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蒙蹲在地板上看了看,青磚在地板下方五公分處,橫木的高度在五公分左右——橫木是落在地磚上的。地板是用鐵釘固定在橫木上的。
除了趙子蒙、令狐雲飛和項代沫,其他人都退到院子裏麵。
半個小時以後,一塊麵積在十平方左右的地磚呈現在幾個人的眼前。
“饒一覽,地板還要再撬嗎?”
“不用再撬了,地磚下麵是木板,木板下麵有一個坑。”
四個人將青磚掀起來,扔到旁邊的地板上。
青磚下麵是木板。
四個人將木板上的青磚全部清理幹淨,掀起第一塊木板,便看見了幾根橫木,木板和橫木下麵是一個很深的坑。
青磚下麵一共有十幾塊木板。
當搬開所有木板的時候,一個長三點五米,寬三米的土坑呈現在大家的眼前。
大家首先看到的是幾床棉花胎。
趙子蒙掀起一床棉花胎,四個人都驚呆了。
靳教授、聶教授和汪教授也看見了,他們站在窗戶外麵,此時,窗戶是打開的。
趙子蒙朝令狐雲飛點了一下頭。
令狐雲飛走出房間。
不一會,令狐雲飛和林狄領著靳教授、聶教授、汪教授、張局長、聞科長和左院長走到土坑邊。
林狄、聶教授、聞科長和左院長從脖子上取下照相機,伴隨著“哢嚓哢嚓”聲,四盞閃光燈迅速閃爍。
除了閃光燈的光以外,每個人的眼睛都閃著光。
此時。馬建平和陸千已經把覆蓋在青銅器上的棉花胎全部拿開了。
青銅器一共有三排,青銅器與青銅器之間塞著一些稻草和棉花胎。
在拿起最後一床棉花胎的時候,馬建平突然大聲道,他說話的腔調都變了:“趙隊,你看——”
陸千和馬建平將土坑邊角上幾樣東西一一拿了上來。
幾個拍照的人停止了拍照。
趙子蒙和令狐雲飛的目光都聚焦到了這件東西上了。
能見到這幾樣東西,完全出乎大家的意料。
陸千將幾樣東西一一擺放在旁邊的地板上。
林狄、聶教授、聞科長和左院長愣了一下神之後,將照相機的鏡頭對準了這幾樣東西。
這幾樣東西分別是:
兩把洛陽鏟,除了鏟身,每把洛陽鏟還有六節鏟柄——鏟柄是鐵製的,每節鏟柄長一點五米左右,鏟身有八十公分左右長。六節鏟柄擰在一起,加上鏟身,長度將近十米。這麽長的洛陽鏟適合於不同深度的古墓。
趙子蒙拿起鏟身,用手指試了試弧形鏟口,竟然非常鋒利,難怪它能探到土下很深的地方。
大概是由於一段時間沒用的原因,鏟身和鏟口有一點生鏽了。
第二樣東西是兩把微型洋鎬,鎬頭比普通洋鎬要短三分之一,把柄也隻相當於普通洋鎬的一半,一個是尖頭,一頭是平頭,平頭部分比普通洋鎬要寬,也比普通洋鎬鋒利。
這是重要的刨土工具,鎬頭肯定要鋒利一些,由於盜洞裏麵的空間有限,所以,隻有這種微型的、特製的洋鎬才能揮灑自如。
第三樣東西是兩個用麻袋做成的布兜,布兜的四個角上拴著繩子,四根繩子在五十公分左右處和一根總繩子固定在一起。總繩的長度在十米左右。
很顯然,布兜是用來兜土的,把盜洞裏麵的土運出盜洞,靠的就是這種布兜。
第四樣東西是一個十幾米長的繩梯。有些盜洞是直上直下的,進出盜洞,必須這種繩梯。
繩梯已經有些年頭了,繩子上除了『毛』頭之外,還有很多結頭和輔助繩。
繩梯寬四十公分左右,每隔六十公分左右,就有一根繩子和兩根總繩連接在一起,這根橫向的繩子是固定在一根四十公分左右長的樹棍子上的。
第五樣東西是三根一點五米長的鋼釺,其中一根鋼釺上係著一根繩子。
“饒一覽,這三根鋼釺做什麽用?”趙子蒙道。
“這三根鋼釺放在盜洞口上方做三角支架,盜洞下麵的土要用滑輪才能拉上來;進入墓室以後,他們又可以撬墓門石和棺槨。”
做三角支架?難怪其中一根鋼釺上係著一根繩子,這根繩子是用來固定三根鋼釺的,將三根鋼釺的尖頭『插』進土中,保證了三角支架的穩定『性』。
盜墓賊吃飯的家夥很齊全啊!
第六樣東西是一個直徑在二十公分左右的滑輪。滑輪上固定著一根比較粗的鐵絲。
第七樣東西是一把短柄鐵鏟,這把鐵鏟是用來撮土的。鐵鍬頭比普通的鐵鍬頭稍微小一點,鍬把隻有六十公分左右長。
第八樣東西是三個特製的馬燈,趙子蒙和令狐雲飛在案發現場,在盜洞口的上方曾經見過一個同樣的馬燈,那盞馬燈因為玻璃罩碎了,所以被留在了案發現場。
最後一樣東西是一個直徑在二十五公分左右的、黑『色』的羅盤——羅盤是放在一個布兜裏麵的。
這個羅盤應該是用來判斷古墓風水、墓室位置和墓道走向的。
以上九件東西是盜墓必不可少的的工具。
“饒一覽,這些東西是誰的?”
“是饒誌龍、饒誌雲、揭文江和栗大森的。本來,這些東西,我打算扔在墓室裏麵的,可揭文江說以後還用的著,我就把它們藏在了這裏。”
“除了離子山晚明古墓,你們是不是還盜挖過其它古墓?”
“我們盜墓過幾座古墓。但都是小打小鬧,古墓裏麵的東西很少。”
“這幾座古墓分別在什麽地方?”
“一座在銀牛山,一座在獅首山,一座在靈山。我們主要的目的是盜挖離子山古墓,但必須等懷古村後村的人搬走以後才能動手。饒誌龍他們是閑不住的人,不挖墓,他們就渾身不自在。”
難怪住在齊雲觀的饒誌龍經常晝伏夜出呢。
“離子山晚明古墓裏麵的東西都在這裏嗎?”
“都在這裏。”
“揭文江和栗大森對你就這麽放心?”
“他們在京西人生地不熟,這麽多東西,隻能放在這裏,不過,為了讓大家放心,我們做了萬全的考慮。”
“什麽萬全的考慮?”
“他們的家人知道他們到京西來,如果他們出事,他們的家人就會想到我。”
“饒誌龍、饒誌雲兩兄弟和張房的家人難道不知道他們到京西來嗎?”
“不知道。他們以盜墓為業,經常在外麵跑,幾年才迴老家一次。我和揭文江是在孟州找到他們的,他們到京西來了以後,就沒有再和家人聯係過。”
“萬全的考慮還包括我們三個人的手上都有一個清單,所有東西都寫在清單上,等我們把所有東西處理完之後,三個人各奔東西。”
“一共有多少件東西?”
“銅器有十七件,出手三件,還有十四件,玉器三十一件,出手一件,還有三十件;金器五十八件。東西全在這裏。除此以外,我還讓他們輪流住在這裏。他們倆都有這裏的鑰匙。”
“這些東西,你們原本打算出手給蔡耀輝的嗎?”
“是的,我們盯了蔡耀輝很長時間,隻有他能吃下去這些東西,別人,我們不知根,不知道底,不敢貿然行事。這裏麵還有三條人命,我們更不敢像無頭的蒼蠅一樣到處『亂』撞。”
“這麽多東西,如果全賣給蔡耀輝,恐怕需要很長時間吧!”
“是的,所以,我們在監視蔡耀輝的同時,也在監視另外一個人。”
“這個人是誰?”
“是一區文萃軒的霍望亭。蔡耀輝出事以後,我們打算找霍老板。結果……”
四盞閃光燈又開始閃爍起來。
聶教授、聞科長和左院長在土坑周圍轉圈,不停地按快門。十幾件青銅器匯集在一個土炕裏麵,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跡。
大家都很興奮,由於趙子蒙和她的戰友們反應迅速,離子山晚明古墓裏麵的陪葬品一件都不少。
最高興的人是左院長,他已經在考慮籌辦一個離子山晚明古墓文物展。在這個文物展中,他還要專設一個青銅器展。
朱由崧算是做了一件大好事,他把這麽多不同時期的青銅器匯集在一起,才會有今天這個青銅器展,如果朱由崧不做這件事情了的話,經過這麽多年,誰能知道這些青銅會流落到什麽地方呢?
馬建平和陸千從土坑的一個角落裏搬出三個木箱子。
令狐雲飛打開木箱子的蓋子。
兩個木箱子裏麵是玉香爐:一個綠『色』玉香爐,一個是黃『色』玉香爐。
第三個木箱子裏麵是玉器和金器。
令狐雲飛戴上口罩和手套,將兩個木箱子裏麵的玉器和金器數了一邊,玉器果然是三十件,金器果然是五十八件。
大家戴上口罩和手套,將土坑裏麵的青銅器搬到院子裏麵,一一登記在冊,文物的移交手續,一並辦理。
聶教授、左院長和聞科長,包括林狄還要拍一些照片。這些照片,連同移交清單是要警方、文物局和博物院三方存檔以備案的。所有的文物都要和清單、照片一一對上號的。
因為文物的數量比較多,級別非常高,所以,來不得半點馬虎。
在聶教授的指點下,十五件青銅器和兩個玉香爐分兩排排放在院子裏麵。
之前,院門已經關上。
在十四件青銅器中,四足方鼎有兩尊,三足圓鼎有五尊,兩足青銅香爐有一個,三足青銅香爐有一個,四足青銅香爐有一個,其它青銅器都無足。
除了趙子蒙、令狐雲飛和項代沫,其他人都退到院子裏麵。
半個小時以後,一塊麵積在十平方左右的地磚呈現在幾個人的眼前。
“饒一覽,地板還要再撬嗎?”
“不用再撬了,地磚下麵是木板,木板下麵有一個坑。”
四個人將青磚掀起來,扔到旁邊的地板上。
青磚下麵是木板。
四個人將木板上的青磚全部清理幹淨,掀起第一塊木板,便看見了幾根橫木,木板和橫木下麵是一個很深的坑。
青磚下麵一共有十幾塊木板。
當搬開所有木板的時候,一個長三點五米,寬三米的土坑呈現在大家的眼前。
大家首先看到的是幾床棉花胎。
趙子蒙掀起一床棉花胎,四個人都驚呆了。
靳教授、聶教授和汪教授也看見了,他們站在窗戶外麵,此時,窗戶是打開的。
趙子蒙朝令狐雲飛點了一下頭。
令狐雲飛走出房間。
不一會,令狐雲飛和林狄領著靳教授、聶教授、汪教授、張局長、聞科長和左院長走到土坑邊。
林狄、聶教授、聞科長和左院長從脖子上取下照相機,伴隨著“哢嚓哢嚓”聲,四盞閃光燈迅速閃爍。
除了閃光燈的光以外,每個人的眼睛都閃著光。
此時。馬建平和陸千已經把覆蓋在青銅器上的棉花胎全部拿開了。
青銅器一共有三排,青銅器與青銅器之間塞著一些稻草和棉花胎。
在拿起最後一床棉花胎的時候,馬建平突然大聲道,他說話的腔調都變了:“趙隊,你看——”
陸千和馬建平將土坑邊角上幾樣東西一一拿了上來。
幾個拍照的人停止了拍照。
趙子蒙和令狐雲飛的目光都聚焦到了這件東西上了。
能見到這幾樣東西,完全出乎大家的意料。
陸千將幾樣東西一一擺放在旁邊的地板上。
林狄、聶教授、聞科長和左院長愣了一下神之後,將照相機的鏡頭對準了這幾樣東西。
這幾樣東西分別是:
兩把洛陽鏟,除了鏟身,每把洛陽鏟還有六節鏟柄——鏟柄是鐵製的,每節鏟柄長一點五米左右,鏟身有八十公分左右長。六節鏟柄擰在一起,加上鏟身,長度將近十米。這麽長的洛陽鏟適合於不同深度的古墓。
趙子蒙拿起鏟身,用手指試了試弧形鏟口,竟然非常鋒利,難怪它能探到土下很深的地方。
大概是由於一段時間沒用的原因,鏟身和鏟口有一點生鏽了。
第二樣東西是兩把微型洋鎬,鎬頭比普通洋鎬要短三分之一,把柄也隻相當於普通洋鎬的一半,一個是尖頭,一頭是平頭,平頭部分比普通洋鎬要寬,也比普通洋鎬鋒利。
這是重要的刨土工具,鎬頭肯定要鋒利一些,由於盜洞裏麵的空間有限,所以,隻有這種微型的、特製的洋鎬才能揮灑自如。
第三樣東西是兩個用麻袋做成的布兜,布兜的四個角上拴著繩子,四根繩子在五十公分左右處和一根總繩子固定在一起。總繩的長度在十米左右。
很顯然,布兜是用來兜土的,把盜洞裏麵的土運出盜洞,靠的就是這種布兜。
第四樣東西是一個十幾米長的繩梯。有些盜洞是直上直下的,進出盜洞,必須這種繩梯。
繩梯已經有些年頭了,繩子上除了『毛』頭之外,還有很多結頭和輔助繩。
繩梯寬四十公分左右,每隔六十公分左右,就有一根繩子和兩根總繩連接在一起,這根橫向的繩子是固定在一根四十公分左右長的樹棍子上的。
第五樣東西是三根一點五米長的鋼釺,其中一根鋼釺上係著一根繩子。
“饒一覽,這三根鋼釺做什麽用?”趙子蒙道。
“這三根鋼釺放在盜洞口上方做三角支架,盜洞下麵的土要用滑輪才能拉上來;進入墓室以後,他們又可以撬墓門石和棺槨。”
做三角支架?難怪其中一根鋼釺上係著一根繩子,這根繩子是用來固定三根鋼釺的,將三根鋼釺的尖頭『插』進土中,保證了三角支架的穩定『性』。
盜墓賊吃飯的家夥很齊全啊!
第六樣東西是一個直徑在二十公分左右的滑輪。滑輪上固定著一根比較粗的鐵絲。
第七樣東西是一把短柄鐵鏟,這把鐵鏟是用來撮土的。鐵鍬頭比普通的鐵鍬頭稍微小一點,鍬把隻有六十公分左右長。
第八樣東西是三個特製的馬燈,趙子蒙和令狐雲飛在案發現場,在盜洞口的上方曾經見過一個同樣的馬燈,那盞馬燈因為玻璃罩碎了,所以被留在了案發現場。
最後一樣東西是一個直徑在二十五公分左右的、黑『色』的羅盤——羅盤是放在一個布兜裏麵的。
這個羅盤應該是用來判斷古墓風水、墓室位置和墓道走向的。
以上九件東西是盜墓必不可少的的工具。
“饒一覽,這些東西是誰的?”
“是饒誌龍、饒誌雲、揭文江和栗大森的。本來,這些東西,我打算扔在墓室裏麵的,可揭文江說以後還用的著,我就把它們藏在了這裏。”
“除了離子山晚明古墓,你們是不是還盜挖過其它古墓?”
“我們盜墓過幾座古墓。但都是小打小鬧,古墓裏麵的東西很少。”
“這幾座古墓分別在什麽地方?”
“一座在銀牛山,一座在獅首山,一座在靈山。我們主要的目的是盜挖離子山古墓,但必須等懷古村後村的人搬走以後才能動手。饒誌龍他們是閑不住的人,不挖墓,他們就渾身不自在。”
難怪住在齊雲觀的饒誌龍經常晝伏夜出呢。
“離子山晚明古墓裏麵的東西都在這裏嗎?”
“都在這裏。”
“揭文江和栗大森對你就這麽放心?”
“他們在京西人生地不熟,這麽多東西,隻能放在這裏,不過,為了讓大家放心,我們做了萬全的考慮。”
“什麽萬全的考慮?”
“他們的家人知道他們到京西來,如果他們出事,他們的家人就會想到我。”
“饒誌龍、饒誌雲兩兄弟和張房的家人難道不知道他們到京西來嗎?”
“不知道。他們以盜墓為業,經常在外麵跑,幾年才迴老家一次。我和揭文江是在孟州找到他們的,他們到京西來了以後,就沒有再和家人聯係過。”
“萬全的考慮還包括我們三個人的手上都有一個清單,所有東西都寫在清單上,等我們把所有東西處理完之後,三個人各奔東西。”
“一共有多少件東西?”
“銅器有十七件,出手三件,還有十四件,玉器三十一件,出手一件,還有三十件;金器五十八件。東西全在這裏。除此以外,我還讓他們輪流住在這裏。他們倆都有這裏的鑰匙。”
“這些東西,你們原本打算出手給蔡耀輝的嗎?”
“是的,我們盯了蔡耀輝很長時間,隻有他能吃下去這些東西,別人,我們不知根,不知道底,不敢貿然行事。這裏麵還有三條人命,我們更不敢像無頭的蒼蠅一樣到處『亂』撞。”
“這麽多東西,如果全賣給蔡耀輝,恐怕需要很長時間吧!”
“是的,所以,我們在監視蔡耀輝的同時,也在監視另外一個人。”
“這個人是誰?”
“是一區文萃軒的霍望亭。蔡耀輝出事以後,我們打算找霍老板。結果……”
四盞閃光燈又開始閃爍起來。
聶教授、聞科長和左院長在土坑周圍轉圈,不停地按快門。十幾件青銅器匯集在一個土炕裏麵,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跡。
大家都很興奮,由於趙子蒙和她的戰友們反應迅速,離子山晚明古墓裏麵的陪葬品一件都不少。
最高興的人是左院長,他已經在考慮籌辦一個離子山晚明古墓文物展。在這個文物展中,他還要專設一個青銅器展。
朱由崧算是做了一件大好事,他把這麽多不同時期的青銅器匯集在一起,才會有今天這個青銅器展,如果朱由崧不做這件事情了的話,經過這麽多年,誰能知道這些青銅會流落到什麽地方呢?
馬建平和陸千從土坑的一個角落裏搬出三個木箱子。
令狐雲飛打開木箱子的蓋子。
兩個木箱子裏麵是玉香爐:一個綠『色』玉香爐,一個是黃『色』玉香爐。
第三個木箱子裏麵是玉器和金器。
令狐雲飛戴上口罩和手套,將兩個木箱子裏麵的玉器和金器數了一邊,玉器果然是三十件,金器果然是五十八件。
大家戴上口罩和手套,將土坑裏麵的青銅器搬到院子裏麵,一一登記在冊,文物的移交手續,一並辦理。
聶教授、左院長和聞科長,包括林狄還要拍一些照片。這些照片,連同移交清單是要警方、文物局和博物院三方存檔以備案的。所有的文物都要和清單、照片一一對上號的。
因為文物的數量比較多,級別非常高,所以,來不得半點馬虎。
在聶教授的指點下,十五件青銅器和兩個玉香爐分兩排排放在院子裏麵。
之前,院門已經關上。
在十四件青銅器中,四足方鼎有兩尊,三足圓鼎有五尊,兩足青銅香爐有一個,三足青銅香爐有一個,四足青銅香爐有一個,其它青銅器都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