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曆來對於這些國有體製的改革是最為困難的,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國有銀行參與進市場的競爭中去,讓他們跟市場去進行競爭,而不單純的享有國家的補助,如今全國的國有銀行一共五家,分別是中央銀行,汴京銀行,帝都銀行,工業銀行和商業銀行五家,近乎包攬了整個國家所有的國家財政的收入和支出,這些自然都要改,因為有國家給他們兜底,所以他們平日裏業務水平並不是最重要的,穩妥才是最重要的。


    在私人銀行,最重要的事情是賺錢,因此就必須要高效率,借錢也好,還錢也好,怎麽快怎麽來,因此效率自然很高,不然顧客就去別人那借錢去了,你這生意自然是做不成的,而在國有銀行,最重要的事情是安全,許多生意甚至是不賺錢的,比如國家要修一條鐵路,需要向銀行借錢,而這些鐵路往往是十分偏遠地區的鐵路,即便是五十年的時間也很難迴本,若是私有銀行,便不會借錢了,而國有銀行卻必須要借,因此這些銀行相對來說,它們的利潤就要少得多,這一點自然也可以理解。


    以國家的穩定作為最高目標的公司,你自然不能苛求他的效率了,畢竟效率高了,其間的錯誤自然就會增加,最重要的還是如何提高員工的素質,如此才可以讓速度增加,而不是減少辦理銀行業務的手續,對此徐清也提出了很多辦法,比如說把民政局與銀行辦理合在一起,以方便借款人去民政局開示證明,以便加快獲得速度。


    在宋朝,百姓借款是需要各種各樣證明的,而這些證明自然需要民政局來開示,其間的任務十分繁瑣,而像這樣的證明環節,如果提高效率便可以快很多時間拿到這筆錢,所以將兩者合二為一,自然就要方便許多,至於銀行方麵,徐清並不是特別的懂行,自然隻能交給懂的人去做。


    他能做的就是監督,並且提出硬性的要求,那就是借款人必須在兩個月內,必須得到他應該得到的答複,不然徐清就會對銀行進行懲罰措施,這些國有銀行的經理人幾乎都享受著公務員的編製,相比起私人銀行來說,這些銀行受到朝廷很大的製約,做一名國有銀行的老總,相當於朝廷從三品,而從三品的官員除了國有銀行老總之外,還有全國衛生部的部長,環保局的局長等。


    這些職位相比起國有銀行老總來說,自然是不能相提並論的,一個是掌握國家經濟動脈的大員,而另一個則是瑣事繁多的清水衙門,兩者之間的差距可謂是雲泥之別,這種職位調動,級別不變,但地位卻是差距甚遠,所以這樣的懲罰,自然會讓這些國有銀行的官員們開始動起來。


    至於怎麽解決,將時間弄到兩個月以內,那就不是徐清需要去思考的了,作為首相,他需要做的事情很多,高利貸問題是很嚴重,但還沒有嚴重到需要他親自去盯的程度,隻需要派人看著,如果出現了意外,他才會再一次將視線放在這裏,他的目光,是需要放到很多事情上去的。


    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政事堂內,接連有兩位宰相宣布致仕,在明年就會退休,正式退出政壇,當然,他們隻是人退出而已,他們的勢力還繼續盤踞在朝堂上,他們分別是出生浙江,作為浙江商業集團代表的張景升,以七十二歲的高齡致仕,也算是正合時機的決定了,這個年紀若是再繼續當下去,恐怕真的得累死在朝堂之上,作為宰相,工作繁多,對於這個年紀的老人來說,實在是有些吃不消的。


    而他留下的空缺,自然需要浙商集團推選出人來作為候補,這一點毫無疑問,如今的宋朝,最為強悍的幾股商業上的力量分別是江浙集團,廣東集團,以及汴京集團,這三個地區的商人,幾乎掌握著整個國家貿易的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份額,在經濟上幾乎是不可代替的作用。


    當然,如果僅僅是在商業上占據優勢之外,更為重要的是,這三塊地區所出生的官員也占據著整個朝堂的半壁江山,根據去年的公務員晉升體係考試,這一考試可以看做是科舉考試,因為唯有通過這一個考試,才能從科員晉升為室長,這一最為低級的官員,雖然依舊沒有品級,但卻算得上是官了。


    每年的考試中,大約有百分之四十的人來自於這三處地方,由此可見,他們在整個國家體係中占據著多麽龐大的力量,商業上的力量或許並不可怕,但政治上的力量卻足以讓人去忌憚他們可怕的摧毀力,同時這三股力量也是徐清改革的支持者,若是沒有他們的推動,徐清恐怕也很難把改革進行的那麽順利,當然,三股力量的鼎力支持,也讓他們得到了十分豐厚的迴報,可以說這三家是徐清政治上的盟友,也是徐清能夠改革的推動力,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他們的利益代表人沒有進入政事堂,必然會出現十分嚴重的情況,就像聯合國裏麵沒有美國,中國或者是俄羅斯一樣。


    所以這三家是必然會有人進入政事堂的,一個人離開,就會有一個人被推進來,沒有任何人能搶奪他們的位置,誰要敢對這三個位置覬覦,那麽就等同於是徐清的敵人,徐清是一定會不惜一切代價去消滅掉這些政治上的敵人的,這個位置的爭奪,將會隻在江浙集團中展開,最後得出一個結果,交到徐清的手中。


    當然,這其中的爭鬥一點也不會小,畢竟在江浙集團中,也有著彼此之間的勢力劃分,誰能接人張景升的位置,可並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不過這其中的事情,徐清是不會管的,作為政治上的盟友,徐清給予他們十分寬鬆的自由,無論選擇誰出來,對於徐清來說,並不會有太大的問題,畢竟選誰出來,代表的都是江浙集團的利益,而隻要代表江浙集團的利益,那麽在大事上起碼就不會反對自己的決定。


    小事上當迴會因為政治上的分歧而產生不同的見解,但這對於徐清來說,並不是問題,畢竟能夠進入政事堂的人,沒有一個是蠢材,大家都在朝廷上摸爬滾打幾十年,誰還不知道什麽事情能做,什麽事情不能做嗎,能夠進入參選宰相名單的人,幾乎都是人精,也不會有人跟徐清硬碰硬的,而有些地方,徐清也能忍。


    宋朝的朝堂,注定不是一個一言堂的地方,皇帝不能一言堂,首相自然也不能,徐清也不希望做成一言堂,雖然一言堂將帶給他很大的權利,讓他可以去做任何想做的事情,可徐清卻並不這麽想,看看諸葛亮吧,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近乎所有的事情他都自己來操勞,內政外交軍事,甚至是糧草後勤,他都安排的十分穩妥,整個蜀漢,就是諸葛亮一個人說了算,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確實憑借著自己傑出的才能,以一己之力撐住了蜀國的半壁江山,並且在國力明顯不如吳魏兩國的情況下,已然攻伐頻頻,且幾次都差點讓魏國丟失長安洛陽,可謂是千年難得一遇的人才。


    但諸葛亮這麽做的後果,卻讓徐清十分警惕,他在的時候,蜀國政通人和,上下一心,舉國之力便是為了恢複漢室,但等他一死,卻沒有一個人能夠繼承他的事業,整個國家開始衰敗,最後成為三國中第一個被滅國的國家,諸葛亮確實偉大,但因為他的大包大攬,因為其他人不如自己聰明,所以將全部的事情都捏在自己的手裏,事必躬親,便是連士兵犯了錯,都得自己來監督懲罰,數鞭子抽的次數,這樣怎麽會不累,整個國家都依賴一個人,當這個人離去之後,自然是要完的。


    更何況徐清自認自己比諸葛孔明來說實在是差的太遠了,如此多智近妖之人,他活著的時候起碼還能把控朝局,使整個國家如同一台機器一般運轉,若是自己,恐怕整個國家都得被他玩壞了也說不定,畢竟自己最大的優勢就是超越前人的見識,但若論起智謀,與這個時代最為傑出的人,自歎弗如了。


    自己智商不如諸葛亮,若是還要去做諸葛亮的事情,那最後的結果恐怕就是整個國家在自己死後分崩離析,或者是自己無法控製住局勢,導致整個國家坍塌,最後自己要麽流亡海外,要麽賦閑在家,或者被憤怒的人民殺死也說不定,故而徐清並不會做一言堂的事情,把適合的人放在適合的位置上,這才是徐清該做的,大包大攬,最後隻會樣樣失敗。


    對於江浙集團的候選人,徐清也隻是做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其中獲勝幾率最大的還是如今擔任戶部尚書的趙思銭,首先當然是他的職位相對來說,是整個江浙集團最高的,從一品,僅僅比宰相第一級,二來則是他的資曆夠久,從為官以來到現在,大概已經有三十年左右的時間了,今年五十四歲,算是為官最為巔峰的時期,政治操守不錯,算得上是一個好官,曆任三屆地方官員,做的都還不錯,當地的老百姓也誇讚過他的本事,唯一有所不足的大概就是他的家族在江浙集團中實力並不是特別的大。


    最近幾年靠著這位趙思銭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可在那些老牌家族的眼中,卻像是一個暴發戶一樣,所以許多古老的家族對於這一位大人並不是那麽的支持,他們更加願意選擇如今擔任教部侍郎的陸子遊,此人出生浙江陸家,據說這個家族十分古老,甚至與三國時代的陸遜都有著一定的淵源,至於到底有沒有那麽長,還是後世人們牽強附會的後果,徐清並不知道,但是這個家族確實在江浙十分強大,且關係盤根錯節,跟許多江浙豪門都有通婚,且非常的有錢,所擁有的跨國集團,在許多殖民地都擁有私人武裝,也就是私人軍隊,大概在三萬左右,擁有著不俗的戰鬥力。


    擁有自己家族的支持,雖然陸子遊官階不過正三品,相比起趙思銭有著不小的差距,但雙方當選的可能性倒是差不多的,而對於徐清來說,誰當選對自己都沒有太大的影響,這兩個人都是他親自提拔上來的,屬於政治上的盟友,而對陸子遊,那更是有一份師生之情,兩個人為人處世的方式,徐清都很熟悉,所以倒也沒有不適應的地方,若是讓他必須選一個人,那他還是會選趙思銭的。


    畢竟兩人雖然都很優秀,但是陸子遊畢竟資曆太淺,徐清倒不是瞧不起沒有工作經驗的,而是作為宰相,掌控全國的重要資源,如果是一個經驗不足的人,那麽徐清就要花費很大的力氣,去幫助他習慣這份工作,而趙思銭則不同,他在底層和地方上摸爬滾打好多年,對於民生的疾苦以及該怎麽處理這些關係,相比起陸子遊來說,要懂得多得多。


    與陸子遊的出身不同,趙思銭的出生是很普通的,父母原本是江南的賣油郎,靠給鄰裏賣油為生,趙思銭從小就喜歡讀書,父母倒也通情達理,便讓他去讀,願意賺錢養他上私塾,倒也不是為了讀書進學,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之後能夠懂得仁義禮智信,知道做人的道理,最多就是以後在做生意的時候,不要連一二三四五都不認識罷了,但卻沒想到趙思銭是個讀書的苗子,旁人需要花費幾天功夫才能讀懂的文章,他在老師的講解下立刻就能懂,且能舉一反三,被私塾裏的先生看做是神童,精心培養,甚至在知道了趙思銭的家境之後,還主動免去了趙思銭的學雜費,讓他可以無後顧之憂的讀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平淡為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銘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銘哀並收藏平淡為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