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
萬人迷飛升前後都是大佬 作者:南柯夢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越宛,封地江南,五十歲壽終。
……
正凝眸看著,身側一道聲音響起:「小生這廂有禮了,閣下也在看大越的史料記載?」
越禕抬頭,見是一個手握書簡的清秀書生,頷首笑道:「不錯,先生飽讀詩書,可有什麽見解?」
書生看清越禕的麵容,忍不住目露驚艷,有些侷促地道:「不敢,不過是略知一二,且隻是了解幾分當年的怪談。」
「怪談?」
「大越王朝歷經四百年之久,稱得上是盛世,統共三十位帝王,其中有十四位女君,」那書生頓了一下,道,「實際還有第十五位,隻是在位時日頗短,又不知所蹤。」
越禕給他倒了杯茶,道:「先生請坐。」
那書生一禮,在越禕對麵坐下,道:「因小生的高祖父曾在宮中擔任史官,比起旁人知曉得多些,那被史書漏記的女君,正是在世宗越桓之前即位。」
越禕指著一行字,笑道:「這本略有提及,說是當朝叛軍之首,經過數年,動亂方才平息,先生說的可是此人?」
「這書……」書生欲言又止,嘆了口氣道,「如何稱得上是叛軍?高祖父留下的墨寶中寫道,史籍有載,越世宗多次提及那位女君,言在治國之略上,『孤與皇姐相去甚遠』。」
越禕有些驚訝,實在想不到越桓說出這話的模樣,道:「誇大之詞如何能夠盡信?」
就比如她手中這本,格外精彩,不但有對話,甚至還有內心描寫,記錄者又不曾親眼所見,也不曾有讀心之術,顯然是加了許多想像。
見越禕不信,書生道:「閣下應當知曉,越世宗在位期間,曾養過大批方士,可從他留下來的詩文來看,他並非貪戀紅塵之人,甚至偶有輕生之念,屢次提及後世輪迴,為何會遍尋方士以求長生之法?」
越禕順著他的話,道:「為何?」
「為了那位不知所蹤的女君,才會苦等幾十年。」
越禕搖頭輕笑。
她和越桓本就算不上親近,更別提她還奪了他的帝位。
若是尋常的兄弟鬩牆,因有血緣牽絆,還能生出些掛念。
但他們沒有,她根本不是皇室血脈。
就連她的名字都不在族譜之中。
她也曾對他人有過期許,故而一度不解。
父皇分明最是看重子女的教習,時常誇獎別的皇弟皇妹。
自己的學問武藝都是最好的,先生們無不稱讚,為何父皇就是不待見她?
初時,宛宛頗得帝心。
後來不知是不是因為她太黏著自己,以至於被自己連累了,也失了帝王的寵愛。
自那時起,她就明悟了。
人心善變,少有什麽是永恆的。
一直維繫下去的感情更是難得,所以不要奢望仰人鼻息過活。
權力,還是要牢牢地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安心。
於是她開始藏拙,收起所有鋒芒,任人指著她感慨什麽「小時了了」。
她從兵權開始圖謀,邊疆戰事平息,她在軍中站穩了腳跟,並沒有立刻離開,而是留下積攢威望;班師迴朝之後,結交寒門子弟,廣薦賢才,安插親信,培養暗衛;及到扳倒越疏,又逼得越桓退位,著手肅清朝堂,查抄世家。
這中間,她未與觀星司斷了聯繫,也是在那時與白鈺有了接觸,借著「國師」之名,才好收攏民心。
最終,她再也無需別人護著,反倒能把宛宛護在羽翼之下。
再之後,她就發現了身世的問題。
越氏的族譜一直在帝王手中,除卻記上子嗣之時,本也不會閑來無事打開。
她那日決定了不要子嗣,遣人去宗族挑選幼童,隨手翻了一下。
結果看到了其他的兄弟姐妹之名,唯獨缺了「越禕」二字。
於是徹查舊事,找到了母後留給她的遺物。
……
知道真相時她一夜未眠。
好一出強取豪奪的戲碼,比話本還要精彩。
難怪母後生下她不久就鬱鬱而終。
若是依照她的本名,她該叫——
太禕。
那書生並未發現越禕走神,還在絮絮叨叨地說著自己從四處搜集到的史說。
「……若真的如越世宗所說,那女君在位,想來大越的國祚會更為綿長。」
越禕喝了口茶,道:「所以她到底去了哪裏?」
那書生說得口幹舌燥,聽到這話,心道她總算是信了,抬手拭去額上的汗,道:「不瞞閣下,之所以稱其為怪談,不僅是因為越世宗的態度奇怪,更是因為這蹤跡無處可尋,誰也不知,著實怪哉!」
越禕笑著寬慰道:「大概像是山水畫的留白,也正因如此,古籍中的文字才這般動人。」
那書生仔細想去,不禁道:「此言不差。」
越禕離開茶樓,見天空有些昏暗,去買了把傘,又入了一間當鋪。
身著錦袍的中年男子上前,道:「這位客官想要典當何物?」
越禕將幾對珠釵放在櫃上,道:「這些,順便將玉佩取迴。」
她去書鋪前,壓下玉佩暫取了些銀兩,現在拿出來的是她帶入修仙界的所有首飾。
中年男子打量了一眼,心中詫異。
這每一件都貴重得很。
見越禕也不像是什麽歹人,許是達官貴人外出,沒帶夠現成的財物。
……
正凝眸看著,身側一道聲音響起:「小生這廂有禮了,閣下也在看大越的史料記載?」
越禕抬頭,見是一個手握書簡的清秀書生,頷首笑道:「不錯,先生飽讀詩書,可有什麽見解?」
書生看清越禕的麵容,忍不住目露驚艷,有些侷促地道:「不敢,不過是略知一二,且隻是了解幾分當年的怪談。」
「怪談?」
「大越王朝歷經四百年之久,稱得上是盛世,統共三十位帝王,其中有十四位女君,」那書生頓了一下,道,「實際還有第十五位,隻是在位時日頗短,又不知所蹤。」
越禕給他倒了杯茶,道:「先生請坐。」
那書生一禮,在越禕對麵坐下,道:「因小生的高祖父曾在宮中擔任史官,比起旁人知曉得多些,那被史書漏記的女君,正是在世宗越桓之前即位。」
越禕指著一行字,笑道:「這本略有提及,說是當朝叛軍之首,經過數年,動亂方才平息,先生說的可是此人?」
「這書……」書生欲言又止,嘆了口氣道,「如何稱得上是叛軍?高祖父留下的墨寶中寫道,史籍有載,越世宗多次提及那位女君,言在治國之略上,『孤與皇姐相去甚遠』。」
越禕有些驚訝,實在想不到越桓說出這話的模樣,道:「誇大之詞如何能夠盡信?」
就比如她手中這本,格外精彩,不但有對話,甚至還有內心描寫,記錄者又不曾親眼所見,也不曾有讀心之術,顯然是加了許多想像。
見越禕不信,書生道:「閣下應當知曉,越世宗在位期間,曾養過大批方士,可從他留下來的詩文來看,他並非貪戀紅塵之人,甚至偶有輕生之念,屢次提及後世輪迴,為何會遍尋方士以求長生之法?」
越禕順著他的話,道:「為何?」
「為了那位不知所蹤的女君,才會苦等幾十年。」
越禕搖頭輕笑。
她和越桓本就算不上親近,更別提她還奪了他的帝位。
若是尋常的兄弟鬩牆,因有血緣牽絆,還能生出些掛念。
但他們沒有,她根本不是皇室血脈。
就連她的名字都不在族譜之中。
她也曾對他人有過期許,故而一度不解。
父皇分明最是看重子女的教習,時常誇獎別的皇弟皇妹。
自己的學問武藝都是最好的,先生們無不稱讚,為何父皇就是不待見她?
初時,宛宛頗得帝心。
後來不知是不是因為她太黏著自己,以至於被自己連累了,也失了帝王的寵愛。
自那時起,她就明悟了。
人心善變,少有什麽是永恆的。
一直維繫下去的感情更是難得,所以不要奢望仰人鼻息過活。
權力,還是要牢牢地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安心。
於是她開始藏拙,收起所有鋒芒,任人指著她感慨什麽「小時了了」。
她從兵權開始圖謀,邊疆戰事平息,她在軍中站穩了腳跟,並沒有立刻離開,而是留下積攢威望;班師迴朝之後,結交寒門子弟,廣薦賢才,安插親信,培養暗衛;及到扳倒越疏,又逼得越桓退位,著手肅清朝堂,查抄世家。
這中間,她未與觀星司斷了聯繫,也是在那時與白鈺有了接觸,借著「國師」之名,才好收攏民心。
最終,她再也無需別人護著,反倒能把宛宛護在羽翼之下。
再之後,她就發現了身世的問題。
越氏的族譜一直在帝王手中,除卻記上子嗣之時,本也不會閑來無事打開。
她那日決定了不要子嗣,遣人去宗族挑選幼童,隨手翻了一下。
結果看到了其他的兄弟姐妹之名,唯獨缺了「越禕」二字。
於是徹查舊事,找到了母後留給她的遺物。
……
知道真相時她一夜未眠。
好一出強取豪奪的戲碼,比話本還要精彩。
難怪母後生下她不久就鬱鬱而終。
若是依照她的本名,她該叫——
太禕。
那書生並未發現越禕走神,還在絮絮叨叨地說著自己從四處搜集到的史說。
「……若真的如越世宗所說,那女君在位,想來大越的國祚會更為綿長。」
越禕喝了口茶,道:「所以她到底去了哪裏?」
那書生說得口幹舌燥,聽到這話,心道她總算是信了,抬手拭去額上的汗,道:「不瞞閣下,之所以稱其為怪談,不僅是因為越世宗的態度奇怪,更是因為這蹤跡無處可尋,誰也不知,著實怪哉!」
越禕笑著寬慰道:「大概像是山水畫的留白,也正因如此,古籍中的文字才這般動人。」
那書生仔細想去,不禁道:「此言不差。」
越禕離開茶樓,見天空有些昏暗,去買了把傘,又入了一間當鋪。
身著錦袍的中年男子上前,道:「這位客官想要典當何物?」
越禕將幾對珠釵放在櫃上,道:「這些,順便將玉佩取迴。」
她去書鋪前,壓下玉佩暫取了些銀兩,現在拿出來的是她帶入修仙界的所有首飾。
中年男子打量了一眼,心中詫異。
這每一件都貴重得很。
見越禕也不像是什麽歹人,許是達官貴人外出,沒帶夠現成的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