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悶悶不樂的坐在太虛殿裏打坐。他閉著眼睛問童貫,‘最近李一白都在做什麽?’
童貫手拿浮塵,躬身小聲說道,‘迴陛下,最近李一白製定了兩部法律,一部誠信法,一部知識產權保護法。’
‘兩部法律?’宋徽宗疑惑起來,‘他想搞什麽名堂,他有沒有糾集人馬,拉幫結夥啊?’
宋徽宗最擔心就是李一白謀反,現在李一白地位顯赫,幾乎比皇子還要尊貴,又是軍政大權的掌管者,出將入相。宋徽宗作為皇帝有這樣的擔心也是很正常的。
‘迴陛下,他還沒有。陛下不用擔心,他翻騰不了,現在中書省都是陛下的人,那些官員都不會聽他的。請陛下放心。’童貫很懂宋徽宗的心思。其實是中書省的很多官員都是蔡京的人。童貫故意說都是宋徽宗的人。
‘其實他做什麽我倒是沒想阻止,隻是他不能自成一派最後把朕給架空了。朕不想做漢獻帝,朕不能丟了太祖打下的基業。’
宋徽宗歎息一聲。
其實皇帝大多很小氣,特別是宋朝的皇帝,皇權意識特別強,無論是多麽懦弱無能昏庸的皇帝,他們對自己的大權可是關心的很,寧願錯殺大臣也不可能讓那個大臣對他的皇權形成威脅。
作戰時使用皇帝提供的作戰圖,當年宮二小姐的爹宮高義就是死在這上麵。軍中將軍經常調換,做到將不識兵,兵不識將。而且宋朝還派了很多副手,知府有通判,宰相有參知政事。這些副手都是為了限製和監督重臣的權力。
這種情況下宋徽宗當然是擔心李一白對他的威脅。
......
京師政事堂。
李一白大聲對中書省的眾多官員說道,‘這兩部法律必須立刻執行下去。你們先在京城設立一個督察點,先看看京城的實行狀況,在一個月後再向全國實行。我要迴臨安。我在臨安設立督察點,親自監督臨安的實行狀況。
大家一定要想很好的辦法把它們推行下去。如果做的好的。我有重賞,做不好的我也會懲罰。’
‘是。’眾人拱手道。
眾人中有兵部侍郎李剛,也有戶部侍郎孫岩,還有諫議大夫張瑞。
李一白正要離開時一下看到孫岩了。
‘你站住。’
李一白走到孫岩跟前。
孫岩知道他要倒黴了,他一直都躲在人群的裏麵生怕被李一白認出來,這些天他也擔心受怕的。
‘吳王,屬下知錯了。上次衝撞了吳王,請吳王贖罪。’孫岩躬身拱手道。
‘哼。我找你你才知道認錯。晚了。我說過的話就要做到,不然以後誰還會把我當迴事?’
李一白不會放過孫岩這種小人的,不知感恩,趨炎附勢。
‘吳王,請你繞了屬下吧。’說著孫岩跪了下來了。
‘不行。我馬上擬旨,削去孫岩所有官職,流放嶺南三千裏,家人全部為奴。’
李一白雷厲風行的說道。
‘吳王這可不妥吧。’說話的是諫議大夫張瑞,這個張瑞和孫岩是一個黨羽的,他們都是蔡京的人。
此時他當然要出來救孫岩。而且他做諫議大夫的膽量比較大,一般專門給宋徽宗打小報告,宋徽宗想整治誰時。他就會順勢的站出來配合彈劾誰。所以他也很得宋徽宗的寵愛。
仗著他和皇上穿一條褲子的,他也就不太怕李一白。
‘哼。你來說說怎麽不妥。’李一白感到不爽,他想整治人的時候,竟然有人敢站出來反對。
張瑞高傲的說道,‘首先孫岩無罪,他當然不能被隨便撤職流放。我大宋尊重士大夫,就是皇上也不能隨心所欲的無理由的處罰一個大臣。更別提吳王隻是宰相了。’
李一白淡淡的笑道,‘我當然有理由了。我來兩個理由吧。第一就是孫岩道德敗壞,不配做官。他那天在朝堂上。對我無禮。那天是我拯救了大宋,他對我出言不遜。他作為大宋的一個朝臣,就是蠻夷被人救。也會感恩戴德,他作為了一個中原王朝的士大夫竟然一點禮義廉恥都沒,你說這樣的人能不能繼續擔當朝中的重任。
第二就是他冒犯了吳王,冒犯親王是大罪。而且我被賜了九錫,身份接近天子。同時他還不知悔改,我找到他,他才知道認錯,這樣的人我們能留嗎?’
李一白說完之後,眾多大臣都一個個的不出聲。
李一白大失所望,難道就每一個讚同我的嗎?看來這裏不好混啊。
‘我支持吳王。’李剛站出來大聲說道,‘孫岩早就是小人作為了。這樣的人必須清理出朝廷。’
‘好。’李一白滿麵笑容,‘李大人說的好。我這就擬旨,然後交付皇上批準。’
‘別啊。吳王。’孫岩在地上不停磕頭哀求不止。‘吳王我做官做到這一步不容易啊。求你放我一馬啊。’
‘你。吳王,你這是在亂用權力。’張瑞氣憤的說道。
‘哼。我亂用權力?孫岩貪汙*,這是大罪,不信我們調查一下。如果我查出了孫岩*的證據,那你張瑞的不作為就也是罪。你身為諫議大夫竟然沒有發現孫岩貪汙,這就說明你在包庇他。’李一白立刻威脅道。
‘啊。’張瑞緊張起來。
這個李一白果然不好對付啊。貪汙*朝中官員幾乎九成都是啊。孫岩是小人德行,他更是貪錢撈錢,然後巴結蔡京。這李一白如果真的調查起來那肯定是瞎眼摸都能摸到證據啊。
‘怎麽?你是不是知情不報啊?’李一白這一招利用,直接抓住孫岩和張瑞的餓把柄。
張瑞不吭聲,他想放棄孫岩了,畢竟這個孫岩隻是一個黨羽,現在蔡京又不再,他不可能為了孫岩而拉自己下水。
‘哼。告訴你張瑞,你給我老實點,不然以後你也是流放嶺南。’李一白威脅他道。
張瑞氣憤不過,喊出一句,‘吳王我不會怕你的,你別以為我好欺負,以後我們走著巧。’
說完他甩袖子而去。
李一白嗬嗬一笑,‘就憑你那智商也配跟我鬥?以後會有你哭的時候。’
說完李一白便擬旨給孫岩治罪。
孫岩罪行上有,冒犯親王,道德敗壞,貪汙*。然後李一白命人將奏折送到宮中待宋徽宗批準。
宋徽宗接到奏折,淡淡的道,‘李一白讓我處罰孫岩了。他果然要證明他那天在朝堂上說過的話。’
童貫連忙說道,‘聖上,這萬萬不可啊。如果你真這麽做了,李一白的威信就樹立起來了。以後大臣們都怕他。那他可就真的掌權了。’
宋徽宗淡淡的道,‘我還是要批準。’
‘這是何為?’童貫疑惑。
宋徽宗慢慢的說道,‘你沒做過皇帝,不懂得做皇帝的道理。李一白他剛剛上任宰相,他做決斷的第一件事,如果我作為皇帝都不批準。他一定更加的憎恨朕。況且那天孫岩當麵侮辱他,眾人都看到了。那天是孫岩的錯。他占著道義。
還有雖然我提防著李一白,但是這些表麵文章我還是得做做。我不能那麽直接公開的跟他作對。這樣會更加使他想反對我。
馭人之術,是每一個帝王都要學的。雖然我沉迷於書畫藝術,但是為了大宋的江山,這些我不能忘記。’
童貫連忙說道,‘皇上聖明。’
宋徽宗大筆一揮,在奏折上打了一個對號。童貫又給蓋上玉印。之後便派人送迴政事堂。
政事堂的郎中接到皇帝返迴的奏折,他們馬上將這個奏章寫成聖旨發布出去。
這整個的過程也是宋代宰相和皇帝分工的過程。皇帝隻要批複這些事情就行了。有時甚至都懶的打對號,直接口頭同意也行。
但是口頭同意的多了,就容易造成宰相權力過重。因為皇上有時也不一定記得那件事他答應沒答應。
但是宰相可以聲稱皇上答應了,反正又沒有批複的記錄。這樣宰相可以肆意妄為的去行事。
聖旨由太監來到孫岩家裏傳達。
孫岩帶著全家老少跪在地上聽完了聖旨的宣讀。
‘啊。老爺啊。我們不想走。’
孫岩的家人哭成一片。
孫岩也在心裏極度的記恨李一白。
‘趕快走,馬上在一天之內離開京師。’
太監還同時帶了很多衛兵,這些衛兵是來抄家的。
第二天上朝時,很多人議論紛紛交頭接耳。
‘都聽說孫岩被治罪了吧。吳王得罪不起啊。’
‘吳王也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他拿孫岩祭旗啊。’
‘唉,如今可難辦了。我們如果站在吳王這邊,必然皇上不高興了。可是我們站在皇上這邊,吳王我們也得罪不起啊。最可憐就是我們這些做臣下的,難啊。’
‘我看這有何難的。我們兩邊都站就是了。哈哈。’
‘這主要得看吳王的人品。我看吳王年輕有為,氣度不凡。他不一定是薄情寡恩之人。那天他在大殿上一番訓斥,我雖然心裏有點不高興,但是他說的很有道理,我也深受啟發。他這樣的人不一定會對我們很苛刻。’
‘要說對我們不苛刻,那當屬高俅高太尉啊。他可真的是老好人。我從未見過他對誰趾高氣昂過。’
大臣們議論紛紛的聊著。(未完待續)
童貫手拿浮塵,躬身小聲說道,‘迴陛下,最近李一白製定了兩部法律,一部誠信法,一部知識產權保護法。’
‘兩部法律?’宋徽宗疑惑起來,‘他想搞什麽名堂,他有沒有糾集人馬,拉幫結夥啊?’
宋徽宗最擔心就是李一白謀反,現在李一白地位顯赫,幾乎比皇子還要尊貴,又是軍政大權的掌管者,出將入相。宋徽宗作為皇帝有這樣的擔心也是很正常的。
‘迴陛下,他還沒有。陛下不用擔心,他翻騰不了,現在中書省都是陛下的人,那些官員都不會聽他的。請陛下放心。’童貫很懂宋徽宗的心思。其實是中書省的很多官員都是蔡京的人。童貫故意說都是宋徽宗的人。
‘其實他做什麽我倒是沒想阻止,隻是他不能自成一派最後把朕給架空了。朕不想做漢獻帝,朕不能丟了太祖打下的基業。’
宋徽宗歎息一聲。
其實皇帝大多很小氣,特別是宋朝的皇帝,皇權意識特別強,無論是多麽懦弱無能昏庸的皇帝,他們對自己的大權可是關心的很,寧願錯殺大臣也不可能讓那個大臣對他的皇權形成威脅。
作戰時使用皇帝提供的作戰圖,當年宮二小姐的爹宮高義就是死在這上麵。軍中將軍經常調換,做到將不識兵,兵不識將。而且宋朝還派了很多副手,知府有通判,宰相有參知政事。這些副手都是為了限製和監督重臣的權力。
這種情況下宋徽宗當然是擔心李一白對他的威脅。
......
京師政事堂。
李一白大聲對中書省的眾多官員說道,‘這兩部法律必須立刻執行下去。你們先在京城設立一個督察點,先看看京城的實行狀況,在一個月後再向全國實行。我要迴臨安。我在臨安設立督察點,親自監督臨安的實行狀況。
大家一定要想很好的辦法把它們推行下去。如果做的好的。我有重賞,做不好的我也會懲罰。’
‘是。’眾人拱手道。
眾人中有兵部侍郎李剛,也有戶部侍郎孫岩,還有諫議大夫張瑞。
李一白正要離開時一下看到孫岩了。
‘你站住。’
李一白走到孫岩跟前。
孫岩知道他要倒黴了,他一直都躲在人群的裏麵生怕被李一白認出來,這些天他也擔心受怕的。
‘吳王,屬下知錯了。上次衝撞了吳王,請吳王贖罪。’孫岩躬身拱手道。
‘哼。我找你你才知道認錯。晚了。我說過的話就要做到,不然以後誰還會把我當迴事?’
李一白不會放過孫岩這種小人的,不知感恩,趨炎附勢。
‘吳王,請你繞了屬下吧。’說著孫岩跪了下來了。
‘不行。我馬上擬旨,削去孫岩所有官職,流放嶺南三千裏,家人全部為奴。’
李一白雷厲風行的說道。
‘吳王這可不妥吧。’說話的是諫議大夫張瑞,這個張瑞和孫岩是一個黨羽的,他們都是蔡京的人。
此時他當然要出來救孫岩。而且他做諫議大夫的膽量比較大,一般專門給宋徽宗打小報告,宋徽宗想整治誰時。他就會順勢的站出來配合彈劾誰。所以他也很得宋徽宗的寵愛。
仗著他和皇上穿一條褲子的,他也就不太怕李一白。
‘哼。你來說說怎麽不妥。’李一白感到不爽,他想整治人的時候,竟然有人敢站出來反對。
張瑞高傲的說道,‘首先孫岩無罪,他當然不能被隨便撤職流放。我大宋尊重士大夫,就是皇上也不能隨心所欲的無理由的處罰一個大臣。更別提吳王隻是宰相了。’
李一白淡淡的笑道,‘我當然有理由了。我來兩個理由吧。第一就是孫岩道德敗壞,不配做官。他那天在朝堂上。對我無禮。那天是我拯救了大宋,他對我出言不遜。他作為大宋的一個朝臣,就是蠻夷被人救。也會感恩戴德,他作為了一個中原王朝的士大夫竟然一點禮義廉恥都沒,你說這樣的人能不能繼續擔當朝中的重任。
第二就是他冒犯了吳王,冒犯親王是大罪。而且我被賜了九錫,身份接近天子。同時他還不知悔改,我找到他,他才知道認錯,這樣的人我們能留嗎?’
李一白說完之後,眾多大臣都一個個的不出聲。
李一白大失所望,難道就每一個讚同我的嗎?看來這裏不好混啊。
‘我支持吳王。’李剛站出來大聲說道,‘孫岩早就是小人作為了。這樣的人必須清理出朝廷。’
‘好。’李一白滿麵笑容,‘李大人說的好。我這就擬旨,然後交付皇上批準。’
‘別啊。吳王。’孫岩在地上不停磕頭哀求不止。‘吳王我做官做到這一步不容易啊。求你放我一馬啊。’
‘你。吳王,你這是在亂用權力。’張瑞氣憤的說道。
‘哼。我亂用權力?孫岩貪汙*,這是大罪,不信我們調查一下。如果我查出了孫岩*的證據,那你張瑞的不作為就也是罪。你身為諫議大夫竟然沒有發現孫岩貪汙,這就說明你在包庇他。’李一白立刻威脅道。
‘啊。’張瑞緊張起來。
這個李一白果然不好對付啊。貪汙*朝中官員幾乎九成都是啊。孫岩是小人德行,他更是貪錢撈錢,然後巴結蔡京。這李一白如果真的調查起來那肯定是瞎眼摸都能摸到證據啊。
‘怎麽?你是不是知情不報啊?’李一白這一招利用,直接抓住孫岩和張瑞的餓把柄。
張瑞不吭聲,他想放棄孫岩了,畢竟這個孫岩隻是一個黨羽,現在蔡京又不再,他不可能為了孫岩而拉自己下水。
‘哼。告訴你張瑞,你給我老實點,不然以後你也是流放嶺南。’李一白威脅他道。
張瑞氣憤不過,喊出一句,‘吳王我不會怕你的,你別以為我好欺負,以後我們走著巧。’
說完他甩袖子而去。
李一白嗬嗬一笑,‘就憑你那智商也配跟我鬥?以後會有你哭的時候。’
說完李一白便擬旨給孫岩治罪。
孫岩罪行上有,冒犯親王,道德敗壞,貪汙*。然後李一白命人將奏折送到宮中待宋徽宗批準。
宋徽宗接到奏折,淡淡的道,‘李一白讓我處罰孫岩了。他果然要證明他那天在朝堂上說過的話。’
童貫連忙說道,‘聖上,這萬萬不可啊。如果你真這麽做了,李一白的威信就樹立起來了。以後大臣們都怕他。那他可就真的掌權了。’
宋徽宗淡淡的道,‘我還是要批準。’
‘這是何為?’童貫疑惑。
宋徽宗慢慢的說道,‘你沒做過皇帝,不懂得做皇帝的道理。李一白他剛剛上任宰相,他做決斷的第一件事,如果我作為皇帝都不批準。他一定更加的憎恨朕。況且那天孫岩當麵侮辱他,眾人都看到了。那天是孫岩的錯。他占著道義。
還有雖然我提防著李一白,但是這些表麵文章我還是得做做。我不能那麽直接公開的跟他作對。這樣會更加使他想反對我。
馭人之術,是每一個帝王都要學的。雖然我沉迷於書畫藝術,但是為了大宋的江山,這些我不能忘記。’
童貫連忙說道,‘皇上聖明。’
宋徽宗大筆一揮,在奏折上打了一個對號。童貫又給蓋上玉印。之後便派人送迴政事堂。
政事堂的郎中接到皇帝返迴的奏折,他們馬上將這個奏章寫成聖旨發布出去。
這整個的過程也是宋代宰相和皇帝分工的過程。皇帝隻要批複這些事情就行了。有時甚至都懶的打對號,直接口頭同意也行。
但是口頭同意的多了,就容易造成宰相權力過重。因為皇上有時也不一定記得那件事他答應沒答應。
但是宰相可以聲稱皇上答應了,反正又沒有批複的記錄。這樣宰相可以肆意妄為的去行事。
聖旨由太監來到孫岩家裏傳達。
孫岩帶著全家老少跪在地上聽完了聖旨的宣讀。
‘啊。老爺啊。我們不想走。’
孫岩的家人哭成一片。
孫岩也在心裏極度的記恨李一白。
‘趕快走,馬上在一天之內離開京師。’
太監還同時帶了很多衛兵,這些衛兵是來抄家的。
第二天上朝時,很多人議論紛紛交頭接耳。
‘都聽說孫岩被治罪了吧。吳王得罪不起啊。’
‘吳王也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他拿孫岩祭旗啊。’
‘唉,如今可難辦了。我們如果站在吳王這邊,必然皇上不高興了。可是我們站在皇上這邊,吳王我們也得罪不起啊。最可憐就是我們這些做臣下的,難啊。’
‘我看這有何難的。我們兩邊都站就是了。哈哈。’
‘這主要得看吳王的人品。我看吳王年輕有為,氣度不凡。他不一定是薄情寡恩之人。那天他在大殿上一番訓斥,我雖然心裏有點不高興,但是他說的很有道理,我也深受啟發。他這樣的人不一定會對我們很苛刻。’
‘要說對我們不苛刻,那當屬高俅高太尉啊。他可真的是老好人。我從未見過他對誰趾高氣昂過。’
大臣們議論紛紛的聊著。(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