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宋朝,毛筆字並沒有因為鋼筆和鉛筆的發明而被淘汰,官員們日常處理事務,也依舊是使用毛筆的比較多,這或許也是一種習慣的原因,在現代,因為中國識字人口非常的少,而毛筆字又非常的難寫,因此開始普及使用圓珠筆和水筆,以及鉛筆,但在宋朝,這顯然不是一個特別困難的問題,不過毛筆寫字也確實慢的很,高級官員可以這麽幹,沒什麽問題,畢竟他們隻需要處理大政方針就可以了,但底下真正做事的官員顯然不能每天拿一支筆就這麽寫。


    因此在宋朝也出現了一批改良的毛筆,這些毛筆相比起正常尺寸的毛筆來說要小得多,同時筆尖的從毛也要短很多,非常適合手臂靠在桌子上寫,大家都知道,毛筆是需要懸臂的,這樣寫時間一長,往往就會非常的酸,古代官員處理的事務比較少,這麽寫也沒什麽問題,但如今的官員,處理的事情可謂十分繁雜,若是還這麽寫,一天五六個小時下來,手臂都會廢掉,因此發明出了這種可以靠著寫的筆,讓許多官吏到也減輕了不少的壓力。


    除此之外,就是炭筆在吏員裏大規模的使用,官員因為士族的身份,依舊保持著毛筆寫字的習慣,但底層的吏員顯然不能這麽做,他們的工作相對來說要更加的繁雜,一天寫字多的能夠到上萬字,少的也得有個一兩千字,拿毛筆寫,光是墨水就是一個大問題,另外毛筆字也非常的難,需要從小練,才能寫的非常漂亮和工整,而許多吏員是沒有這個水平的,用毛筆寫字,時間一長,字就開始歪七扭八,不像是個人寫的,倒像是用雞爪寫的。


    這無疑是在難為他們,也是在難為看資料的上官,所以為了方便雙方,在基層工作的吏員則都使用炭筆來寫字,同時為了讓大家寫字方便,記錄起來更加迅速,在官僚係統中,也慢慢開始改變,從原先的繁體字開始變成簡體字。


    這在如今的宋朝無疑是一個大話題,士族們對於簡體字有著很深的仇恨,但徐清卻執意如此推動,原因也很簡單,繁體字太難了,想要普及文字,自然是越簡單越好,簡體字更加方便書寫,也更加方便記錄,相比起繁體字來說,筆畫要少得多,正好適合於平民階級。


    這就有點像是古代的日本,上流社會使用漢字,而市民階層則使用日本自己的文字,也就是平假片假,相對於漢字來說,平假名和片假名要簡單的多,自然也方便普及,這也是日本人能夠在江戶時代,最終識字率達到四成以上的原因,男性更是能夠超過五成,簡化的日本文字無疑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中國也是如此,建國之後大力推廣簡體字,使得中國識字的人數量開始大幅度增加,相比起繁雜的繁體字來說,簡體字確實有利於傳播,第二點便是白話文的普及,讓一個現代的大學生去看古代的文言文,大部分時候也是看不懂的,而如今的人們,雖然平常用語習慣白話,但在書寫的時候,卻習慣性的使用文言文,而這對於知識的傳播來說,無疑是十分困難的。


    就像如今的四大名著,放到現在,大家說他們辭藻優美,語言華麗,但在古代,四大名著幾乎都是通俗讀物,是唱戲的,講評書的人才會選擇的段落,尤其是《三國演義》《水滸傳》和《西遊記》他們在文學性上,其實並不是那麽的高,當然故事很精彩,而這種古代的通俗讀物,我們如今的人看上去還是會覺得有些繞口,但在古代,這其實已經相當白話文了,而在當時的上流社會,這些東西顯然是不看的,《紅樓夢》的文學性則要高很多,因此現代看紅樓夢的人往往也是最少的,大部分人或許聽說過,但並沒有真正了解過。


    知道大觀園,知道貴妃省親,知道賈寶玉,知道石頭記,但卻很少能夠將整個故事了然於胸,對其中的角色人物曆程感到熟悉,就是因為他的文學性太高,很少有人看的緣故,大部分人都喜歡看一些通俗的讀物,就像在現代,網絡文學無疑在年輕人中是最受歡迎的,因為他很容易就能被大家所接受,而世界名著,看得人就很少,即便看,也大多都是被老師和家長逼迫,真正用心去看,將其中的故事看透,恐怕許多一點年紀和曆練才可以。


    而如今的宋朝,許多報紙的書寫方式依舊是用文言文的方式,尤其是一些文學讀物,更是通篇的文言文,即便是初中畢業的學生,你也很難看懂,因為在文言文裏,就會出現很多平常生活中不太用到的詞語,這對於知識的傳播,文化的普及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障礙,不信拿出一張舊中國的報紙看看,你就會知道,這其中所記載的東西到底有多麽的難懂。


    因此普及簡體字和白話文,是徐清在文化界力推的兩件事情,尤其是在傳播性的報紙上,不能像文學報紙一樣,盡講一些老百姓聽不懂的話,這實在是難以閱讀,就像在古代,大部分人都知道三國,水滸等名著,但他們可不是通過閱讀文章知道這些故事的,畢竟在古代中國,即便是文化高峰的宋朝,識字率也不過才三成而已,大部分人是不識字的,這些人認識名著最重要的辦法就是地方戲曲以及評書,還有小人畫和布偶戲之類的傳統藝術。


    這也是為什麽《紅樓夢》在民間的傳播度和影響力遠遠不如另外三者的緣故,因為文學性太高,同時故事發生在一個世家大族的世界裏,普通百姓很難引起共鳴,之所以如今我們覺得紅樓夢要比其他三者好,一來是如今人民的文化水平提高了,生活水平也有所提升,自然看懂紅樓夢的人也越來越多,對於其中的故事也越來越感興趣。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紅樓夢》在它誕生之後,大部分看得人是那些文人雅士,而他們掌握著一個國家的話語權,普通老百姓對三國,水滸,西遊的褒獎是很難被記錄下來,為人們所傳頌的,但《紅樓夢》不一樣,這些知識分子對於紅樓的讚譽,都會通過各種筆記和文章記錄下來,流傳後世,在話語權的推波助瀾下,《紅樓夢》無疑是脫離民眾的文學,但最終他卻能夠成為四大名著之首,不得不說是有一定原因的。


    但這些東西在民間是很難傳播的,文言文的存在,確實是極大的阻礙了民間知識的傳播,這無疑是一個事實,中國之所以會誕生文言文,是因為在古代的時候,尚且還沒有紙,人們隻能把自己想要書寫的內容寫在動物的甲殼上,字數當然不能太多,所以一句話就隻能寫的非常簡單。


    到後來開始有了竹簡和絲帛,但竹簡非常沉重,若是帶的太多,就必須要用牛馬才能拉動,而一片竹簡上最多也就隻能寫二十個左右的字,一卷竹簡頂多兩三百字也就是最大的極限了,而想想看一本道德經就是五千字,也就是需要二十個竹簡,一個竹簡大約半斤左右,一卷道德經也就是十千克,這還隻是一本書,若是把他變成白話文,那起碼得十幾萬字了,這還是按照最少的來講,也就是單純的把道德經翻譯成白話文而已,裏麵語言的內涵,注解都沒有,若是加上,則恐怕達到上百萬字,這得是幾噸重的竹簡。


    至於絲帛,在古代是十分昂貴的,大概隻有王室或者是封君才能夠做得到,且也隻能是偶爾用這些絲帛來寫,想想看即便是秦始皇,每天批閱奏章也照樣是用竹簡,而不是絲帛,就知道在那個年代,絲帛到底有多麽的珍貴,在這種艱難的環境下,人們寫字自然隻能越寫越少,以期待在同樣的地方,可以記載更多的內容,隻有這樣,才能保證文化可以盡可能的傳播。


    在當時,文言文的出現,無疑使得知識的傳播更加方便,這是因為載體的緣故,就像後世的電報機一樣,剛剛出現的時候,每一個字都需要很高的價格才能發送,民間為了用最少的字傳遞更多的信息,就隻能使用文言文的方式來打電報,有的時候六七個字就是一個一件事,比如母親生重病,希望遠方的家人趕快迴來,就會打“母危速歸”這四個字來代表大致的內容。


    這在現代看來,自然是限製了知識和信息的傳播,但在那個年代,電報的出現無疑是大範圍的擴展了信息的傳播,文言文也是如此,在當時無疑是有著積極意義的,但隨著時代的變遷,紙張的出現,文言文顯然必要性就不再那麽足了,但因為此時借助知識的出現而誕生了一個專門的階級,他們壟斷知識,將那些知識變成自己的私藏,這個階級便是士族階級。


    他們想要壟斷官位,自然需要讓民眾不能夠接觸到知識和文化,因此文言文並沒有被放棄,而是成為了中國古代上流社會的書寫方式,雖然曆史上曾經有過幾次反古文的運動,也因此看語文課本,幾乎越古代的文章越能看懂,而越是現代的文章就越能看懂的原因,尤其是到了清朝之後,樸學盛行,人們不再追求辭藻的華麗,而是將文章變得更加質樸和容易理解。


    但即便如此,文言文依舊是十分難以理解的文章,即便是現代的年輕人,受過基礎的教育想要看懂文言文依舊很困難,你難道還指望那些古代隻讀過幾年私塾,認識幾百個字的人去看懂這些文章麽,顯然是不可能的,因此普及白話文,減少人們接觸知識的困難,便是這幾年徐清著重在做的事情。


    首先便是規定所有的大眾報紙,在報道文章時,盡量要始終通用的一千兩百個字,不要出現生僻字,能夠用簡單的文字就盡量用簡單的文字來報道,不要賣弄辭藻,比如說馬匹,青色的馬就說青色的馬,白色的馬就叫白色的馬,不要黑色的馬非得稱唿為驪,千裏馬稱唿為驥,良馬稱唿為驊騮,這種詞語對於大眾來說是十分生僻的,也沒有人願意一邊看著報紙,一邊放一本字典一個個字的去查,大部分人看報紙是要獲取信息,而不是學習知識。


    在這方麵賣弄辭藻顯然是十分沒有必要的事情,因此這些文字都不允許使用,在通常報道中,要用日常使用的一千兩百個字,一篇文章裏生僻字最多不能超過五個,若是超過則不能進行刊發,之所以會允許生僻字的上限,主要是地名,人名有的時候就是生僻字,若是不允許的話,就很可能根本無法報道,另外一方麵也是文章的作者,有的時候很難立刻更改文風,要讓他全麵通俗易懂還是十分困難的,所以設置一個過渡期,也讓他們可以慢慢適應這種新的寫法。


    通過這種方式人民就能夠看懂報紙,然後再慢慢將白話文的使用開始涉及到通俗文學去,讓民眾可以看得懂一些小說,散文,提高民眾的文學素養,畢竟你讓他們去看晦澀難懂的文言文短篇,這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一種折磨,而通俗文學要的就是簡單易懂,人們可以很輕鬆的了解這是個什麽故事,人們在其中是做什麽的,這就足夠了。


    這也是為什麽宋朝的通俗讀物銷量要遠遠超過一些詩集,散文集,就是因為這些書籍的包容性很廣,人們可以很輕鬆的理解其中的含義,可以說徐清這幾年的推動著實是有著很大效果的,且通過這種推動,導致通俗讀物的銷量大漲,作為作者,他們的收入自然也與日俱增,相比起那些文學家的收入,他們的收入無疑要高出幾十倍,甚至一百多倍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而這種收入的提高,自然就刺激更多的文學作者進入通俗讀物的領域,其中的人才也就不停的出現,導致通俗讀物的精彩程度也好,還是文筆都開始慢慢趕超原本的文學經典,從而讓許多士族也紛紛加入進來,開始欣賞這些通俗的大眾文學,從而使得大眾文學慢慢登堂入室,這不得不說是徐清的功勞。


    而要想讓民眾看到並且是抱著熱愛的心去看,而不是附庸風雅的想法去看,普及白話文和簡體字自然是十分有必要的,而對於士族們,徐清則並不進行強烈的要求,他們可以繼續使用繁體字和文言文,這種事情也會在文化的優勢下,這些士族的下一代們,都是看著這些通俗讀物長大的,自然也就會親近簡體字和白話文,從而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將這些人的風格慢慢改變,從而真正達到整個國家的改變,相比起徐安激烈的改革,通過這件事情就能看得出來,徐清為什麽不能夠接受徐安的改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平淡為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銘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銘哀並收藏平淡為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