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君泰下了命令後,翻身上馬開始跟隨軍隊前進。李文淵則是還牽著馬跟著軍隊一起走,那個江南兵休息了一上午,終於在吃過午飯後恢複了些體力,便拒絕了李文淵的提議,迴到了自己所在的部隊中一起急行軍。
張君泰並非是要擺副師長的架子,而是這個時代沒有先進的通訊工具,隊列行軍全靠著軍官的協調,張君泰正是要不斷的在三個旅之間奔走協調,保證急行軍狀態下不會有什麽問題的出現。
一個下午就在行軍中渡過,李文淵也前後巡視,發現隊列偶爾有些散亂,但是都在軍官的指揮下很快的恢複了,看得出張君泰為了保證訓練效果要求還是很高的。
一路上緊趕慢趕,終歸是在日落之前趕到了臥牛嶺,在臥牛嶺下的永登縣外紮下了營壘。李文淵差了火頭兵去永登縣內買來大批牛羊,帶到營內宰殺分給士兵以作獎賞。
營內人馬嘈雜,李文淵就不再過問了,都交給張君泰去處理,自己則是在營帳內接見永登縣的縣令。
“你說城北青龍山上有夥盜匪,時常會下山劫掠?”李文淵皺眉說。
“是的,那夥賊人的匪首是宗羅睺,自稱是青龍下界,來渡世人,糾集了周邊村寨的一些流民和遊手好閑之人占據了城北的赤石山,改名為青龍山。而且在山上築起了寨子,每隔三五日就要下山劫掠一番,百姓不堪其擾,卻又無可奈何。”
“縣裏的軍卒呢?為什麽不組織起人去剿滅了他們。”李文淵好奇地問。
“大人,縣裏為數不多的精壯兵勇都被詔去遼東,至今未歸啊。現如今縣內都是些老弱婦孺,實在是沒有餘力剿匪啊。”縣令麵露憂色的說。
李文淵聽縣令所述,心中也是了然,至今未歸,那十有八九便是再也迴不來了,心中一軟,接著問道:“我且問你,山上盜匪人數幾何?”
縣令想了下說:“今年春收攏了一隊本應去往遼東的民夫占山為王,再加上這段時間各個地區的流寇歸附,約能有七八百人。”
七八百人,那倒是還可以拿來實戰演練一下,他可舍不得把自己的嫡係拿來硬拚盜匪。倒不是說不愛惜民生,自己這三千嫡係作為種子撒出去後就算是每個提上一級,也能支撐起三萬人的大軍,到時候自然是可以把整個青龍山都蕩平。但話又說迴來了,若是隻有七八百人,還能拿來做磨刀石鍛煉下手中的軍隊。
想到這裏,李文淵又發問:“那賊人兵甲如何?”
縣令這迴搖了搖頭:“披甲者不足百人。”
李文淵心下放心不少,便追問:“那周邊地勢可有在縣誌中記載?”
縣令說:“有,除去今年有匪患之外,每年都按照大隋令詳盡考察記載在縣誌中。”
“那好,你先迴去關好城門安心休息,明日我去縣衙查看縣誌,不日出兵直搗盜匪老巢。”李文淵安慰縣令道。
送走了縣令,李文淵找來了張君泰商議剿匪之事。
聽了李文淵所說之後,張君泰也覺得這是一次練兵的機會,便說:“今日隻管宿營便是,明日去了縣衙查看完縣衙再做決斷不遲。”
李文淵點了點頭:“巡營哨兵都安排好了?”
“都安排好了,不會出差頭的。”張君泰笑著說。
“雖說那縣令說的那夥賊徒裝備很差,但是也大意不得,而且正所謂強龍壓不過地頭蛇,我們在這裏宿營的消息他們一定已經知道了,千萬小心他們夜間襲營。”李文淵再三叮囑道。
“將軍隻管安心休息便是了,今夜是我親自帶兵巡營。”張君泰笑著說。
“那就辛苦你了。”李文淵也不同張君泰客氣,送走張君泰後便直接合衣睡下。
張君泰剛剛帶隊巡營,值完自己那班後迴到了自己的營內準備小憩個把時辰再巡營。軍營不遠處,幾雙眼睛正在打量著整座大營。
“大哥,讓兄弟們動手麽?”一個身子瘦小的人問領頭的人。
“這聽人說是新任西域總管的隊伍,如果事情敗露,咱們可絕沒有好果子吃。”領頭的人皺著眉頭說。
“沒關係,找幾個兄弟趁天黑摸進營內打開營門不就好了。”
領頭人沒管這個人的話語,皺眉說:“這個人我記得似乎是和金城薛舉走得很近?”
“對,據說是救了薛舉一命,又加上一起在遼東打過仗,應該交情不淺。”
“你將弟兄們先帶迴青龍山,我去會會他。”領頭人說。
“不可啊大哥,萬一李文淵那廝直接把大哥抓起來,那可如何是好啊。”手下連忙勸道。
“隻管迴去便是了,休要在此耽誤我的大計。”領頭人有些慍怒。
手下人隻好領命而去,帶著原本準備襲營的人手撤迴青龍山。宗羅睺看著不遠處的大營眼中放光,抽出身後箭矢搭在了弓弦上,對著營門就是一箭。隨後看也不看直接也抽身遁去。
營門下的士兵值了大半夜的崗,已經是疲憊不堪,這時候聽然聽見頭頂破空之聲傳來,隨後一支羽箭釘在了營門之上,那個士兵正要拉響敵襲的警報,卻看見羽箭上綁著信紙,當下不敢怠慢,叫醒了換班的同伴以後,自己連忙去找當夜當值的軍官張君泰。
張君泰打開信件看了一遍,心中吃了一驚,也不敢大意,當下便去李文淵的營帳,讓守在門口的李文淵衛兵進賬叫醒李文淵。
不一會,營帳內燭光一亮,傳出來李文淵疲憊的聲音:“讓君泰進來。”
張君泰這才推開營門走了進來,將羽箭和箭矢遞給了李文淵:“將軍,這個是方才不知哪裏射到營門上的,你看看。”
李文淵接過那張信紙看了下,上麵寫著:
宗羅睺敬上,久聞公之盛名,今見公連營外鬆內緊,禦兵有方,羅睺敬佩不已,我等於青龍山聚義,皆為生活所迫,我等在此劫殺過往客商,糧商尤盛,所的金銀皆與山下村民換取米糧。縣令圖財,驅使村民進城,將金銀悉數掠去,又恐我等報複,這才對將軍言講我等為禍一方,望將軍明鑒。
張君泰並非是要擺副師長的架子,而是這個時代沒有先進的通訊工具,隊列行軍全靠著軍官的協調,張君泰正是要不斷的在三個旅之間奔走協調,保證急行軍狀態下不會有什麽問題的出現。
一個下午就在行軍中渡過,李文淵也前後巡視,發現隊列偶爾有些散亂,但是都在軍官的指揮下很快的恢複了,看得出張君泰為了保證訓練效果要求還是很高的。
一路上緊趕慢趕,終歸是在日落之前趕到了臥牛嶺,在臥牛嶺下的永登縣外紮下了營壘。李文淵差了火頭兵去永登縣內買來大批牛羊,帶到營內宰殺分給士兵以作獎賞。
營內人馬嘈雜,李文淵就不再過問了,都交給張君泰去處理,自己則是在營帳內接見永登縣的縣令。
“你說城北青龍山上有夥盜匪,時常會下山劫掠?”李文淵皺眉說。
“是的,那夥賊人的匪首是宗羅睺,自稱是青龍下界,來渡世人,糾集了周邊村寨的一些流民和遊手好閑之人占據了城北的赤石山,改名為青龍山。而且在山上築起了寨子,每隔三五日就要下山劫掠一番,百姓不堪其擾,卻又無可奈何。”
“縣裏的軍卒呢?為什麽不組織起人去剿滅了他們。”李文淵好奇地問。
“大人,縣裏為數不多的精壯兵勇都被詔去遼東,至今未歸啊。現如今縣內都是些老弱婦孺,實在是沒有餘力剿匪啊。”縣令麵露憂色的說。
李文淵聽縣令所述,心中也是了然,至今未歸,那十有八九便是再也迴不來了,心中一軟,接著問道:“我且問你,山上盜匪人數幾何?”
縣令想了下說:“今年春收攏了一隊本應去往遼東的民夫占山為王,再加上這段時間各個地區的流寇歸附,約能有七八百人。”
七八百人,那倒是還可以拿來實戰演練一下,他可舍不得把自己的嫡係拿來硬拚盜匪。倒不是說不愛惜民生,自己這三千嫡係作為種子撒出去後就算是每個提上一級,也能支撐起三萬人的大軍,到時候自然是可以把整個青龍山都蕩平。但話又說迴來了,若是隻有七八百人,還能拿來做磨刀石鍛煉下手中的軍隊。
想到這裏,李文淵又發問:“那賊人兵甲如何?”
縣令這迴搖了搖頭:“披甲者不足百人。”
李文淵心下放心不少,便追問:“那周邊地勢可有在縣誌中記載?”
縣令說:“有,除去今年有匪患之外,每年都按照大隋令詳盡考察記載在縣誌中。”
“那好,你先迴去關好城門安心休息,明日我去縣衙查看縣誌,不日出兵直搗盜匪老巢。”李文淵安慰縣令道。
送走了縣令,李文淵找來了張君泰商議剿匪之事。
聽了李文淵所說之後,張君泰也覺得這是一次練兵的機會,便說:“今日隻管宿營便是,明日去了縣衙查看完縣衙再做決斷不遲。”
李文淵點了點頭:“巡營哨兵都安排好了?”
“都安排好了,不會出差頭的。”張君泰笑著說。
“雖說那縣令說的那夥賊徒裝備很差,但是也大意不得,而且正所謂強龍壓不過地頭蛇,我們在這裏宿營的消息他們一定已經知道了,千萬小心他們夜間襲營。”李文淵再三叮囑道。
“將軍隻管安心休息便是了,今夜是我親自帶兵巡營。”張君泰笑著說。
“那就辛苦你了。”李文淵也不同張君泰客氣,送走張君泰後便直接合衣睡下。
張君泰剛剛帶隊巡營,值完自己那班後迴到了自己的營內準備小憩個把時辰再巡營。軍營不遠處,幾雙眼睛正在打量著整座大營。
“大哥,讓兄弟們動手麽?”一個身子瘦小的人問領頭的人。
“這聽人說是新任西域總管的隊伍,如果事情敗露,咱們可絕沒有好果子吃。”領頭的人皺著眉頭說。
“沒關係,找幾個兄弟趁天黑摸進營內打開營門不就好了。”
領頭人沒管這個人的話語,皺眉說:“這個人我記得似乎是和金城薛舉走得很近?”
“對,據說是救了薛舉一命,又加上一起在遼東打過仗,應該交情不淺。”
“你將弟兄們先帶迴青龍山,我去會會他。”領頭人說。
“不可啊大哥,萬一李文淵那廝直接把大哥抓起來,那可如何是好啊。”手下連忙勸道。
“隻管迴去便是了,休要在此耽誤我的大計。”領頭人有些慍怒。
手下人隻好領命而去,帶著原本準備襲營的人手撤迴青龍山。宗羅睺看著不遠處的大營眼中放光,抽出身後箭矢搭在了弓弦上,對著營門就是一箭。隨後看也不看直接也抽身遁去。
營門下的士兵值了大半夜的崗,已經是疲憊不堪,這時候聽然聽見頭頂破空之聲傳來,隨後一支羽箭釘在了營門之上,那個士兵正要拉響敵襲的警報,卻看見羽箭上綁著信紙,當下不敢怠慢,叫醒了換班的同伴以後,自己連忙去找當夜當值的軍官張君泰。
張君泰打開信件看了一遍,心中吃了一驚,也不敢大意,當下便去李文淵的營帳,讓守在門口的李文淵衛兵進賬叫醒李文淵。
不一會,營帳內燭光一亮,傳出來李文淵疲憊的聲音:“讓君泰進來。”
張君泰這才推開營門走了進來,將羽箭和箭矢遞給了李文淵:“將軍,這個是方才不知哪裏射到營門上的,你看看。”
李文淵接過那張信紙看了下,上麵寫著:
宗羅睺敬上,久聞公之盛名,今見公連營外鬆內緊,禦兵有方,羅睺敬佩不已,我等於青龍山聚義,皆為生活所迫,我等在此劫殺過往客商,糧商尤盛,所的金銀皆與山下村民換取米糧。縣令圖財,驅使村民進城,將金銀悉數掠去,又恐我等報複,這才對將軍言講我等為禍一方,望將軍明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