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帶了一個可攜式的單兵手持電台給他們,問楊猛會使嗎?楊猛喊他們同行的一個人,叫老黃,以前當過通訊兵。
老黃調了調,說:「沒問題。」
張昭說:「電池我備了一箱,應該足夠你們用的。那邊通信已經斷了,無論遇到什麽事,這個電台不能丟,這就是你們保命的傢夥。」他們都很清楚這趟的危險,很多早期進去救援的誌願者,最後反要被別人救。他們這幾個人都是退伍的老兵,在應對危急情況方麵比一般人要有經驗。但他們也知道,此去就是前途未卜,真遇到泥石流,再有經驗也是粉身碎骨。
張昭對楊猛說:「兄弟佩服你,我去不了了,你把自己活著帶迴來。」
楊猛笑著說:「我還沒娶媳婦呢,當然得活著迴來,我可不想跑地底下成立軍分區。」
自駕救援的車隊第二天一早出發,預計走的路線是先到西安,走漢中、廣元、經成都到都江堰,再到汶川。張昭讓楊猛隻要有手機信號的地方就跟他保持聯繫,前兩天行程還很順利,除了gps把他們帶到了秦嶺的一條岔路,走了三個小時發現走不通又折迴來。到廣元那天,楊猛打來電話,聲音沙啞,說這裏全是帳篷,都是用蛇皮塑料帶那種材質搭建的。他們碰上了一個剛從廣元下麵災情嚴重的縣鎮迴來的哥們兒,告訴他們現在最缺的是帳篷。現在留在災區的主要是醫生和戰士,沒有通行證的車已經不允許進入了。楊猛他們還在等,希望能拿到通行證。
在電話裏楊猛說:「很多地方災情都都很嚴重,來之前隻知道汶川,進來才知道,到處都是一線。」那個大老爺們就在電話裏哭起來。張昭想起來,上次聽他哭還是軍校畢業的時候。他對楊猛說:「帳篷我想辦法,能幫多少是多少,我媽醫院馬上又派一撥人去災區,我交給他們帶進去。」
災難讓人團結,催人成長。那一段時間每天看著不斷上升的數字和電視新聞報導,每個人的心情都很低落。張昭對公司裏的人說,都早點迴家陪陪家裏人吧,活永遠幹不完,隻要能保證工程進度,沒必要在這加班加點,心思不在這工作也沒效率。那段時間,他和小亞帶著童童,每天晚上去爺爺奶奶家,或者姥姥姥爺家,看見這個小寶貝疙瘩,兩家人的臉上才有了些笑臉。
有天在姥姥家,小亞的媽媽看著電視又忍不住流眼淚,說恨不得自己也去災區幫忙。小亞說:「您去能幹嘛呀,看電視都看得心慌胸悶,去那再犯心髒病,還給人解放軍添亂。」她媽被嚴重打擊了,自己想想說:「我去可以給他們蒸饅頭……」
迴到自己家,把童童哄睡著了,小亞在房間裏上網,張昭坐她旁邊看幾個設備廠家的產品介紹。看了一會救災的帖子,小亞轉過來對他說:「我以為你會跟著楊政委去呢,我都想好了,你要去,我就把童童擱我媽家,我跟你一起走。」
他在資料上做著標記,隨口說:「有你們兩個半噸兒拖著我,我哪也不敢去。」
「我跟你說真的呢。」小亞趴在他胳膊上,「今天被我媽那麽一說,其實我也想去當誌願者。」
他看著她,「咱現在都是人爹媽了,都有自己的工作,公司裏一個加強排的人指著我開工資,不是以前自己一個人,拍拍屁股說走就走的時候了,什麽時候都有什麽時候的責任。咱們現在能做的,就是災區缺什麽,能幫的就幫,別給人添亂。」
「楊政委現在怎麽樣了?」小亞問。
「好幾天沒接著他電話了,我也著急呢。」
他們是萬千家庭中普通的一個,那段日子舉國哀痛,突然降臨的天災讓人手足無措,隨著時間推移,我們被太多的感動而感動,流了太多的淚水,而淚水之後,也學會去珍惜現在的每一天,珍惜身邊的每個人。
十九號下午,他拜訪完一個客戶迴公司。路上看表快到時間了,二環路上車行緩慢,他打開收音機,肅穆的聲音宣布默哀開始,從收音機裏傳出鳴笛警報,同時周圍的汽車也笛聲大作。他摁著喇叭,隨著車流緩緩前行,沿路看見兩個交警脫帽肅立。降下的半旗,響徹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裏的長鳴,是為逝去的同胞默哀,而災難,不會壓垮中華民族的脊樑。
二十二號,張昭接到了楊猛的電話,他們一行人已經迴來了,晚上兄弟倆在小飯館裏吃飯。才七八天沒見,楊政委已經瘦了一圈,腰也因為長時間開車而疲勞過度受損。
楊猛說後來他們去了都江堰,一直在周圍的鄉鎮,送那些從山上下來沒有交通工具的災民去市區,還幫著運送傷員。車上帶的食品和水早就發放一空,每次送傷員迴到市區,他們就採購物資,迴到鄉鎮分發,再送人迴市區。到後來沒的發了,就往災民手裏塞錢。
「看著那些人,家破人亡,當時那感覺什麽掙錢地位全是虛的,能好好活著就是他媽最幸福的事!」楊猛說。
「現在那情況怎麽樣了?」
「二十號所有留在災區的人必須打疫苗,我們當時想藥品那麽緊缺,就別給人增加負擔了,我們幾個就迴來了。對了,你那電台我留給一個東北哥們了,那位還留在那繼續幫著運人呢。你電台救了我們一命,那地方都是山區,有一趟運人時候遇上泥石流了,幸虧是小規模的,但是也把我們車陷那走不了。荒山裏就靠你那電台往外發求救信號,竟然是一個在廣州的業餘電台收到了,然後聯繫在成都的指揮部,正好附近有救災部隊,派人把我們救出來。」
老黃調了調,說:「沒問題。」
張昭說:「電池我備了一箱,應該足夠你們用的。那邊通信已經斷了,無論遇到什麽事,這個電台不能丟,這就是你們保命的傢夥。」他們都很清楚這趟的危險,很多早期進去救援的誌願者,最後反要被別人救。他們這幾個人都是退伍的老兵,在應對危急情況方麵比一般人要有經驗。但他們也知道,此去就是前途未卜,真遇到泥石流,再有經驗也是粉身碎骨。
張昭對楊猛說:「兄弟佩服你,我去不了了,你把自己活著帶迴來。」
楊猛笑著說:「我還沒娶媳婦呢,當然得活著迴來,我可不想跑地底下成立軍分區。」
自駕救援的車隊第二天一早出發,預計走的路線是先到西安,走漢中、廣元、經成都到都江堰,再到汶川。張昭讓楊猛隻要有手機信號的地方就跟他保持聯繫,前兩天行程還很順利,除了gps把他們帶到了秦嶺的一條岔路,走了三個小時發現走不通又折迴來。到廣元那天,楊猛打來電話,聲音沙啞,說這裏全是帳篷,都是用蛇皮塑料帶那種材質搭建的。他們碰上了一個剛從廣元下麵災情嚴重的縣鎮迴來的哥們兒,告訴他們現在最缺的是帳篷。現在留在災區的主要是醫生和戰士,沒有通行證的車已經不允許進入了。楊猛他們還在等,希望能拿到通行證。
在電話裏楊猛說:「很多地方災情都都很嚴重,來之前隻知道汶川,進來才知道,到處都是一線。」那個大老爺們就在電話裏哭起來。張昭想起來,上次聽他哭還是軍校畢業的時候。他對楊猛說:「帳篷我想辦法,能幫多少是多少,我媽醫院馬上又派一撥人去災區,我交給他們帶進去。」
災難讓人團結,催人成長。那一段時間每天看著不斷上升的數字和電視新聞報導,每個人的心情都很低落。張昭對公司裏的人說,都早點迴家陪陪家裏人吧,活永遠幹不完,隻要能保證工程進度,沒必要在這加班加點,心思不在這工作也沒效率。那段時間,他和小亞帶著童童,每天晚上去爺爺奶奶家,或者姥姥姥爺家,看見這個小寶貝疙瘩,兩家人的臉上才有了些笑臉。
有天在姥姥家,小亞的媽媽看著電視又忍不住流眼淚,說恨不得自己也去災區幫忙。小亞說:「您去能幹嘛呀,看電視都看得心慌胸悶,去那再犯心髒病,還給人解放軍添亂。」她媽被嚴重打擊了,自己想想說:「我去可以給他們蒸饅頭……」
迴到自己家,把童童哄睡著了,小亞在房間裏上網,張昭坐她旁邊看幾個設備廠家的產品介紹。看了一會救災的帖子,小亞轉過來對他說:「我以為你會跟著楊政委去呢,我都想好了,你要去,我就把童童擱我媽家,我跟你一起走。」
他在資料上做著標記,隨口說:「有你們兩個半噸兒拖著我,我哪也不敢去。」
「我跟你說真的呢。」小亞趴在他胳膊上,「今天被我媽那麽一說,其實我也想去當誌願者。」
他看著她,「咱現在都是人爹媽了,都有自己的工作,公司裏一個加強排的人指著我開工資,不是以前自己一個人,拍拍屁股說走就走的時候了,什麽時候都有什麽時候的責任。咱們現在能做的,就是災區缺什麽,能幫的就幫,別給人添亂。」
「楊政委現在怎麽樣了?」小亞問。
「好幾天沒接著他電話了,我也著急呢。」
他們是萬千家庭中普通的一個,那段日子舉國哀痛,突然降臨的天災讓人手足無措,隨著時間推移,我們被太多的感動而感動,流了太多的淚水,而淚水之後,也學會去珍惜現在的每一天,珍惜身邊的每個人。
十九號下午,他拜訪完一個客戶迴公司。路上看表快到時間了,二環路上車行緩慢,他打開收音機,肅穆的聲音宣布默哀開始,從收音機裏傳出鳴笛警報,同時周圍的汽車也笛聲大作。他摁著喇叭,隨著車流緩緩前行,沿路看見兩個交警脫帽肅立。降下的半旗,響徹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裏的長鳴,是為逝去的同胞默哀,而災難,不會壓垮中華民族的脊樑。
二十二號,張昭接到了楊猛的電話,他們一行人已經迴來了,晚上兄弟倆在小飯館裏吃飯。才七八天沒見,楊政委已經瘦了一圈,腰也因為長時間開車而疲勞過度受損。
楊猛說後來他們去了都江堰,一直在周圍的鄉鎮,送那些從山上下來沒有交通工具的災民去市區,還幫著運送傷員。車上帶的食品和水早就發放一空,每次送傷員迴到市區,他們就採購物資,迴到鄉鎮分發,再送人迴市區。到後來沒的發了,就往災民手裏塞錢。
「看著那些人,家破人亡,當時那感覺什麽掙錢地位全是虛的,能好好活著就是他媽最幸福的事!」楊猛說。
「現在那情況怎麽樣了?」
「二十號所有留在災區的人必須打疫苗,我們當時想藥品那麽緊缺,就別給人增加負擔了,我們幾個就迴來了。對了,你那電台我留給一個東北哥們了,那位還留在那繼續幫著運人呢。你電台救了我們一命,那地方都是山區,有一趟運人時候遇上泥石流了,幸虧是小規模的,但是也把我們車陷那走不了。荒山裏就靠你那電台往外發求救信號,竟然是一個在廣州的業餘電台收到了,然後聯繫在成都的指揮部,正好附近有救災部隊,派人把我們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