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計劃在一個如此龐大的帝國之中,都需要十分小心謹慎的處理,徐清隻負責最終的決策和掌握整個國家的大方向,至於具體的事情還是需要交由基層去處理的,這也是為什麽基層幹部這麽重要的原因,中國曆史上的王朝,很多領導人都非常的智慧,他們深切的明白這個國家到底是哪裏出了問題,但壞就壞在這基層上,一個國家,光是頂層建築優秀是沒有用的。


    中國曆代以來,科舉取士隻是讓他們當官而已,但對於吏員卻沒有什麽太大的要求,很多吏員甚至是世襲的,這在宋朝更是非常常見,所以導致縣令往往在一個縣裏麵並沒有什麽太大的權利,因為這些縣令都是流水,幾年一換而已,所以對於自己的行政治理也不是特別的上心,即便上心也是專注在經濟發展上,以此來讓自己離開縣城,往上爬而已。


    這些吏員有的時候才是這些地方衙門真正的地頭蛇,畢竟他們沒有參加過科舉,所以一輩子也隻能在這一個地方工作,自然也就沒有什麽往上爬的心思了,這些人往往在地方上擁有巨大的權利,他們的好壞也將直接決定一個國家的根基到底穩不穩固。


    而事實便是這些人所組成的基石,實在是有些靠不住,在中國這片土地上,從來沒有千年的王朝,但卻有許多千年的家族,這些家族便是依托著一代代的吏員、官員的傳承,慢慢形成的,這些吏員在當地擁有很強大的影響力,他們之間互相聯姻,變成地主和鄉紳,然後通過考試,慢慢把自己的子孫送進官場,從而成為當地十分強大的士族,這就是吏員的厲害之處。


    別看他們地位十分低下,但是根基卻非常的深厚,為此,徐清想要把他們鏟除掉也是花費了很多的時間,他一上來並沒有立刻將這些吏員全部裁撤,然後換上科舉的人才,以此來加強底層官吏的素質和加強朝廷對於地方的控製力,而是先選擇進行工業化,讓地主的能量減弱,然後再慢慢開始對他們這些世襲的吏員進行一定程度的變動。


    不然要是直接動手的話,這些吏員可是掌握著整個宋朝將近一半以上的土地,而在古代,掌握了土地,便也掌握了人口,在地方上是如同土皇帝一般的存在,如果直接攻擊他們,為了自己的權益,指不定他們會做出什麽事情來,所以開啟工業化,將他們手中的人力慢慢抽出來,如此再施行改製,便要容易的多了。


    麵對一群有錢的地主和麵對一群有人的地主,徐清還是覺得前者比較容易對付,再有錢,對於造反來說並沒有任何的益處,更何況朝廷也趁著這個機會組建了新式的軍隊,地主階級想要抗衡,顯然短時間內是不可以的,而徐清的改製也不是那麽的血腥暴力,而是一步步慢慢來,這就讓許多人並不是那麽的難以接受。


    而地主們的心也是不齊的,很多人從工業運動中賺到了足夠的錢,對於權力也就不是那麽的向往,而還有一些人則是家裏有人當官,既然能夠通過科舉製度繼續往上爬,又何必糾結一個吏員呢,所以大多數的地主階級也就失去了反抗的想法,再加上精銳部隊在側,自然也就沒有什麽其他的想法了。


    更何況徐清的改革官製是很溫和的,他並沒有直接把這些吏員的權力直接剝奪,而是通過開設新衙門的方式,讓舉人和進士們,還有大學生們進入到衙門辦公,以擴大公務員隊伍的方式來慢慢改造這支底層公務員隊伍,這樣一來,吏員們自然也就沒有什麽反駁的理由了,然後等到這些吏員年紀大了退休之後,便把他們的位置交給有一定經驗的舉人、進士和學生們來擔任,通過一種潛移默化的手段來把權利收攏到這些有才能的官員手中,開始慢慢把吏員和官員之間的藩籬打破。


    而這一點,這些世襲的吏員們也沒有反駁的理由,除非他們能夠證明自己的兒子比這些舉人和進士以及學生要優秀的多,如果他們真的能證明,徐清並不介意讓這些家族繼續擔任這個職位,世襲罔替,但事實是除了極少數家教極嚴的家族之外,大多數都是一些普普通通之輩,跟這些就經過科舉考試以及高考出來的人根本無法相提並論。


    所以最後通過這種方式,慢慢的進行換血,從最底層的吏員,慢慢到捕快、縣尉之類相當於後世局長之類的官職,全部開始變成官員製度下的人物,而底層的衙門公務人員也慢慢開始由部門自我推薦,開始變成考試進入。


    把科舉製度普及到基層公務員隊伍中,讓更加有才華的人來擔任公務員,這就是徐清的想法,對於科舉製度,他並不反感,之所以後來科舉製度在中國臭了大街,主要原因是明朝之後,以八股取士,重文章而不重實際,這才變成了無用之學,但這並不表明科舉製度是錯誤的,起碼他在一個不平等的時代,給了普通老百姓一個可以登龍門的機會,這在歐洲、日本是根本不可能有的,中國做出了這個發明,可以說是對整個世界都有著巨大的貢獻。


    隻不過是考核的內容陷入了昏聵,並不代表這個製度有問題,雖然用考試成績來劃分人的等級高低,這看起來很不公平,但起碼用成績來劃分人的上下高低,總比用血緣、關係來劃分要好得多吧,所以這套製度在現有的所有製度中還是最為公平的,所以徐清便理所當然的把這套製度給擴大了,隻不過考試的內容則要進行更改了,首先當然是不能考四書五經了,不然高中生是根本考不了得,如今宋朝的高中中,教授四書五經的自然還有,但也隻是能夠背誦而已,你要讓他們像那些進士們一樣,引經據典,可以闡述其中的眾多思想這是不可能的。


    而且底層吏員,也確實不需要這些技巧,而是需要一些更加專業的技巧,為了徐清還專門請了很多人才以製定各種各樣不同的考試,比如說對於司法係統,就專門出考核法律的題目來進行考試,考試通過就可以獲得法官的資格證,有了這個證書,就可以去任何法院報名參加工作。


    還有的比如說捕快,就必須要有一定的刑偵能力,對於經濟犯罪,就必須要懂金融,如果要搞衛生的,起碼要由衛生的專業文憑或者專業,總而言之,就是盡可能把各種門類進行細化,然後招收專業人才來使整個衙門變得更加高效和分工清晰。


    並且吏員和官員之間的隔閡也被徹底打破,隻要工作的好,從底層吏員升級到官員並不是什麽問題,如果學識不夠,朝廷也可以對那些優秀的吏員進行大學的專門培訓,讓他們具備更好的能力來為衙門服務,通過這種種手段,如今宋朝的基層部門可以說是已然大換血,絕大部分的首腦人物,幾乎全部都是通過科舉考試進來的,至於公務員則是通過公務員考試來的。


    這之間現在唯一的隔閡就是從公務員成為官員,需要經過科舉考試,但這科舉考試也不單單隻是考四書五經,而是考其他許多專業的東西,通過這一場考試,便可以成為官員了,放到現在這叫晉升審查,隻不過宋朝人習慣把這道關卡依舊稱唿為科舉考試所以也就約定俗成繼續把他當做科舉考試了。


    隻不過原本的科舉考試是舉人們參加考試,然後選出來當進士,而現在的科舉考試,已經基本見不到讀書人的影子了,所有來參加考試的基本都是吏員,從讀書人的渠道,變成吏員們升遷的渠道,這無疑讓這條通道變得更加專業了起來,至於讀書人參加的考試,就變成了公務員考試,通過這種方法,重塑整個科舉製度,讓他變得更加科學,這就是徐清這十幾年才人才選拔上進行的推廣。


    而事實證明,這一套製度確實要比原本的科舉製度好得多,他極大的提高了底層公務員們的辦事能力,以及對於他們的積極性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人生來就是害怕未知的,但若是你的人生連一點點未知都沒有了,這恐怕才是最可怕的,若是按照原本的製度,你即便再優秀,隻要不通過科舉考試,你就一輩子隻是一個吏而已,而這個科舉考試是非常難的,他根本就不考你的專業,隻考你的四書五經,試想一個整天趴在工作台上不停工作的人,又哪裏有時間去鑽研這些經典著作呢?


    若是他真的能夠考上,也隻能說明他沒有在好好工作罷了,而如今的這套新科舉製度,則是把專業放在了第一位,同時對於公務員的績效考評也是折算成成績打入科舉成績的,所以平日裏工作的程度就非常重要了,這也讓許多優秀的吏員可以升遷進入更高層去發展,這樣的人生才是有未來的不是嗎。


    若是當一個吏員爬到頂峰,他前麵已經沒有任何路了,他還奮鬥什麽呢,人生已經一眼望到了頭,這種人生比起充滿未知的人生來說,更加無趣,人生總是要有意外的,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這才會讓一個人不枉此生來這人間走一遭,若是到處都是已經被知道的事情,也確實沒有任何的意義了。


    但即便有這麽一套已經堪稱跟現代製度沒什麽區別的製度在運行著朝廷下發的命令了,但這套製度的執行力還是有著非常巨大的問題的,首先便是所有中央朝廷的通病,那就是不懂得變通,一個政策朝廷怎麽說,底下就怎麽做,一點都不考慮每個地區的發展不同便製定一樣的標準,這就給當地會造成巨大的損失。


    就比如徐清曾經規定過國家最低工資,當時訂的是一個月不得少於十貫錢,這是最低工資,當然考慮到各個地區的收入不平等,所以這個十貫是可以來迴增刪的,發達一點的城市可以把這個標準往上提一提,經濟不是特別好的城市則可以把這個標準往下降一降,左右差距可以在三貫錢左右,也就是最低七貫錢,最高十三貫錢,以此作為標準。


    但等到政令下發到地方,真正執行的時候,除了極個別城市對這道政令有自我的更改之外,其他幾乎全部照搬,定為十貫,這在當時直接給整個社會造成了巨大的問題,畢竟有很多人之所以到比較貧困的地方來辦工廠,就是為了廉價勞動力來的,現在猛然把最低工資提高到十貫錢,這已經不比發達城市少多少了,而直接在發達城市設立工廠,就可以當場賣,然後通過發達的交通網絡販運到全國各地進行販賣,而在這些貧困地區,交通設施落後,運輸的成本往往要占據產品價值的三分之一左右,這就讓很多商家都退出了這些城市,重新迴到了大城市,可以說給許多小城市一記重擊,在當時許多縣的經濟都是下滑的,而不是上升的,後來被徐清緊急叫停,這才算是止血了。


    這種情況也不是發生過一次了,還有比如說徐清規定宋朝所有的單位都必須要進行文化建設,文化建設的想法可以自行構想,但真正能夠做到的隻有一丁點人而已,大部分人還是按部就班,就是建設圖書館、博物館,沒有任何新奇的花樣,這或許就是幾種製度不好的地方,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權力太過分散了。


    宋朝一直執行的政策就是強幹弱枝,這一點不僅僅是在軍事上如此,在政治上同樣也是如此,比如把唐朝時期的三個宰相變成了群相,然後在地方上則把權利徹底拆分,財權、行政、軍事分別歸屬於不同的部門,以此來遏製地方勢力的發展。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平淡為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銘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銘哀並收藏平淡為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