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想要辦成這事,光靠他自己還不行。
必須要讓古為真動用他祖叔的關係,才好進行下一步。
在修院最重要的幾條規矩當中,是有‘嚴禁弟子們相互私鬥,惡意出手傷人’這一條的。
違反者輕則受鞭撻之刑,嚴重者甚至會被廢除修為,逐出修院。
這種懲罰不可謂不重了。
但弟子們有了矛盾,也不能總是壓著,長久下來也是會出大問題的。所以就有了類似於擂台的處理方式。
兩方人有了矛盾想做過一場,也不是不可以。
但必須是一對一切磋性質的比試才可,而且還要有教習在場,以裁決公正,比試者相互之間也要點到為止,不可過分。
這種規矩對於楊文興想要做的事來說太過束縛。他的目的就是要真刀真槍的,打疼那些狗腿,讓他們以後不敢再胡亂咬人。
但很明顯的,因為規矩擺在那,楊文興用常規手段是辦不成這件事的。
想要擺脫這種束縛,就必需要得到一個人的暗中支持,那個人就是院察大人。
楊文興這個提議一時之間讓眾人發懵。
院察不是我們的敵人麽?之前的事院察還為顏玉開脫,他不是站在顏玉那麵的嗎?既然如此,院察又怎麽會在暗中支持我們?
倒是古為真立刻有些想明白楊文興是什麽意思了,隻是田重、譚尋燕、陳苗三人一時之間有些跟不上思路。
於是楊文興又耐心的解釋了一番其中關竅。
楊文興這個計劃的目的,就是想以實力欺人,減除掉顏玉的羽翼。既然正麵動不得顏玉,那就隻能打散那些衝鋒在前的嘍囉。
他們必須要展現出一種態度,告訴所有人別瞎摻和他們之間的事。
修院始終就這些人,屬於‘不可再生資源’。
拋卻其中與他們不相幹的,剩下的人裏麵隻要敢跟他們作對,那就必須付出些代價。隻有這樣,才能斷了顏玉的‘兵線’,讓他成為‘光杆司令’,陷入無人可用的局麵。
雖然那些嘍囉名義上是‘修二祖’,但其實都不是什麽重量人物,要不然也不會跟在顏玉屁股後頭,聽從號令。
他們的後台,跟顏玉還有古為真的後台不是一個量級,根本沒有可比性,在修院內屬於次一級的人物。修院明麵上雖然不提倡‘仗勢欺人’這種風氣,但無奈現實就明晃晃地擺在那,誰也不是瞎子不是?
像是古為真、顏玉這種後台大的弟子,在修院多了沒有,七個八個還是能找出來的。但人家後台大,難道是種錯誤?整個修院當中,包括山長在內,沒人能忽視這種硬性條件。
話雖如此,但楊文興也不得不承認,那些嘍囉裏還有幾個狠茬子的。他們並不是一般意義的烏合之眾。
那幾個頗為棘手的人物肯投靠顏玉,不缺乏政治投機的目的在內。畢竟新派在道院勢大,顏玉的後台又是新派內頗有分量的人物,投靠過去也不會被辱沒。
就是之前的顏玉有些爛泥扶不上牆。
但經過‘脫胎換骨’之後,就連楊文興也認為,對方已經成為了一個合格的領導者。如今的顏玉才能拉攏到一些擁躉。放在以前,修院裏稍有誌氣的人都不會鳥他。
古為真的祖叔與院察還有顏玉的後台都是一個派係的,他們直接針對顏玉肯定行不通,那些大佬們不會同意的,事實也證明了確實如此。
但是換成是顏手下的那些人,這事讓院察暗中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不是不能商量了。
正所謂你做初一,我做十五,如果不是院察在之前失了威信,楊文興也不好現學現賣。他這個計劃算不上複雜,後遺症就是難免會得罪那些‘修二祖’後麵的人。
不過他根本不在乎那些人。但即便是不在乎,楊文興也不打算將田重、譚尋燕、陳苗牽扯進來,古為真則是沒這個顧慮。楊文興當時沒對眾人說明這點,隻是無意間將除了他和古為真以外的其他人排除計劃之外,也好省口水。
他相信以古為真的頭腦,不用提醒也能明白自己的用意。
這件事也隻能是楊文興與古為真來做。
顏玉始終在背後暗戳戳的捅咕楊文興他們,楊文興不相信院察會不知道這些事,但他能看出來,院察還真不是主動要針對他們,隻是放任顏玉而已。
但反過來看,院察也確實沒有在後麵推波助瀾。否則不提古為真,楊文興、譚尋燕、田重、陳苗等人怕是在修院已經待不下去了。
院察的權利之大,不看古為真後台的麵子,收拾他們輕而易舉。但院察並沒有那麽做,這就說明院察的放任態度,不是針對一方,而是他們雙方的。
從譚尋燕事件的處理結果來看,拋開其中個人情感因素,楊文興發現也不能全是因為院察徇私的結果,畢竟顏玉當時也確實被收拾的挺狼狽的。
楊文興判斷,院察在他們之間至少是個中立的態度。
這下,所有人都聽懂了楊文興的計劃,計劃沒有明顯的漏洞,那麽接下來就該是具體的實施了。
古為真很快就托關係,將想法傳到了他祖叔那裏,他祖叔迴應的速度比較快,而且就說了四個字:適可而止。
古為真一時之間有點拿捏不準他祖叔的意思,畢竟這‘適可而止’四個字的迴複有點朦朧了,是指讓他們立即‘適可而止’,還是讓他們在事後‘適可而止’呢?
楊文興當時哈哈一笑,告訴古為真不必煩惱,他那位祖叔既然能迴複這四個字,就是表示支持他的想法。要真是反對,那就不是這種模棱兩可說辭了。
傳達的意思朦朧,本身就代表了一種態度。他祖叔身居高位,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方方麵麵,不可能在這種事上把話說的太過直白。
經過楊文興的解讀,古為真也覺得楊文興的判斷很有道理,其他人更是沒有意見。
爭取到古為真的祖叔支持,將要謀劃的事就已經成功了一半。另外還有剩下大部分要落在院察身上。
而院察給他們的迴複頗有些耐人尋味,竟然也是‘適可而止’這四個字。
必須要讓古為真動用他祖叔的關係,才好進行下一步。
在修院最重要的幾條規矩當中,是有‘嚴禁弟子們相互私鬥,惡意出手傷人’這一條的。
違反者輕則受鞭撻之刑,嚴重者甚至會被廢除修為,逐出修院。
這種懲罰不可謂不重了。
但弟子們有了矛盾,也不能總是壓著,長久下來也是會出大問題的。所以就有了類似於擂台的處理方式。
兩方人有了矛盾想做過一場,也不是不可以。
但必須是一對一切磋性質的比試才可,而且還要有教習在場,以裁決公正,比試者相互之間也要點到為止,不可過分。
這種規矩對於楊文興想要做的事來說太過束縛。他的目的就是要真刀真槍的,打疼那些狗腿,讓他們以後不敢再胡亂咬人。
但很明顯的,因為規矩擺在那,楊文興用常規手段是辦不成這件事的。
想要擺脫這種束縛,就必需要得到一個人的暗中支持,那個人就是院察大人。
楊文興這個提議一時之間讓眾人發懵。
院察不是我們的敵人麽?之前的事院察還為顏玉開脫,他不是站在顏玉那麵的嗎?既然如此,院察又怎麽會在暗中支持我們?
倒是古為真立刻有些想明白楊文興是什麽意思了,隻是田重、譚尋燕、陳苗三人一時之間有些跟不上思路。
於是楊文興又耐心的解釋了一番其中關竅。
楊文興這個計劃的目的,就是想以實力欺人,減除掉顏玉的羽翼。既然正麵動不得顏玉,那就隻能打散那些衝鋒在前的嘍囉。
他們必須要展現出一種態度,告訴所有人別瞎摻和他們之間的事。
修院始終就這些人,屬於‘不可再生資源’。
拋卻其中與他們不相幹的,剩下的人裏麵隻要敢跟他們作對,那就必須付出些代價。隻有這樣,才能斷了顏玉的‘兵線’,讓他成為‘光杆司令’,陷入無人可用的局麵。
雖然那些嘍囉名義上是‘修二祖’,但其實都不是什麽重量人物,要不然也不會跟在顏玉屁股後頭,聽從號令。
他們的後台,跟顏玉還有古為真的後台不是一個量級,根本沒有可比性,在修院內屬於次一級的人物。修院明麵上雖然不提倡‘仗勢欺人’這種風氣,但無奈現實就明晃晃地擺在那,誰也不是瞎子不是?
像是古為真、顏玉這種後台大的弟子,在修院多了沒有,七個八個還是能找出來的。但人家後台大,難道是種錯誤?整個修院當中,包括山長在內,沒人能忽視這種硬性條件。
話雖如此,但楊文興也不得不承認,那些嘍囉裏還有幾個狠茬子的。他們並不是一般意義的烏合之眾。
那幾個頗為棘手的人物肯投靠顏玉,不缺乏政治投機的目的在內。畢竟新派在道院勢大,顏玉的後台又是新派內頗有分量的人物,投靠過去也不會被辱沒。
就是之前的顏玉有些爛泥扶不上牆。
但經過‘脫胎換骨’之後,就連楊文興也認為,對方已經成為了一個合格的領導者。如今的顏玉才能拉攏到一些擁躉。放在以前,修院裏稍有誌氣的人都不會鳥他。
古為真的祖叔與院察還有顏玉的後台都是一個派係的,他們直接針對顏玉肯定行不通,那些大佬們不會同意的,事實也證明了確實如此。
但是換成是顏手下的那些人,這事讓院察暗中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不是不能商量了。
正所謂你做初一,我做十五,如果不是院察在之前失了威信,楊文興也不好現學現賣。他這個計劃算不上複雜,後遺症就是難免會得罪那些‘修二祖’後麵的人。
不過他根本不在乎那些人。但即便是不在乎,楊文興也不打算將田重、譚尋燕、陳苗牽扯進來,古為真則是沒這個顧慮。楊文興當時沒對眾人說明這點,隻是無意間將除了他和古為真以外的其他人排除計劃之外,也好省口水。
他相信以古為真的頭腦,不用提醒也能明白自己的用意。
這件事也隻能是楊文興與古為真來做。
顏玉始終在背後暗戳戳的捅咕楊文興他們,楊文興不相信院察會不知道這些事,但他能看出來,院察還真不是主動要針對他們,隻是放任顏玉而已。
但反過來看,院察也確實沒有在後麵推波助瀾。否則不提古為真,楊文興、譚尋燕、田重、陳苗等人怕是在修院已經待不下去了。
院察的權利之大,不看古為真後台的麵子,收拾他們輕而易舉。但院察並沒有那麽做,這就說明院察的放任態度,不是針對一方,而是他們雙方的。
從譚尋燕事件的處理結果來看,拋開其中個人情感因素,楊文興發現也不能全是因為院察徇私的結果,畢竟顏玉當時也確實被收拾的挺狼狽的。
楊文興判斷,院察在他們之間至少是個中立的態度。
這下,所有人都聽懂了楊文興的計劃,計劃沒有明顯的漏洞,那麽接下來就該是具體的實施了。
古為真很快就托關係,將想法傳到了他祖叔那裏,他祖叔迴應的速度比較快,而且就說了四個字:適可而止。
古為真一時之間有點拿捏不準他祖叔的意思,畢竟這‘適可而止’四個字的迴複有點朦朧了,是指讓他們立即‘適可而止’,還是讓他們在事後‘適可而止’呢?
楊文興當時哈哈一笑,告訴古為真不必煩惱,他那位祖叔既然能迴複這四個字,就是表示支持他的想法。要真是反對,那就不是這種模棱兩可說辭了。
傳達的意思朦朧,本身就代表了一種態度。他祖叔身居高位,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方方麵麵,不可能在這種事上把話說的太過直白。
經過楊文興的解讀,古為真也覺得楊文興的判斷很有道理,其他人更是沒有意見。
爭取到古為真的祖叔支持,將要謀劃的事就已經成功了一半。另外還有剩下大部分要落在院察身上。
而院察給他們的迴複頗有些耐人尋味,竟然也是‘適可而止’這四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