次的錢。
簡修文拉著他和劉康民商量了一番,以後醬油、醋這類的調味品,他們三人輪著來買。
對此況葉自然沒有推辭。
劉康民也一樣。之前他和簡修文兩人過的比較糙,也沒想起醬油、醋這些調味料。如今這兩個多月習慣了,在讓他迴到之前可不行。
最後他在國營飯店買了三個素餡的包子,作為迴程填肚子的食物,就迴九大隊了。
今天離開場鎮的時間比較早,迴到住處的時候,午後才剛剛過去。
這下午況葉到沒出門,而是把上午買的兩株花紅果苗種下去,在空間中整理了一下今天買的其他東西。
之後出空間,收拾了一下屋子和院落,再到旁邊的小菜園采摘了點今天晚上吃的菜,時間就空閑下來。
在準備晚飯之前這段空閑的時間,況葉難得的放鬆了一下自己,什麽也沒幹。
這樣的閑情自從他穿越來就很少有,竟然還有些不習慣。
......
悠閑的時間總是短暫的,從趕集過後的第二天開始,小隊長就組織隊員們扛著鋤頭等工具,開啟了修路和修水渠的工作。
修路其實沒話隊員們太多的時間。
如今鄉下的路都是土路,每年這個時節都會修繕一下,把路麵凹凸不平的地方盡量填平,一些有土方塌陷的地方夯實,以及清理路邊的雜草。
對於這些土路,特別是通往場鎮的大路,每個生產大隊都會盡量的維護。
分攤到具體的大隊和其下轄的生產小隊,任務不算多重。
一小隊花了三天的時間,基本上把他們負責的路段修繕完成。
接下來就是修水渠,這一項工作比修路要麻煩些。
不過在修水渠的第一天,況葉有些疑惑的跟著簡修文他們上了坡。
“還要往上爬嗎?這都快到坡頂了,水渠修在這,這水從來啊?”況葉跟著一行人前進,但隨著不斷的往坡上爬,就逐漸感覺有些不對勁。
觀市和他原本的家鄉離得很近,氣候也非常的相似,這一年中的降水雖然正常的話,也不足以在山坡上修水渠啊?
看著一行人的目的地顯然是在山坡超過三分之二的高度,這個地方修水渠,水源從哪來?
要知道九大隊這裏雖然有一條小河渠,但也是沿著山坡的低窪出流淌,根本用不上半山坡之上的水渠。
而觀市這邊的氣候,冬天下雪都極為少見,泉眼之類的這兩個多月來,況葉也沒有聽說過。
“哈哈哈,葉子也覺得不對勁吧?我第一年跟著修水渠的時候,也是這麽想的。”聽到況葉的問話,一直就等著的劉康民開口笑道。
這次他一直跟在況葉身邊,為的就是等待這一刻,看來沒有讓人失望。
“康民哥,到底怎麽迴事?”對於劉康民的小興趣,況葉無奈。不過還是準備問清楚。
“去豐水城鎮,我們要經過一個地兒,就是豐禾碑那,知道吧?”劉康民沒有第一時間說明原因,而是說起豐禾碑這個地方。
“知道,那邊的另外一條岔路,是去三大隊那邊。”對於這個地方況葉自然是知道的,他也在往豐水場鎮去了好幾次,途徑的一些地名自然是有了解的。
豐禾碑這個地方,是兩個山坡之間的埡口,也是成"y"形的一個岔路口,其兩條枝丫分別通往九大隊和三大隊。
兩個生產大隊,雖然編號相距甚遠,但其實是相鄰的兩個生產大隊。
“豐禾碑旁邊的兩個山坡,你有沒有發現,它們比周圍的山坡都要高一些。”
看況葉清楚這地兒是哪,劉康民繼續說道。
“好像是的?”況葉仔細迴想了一下,有些不確定的答道。
“往九大隊這邊走的這個山坡,一直到九大隊,所有的山頭都是連在一起的,是不是?”對於況葉的不確定,劉康民也看出來了,但他這個時候並不在意這一點,而是接著講這一片的地勢。
聽完劉康民的話,況葉仔細的迴想了一下。
從豐禾碑往迴走,路雖然是不是上下起伏,但的確沒有出現什麽斷口,這一片的地勢還真如劉康民所說。
如果不算山頭的話,這其實一個連著的整體,想到這他不由的點頭。
看著況葉點頭,劉康民繼續說道。
“其實在挨著豐禾碑的那個山頭頂上,就是我們這邊水渠的起點,那邊有一個涵洞。連接涵洞的是一條輸水管道,這條輸水管道連接著一條大河,大河邊上安裝了一組抽水機,是一級水站,沿途還有二級、三級這樣的抽水機接力,把大河的水輸送到附近的生產大隊。”
“還有抽水機?!那得多大?”況葉聽到這個解釋,有些驚訝,抽水機?豐水場鎮竟然有這個,他想像了一下,要運送灌溉各個生產大隊的水,這的需要多大的馬力。
“嘿嘿,這個的確很大,明年送水的時候帶你去看看。而且輸水的管道也很大,是一人都不能合抱的鐵水管,豐禾碑那邊的坡背後就能看到管子。”劉康民倒是見過一級站的抽水機,今年送水的時候,他比較好奇,拉著簡修文去看過。
“那一定得去看看。”對於這個況葉也相當的好奇,他沒想到在這個時代,竟然還有這個東西。
在他的印象中,這個時代生產力比較落後,抽水機灌溉這種事情就沒有想過。
不過有了這個,他倒是理解了為何在這麽高的地方修建水渠了。
隻要能把水運上來,之後灌溉的事情就簡單了。
後麵抵達幹活地點,以及之後沿途修整的水渠,其地勢的分布也解答了他之前的疑惑。
從豐禾碑那邊為起點,水渠地勢逐漸降低,保證運送的水可以沿途流淌,灌溉其周圍的田地。
有了這些水渠,也解開了況葉另外一個疑惑。
之前他和隊員們幹活的時候,就發現有些坡地,地勢比較高,一旦雨水不足,灌溉是一個大問題。
原本以為需要人力一挑挑的從坡底擔水上去,沒想到有這麽大的水利灌溉工程。
第33章
這麽大的水利灌溉工程, 況葉自然十分好奇。在修水渠幹活期間,向同行的其他隊員打聽。
對於這個灌溉工程,隊員還是十分樂於講述。
其實在沒有裝載柴油抽水機之前,他們這坡上的田地是沒有如今這麽多的。
高坡上的田地灌溉是一件十分麻煩的事, 需要人力或者筒車、龍骨車這類提水灌溉。
這些耗費的精力和收獲並不成正比, 所以對於高坡上的土地, 當初就沒有開墾那麽多。
建國以來隨著環境逐漸穩定, 人口也逐漸繁衍起來, 隊上的人口自然也隨著增長。
人一多吃飯自然是大問題,九大隊這麽一個生產隊, 如今人口就接近兩千。
但耕地有限,糧食產出自然有上限。
九大隊這邊從五幾年就開始不斷的開荒,因為地勢原因,低窪處的早就被開墾成田地,隻能往更高出的坡地開墾。
建國初期百廢待興, 國家對於土地開荒也是支持的,新開墾出來的荒地,有相應的免稅政策。
公社沒有成立之前,隻是各個家庭為了增加口糧,零星的申請開墾山坡上的荒地。
在五六年後公社逐步建立之後, 隊員統一勞作,開墾荒地的工作也就統一起來。
但因為高坡上的山地灌溉困難,開墾的荒地始終有限。
直到觀市第一個柴油機抽水裝載成功, 實現了高坡田地的控灌,政府也逐步的開始興建相同的灌溉水利灌溉工程。
這個時代民眾的響應激情, 況葉就算沒有出生在這個時代,也是能夠想象到的。
他們艱苦奮鬥的激情更是能夠爆發無與倫比的成果, 短短幾年的時間,一套涵蓋好幾個公社的水利灌溉工程就完成。
聽隊員們說,九大隊這邊的水利灌溉,隻是這套灌溉係統下麵的一個小分支。
據他們了解,這套工程至少涵蓋了四個公社,除了況葉知道的豐水、三匯,還有圓壩、會山兩個公社。
有了這麽一套灌溉係統,隊員們自然開墾了更高的坡地。
經過這麽多年的努力,才有況葉如今見到的滿山遍野的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