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頁
小作精和土老闆[八零] 作者:乃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吃完早飯,昨天約好出門的鄭嘉已經坐在賓館大堂的椅子上等他們兩個。見兩人出來,樂嗬和兩人招唿:「走,去文學藝術編輯部。」
文學藝術編輯部位置非常優越。
此刻正是工作日,編輯部的現任主編曹主編正給老主編汪老倒茶。汪老年紀很大。當年文學藝術可以說是在他手上發揚光大,一直走到今天這地步。
整個編輯部上上下下沒有一個人不是汪老的崇敬者。汪老過去並沒有一帆風順,他經歷過的困難是很多人一輩子都碰不上的。最痛苦的時候,距離尋死就一念之差。
也好在汪老有個好朋友。他好朋友是個聰明人,當年文筆極好,年紀輕輕就靠著一手字和人談笑風聲,最後和上頭互換了一張字帖。
也就是那張字帖幫助了他,也幫助了汪老度過難關,最終扛了下來。汪老作為文學藝術的核心支柱,再走出困境後帶著一幫人,將雜誌三年內達到了年收入百萬的級別。
在這種風頭下,他又驚人將主編位置讓給了現在的曹主編。
工作給了別人,汪老當然空下來。平時有事沒事遛鳥下棋或者去看看孫子孫女。再多一個喜好就是來編輯部看看小輩們工作。
他也不指導,就那兒翻看別人的投稿。有的投稿有趣,曹主編沒讓上雜誌。他就親自寫個迴信,對對方表示一下肯定。
寫文學的人可不能因為沒刊登上雜誌,而就此放棄啊。
以至於很多來投稿的作家,常常不知道是被刊登上好,還是不被刊登上更好。要知道汪老的讚許也是很值得珍藏的。
曹主編每迴問汪老要把文章在後續繼續刊登上麽?汪老就搖頭:「差了口氣。你的眼光我是信得過的。」
也就是有這麽兩任主編在,編輯部的人工資福利待遇都好,所以日常工作氣氛是極好。大傢夥下了班都常常結伴出去喝酒吃飯。
三木的文章刊登這個事,當時編輯部裏全票通過。
汪老後來看了好幾遍文章,直說後生可畏。他因為開介紹信的緣故,知道三木今天會過來,特意一大早趕來。
曹主編順手就給他倒了水。
汪老拿著三木的書:「年輕人想法就不一樣。我要是寫這種小說,滿腦子都是悲情結局。你看她寫出來就沒悲情感。你會覺得這有點意難平,可又覺得已經是最好的結局。很浪漫,充滿了希望。這是一種年輕人的朝氣。」
老人家說話語速慢,評價人的腔調和傅元寶幾乎一個模子裏刻出來。慢條斯理,有著一種讓人能聽得進去的文雅。
這種誇讚對於汪老來說是日常。他喜歡別人誇自己,推己及人就喜歡誇別人。誇獎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通過誇獎,人們能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缺少誇獎的人,會容易因為一時的成就和在當時所有人的突如其來的誇獎中迷失自我。而常年在誇獎中成長的人,更自信,也更容易理智去看待這些誇獎。
他點評完,對桑曉曉是充滿興趣。一聽到門口有動靜,忙耐不住站起身來朝外張望。
桑曉曉是到了文學藝術編輯部,才知道陽城去過的幾個編輯部是多麽小打小鬧。文學藝術的編輯部光辦公室就分了好幾個,有專門選稿的,有專門做後勤的,還有文秘辦公室。
主編的辦公室距離文秘辦公室以及最大的一個編輯室很近,桑曉曉一路問過來,終於成功到達目的地。人還沒敲門,就見門口走出來一個老大爺。
說老大爺是真的像首都公園裏遛彎的老大爺。上身穿了件白襯衫,下身配套的竟然是寬鬆的棕色褲衩子。要是配一把蒲扇,直接能上公園。
這老大爺一開口,味道在桑曉曉耳裏就是地道的京普:「三木?」
就這麽說兩個字,後麵都有點兒化音。桑曉曉也是佩服這位。
她不熟悉編輯部的人,被帶著也帶上了點首都味,問了一聲:「您是?」
「我姓汪。」老大爺向桑曉曉介紹,「也動筆桿子。」
門內傳來另一個中年人的聲音:「汪老您可別這麽謙虛。汪老可永遠是我的主編。」這人跟著走出來,很是客氣和桑曉曉招唿,「我姓曹。是文學藝術現在的主編。」
他的年紀比桑爸桑媽都大一點,看上去相當規矩。從頭髮到衣服再到胸口別著的鋼筆,總之給人感覺下一秒就能去開會。
他們對桑曉曉客客氣氣,半點沒把桑曉曉當年輕小輩對待。桑曉曉自然對他們也客氣:「桑曉曉。三木。」
傅元寶跟在邊上也簡單介紹了自己:「傅修源,陪她來的。」
傅修源的名字這半年來還沒徹底扭轉大眾對於傅元寶的記憶。汪老不一樣。汪老是個敏銳的人,也關注各種消息。他一下子反應過來傅修源是誰,恍然和傅元寶握手:「久仰久仰。」
傅元寶不認識汪老,跟著:「客氣客氣,我才久仰。」
這種客套在桑曉曉進門坐下後,飛快結束。如果此刻是任何一個成熟的大人前來,那麽這位成熟的大人一定會和前後兩位主編尊敬聊著文學,暢想著理想和未來。
桑曉曉不一樣。
她進門後先看到了主編室掛在牆麵上的四個大字「海納百川」。再看到了主編室會客專用的桌邊上有個小櫃,下層裏麵擺滿了各種喝的,上層裏擺滿了各種吃的。
文學藝術編輯部位置非常優越。
此刻正是工作日,編輯部的現任主編曹主編正給老主編汪老倒茶。汪老年紀很大。當年文學藝術可以說是在他手上發揚光大,一直走到今天這地步。
整個編輯部上上下下沒有一個人不是汪老的崇敬者。汪老過去並沒有一帆風順,他經歷過的困難是很多人一輩子都碰不上的。最痛苦的時候,距離尋死就一念之差。
也好在汪老有個好朋友。他好朋友是個聰明人,當年文筆極好,年紀輕輕就靠著一手字和人談笑風聲,最後和上頭互換了一張字帖。
也就是那張字帖幫助了他,也幫助了汪老度過難關,最終扛了下來。汪老作為文學藝術的核心支柱,再走出困境後帶著一幫人,將雜誌三年內達到了年收入百萬的級別。
在這種風頭下,他又驚人將主編位置讓給了現在的曹主編。
工作給了別人,汪老當然空下來。平時有事沒事遛鳥下棋或者去看看孫子孫女。再多一個喜好就是來編輯部看看小輩們工作。
他也不指導,就那兒翻看別人的投稿。有的投稿有趣,曹主編沒讓上雜誌。他就親自寫個迴信,對對方表示一下肯定。
寫文學的人可不能因為沒刊登上雜誌,而就此放棄啊。
以至於很多來投稿的作家,常常不知道是被刊登上好,還是不被刊登上更好。要知道汪老的讚許也是很值得珍藏的。
曹主編每迴問汪老要把文章在後續繼續刊登上麽?汪老就搖頭:「差了口氣。你的眼光我是信得過的。」
也就是有這麽兩任主編在,編輯部的人工資福利待遇都好,所以日常工作氣氛是極好。大傢夥下了班都常常結伴出去喝酒吃飯。
三木的文章刊登這個事,當時編輯部裏全票通過。
汪老後來看了好幾遍文章,直說後生可畏。他因為開介紹信的緣故,知道三木今天會過來,特意一大早趕來。
曹主編順手就給他倒了水。
汪老拿著三木的書:「年輕人想法就不一樣。我要是寫這種小說,滿腦子都是悲情結局。你看她寫出來就沒悲情感。你會覺得這有點意難平,可又覺得已經是最好的結局。很浪漫,充滿了希望。這是一種年輕人的朝氣。」
老人家說話語速慢,評價人的腔調和傅元寶幾乎一個模子裏刻出來。慢條斯理,有著一種讓人能聽得進去的文雅。
這種誇讚對於汪老來說是日常。他喜歡別人誇自己,推己及人就喜歡誇別人。誇獎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通過誇獎,人們能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缺少誇獎的人,會容易因為一時的成就和在當時所有人的突如其來的誇獎中迷失自我。而常年在誇獎中成長的人,更自信,也更容易理智去看待這些誇獎。
他點評完,對桑曉曉是充滿興趣。一聽到門口有動靜,忙耐不住站起身來朝外張望。
桑曉曉是到了文學藝術編輯部,才知道陽城去過的幾個編輯部是多麽小打小鬧。文學藝術的編輯部光辦公室就分了好幾個,有專門選稿的,有專門做後勤的,還有文秘辦公室。
主編的辦公室距離文秘辦公室以及最大的一個編輯室很近,桑曉曉一路問過來,終於成功到達目的地。人還沒敲門,就見門口走出來一個老大爺。
說老大爺是真的像首都公園裏遛彎的老大爺。上身穿了件白襯衫,下身配套的竟然是寬鬆的棕色褲衩子。要是配一把蒲扇,直接能上公園。
這老大爺一開口,味道在桑曉曉耳裏就是地道的京普:「三木?」
就這麽說兩個字,後麵都有點兒化音。桑曉曉也是佩服這位。
她不熟悉編輯部的人,被帶著也帶上了點首都味,問了一聲:「您是?」
「我姓汪。」老大爺向桑曉曉介紹,「也動筆桿子。」
門內傳來另一個中年人的聲音:「汪老您可別這麽謙虛。汪老可永遠是我的主編。」這人跟著走出來,很是客氣和桑曉曉招唿,「我姓曹。是文學藝術現在的主編。」
他的年紀比桑爸桑媽都大一點,看上去相當規矩。從頭髮到衣服再到胸口別著的鋼筆,總之給人感覺下一秒就能去開會。
他們對桑曉曉客客氣氣,半點沒把桑曉曉當年輕小輩對待。桑曉曉自然對他們也客氣:「桑曉曉。三木。」
傅元寶跟在邊上也簡單介紹了自己:「傅修源,陪她來的。」
傅修源的名字這半年來還沒徹底扭轉大眾對於傅元寶的記憶。汪老不一樣。汪老是個敏銳的人,也關注各種消息。他一下子反應過來傅修源是誰,恍然和傅元寶握手:「久仰久仰。」
傅元寶不認識汪老,跟著:「客氣客氣,我才久仰。」
這種客套在桑曉曉進門坐下後,飛快結束。如果此刻是任何一個成熟的大人前來,那麽這位成熟的大人一定會和前後兩位主編尊敬聊著文學,暢想著理想和未來。
桑曉曉不一樣。
她進門後先看到了主編室掛在牆麵上的四個大字「海納百川」。再看到了主編室會客專用的桌邊上有個小櫃,下層裏麵擺滿了各種喝的,上層裏擺滿了各種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