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頁
[歷史同人]江山為念 作者:長河絡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是!」葉子領命而去。
寧王招來了寧王府的護衛軍指揮使金玄,金氏世代效忠寧王府,護衛王府,金玄有勇有謀,寧王任命其為護衛指揮這一要職,與單周一起,成為寧王麾下人馬的首領人物,單周擅長籌謀進攻,故而隨寧王當初征戰四王,金玄沉穩心細,被寧王委派留守藩地,離開南昌許久,金指揮操練人馬,與江西府都指揮使司周旋,都十分出色,寧王也安心奔波京城之事。
「王爺,」金玄拱手道,「您帶迴的一千人馬,屬下已安頓好。」金玄氣宇軒昂,若在戰亂開國,一定可以成就一番事業,隻可惜如今天下歸一統。
寧王轉頭可以望見窗欞鏤刻空隙間的翠竹森森,他像是自言自語,「這千人是本王精銳中的精銳,假以時日一定會有大用,你明白嗎?」
「屬下明白!屬下一定好好操練,並日夜督促護衛軍勤於練習。」金玄領命道。
寧王收迴視線,看著室內寧獻王留下的手稿製成的楹聯—舉頭不見長安日,世事分明在眼前。
他努了努嘴唇,「朝廷將要派大軍鎮壓中原流寇,還有江西的匪患,你叫你手下撤退吧,避開朝廷鋒芒,記得做的不留痕跡。」寧王府暗中培植了幾路盜賊土匪,發些不義之財,這也本是藩王們擅長的暗地勾當,不過京城有人送來消息,此次朝廷決意全力打擊,還有不懂涉及其中,為了以防萬一,寧王還是決定暫且收手,養晦才是目前策略。
禦花園內,海棠花下,清風襲襲,落英繽紛,朱厚照在花枝下置了桌案筆墨,勾勒意中人的麵龐,他身著鍺色衣衫,頭戴七寶累絲金龍冠,耳旁髮帶左右各點綴了兩顆東珠,誠如「充耳琇瑩」,幾片花瓣拂在肩頭,作畫之人也入了畫。他筆下之人神姿秀朗,在金鑾殿上慷慨陳詞,為國出征,朱厚照仔細的描摹好最後一筆,放下筆,靜靜的看著畫中人。坐鎮京城,大明疆域四方動向每日都了如執掌,而聚焦不過那幾處,疆域上淺淺的一個墨點就是全部的關注,除了各路封疆大吏,錦衣衛,東廠密探,都可將掛心之事上奏天聽。國事紛紛,淮河河堤修了大半又爆出各級官吏貪腐,地方軍被中原流寇打的潰敗而逃,河南等地官府被暴民燒毀,軍屯鹽引引發邊地騷亂,天子旰衣宵食勵精圖治,時光荏苒。
轉眼幾度春秋,這一年的冬季降臨的早,饒是南方瀕水之城,都需要炭火才能驅散寒意,寧王再次接到了京中的詔書,進京朝覲慶賀年節,前兩次他都以藉口搪塞了,朱厚照也不計較他的失禮,更不論什麽共遊江南,同行濠州,寧王隻當他是戲言,他拿著江西鎮守太監頒來的聖旨,本想再找個說辭拒絕,卻收到了一份探報。
安分了許久的瓦剌今年在宣府外圍打劫搶掠,朱厚照聞之大怒,即日頒旨親征討打瓦剌,眾多大臣紛紛勸解不可,朱厚照弗聽,去意堅決,朝中要員連名上書,奏摺淹沒了幹清宮,朱厚照一律留中不理,五日後,百官在午門跪地請願,血書泣告,更有甚者直接將當今皇上比作英宗土木堡之變。
朱厚照在午門高大的城牆上,俯瞰一地「忠良」,他對著不懂說道,「他們為什麽要阻止?朕隻是做了男兒該做的,保家衛國。他可以,為什麽朕不可以。」
不懂不再看城下,「皇上,你關係一國之重,不可有任何閃失。」
「他們隻是嫌棄邊地苦寒,沒有好處,戰功是朕一個人的,戰敗了責任都是他們的。」朱厚照在凜冽的冬風中,品嚐著孤寒的滋味。「而且,你說朕去了宣府塞外,京城空虛,他會不會有備而來?這幾年他都待在南方,真的已經不顧及此處了嗎?」朱厚照迴味著口中一絲桂花釀的味道,那是今早禦膳房為他準備的桂花糖藕。
不懂已經很久沒有聽見朱厚照提及寧王了,雖然京中百官閑談中總有他的事跡,無非是稱頌賢德,又或是彈劾逾矩,但不懂知道,朱厚照一刻也不曾遺忘這位皇親,寧王盛名無疑帶給上位警惕,但總還有其他的隱秘緣由,被天子嗬護著永遠不會示人。
不懂仍然不懼,「皇上,天下兵馬都是你的,但真正的強大是止戈為武。」
朱厚照眼神瞥向他,「連你也在勸朕收手?那你說此次要怎麽應對瓦剌?使者和談,賞賜無數?然後縱容明年他們繼續來我疆域上肆意搶掠奪我子民?」
不懂昂頭,「當然不是!」
朱厚照一絲冷笑,「不是?那太傅說該怎麽樣?」
不懂被冷風吹的搓了搓手,「這次是統領瓦剌人馬的是大王子和六王子,瓦剌老可汗隻有這兩個兒子,以後瓦剌的可汗就是他兩其中一個,如果我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詐之以謀,應該有大圖。」
寧王在溫暖的內室中,也得知了親征遇挫這個消息,不止京中探得的消息,他還收到了一封老對手的密信。自從昔年兀良哈故地大寧城外一別,寧王都快忘了這個損友,良機已錯過,他對瓦剌是誰來朝興趣都無,除非……
「王爺,」葉子穿過偌大的王府,來到內室,這座雅間坐落在曲徑通幽處,一側窗欞推開,便是戲台,由伶人演繹人世間的愛恨和追逐,今日並無戲曲上演,寧王隻是看著空曠的舞台,「據宮中可靠眼線,皇上秘密出宮離京。」
「他不惜與大臣對抗,要禦駕親征,怎麽又變心了,」寧王沉吟道,他突然想到瓦剌六王子哈撒給自己的信中寫道的一句話,「陳兵長城腳下,邀寧王來一觀。」寧王對這些威脅並不入眼,但是如果把這些文字照搬寫給了皇上,皇上出京後萬一在邊境失利……這是機會,多年來京城難得空虛的機會,寧王起身踱了幾步,他有多久沒有見過朱厚照了?那雙英武的眉目浮現眼前,居然一點都沒有淡忘,寧王不經咳了幾聲,胸前舊傷居然有些隱痛。他展開自幹清宮而來字句正式卻辨不清到底含了多少真情與假意的書信,提筆迴道,臣領旨謝恩,不日啟程至宮中拜見。
寧王招來了寧王府的護衛軍指揮使金玄,金氏世代效忠寧王府,護衛王府,金玄有勇有謀,寧王任命其為護衛指揮這一要職,與單周一起,成為寧王麾下人馬的首領人物,單周擅長籌謀進攻,故而隨寧王當初征戰四王,金玄沉穩心細,被寧王委派留守藩地,離開南昌許久,金指揮操練人馬,與江西府都指揮使司周旋,都十分出色,寧王也安心奔波京城之事。
「王爺,」金玄拱手道,「您帶迴的一千人馬,屬下已安頓好。」金玄氣宇軒昂,若在戰亂開國,一定可以成就一番事業,隻可惜如今天下歸一統。
寧王轉頭可以望見窗欞鏤刻空隙間的翠竹森森,他像是自言自語,「這千人是本王精銳中的精銳,假以時日一定會有大用,你明白嗎?」
「屬下明白!屬下一定好好操練,並日夜督促護衛軍勤於練習。」金玄領命道。
寧王收迴視線,看著室內寧獻王留下的手稿製成的楹聯—舉頭不見長安日,世事分明在眼前。
他努了努嘴唇,「朝廷將要派大軍鎮壓中原流寇,還有江西的匪患,你叫你手下撤退吧,避開朝廷鋒芒,記得做的不留痕跡。」寧王府暗中培植了幾路盜賊土匪,發些不義之財,這也本是藩王們擅長的暗地勾當,不過京城有人送來消息,此次朝廷決意全力打擊,還有不懂涉及其中,為了以防萬一,寧王還是決定暫且收手,養晦才是目前策略。
禦花園內,海棠花下,清風襲襲,落英繽紛,朱厚照在花枝下置了桌案筆墨,勾勒意中人的麵龐,他身著鍺色衣衫,頭戴七寶累絲金龍冠,耳旁髮帶左右各點綴了兩顆東珠,誠如「充耳琇瑩」,幾片花瓣拂在肩頭,作畫之人也入了畫。他筆下之人神姿秀朗,在金鑾殿上慷慨陳詞,為國出征,朱厚照仔細的描摹好最後一筆,放下筆,靜靜的看著畫中人。坐鎮京城,大明疆域四方動向每日都了如執掌,而聚焦不過那幾處,疆域上淺淺的一個墨點就是全部的關注,除了各路封疆大吏,錦衣衛,東廠密探,都可將掛心之事上奏天聽。國事紛紛,淮河河堤修了大半又爆出各級官吏貪腐,地方軍被中原流寇打的潰敗而逃,河南等地官府被暴民燒毀,軍屯鹽引引發邊地騷亂,天子旰衣宵食勵精圖治,時光荏苒。
轉眼幾度春秋,這一年的冬季降臨的早,饒是南方瀕水之城,都需要炭火才能驅散寒意,寧王再次接到了京中的詔書,進京朝覲慶賀年節,前兩次他都以藉口搪塞了,朱厚照也不計較他的失禮,更不論什麽共遊江南,同行濠州,寧王隻當他是戲言,他拿著江西鎮守太監頒來的聖旨,本想再找個說辭拒絕,卻收到了一份探報。
安分了許久的瓦剌今年在宣府外圍打劫搶掠,朱厚照聞之大怒,即日頒旨親征討打瓦剌,眾多大臣紛紛勸解不可,朱厚照弗聽,去意堅決,朝中要員連名上書,奏摺淹沒了幹清宮,朱厚照一律留中不理,五日後,百官在午門跪地請願,血書泣告,更有甚者直接將當今皇上比作英宗土木堡之變。
朱厚照在午門高大的城牆上,俯瞰一地「忠良」,他對著不懂說道,「他們為什麽要阻止?朕隻是做了男兒該做的,保家衛國。他可以,為什麽朕不可以。」
不懂不再看城下,「皇上,你關係一國之重,不可有任何閃失。」
「他們隻是嫌棄邊地苦寒,沒有好處,戰功是朕一個人的,戰敗了責任都是他們的。」朱厚照在凜冽的冬風中,品嚐著孤寒的滋味。「而且,你說朕去了宣府塞外,京城空虛,他會不會有備而來?這幾年他都待在南方,真的已經不顧及此處了嗎?」朱厚照迴味著口中一絲桂花釀的味道,那是今早禦膳房為他準備的桂花糖藕。
不懂已經很久沒有聽見朱厚照提及寧王了,雖然京中百官閑談中總有他的事跡,無非是稱頌賢德,又或是彈劾逾矩,但不懂知道,朱厚照一刻也不曾遺忘這位皇親,寧王盛名無疑帶給上位警惕,但總還有其他的隱秘緣由,被天子嗬護著永遠不會示人。
不懂仍然不懼,「皇上,天下兵馬都是你的,但真正的強大是止戈為武。」
朱厚照眼神瞥向他,「連你也在勸朕收手?那你說此次要怎麽應對瓦剌?使者和談,賞賜無數?然後縱容明年他們繼續來我疆域上肆意搶掠奪我子民?」
不懂昂頭,「當然不是!」
朱厚照一絲冷笑,「不是?那太傅說該怎麽樣?」
不懂被冷風吹的搓了搓手,「這次是統領瓦剌人馬的是大王子和六王子,瓦剌老可汗隻有這兩個兒子,以後瓦剌的可汗就是他兩其中一個,如果我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詐之以謀,應該有大圖。」
寧王在溫暖的內室中,也得知了親征遇挫這個消息,不止京中探得的消息,他還收到了一封老對手的密信。自從昔年兀良哈故地大寧城外一別,寧王都快忘了這個損友,良機已錯過,他對瓦剌是誰來朝興趣都無,除非……
「王爺,」葉子穿過偌大的王府,來到內室,這座雅間坐落在曲徑通幽處,一側窗欞推開,便是戲台,由伶人演繹人世間的愛恨和追逐,今日並無戲曲上演,寧王隻是看著空曠的舞台,「據宮中可靠眼線,皇上秘密出宮離京。」
「他不惜與大臣對抗,要禦駕親征,怎麽又變心了,」寧王沉吟道,他突然想到瓦剌六王子哈撒給自己的信中寫道的一句話,「陳兵長城腳下,邀寧王來一觀。」寧王對這些威脅並不入眼,但是如果把這些文字照搬寫給了皇上,皇上出京後萬一在邊境失利……這是機會,多年來京城難得空虛的機會,寧王起身踱了幾步,他有多久沒有見過朱厚照了?那雙英武的眉目浮現眼前,居然一點都沒有淡忘,寧王不經咳了幾聲,胸前舊傷居然有些隱痛。他展開自幹清宮而來字句正式卻辨不清到底含了多少真情與假意的書信,提筆迴道,臣領旨謝恩,不日啟程至宮中拜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