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天好清晨,新生的暖日格外明亮,楊文興眾人早早就集合在了太清觀內。
正天殿前,觀內的道士們列隊整齊,由監院在隊列前帶領著一起練拳,絕大多數少年也跟著在後麵一起做著架勢,一個個看上去有板有眼,竟頗有火候。
四年前的一個偶然清晨,楊文興發現這些道士們練的拳非常有意思,有點類似前世拳法家練習的太極古架,但又絕對不同。
好奇驅使下,楊文興也跟著一起練了起來。
剛開始他本以為偷著學會遭到老方丈高功們的反對,卻沒想到,道士們不僅不反對,還主動對他進行指點。
這一反常行為,讓楊文興忽然意識到了什麽。於是,他連忙拉著一眾好友也跟著一起晨練,隨著楊文興等人的異常舉動,其他少年心思活絡的,也都跟著紛紛效仿。除了一些特別懶散的,幾乎所有人都參與了進來。四年下來,這套古架‘早操’已經被他們練得非常純熟了。
道觀隻是教導學問,從來都不教修行吐納之法,就連平時打坐參禪也不讓他們跟著一起,這就讓想一心修仙問道的眾少年整天抓耳撓腮,頗為著急。
按理說,年紀越小,可塑性就越高,這個道理其他人不懂?楊文興不認為東遊仙宗的修士會不懂這個淺顯道理。
不見,前世一些小說影視,都是從小開始練功,如此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修行,才最終有所成就麽?
那麽這個道理放在這裏難道就突然不適用了?
這沒有道理!
曾經楊文興問過老方丈這個問題,老方丈迴答說,眾人年紀還小,貿然開始修煉會傷到根基,等到身體長成,才可不傷根本。
楊文興當時真的差點就相信了,但每當想起那一幕,他總覺得老方丈與他交談時,神情有些異樣,語氣也好像不似那麽堅定。
直到他開始跟著一起晨練一些日子後,總算稍微明悟了其中的一些道道。
這套古架拳法,確實是不會增加修為,也不會練成法力。但一段時間堅持下來後,就會發現精神狀態還有身體素質都會有明顯的變化。
這套拳法大有學問!
……
楊文興認為,這很有是可能一場考驗,或者是淘汰!
正所謂大浪淘沙,老方丈不止一次跟他們灌輸過,‘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思想觀念,修行其實早已經開始了!
楊文興雖然並不知道,跟著練習這套拳法對於眾人來說意味著什麽,但這種機會或者說機緣,一定不可錯過,哪怕到最後證明真的隻是能強身健體,也並不意味著會出現糟糕的結果。
如果這是一道隱題,那就非常有意思了。
楊文興一邊練拳,一邊為那些從不來參加晨練的同學們開始‘擔憂’了,他並沒有對任何人提到他的猜測,因為他並沒有任何把握證明他是對的,他也看不上那些連送分題都懶得作答的沙雕們。
他能做到的,就是在身邊的人想要放棄的時候,以各種理由拖著他們繼續進行下去,時間一長,好處自顯。
剛開始的時候,譚尋燕和陳苗兩個女娃對楊文興頗有怨言,古為真、田重二人倒是表現出足夠的興趣。他並不確定古為真是不是和他有一樣的想法,但田重一定沒這麽多心思。
田重隻是單純的非常喜歡練這種拳,他隻是拉著田重過來練了一次,田重就深陷其中,不可自拔了。
等到兩個月過去後,兩個女娃也都熄聲了,跟著一起悶頭練拳。等到他們跟著眾道士練了差不多半年多的時候,才有除了他們之外的其他人,因各種心思也陸陸續續加入進來。
......
一個月後,到了楊文興等一眾少年離開的日子。
四年期滿,幼童變成了少年,離家之苦即便再苦,也必須含淚割舍。家裏給準備了不少吃穿用度,甚至還有不少銀錢。即便老方丈一再強調,不用過多準備,但也擋不住眾多父母的一片舐犢情深。
趙國國都封城距離廣元實在是太遠了,遠到一封書信可能都要走上半年之久。封城在大多數廣元百姓心目中,可能隻是代表一個方向,一種向往。
在這個沒有高速、沒有鐵軌的時代,對於普通百姓來說,一架牛車就是出門最好的交通工具,一路上的每道阻礙,往往都意味著生死。
雖然‘父母在,不遠遊’,但還有‘遊必有方’,求仙問道,即是誌向,也是勇氣,這個道理包括楊建豪、譚老頭在內的一眾長輩更是明了。
這一天,風和日麗,眾少年們穿戴整齊,每人身負至少一個布包,有的甚至被家裏人塞了兩三個。
楊建豪本來也準備給楊文興多拿一個包裹,但這件事被楊文興果斷拒絕了,他的包裹裏隻帶了一套換洗衣物,還有少量銀錢,看起來要比所有人都輕便不少。
就連古為真的包裹都要比他的大上好幾圈,其中竟然有譚老頭送的許多東西,這讓楊文興一時之間大跌眼鏡。
就在昨天,楊文興親眼看著古為真獨自進了譚府,進去的時候包裹是癟的,等出來時候,竟然壯大了至少三圈。
楊文興不得不感歎,譚老頭這老貨可真是豁出去了,四年前還想讓譚尋燕跟我結娃娃親,如今目標說換就換了,也不知譚尋燕在其中出了多少力氣?
他倒是對譚尋燕沒什麽多餘想法,也對這件事沒什麽芥蒂。這些年來,尤其是今年,譚尋燕對古為真的意思,再明顯不過了,如果兩人真能成,楊文興也替他們高興,就不知道未來兩人究竟能不能走到一起。
古為真一直都在有意無意間迴避這個問題,雖然沒有明顯的拒絕,但目前看來,他們前路並不好走。
相比這些,更讓楊文興好奇的是,譚老頭究竟是用什麽方法讓古為真收下這些東西的,古為真可不像是隨便就收人禮物的人。楊文興一時之間八卦之火熊熊燃起,於是暗自決定找個機會探探古為真的口風。
眾人集合完,然後跟隨一眾道長順著青石路齊赴道觀後山的玉頂之上。所謂玉頂,不過是太清觀眾道士自我美化的說法,說白了這裏就是山頂裝飾出來的一片空地。
空地的地麵上鋪著整齊的白玉石板,在邊緣處的白玉圍欄上,還雕刻了各種繁複的刻紋。平時節日,道士們偶爾在此祭天祈福,這幾年來,楊文興等人也沒見這處地界還有什麽其他作用。
老方丈領著眾人來到玉頂中心,向麵前的香鼎裏上了一炷香後,接著就見他盤坐在地,同時說道:“耐心等待,稍後道錄司外使眾人,將會從天而來。”
老方丈話音剛落,一幹少年頓時驚歎連連,包括楊文興在內的所以人都非常好奇,所謂的道錄司外使將以怎樣的方式‘從天而來’,就連多數火工道士也沒見過這等神奇手段,除了一眾高道依然淡定外,大多數人開始竊竊私語,一個個頗為興奮。
等到香快要燃盡時,突然有人大喊了一聲:“快看南方天上!”
這一聲如平地驚雷,所有人齊刷刷立馬將目光投向南方天空,隻見遠處晴空當中一個碗大的黑斑出現在了眾人視野內,乍一出現,特別顯眼。
沒幾個唿吸的功夫,這黑斑越來越大,等到再幾個唿吸後,眾人皆是倒吸口涼氣。
原來天上飛著的竟是一艘樓船。船分上下兩層,並沒有帆,更像是一個畫舫,但要比畫舫更顯粗獷厚重之感。船身兩側分別有一對兒張開的機關大翼,遠遠看去整個船身的形象簡直是顛覆眾人思想。
“來了,那就是外使大人的渡舟,準備恭迎外使。”老方丈起身整理了下道袍,麵容漸漸嚴肅,沉聲說道。
眾人皆是紛紛整理儀表,一個個立刻變得莊重端正,此時遠處天空上的樓船已經來到了眾人頭頂上空附近,懸空停頓了下來。
樓船將近二十丈長,展開雙翼下在天空中如一隻大鳥一般遮擋了陽光俯瞰地麵上的眾人,地麵上所有人頓時被籠罩在一片陰影之下,心中震撼不已。
楊文興雖然自認見識不凡,畢竟前世比這樓船外表更加震撼的鋼鐵巨獸也都見過,但對這種事物在心中又敬又畏的同時,也產生了更多的好奇。
在場與他一般心思的不在少數,一個個也都過了最初的惶恐,在地麵上紛紛抬頭仰望觀瞻。
隻見此飛行樓船表麵黑如磨鐵,上麵還繪有玄紋。船身兩側延伸出來的翅翼上嵌有精巧的機括,此時正在不停運轉著。
船樓上下兩層從遠處看上去顯得頗為寬敞,上層占地較小,有下層差不多一半。此時在下層還能看見好名個身穿製式古勁長衫的男子,這些人隱隱以一名中年大漢為首。
這大漢約有四十來歲,穿著一身紅黑相間的長袍,皮膚黝黑,而且臉上的絡腮胡子頗為飛揚,他的腰間還別著一隻醒目的紅葫蘆。
楊文興自然注意到了這大漢,但他見到這人的第一反應則是。
“沒聽說張飛也去修仙了啊!”
正天殿前,觀內的道士們列隊整齊,由監院在隊列前帶領著一起練拳,絕大多數少年也跟著在後麵一起做著架勢,一個個看上去有板有眼,竟頗有火候。
四年前的一個偶然清晨,楊文興發現這些道士們練的拳非常有意思,有點類似前世拳法家練習的太極古架,但又絕對不同。
好奇驅使下,楊文興也跟著一起練了起來。
剛開始他本以為偷著學會遭到老方丈高功們的反對,卻沒想到,道士們不僅不反對,還主動對他進行指點。
這一反常行為,讓楊文興忽然意識到了什麽。於是,他連忙拉著一眾好友也跟著一起晨練,隨著楊文興等人的異常舉動,其他少年心思活絡的,也都跟著紛紛效仿。除了一些特別懶散的,幾乎所有人都參與了進來。四年下來,這套古架‘早操’已經被他們練得非常純熟了。
道觀隻是教導學問,從來都不教修行吐納之法,就連平時打坐參禪也不讓他們跟著一起,這就讓想一心修仙問道的眾少年整天抓耳撓腮,頗為著急。
按理說,年紀越小,可塑性就越高,這個道理其他人不懂?楊文興不認為東遊仙宗的修士會不懂這個淺顯道理。
不見,前世一些小說影視,都是從小開始練功,如此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修行,才最終有所成就麽?
那麽這個道理放在這裏難道就突然不適用了?
這沒有道理!
曾經楊文興問過老方丈這個問題,老方丈迴答說,眾人年紀還小,貿然開始修煉會傷到根基,等到身體長成,才可不傷根本。
楊文興當時真的差點就相信了,但每當想起那一幕,他總覺得老方丈與他交談時,神情有些異樣,語氣也好像不似那麽堅定。
直到他開始跟著一起晨練一些日子後,總算稍微明悟了其中的一些道道。
這套古架拳法,確實是不會增加修為,也不會練成法力。但一段時間堅持下來後,就會發現精神狀態還有身體素質都會有明顯的變化。
這套拳法大有學問!
……
楊文興認為,這很有是可能一場考驗,或者是淘汰!
正所謂大浪淘沙,老方丈不止一次跟他們灌輸過,‘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思想觀念,修行其實早已經開始了!
楊文興雖然並不知道,跟著練習這套拳法對於眾人來說意味著什麽,但這種機會或者說機緣,一定不可錯過,哪怕到最後證明真的隻是能強身健體,也並不意味著會出現糟糕的結果。
如果這是一道隱題,那就非常有意思了。
楊文興一邊練拳,一邊為那些從不來參加晨練的同學們開始‘擔憂’了,他並沒有對任何人提到他的猜測,因為他並沒有任何把握證明他是對的,他也看不上那些連送分題都懶得作答的沙雕們。
他能做到的,就是在身邊的人想要放棄的時候,以各種理由拖著他們繼續進行下去,時間一長,好處自顯。
剛開始的時候,譚尋燕和陳苗兩個女娃對楊文興頗有怨言,古為真、田重二人倒是表現出足夠的興趣。他並不確定古為真是不是和他有一樣的想法,但田重一定沒這麽多心思。
田重隻是單純的非常喜歡練這種拳,他隻是拉著田重過來練了一次,田重就深陷其中,不可自拔了。
等到兩個月過去後,兩個女娃也都熄聲了,跟著一起悶頭練拳。等到他們跟著眾道士練了差不多半年多的時候,才有除了他們之外的其他人,因各種心思也陸陸續續加入進來。
......
一個月後,到了楊文興等一眾少年離開的日子。
四年期滿,幼童變成了少年,離家之苦即便再苦,也必須含淚割舍。家裏給準備了不少吃穿用度,甚至還有不少銀錢。即便老方丈一再強調,不用過多準備,但也擋不住眾多父母的一片舐犢情深。
趙國國都封城距離廣元實在是太遠了,遠到一封書信可能都要走上半年之久。封城在大多數廣元百姓心目中,可能隻是代表一個方向,一種向往。
在這個沒有高速、沒有鐵軌的時代,對於普通百姓來說,一架牛車就是出門最好的交通工具,一路上的每道阻礙,往往都意味著生死。
雖然‘父母在,不遠遊’,但還有‘遊必有方’,求仙問道,即是誌向,也是勇氣,這個道理包括楊建豪、譚老頭在內的一眾長輩更是明了。
這一天,風和日麗,眾少年們穿戴整齊,每人身負至少一個布包,有的甚至被家裏人塞了兩三個。
楊建豪本來也準備給楊文興多拿一個包裹,但這件事被楊文興果斷拒絕了,他的包裹裏隻帶了一套換洗衣物,還有少量銀錢,看起來要比所有人都輕便不少。
就連古為真的包裹都要比他的大上好幾圈,其中竟然有譚老頭送的許多東西,這讓楊文興一時之間大跌眼鏡。
就在昨天,楊文興親眼看著古為真獨自進了譚府,進去的時候包裹是癟的,等出來時候,竟然壯大了至少三圈。
楊文興不得不感歎,譚老頭這老貨可真是豁出去了,四年前還想讓譚尋燕跟我結娃娃親,如今目標說換就換了,也不知譚尋燕在其中出了多少力氣?
他倒是對譚尋燕沒什麽多餘想法,也對這件事沒什麽芥蒂。這些年來,尤其是今年,譚尋燕對古為真的意思,再明顯不過了,如果兩人真能成,楊文興也替他們高興,就不知道未來兩人究竟能不能走到一起。
古為真一直都在有意無意間迴避這個問題,雖然沒有明顯的拒絕,但目前看來,他們前路並不好走。
相比這些,更讓楊文興好奇的是,譚老頭究竟是用什麽方法讓古為真收下這些東西的,古為真可不像是隨便就收人禮物的人。楊文興一時之間八卦之火熊熊燃起,於是暗自決定找個機會探探古為真的口風。
眾人集合完,然後跟隨一眾道長順著青石路齊赴道觀後山的玉頂之上。所謂玉頂,不過是太清觀眾道士自我美化的說法,說白了這裏就是山頂裝飾出來的一片空地。
空地的地麵上鋪著整齊的白玉石板,在邊緣處的白玉圍欄上,還雕刻了各種繁複的刻紋。平時節日,道士們偶爾在此祭天祈福,這幾年來,楊文興等人也沒見這處地界還有什麽其他作用。
老方丈領著眾人來到玉頂中心,向麵前的香鼎裏上了一炷香後,接著就見他盤坐在地,同時說道:“耐心等待,稍後道錄司外使眾人,將會從天而來。”
老方丈話音剛落,一幹少年頓時驚歎連連,包括楊文興在內的所以人都非常好奇,所謂的道錄司外使將以怎樣的方式‘從天而來’,就連多數火工道士也沒見過這等神奇手段,除了一眾高道依然淡定外,大多數人開始竊竊私語,一個個頗為興奮。
等到香快要燃盡時,突然有人大喊了一聲:“快看南方天上!”
這一聲如平地驚雷,所有人齊刷刷立馬將目光投向南方天空,隻見遠處晴空當中一個碗大的黑斑出現在了眾人視野內,乍一出現,特別顯眼。
沒幾個唿吸的功夫,這黑斑越來越大,等到再幾個唿吸後,眾人皆是倒吸口涼氣。
原來天上飛著的竟是一艘樓船。船分上下兩層,並沒有帆,更像是一個畫舫,但要比畫舫更顯粗獷厚重之感。船身兩側分別有一對兒張開的機關大翼,遠遠看去整個船身的形象簡直是顛覆眾人思想。
“來了,那就是外使大人的渡舟,準備恭迎外使。”老方丈起身整理了下道袍,麵容漸漸嚴肅,沉聲說道。
眾人皆是紛紛整理儀表,一個個立刻變得莊重端正,此時遠處天空上的樓船已經來到了眾人頭頂上空附近,懸空停頓了下來。
樓船將近二十丈長,展開雙翼下在天空中如一隻大鳥一般遮擋了陽光俯瞰地麵上的眾人,地麵上所有人頓時被籠罩在一片陰影之下,心中震撼不已。
楊文興雖然自認見識不凡,畢竟前世比這樓船外表更加震撼的鋼鐵巨獸也都見過,但對這種事物在心中又敬又畏的同時,也產生了更多的好奇。
在場與他一般心思的不在少數,一個個也都過了最初的惶恐,在地麵上紛紛抬頭仰望觀瞻。
隻見此飛行樓船表麵黑如磨鐵,上麵還繪有玄紋。船身兩側延伸出來的翅翼上嵌有精巧的機括,此時正在不停運轉著。
船樓上下兩層從遠處看上去顯得頗為寬敞,上層占地較小,有下層差不多一半。此時在下層還能看見好名個身穿製式古勁長衫的男子,這些人隱隱以一名中年大漢為首。
這大漢約有四十來歲,穿著一身紅黑相間的長袍,皮膚黝黑,而且臉上的絡腮胡子頗為飛揚,他的腰間還別著一隻醒目的紅葫蘆。
楊文興自然注意到了這大漢,但他見到這人的第一反應則是。
“沒聽說張飛也去修仙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