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啟鐸行禮道,「皇兄傳召,有何吩咐?」
皇帝責問道,「啟鐸,秦閣老火急火燎地來告你狀,說是你的親兵把守了病舍,秦家探望的人都進不去,今天,你更是授命手下人,斷了秦玉瑛的命根子。你說說,這是怎麽迴事?」
朱啟鐸對皇帝坦言道,「確有其事。」
「確有其事?」
皇帝都忍不住驚訝,他不知這個弟弟何時變得如此狠辣。剛剛迴京那天,還隻是手段幹脆地殺人,而現在,已經是用上了如此狠辣的□□手段。
「這麽說來,你這是挾持了秦玉瑛?」
朱啟鐸不否認,他很直白地跟皇帝說,「此事,皇兄不必操勞過問,秦老狗自會來與臣弟談判,臣弟會妥善處置。」
所謂不必操勞過問,意思就是不要插手幹涉。
皇帝愣了愣,問道,「你這一迴京,就和秦閣老槓上了。你這是何必呢?」
朱啟鐸反問道,「是迴京才槓上的?難道,不是秦太後逼得臣弟母妃不能親自撫養臣弟之時,就結怨已深了?既然秦老狗作惡,皇兄都不管,臣弟做什麽,皇兄也不該問,如此,才算得上是真的甩手掌櫃。」
皇帝突然啞口無言,朱啟鐸說得很不客氣啊,他卻無法反駁。
朱啟鐸緩了緩語氣,「皇兄還不知道吧,方氏一家赴青州的途中,秦玉瑛派了人去暗殺,方長至身中劇毒險些喪命。」
「竟有這樣的事?」
方長譽的大哥方長至,出京之前,與李蘭玉一樣在翰林院任職,是皇帝身邊的近臣。他文武雙全、玉樹臨風,做事又嚴謹細緻,皇帝十分欣賞他。
皇帝知道方長至武藝高超,連他都被暗殺至險些喪命,可見秦玉瑛下手多狠毒。
「皇兄,如果秦老狗再為這事兒叨擾你,你就直接轉告秦老狗,想要兒子,來找臣弟談,再搞這些有的沒的,臣弟有可能一時失手直接撕票。」
朱啟鐸的意思很明確了,皇帝幹涉也沒用,放不放人,他說了才算。
皇帝也不想再管了。
「行行行,朕不管你,你自己解決。」
他也沒法管啊,畢竟朱啟鐸又不是沒殺過人,他親王的身份擺在那兒呢,即便殺了秦玉瑛,鬧到最後,也不過是登門賠個罪的事兒,又能怎麽樣呢?
皇室的至高權威擺在那兒。
而且,十年戎馬生涯的積累,使得朱啟鐸在軍隊裏的威望和號召力,遠比他這個皇帝高得多。
真的到了兵戎相見的那一步,他覺得,朱啟鐸的勝算明顯大得多。
他這個皇帝是正統,朱啟鐸起兵奪了皇位,一樣也是正統。
不過,皇帝是個很看得開的人,皇位不皇位的,他本就沒有看得最重。
皇帝想過,如果當初是朱啟鐸繼承皇位,他隻當個閑散親王,那也是一個不錯的安排。
等到朱啟鐸出宮,秦翊祺又火急火燎地去了皇帝的禦書房。
秦翊祺麵如死灰,聲淚俱下道,「皇上,您問也問過了,您要給老臣一個公道啊!安王如此欺辱秦家,您必須對他有所懲戒啊!」
皇帝迴道,「他讓朕不要插手,讓你自己去找他談。」
秦翊祺大驚道,「皇上,他竟敢讓您不要插手,您這就不管了嗎?老臣就這麽一個兒子啊,安王他如此欺辱於秦家,手段如此殘忍,您怎能縱容?」
皇帝打發他道,「行了,朕累了,有什麽事,明天再說。」
「安王不讓您過問,這是對您大不敬,絲毫不把您放在眼裏啊。」
皇帝不悅,厲聲喝止道,「夠了,秦玉瑛自己造下的孽也不少。方家被他派人追殺,方長至中毒險些喪命,秦玉瑛到底想幹什麽?你秦家到底想幹什麽?」
秦翊祺怏怏地閉嘴,不敢再多說。
他聽明白了,皇帝明顯是也覺得他秦家風頭太盛,正好也借安王之手,敲打他秦家。
秦翊祺常常覺得,隨著皇帝慢慢長大,他就越來越看不透這個外甥。
皇帝似乎什麽都明白,什麽形勢都看得清,可平素就是什麽都懶得管,什麽都想著糊弄。但有些時候,皇帝偶爾又會精明一陣子。然而,他過了精明的那一陣子,又接著糊弄。
總結起來,就是間歇性精明,持續性糊弄。
就不像安王了,安王就隻有持續性的殺氣騰騰,臉上隨時都寫著要滅他全族。
權傾朝野的首輔秦翊祺,他的親兒子秦玉瑛被安王挾持了,還被剁了命根子,這消息在坊間不脛而走。
明麵上說的是瘟疫隔離,可實際上是被挾持的消息,已經在坊間傳得沸沸揚揚。
更重要的是,這迴秦玉瑛被整治得這麽慘,一向縱容秦家的皇帝,居然也根本沒有哪怕一點點要懲戒安王的苗頭。
秦翊祺焦頭爛額,而追隨秦氏的官僚,一夜之間,突然個個都開始提心弔膽。
安王手段狠辣霸道,來勢洶洶,人人自危。
提心弔膽之餘,眾人心裏慢慢的,開始有了新的盤算:比起秦氏,皇帝竟然更偏向安王嗎?
還是說,皇帝不敢?
顯然,比起秦翊祺,安王才是更加不能得罪的人。
秦家手段狠辣,安王比他更狠辣,這麽多年了,還從來沒有誰,能讓秦家不得不吃下這麽大的悶虧。
秦玉瑛被安王找人剁了命根子的消息傳開後,最惶恐的,當屬兵部主事宋家。
皇帝責問道,「啟鐸,秦閣老火急火燎地來告你狀,說是你的親兵把守了病舍,秦家探望的人都進不去,今天,你更是授命手下人,斷了秦玉瑛的命根子。你說說,這是怎麽迴事?」
朱啟鐸對皇帝坦言道,「確有其事。」
「確有其事?」
皇帝都忍不住驚訝,他不知這個弟弟何時變得如此狠辣。剛剛迴京那天,還隻是手段幹脆地殺人,而現在,已經是用上了如此狠辣的□□手段。
「這麽說來,你這是挾持了秦玉瑛?」
朱啟鐸不否認,他很直白地跟皇帝說,「此事,皇兄不必操勞過問,秦老狗自會來與臣弟談判,臣弟會妥善處置。」
所謂不必操勞過問,意思就是不要插手幹涉。
皇帝愣了愣,問道,「你這一迴京,就和秦閣老槓上了。你這是何必呢?」
朱啟鐸反問道,「是迴京才槓上的?難道,不是秦太後逼得臣弟母妃不能親自撫養臣弟之時,就結怨已深了?既然秦老狗作惡,皇兄都不管,臣弟做什麽,皇兄也不該問,如此,才算得上是真的甩手掌櫃。」
皇帝突然啞口無言,朱啟鐸說得很不客氣啊,他卻無法反駁。
朱啟鐸緩了緩語氣,「皇兄還不知道吧,方氏一家赴青州的途中,秦玉瑛派了人去暗殺,方長至身中劇毒險些喪命。」
「竟有這樣的事?」
方長譽的大哥方長至,出京之前,與李蘭玉一樣在翰林院任職,是皇帝身邊的近臣。他文武雙全、玉樹臨風,做事又嚴謹細緻,皇帝十分欣賞他。
皇帝知道方長至武藝高超,連他都被暗殺至險些喪命,可見秦玉瑛下手多狠毒。
「皇兄,如果秦老狗再為這事兒叨擾你,你就直接轉告秦老狗,想要兒子,來找臣弟談,再搞這些有的沒的,臣弟有可能一時失手直接撕票。」
朱啟鐸的意思很明確了,皇帝幹涉也沒用,放不放人,他說了才算。
皇帝也不想再管了。
「行行行,朕不管你,你自己解決。」
他也沒法管啊,畢竟朱啟鐸又不是沒殺過人,他親王的身份擺在那兒呢,即便殺了秦玉瑛,鬧到最後,也不過是登門賠個罪的事兒,又能怎麽樣呢?
皇室的至高權威擺在那兒。
而且,十年戎馬生涯的積累,使得朱啟鐸在軍隊裏的威望和號召力,遠比他這個皇帝高得多。
真的到了兵戎相見的那一步,他覺得,朱啟鐸的勝算明顯大得多。
他這個皇帝是正統,朱啟鐸起兵奪了皇位,一樣也是正統。
不過,皇帝是個很看得開的人,皇位不皇位的,他本就沒有看得最重。
皇帝想過,如果當初是朱啟鐸繼承皇位,他隻當個閑散親王,那也是一個不錯的安排。
等到朱啟鐸出宮,秦翊祺又火急火燎地去了皇帝的禦書房。
秦翊祺麵如死灰,聲淚俱下道,「皇上,您問也問過了,您要給老臣一個公道啊!安王如此欺辱秦家,您必須對他有所懲戒啊!」
皇帝迴道,「他讓朕不要插手,讓你自己去找他談。」
秦翊祺大驚道,「皇上,他竟敢讓您不要插手,您這就不管了嗎?老臣就這麽一個兒子啊,安王他如此欺辱於秦家,手段如此殘忍,您怎能縱容?」
皇帝打發他道,「行了,朕累了,有什麽事,明天再說。」
「安王不讓您過問,這是對您大不敬,絲毫不把您放在眼裏啊。」
皇帝不悅,厲聲喝止道,「夠了,秦玉瑛自己造下的孽也不少。方家被他派人追殺,方長至中毒險些喪命,秦玉瑛到底想幹什麽?你秦家到底想幹什麽?」
秦翊祺怏怏地閉嘴,不敢再多說。
他聽明白了,皇帝明顯是也覺得他秦家風頭太盛,正好也借安王之手,敲打他秦家。
秦翊祺常常覺得,隨著皇帝慢慢長大,他就越來越看不透這個外甥。
皇帝似乎什麽都明白,什麽形勢都看得清,可平素就是什麽都懶得管,什麽都想著糊弄。但有些時候,皇帝偶爾又會精明一陣子。然而,他過了精明的那一陣子,又接著糊弄。
總結起來,就是間歇性精明,持續性糊弄。
就不像安王了,安王就隻有持續性的殺氣騰騰,臉上隨時都寫著要滅他全族。
權傾朝野的首輔秦翊祺,他的親兒子秦玉瑛被安王挾持了,還被剁了命根子,這消息在坊間不脛而走。
明麵上說的是瘟疫隔離,可實際上是被挾持的消息,已經在坊間傳得沸沸揚揚。
更重要的是,這迴秦玉瑛被整治得這麽慘,一向縱容秦家的皇帝,居然也根本沒有哪怕一點點要懲戒安王的苗頭。
秦翊祺焦頭爛額,而追隨秦氏的官僚,一夜之間,突然個個都開始提心弔膽。
安王手段狠辣霸道,來勢洶洶,人人自危。
提心弔膽之餘,眾人心裏慢慢的,開始有了新的盤算:比起秦氏,皇帝竟然更偏向安王嗎?
還是說,皇帝不敢?
顯然,比起秦翊祺,安王才是更加不能得罪的人。
秦家手段狠辣,安王比他更狠辣,這麽多年了,還從來沒有誰,能讓秦家不得不吃下這麽大的悶虧。
秦玉瑛被安王找人剁了命根子的消息傳開後,最惶恐的,當屬兵部主事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