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中的夥房,裏麵是有爐灶的,原本是丹修用來熬製藥材的,如今正好可以用來燒水做飯。


    不過因為不是修行者的緣故,爐灶原本的加熱功能況葉使用不了,隻能用普通的燃料燒火。


    至於燃料空間中正好還有,那就是竹林中幹枯的竹子,可以當作柴火。


    空間中的每塊地,因為陣法限製的原因,種植在裏麵的植物,不會越過這塊地,生長在其他田地裏麵。


    所以竹林中的竹子,哪怕空間裏的時間流逝了不知道多久,如今還是隻有那麽一片。


    但竹林中的竹子,卻是有壽命限製的。


    這些竹子一旦壽終,就會自然的枯萎,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幹枯的竹子也會腐爛,最後化為泥土的一部分,為竹林再添一部分養分。


    如今況葉準備燒水,就準備從竹林中撿一些幹枯的竹子拿到夥房。


    從田地裏出來,況葉扛著他那把特殊的鋤頭,走向竹林。


    第9章


    說起這片竹林,它還有些特別。


    竹林中的竹子,作為況葉得到空間後,在裏麵發現的唯一的植物,自然和普通的竹子不一樣。


    能夠被前任主人栽種在這個空間中的植物,自然是一種靈植。


    不過這個因為空間等級的限製,這些竹子也還是低等靈植。


    但哪怕是修行者眼中的低等靈植,對於況葉來說,都是一種神奇的植物。


    根據之前讀到的丹修手劄,這些竹子他也有所了解。


    竹林中的竹子,都是一個品種,名字叫做青蘊竹。


    在修行者眼中是一種低等靈植,但卻在修行界是一種不可或缺的靈植,特別是它對於丹修來說,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煉丹輔料。


    所以這不算多大的靈植空間,竹林的麵積就占據了十二分之一。


    空間中其它的田地都空置著,唯獨還有竹林的存在,也因為青蘊竹的生長特性。


    丹修在隕落之前,正好把其它田地裏麵的靈植收獲完成,正在蘊養土地。


    所以況葉得到空間的時候,另外五塊田地處於空置狀態。


    而丹修在青蘊竹上麵采收的東西,並不需要把其連根拔起,且為了後續的采收,還會好好的留著它們。


    因此況葉才幸運的得到這片竹林。


    當初讀到手劄中關於青蘊竹的記載時,他還非常的期待采收青蘊竹所產的東西。


    根據記載,青蘊竹的竹節中可以自然的醞釀一種竹酒,而青蘊竹的名字也和這種酒有關。


    酒名非常直接,就叫做青蘊酒。


    青蘊竹的外觀和況葉家鄉的一種苦竹非常的相似。枝幹挺拔,質地堅硬,每一顆都單獨生長不報團,錯落有致的生長在竹林中。


    不過其整體碧綠如玉,比況葉家鄉的苦竹要更為秀麗。


    青蘊竹的竹節中醞釀的竹酒,有著竹葉的清香,且還有淡淡的酒香,口味帶著微微的清甜,十分的爽口。


    單獨飲用可以蘊養身體,所以修行界的人才以青蘊為之命名。


    但隻是這蘊養身體的作用,還不足以讓丹修種下這麽一片竹林。


    青蘊酒最重要的作用,是作為煉丹時的一種輔料,它可以調和各種靈植的藥性,讓它們融合的更加的好,從而提升丹藥的品質。


    這才是丹修如此重視青蘊竹的原因。


    但對於況葉來說,煉丹這項技術需要的基礎是修行,所以青蘊竹在煉丹方麵的作用,對他來說沒有用處。


    反而是青蘊酒本身蘊養身體的效用,才是對如今的他有著不小好處。


    他如今的這具身體,從原主能在發熱中迷迷糊糊的去了,就能看出來有多糟糕。


    如果是他原來的時空,還可以通過豐富飲食,以及就醫調理,把身體養好。


    但在如今的這個時代,他又作為一名知青,顯然不具備那些條件。


    想要養好身體,這青蘊酒可謂是瞌睡來了送枕頭。


    至於這青蘊酒如何采收,丹修的手劄中也有記載。


    剛剛勞作的田地,就在竹林的旁邊,況葉扛著鋤頭,也就幾步路便走進了竹林。


    想到手劄中關於青蘊竹的記載,他靠近一顆青蘊竹。


    伸手貼住眼前的竹子,在一節竹節上仔細的查看一圈,果然從上麵找到一根略深的墨綠色線條。


    這條墨綠色的線條比較細,也就比頭發絲略粗一點,找的話要仔細一點。


    況葉手下的這節竹節,墨綠色的細線,已經和竹節差不多長,這說明竹節裏麵的竹酒可以采收了。


    一根青蘊竹能夠醞釀竹酒的竹節,一般隻有其露出地麵的第一節到第九節。


    每個竹節在醞釀竹酒的時候,竹節從最底部就會生長出一個墨綠色的細線,直到這根墨綠色的細線延伸到竹節頂端,就可以采收竹節中的竹酒。


    采收的時候,在竹節低端,直接鑽一個空,然後用容器接住竹節裏麵的竹酒就可以。


    采收完一截竹節中的竹酒,青蘊竹並不會死亡,還會繼續的生長,不過采收的那個竹節中,不會再醞釀竹酒。


    等到一根青蘊竹底部的九節竹節中的竹酒采收完成,這根青蘊竹就可以砍去,為後麵新生的竹筍空出位置。


    這就是丹修手劄中記載的關於青蘊竹的采收和管理。


    在小院的工作間內,還有采收竹酒的工具和容器,看著手下的這節竹子,況葉準備待會兒也嚐試一下。


    不過他來竹林的另一個目的要先完成。


    竹林許久沒有人打理,但因為陣法的存在,仍然保持著勃勃的生機,不過在間隙間有些幹枯的竹子,它們或仍然佇立在地,或已經腐朽倒下。


    況葉嚐試用鋤頭敲了敲一株倒下的枯竹,裏麵早已沒有了竹酒的蹤跡,且十分的幹燥。其也沒有腐朽過頭,還可以用來當作柴火,當即就用鋤頭把它斬成大小合適的段。


    其枝幹頂端的位置,還有一部分幹枯的枝丫,上麵的竹葉早已掉落,卻比較方便折斷。


    花了幾分鍾的時間,況葉把這顆枯竹整理完成,然後抱著一部分迴到了小院。


    把枯竹放到夥房中,他再次來到竹林中。


    這次他從庫房中拿了一個籮筐,籮筐中還裝這采收竹酒的工具和器皿。


    開鑿青蘊竹的工具,是一個錐子形狀的物體,其前段還有一個可以讓其固定在竹節上的圓環。


    況葉隻需要把其固定在竹節的底端,然後旋轉錐子,其鋒利的頭部就可以輕鬆的在堅硬的竹節上開洞。


    他固定好錐子後,嚐試著轉動起來,發覺並不需要費多大勁,很容易就可以使其轉動。


    隨著不斷的轉動,竹節很快就被打通,錐子進入竹節內部的時候,有一個比較明顯的手感。


    之後這錐子也不用取下來,因為它其實是中空的,其尾部有一個活塞,把活塞取下來後,就可以導出竹節中的竹酒。


    這個時候況葉隻需要用器皿接住這些竹酒就可以。


    用來裝竹酒的器皿,是一個約巴掌大小的瓷瓶,但其容量可不是看著的這麽點。


    這個小小的瓷瓶,一個竹節中的竹酒還隻能讓其半滿。


    根據況葉自己的目測,青蘊竹的每個竹節不算多大,剛剛整理枯竹的時候,發覺其前九個竹節大小均勻,其內部空間也就約麽一升左右。


    這樣他也能估算出小瓷瓶的容量,大約是兩升的樣子。


    采收完一個竹節的竹酒,況葉就準備作罷。


    根據手劄的記載,這半瓷瓶的竹酒,就足夠他飲用十天左右。他先把這些竹酒消耗完,再采收也不遲。


    把瓷瓶的口塞好,況葉取迴竹節上的錐子,然後把剛剛剩下的枯竹裝進籮筐中,同時還不忘收集一些幹枯的竹葉。


    抱著籮筐迴到小院,然後把其放到庫房中,接著把采收的工具放迴原位,裝有青蘊酒的小瓷瓶放到堂屋的桌上。


    這之後他才準備洗鍋燒水。


    原本打算用不粘鍋來燒開水,但發現其沒有蓋子,況葉隻能選用砂鍋。


    小時候和爺爺奶奶生活的時候,讓他知道柴火燒水做飯的話,會有很多的煙灰,如果不給鍋加個蓋的話,燒得開水會不怎麽幹淨。


    取出砂鍋,沿著夥房一側的小路,走向空間的那處泉眼。


    泉眼下方有三個依次降低的水池,其靠近空間上方的最邊緣處有一條連通泉眼的青石階梯。


    三個水池底部有特殊的陣法,可以用來自清潔水池,所以水池顯得特別的幹淨,一眼可以望到幹淨異常的池底。


    這處泉眼的水也比較特比,含有淡淡的靈氣,用來澆灌植物的會話,會使植物生長的更好。


    當然正是這泉水的靈氣含量比較低,哪怕是況葉這樣的普通人飲用,也不會有什麽問題。


    泉水中的靈氣,使其味道清冽甘甜,也可以給人帶來不少好處,長期飲用的話,可以維持人體的健康,也有一定的蘊養作用。


    但這和青蘊酒比起來,就要差很多。


    飲用水的話,況葉準備取用最靠近泉眼的水池中的水,在最下麵的水池把砂鍋清洗一遍後,他在第一個水池把其裝到八分滿,之後就端著砂鍋迴到夥房。


    之後砂鍋並沒有第一時間放到爐灶上,而是放在夥房的操作台上。


    在放砂鍋之前,他得把爐灶內的柴火點燃。


    和爺爺奶奶生活的經曆,讓他不至於用不來爐灶。


    但下鄉他也還沒怎麽做過飯,一時間原本的技巧有些生疏,好在還是知道怎麽點火燒才。


    先在爐灶的火塘放一小堆幹枯的竹葉,用剛剛從堂屋中那堆零碎的生活用品中找到的打火機將其點燃,然後把比較細小的竹枝放上去。


    等到竹枝燃起來後,再加入已經破開的竹筒。等到火勢逐漸起來,才把砂鍋放上去。


    這樣一來水就燒起來了,期間隻需要不時的添些柴火就好。


    趁著燒水的時刻,況葉把還沒有取籽的幹辣椒找出來,用剪刀把其剪開,把裏麵的籽一粒不漏的放進幹淨的空碗裏。


    等所有的辣椒取完籽,砂鍋中的水也正好燒開。


    先把辣椒皮和裝籽的碗放好,他才把爐灶中剩餘的柴火退出來並熄滅,爐灶中的餘火,以及砂鍋的特性,可以使水再沸騰一會兒。


    趁著這個時間,他把剝出來的辣椒籽和昨天的收撿到一起。


    這些辣椒籽,看著隻有一把的模樣,但卻並不少。掂量了一下重量,雖然沒有一個雞蛋重,但約麽也有其一半重量。


    按照一個雞蛋約五十來克的重量估算,這些辣椒籽約麽有二十來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年代文中的路人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諸事皆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諸事皆蕪並收藏年代文中的路人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