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蒙走到觀音大殿前的台階下麵的時候,會平師太迎了上來。


    趙子蒙躬身望著會平師太道:“師太,多有攪擾。”


    會平師傅稽首道:“趙隊長不必客氣,貧尼已經知道事情的原委了,趙隊長自行其事就是了,有何吩咐,貧尼一定盡力。”


    “我們對貴寺驚擾頗多,得空了,我們一定敦促有關方麵,盡快進行修繕,恢複原貌,師傅們的生活也應該改善一下了。”


    “阿彌陀佛。”


    趙子蒙一行走進觀音大殿。


    大殿中一片破敗景象,所有帳幔和菩薩的行頭上都落滿了灰塵,掛滿了蛛絲。麵對大門,觀音菩薩端坐在蓮花座上,在觀音殿,隻有觀音菩薩修複過,所以,看上去非常完整,色彩也比較鮮豔。


    令狐雲飛、項代沫和馬建平特別留意了一下觀音菩薩的後背,後背上果然有修補的痕跡,不細看還真不知道,連接處有些突兀,有些地方既不平整,顏色也不均勻。


    觀音的身上穿著一件很大的五彩披風。


    環顧大殿四周,零零落落地站著——或者坐著一些叫不上名字的、形態各異的菩薩,這些菩薩不是缺胳膊,就是少腿,每尊菩薩身上的彩繪已經褪色很多。牆角處和佛龕的下麵,零亂地擺放著一些斷胳膊缺腿的泥胎。它們在寂寞之中等待著重獲新生。


    趙子蒙將會平師傅請進大殿,觀音菩薩的塑像必須放倒,因為觀音菩薩的高度大概在兩米五左右,這是除去蓮花座和腦袋的高度,但放倒觀音菩薩必須征得會平師傅的同意。


    如果將觀音菩薩放倒,勢必會有所損壞,對觀音菩薩多少也有些不恭。


    “佛有兩尊,一尊是看得見的,一尊在人的心裏,看得見的便是立在這大殿裏麵的菩薩,既然人的心裏也有一尊菩薩,就不在乎放倒在地;菩薩的眼睛裏麵是容不得沙子的,她知道什麽是惡。什麽是善。你們該怎麽做就這麽做。不必征得貧尼的同意。好在修繕的經費眼看就要批下來了,這尊觀音菩薩曆經磨難,蒙塵多年,早該重造金身了。”會平師傅語含禪機。


    在觀音菩薩的前麵有一個供桌,供桌上除了幾個香爐以外,別無他物,觀音菩薩的蓮花座安放在一個五十公分高的平台之上,平台的麵積大概在十五平方左右,隻有把觀音菩薩放倒在平台上,才能將寧雁南的屍體從觀音菩薩的肚子裏麵弄出來。


    觀音菩薩的背後是一個木雕的大佛龕,佛龕是固定在平台和一堵單獨的牆上的,在觀音菩薩的左右兩邊各有一個三四米長的空擋,觀音菩薩隻能側躺在平台上。


    在馬所長的指揮下,幾個工人將香案上的銅香爐搬到牆角處。


    一個工人爬到香案上,爬到觀音菩薩的身上,解開觀音菩薩身上的披風。


    四個工人將香案搬到平台東邊。


    一個工人將一根繩子扔到觀音菩薩的脖子上,並繞著觀音菩薩轉了兩圈,將繩子在觀音菩薩的脖子上繞了兩圈。


    會平師傅說,觀音菩薩和蓮花座是連在一起的,大家都知道,廟堂裏麵的所有菩薩都是泥塑的,所謂再造金身,那隻是在文學作品和曆史故事中說說而已,如果真有一個金身菩薩端坐在大殿之上,那這座寺院還能安寧嗎?我們的老祖宗在創造菩薩的時候,和上帝創人的組合方式是不一樣的,既然菩薩是用泥巴塑造的,那就連同菩薩身上的附屬品一塊塑吧!


    所以,必須連同蓮花座一塊放倒。


    把一尊菩薩放倒,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提到菩薩,筆者有些疑惑,想說道說道。筆者隨便說說,看客們姑妄聽聽。


    老祖宗在創造菩薩的時候,為什麽不按照人的大小進行1:1的創造呢?


    細想一下,還真有那麽一點深意,菩薩和人一樣的高度和身量,還能讓人產生敬畏的感覺和匍匐在地的衝動嗎?


    菩薩就是佛,佛就是神,神應該和人不一樣,要想讓人們感受到菩薩的威嚴和神聖,自然要大之又大,高之再高,不高大不不足以居高臨下俯瞰芸芸眾生,不高不大就不能讓人感到佛祖的神通廣大和佛法的浩大無邊。


    再細想一下,還是有點不明白,不管是什麽樣的佛,肯定都是人創造的,再大再高的佛,也大不過,高不過人,人為什麽要把佛造的比人大、比人高呢?


    人類為什麽要創造這樣一個並不存在的角色來愚弄自己呢?“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人們都知道菩薩是泥巴造的,人們既然知道菩薩的來曆,為什麽還要五體投地、頂禮膜拜呢?


    莫不是在我們的骨髓和血液裏麵就流淌著被愚弄的基因,一些似是而非的文化的出現,可能與此有關吧!準確地說,不是人類要創造一些虛無的東西來愚弄自己,而是人類中的某些人想借助於某些虛無的東西來愚弄自己的同胞,以達到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芸芸眾生把自己的命運交給菩薩的時候,他們就可以做一些文章了。


    有一個問題,筆者一直沒有想明白——這輩子恐怕都很難想明白:照理說,佛門弟子應該是這天底下最幸福、最走運的人,大家想一想,他們整天和菩薩佛祖呆在一起,應該最先沐浴菩薩和佛祖的恩澤,菩薩和佛祖連那些從未謀麵——即使謀麵也不知道其姓名的善男信女們都能廣種福田、普渡慈航,更何況是這些整天守在佛祖身邊既恭敬、又虔誠。既供奉衣食,又奉獻一生的弟子呢?


    遺憾的是,眾所周知,佛門弟子好像是人世間過得最慘的人。男人出家,女人削發,我們稱之為遁入空門。“空門”是什麽地方?“空門”是戒了七情、鎖了六欲的地方,可是,世人卻指望從這個地方得到保佑和庇護。


    如果菩薩和佛祖真有那麽大的能耐,這世上的人恐怕都會爭先恐後地往和尚廟和尼姑庵跑了——人們也用不著吃辛受苦地討生活、謀生計了。


    這好像也是一個文化的問題,總之,我們的文化中確實有不少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東西。


    言歸正傳,這麽大一尊佛,想把她放倒,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趙子蒙、蕭老、令狐雲飛和馬工頭合計了一下,決定將人分成兩撥,一撥人拽繩子,一撥人用手推。大家同時用力。


    會平師傅和其它三位師傅找來了十幾個蒲墊,放在菩薩東邊的平台上,菩薩是泥巴做的,和平台接觸的時候,因為重力的作用,肯定會磕壞一些棱角突出的地方,在下麵放一些墊子,可能會好一些。


    蒲墊放好之後,六個工人拽繩子;另外七個工人用手推。


    大家個就各位,由馬工頭統一喊號子。


    在觀音殿大門外,在警戒線的外麵,站滿了人。一陣喧嘩和嘈雜之後,人們迅速安靜下來。


    大殿裏麵的人已經做好了準備,隻等馬工頭一聲令下。


    馬工頭在觀音菩薩的前麵。


    “馬師傅,您可以開始喊號子了。”趙子蒙道。


    “行,我喊號子啦!我喊到‘3’的時候,你們同時用力——剛開始不要用太大的力氣。”


    等大家站好位置、擺好姿勢以後,馬工頭開始喊號:“1——2——3。”


    大家同時用力,按照馬工頭的提醒,剛開始,大家沒有用太大的力量,菩薩是泥巴做的,所以得小心謹慎,在同誌們的眼睛裏麵,菩薩恐怕算不上什麽,但對會平師傅她們來講,就不一樣了,伺候好菩薩,這是她們的責任,沒有菩薩,她們就無以托身。


    蓮花座的西邊慢慢離開了平台——菩薩和蓮花座果然是連在一起的。


    “馬師傅,您繼續喊號子。推的人注意了,千萬不要讓菩薩往兩邊跑。”項代沫站在菩薩的左上角上——蓮花座成圓形,圓形的東西是會滾動的。


    “1——2——3。”馬工頭繼續大聲道。


    菩薩底座左邊迅速拉大和平台之間的距離,等菩薩的重心完全落在蓮花座右角上的時候,項代沫、馬建平、蕭路含和陸千走到蓮花座的南邊;趙子蒙和令狐雲飛、蕭老走到蓮花座的北邊,他們要托住、穩住蓮花座,將菩薩慢慢放到蒲墊上。


    緊接著,馬所長和西邊六個工人都移到菩薩的東邊,十幾雙手托著菩薩,然後慢慢將菩薩放倒在蒲墊上。


    會平師傅又將幾個鋪墊放在蓮花底座的前麵和後麵,以防菩薩在平台上滾動。


    馬工頭拿著一把鑿子和一把斧頭,在菩薩後背修補處的上方鑿了一個長八公分左右,寬兩公分左右的長條形溝槽,然後從一個工人的手上接過一把鋼鋸。


    馬工頭用鋼鋸沿著修補的線路鋸。用鋼鋸鋸可將對菩薩的傷害降低到最小的限度,接下來的修複也會省事一些。


    因為是泥塑的菩薩,鋼鋸前進的速度比較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觀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齊雲久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齊雲久枝並收藏觀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