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前兩位自然不用說,當然是北美西大陸和東大陸了,西大陸人口稠密,東大陸全部都是平原且地域廣闊,擁有十分優良的港口,同時麵對大西洋,對麵便是歐洲,如今可是有許多歐洲人從自己的家鄉搭著船隻來到新大陸的。
這些人的身份各不相同,有牧師,也有強盜,罪犯,更有許多的貴族為了躲避黑死病而遠洋前往這片未知的大陸,對於未來的人口來說,可以說並不稀缺,這兩片土地是發展前景最好的,至於整個南美洲,就要差很多了,因為亞馬孫河,這條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實在是太過於澎湃。
激烈到明明是條河,卻擁有攪動漲潮、退潮的能力,這樣的河流,世界上也僅此一條,這便是天塹,將整個南美洲分成了兩個部分,同時還有一條安第斯山脈,貫穿整個南美洲,將整個南美洲再度分成兩截,可以說在地理位置上是非常不利的。
尤其是亞馬孫河,這條河流的存在,雖然造就了世界上最大的盆地,亞馬孫河盆地,但也因為有這條河的存在,整個亞馬孫河流域,絕大部分土地都是原始森林,人類以現在的手段是非常難以征服的,不像平原,無論是氣候還是環境都更加適應人類的生存。
原始森林可就沒那麽適應人類的生存了,這些土地大多處於南熱帶或者是南亞熱帶,這種地方,又因為亞馬孫河所帶來的充沛雨量,直接導致這個地方的森林生長極為茂盛,你即便把這些樹砍掉,很快就很重新生長起來,對於基礎建設來說,這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了。
就像火車鐵軌,最適合修建的地方自然是平原地區了,丘陵也好,高山也好,鐵路無疑修建的難度就會增加,而在這種原始森林裏麵,想要修鐵路就更加困難了,中國人修建跨長江大橋和跨黃河大橋,也是很後麵的事情了,而這兩條中國的母親河在亞馬孫河的麵前,卻根本不值一提,這是一條自己會湧潮的巨大河流,並且全年不結冰,流量巨大,想要在上麵修建橋梁,這簡直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除此之外,如果想要砍伐這些原始森林,先不說對全世界的影響會有多大,單單是水土流失,就會讓這片地方陷入徹底的混亂,要知道亞馬孫河之所以能夠安然無事,完全是因為在河流的周圍,植被豐富,將泥沙全部鎖在了土地上,而若是植被數量減少,洪水、水土流失以及河水渾濁,動植物數量減少,種類減少將會是必然的事情,所以亞馬孫河的周圍,很多地方都是不能動的,更何況在這條河的周圍,還有不少的原始部落,他們隱匿在河流之中,不與外部人進行交流,對待移民猶如仇寇,在這種情況下,移民情況其實是非常不利的。
畢竟中國人大多數生長在亞熱帶地區,而南美洲接近赤道,大多數人其實是不喜歡的,唯有像阿根廷、智利、秘魯這樣的地方還算比較受歡迎,至於巴西之類的地方,去的人其實一直都不多,像宋朝的人,大多數還是更加喜歡美國的環境,緯度與中國相仿,氣候也差不多,大多數地方都是遼闊的平原,基礎建設也極為的方便,在這樣的地方,顯然更適合宋朝這樣一個農業民族的生存,所以最開始的移民,自然是北美洲更加占據優勢了,至於中美洲,則隻能依靠轉運站港口這一點,來進行盈利了。
當然,如果僅僅想要依靠中轉站的話,那麽中美洲雖然現在發展的不錯,但未來的發展卻依舊堪憂,畢竟光靠中轉,這顯然不是一個好的發展,不過沒關係,徐家在新大陸的安排並不僅僅隻有中美洲這一處而已,在東大陸,徐家也早已經建起了紐約城,隻不過這一次並不叫紐約城,而是改名為新昆山城。
這種叫法也是徐清提議的,老師取名字著實是一件太麻煩的事情,而歐洲的辦法就很好,把自己的地名前麵家一個新字,就完全可以算作是一個新的地名了,比如紐約,因為就是new york,翻譯過來就是新約克郡,約克郡是英國的地名,相當於中國的省,後來變成了新大陸紐約的名字,同理新奧爾良,新墨西哥這些都是曾經就有的名字,這樣翻譯,方便記,也方便使用。
提前布局,讓徐清可以從容應對許多的情況,而通過這樣的分化,也讓朝廷在新大陸的力量被徹底削弱,除非趙昕願意再派遣部隊進入新大陸駐紮,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其他殖民地的軍隊不可能調動,而本土的軍隊想要調動,顯然需要地方官的配合以及中央的配合,徐清在這種時候又怎麽可能配合呢,所以就按兵不動了。
劃分的結果確定,趙曙自然擔任西大陸殖民地的總督,其餘的總督也是各自就位,接下來的一個問題就毛戡鑒的去留問題了,原本作為總督,他自然應該留在新大陸,但現在新的總督就位,且是擔任實權的總督,毛戡鑒再擔任州牧,顯然就沒有任何的意義了,所以根據朝野的意思便是把他撤迴來再說。
趙昕自然也是這個意思,毛戡鑒在新大陸的還是很有影響力的,雖然他很貪,也不怎麽管事,但是在大是大非上還是沒有問題的,同時也照顧到了絕大多數人的利益,再說了,若是沒有毛戡鑒,如今的新大陸也不會變成現在這副景象,所以新大陸的人民還是很愛戴毛戡鑒的,而毛戡鑒通過奏折來看,顯然已經選擇站在徐清的陣營之中了,這個時候讓他留在新大陸,自然十分不妥,當然還是迴到本土來,或者是調到其他殖民地上去,以此來解決毛戡鑒這個人的歸屬。
至於朝廷上的人,雖然也想讓他離開新大陸,但跟趙昕想的卻並不一樣,他們之所以要讓毛戡鑒離開新大陸,主要還是希望他能夠迴到本土來,畢竟毛戡鑒如今在海軍還是非常有威望的,皇帝掌握陸軍,徐清雖然通過裴德衍節製四十萬大軍,但終究還是有些不夠的,尤其是若是真的需要在大內皇宮之中用到軍隊了,這些軍隊會聽從徐清的命令麽?
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畢竟如今聽從徐清的命令,是因為沒有觸犯到皇帝的生命,但若是要背負君王的生命時,他們還願意那麽幹麽,根據宋朝的製度,軍隊屬於皇帝,在法理上,這便是站不住腳的,所以大臣們非常希望毛戡鑒可以把水軍帶迴到本土來,這樣一來,既可以削弱朝廷在新大陸的力量,同時也有一支有生力量加入進來,可以與汴京城外的陸軍形成掣肘,一方麵相互牽製,另一方麵也是互相唿應,即便一方不聽從命令,還有另外一支軍隊可以調動,這是他們想要調迴軍隊的理由。
畢竟自古以來,水軍都要比陸軍思想開闊許多,就像當年的蘇聯革命,是海軍率先吹起了革命的號角,這說明了海軍在思想上,要比陸軍更加來的開放一些,也更加願意從國家的概念去思考問題,而陸軍相比來說,大多都沒有接受過什麽高等教育,最為崇尚的便是忠君思想,讓他們在和平年代,或許還能夠站在徐清這一邊,但若是真要讓他們做什麽的話,必然是會猶豫的,而猶豫在政治上,無疑是非常危險的舉動,所以海軍的迴歸顯然是必須的。
至於海軍,因為要操控船上的設備,跟陸軍這樣隻知道衝鋒的人並不同,需要大量的知識才能夠準確的執行長官的命令,所以海軍的教育水平普遍要比陸軍來得高,待遇也要比陸軍來得好,在這種條件下,同時海軍成立的年代非常晚,是一支很新的部隊,除了長官是從水師時代調任過來的之外,很多兵源全部都是新招募的,這些士兵大多接受過新式教育,自然在思想上也更加接近徐清的思想,在這種情況下,顯然更為讓朝廷信任,也算是安心了。
如今的宋朝,總計有四支水師,分別是印度洋水師,太平洋水師,近海水師以及遠西水師,其中近海水師最為強大,一共有戰艦六十艘,接下來便是太平洋水師,戰艦五十餘艘,之後的兩隻水師數量就要少得多,屬於新組建的,這隻統計了戰艦,至於運輸艦,則並沒有進行統計,其數量就要更加的多了,而這樣一支太平洋水師,其軍隊人數在兩萬人左右,外加上運輸部隊兩萬人,總計四萬人,如果能夠駐紮在青島,隻要搭乘火車,抵達汴京城隻需要一天的時間,這樣一支部隊,顯然對於朝廷來說格外重要。
但徐清卻並不同意這樣做,如果毛戡鑒迴到本土,確實有利於朝廷的部署,但是卻會讓趙曙在新大陸失去一個最大的敵人,這樣一來,新大陸的統合時間將會更加的短,到時候或許移民的數量都還沒積累起來,西大陸就會被趙曙給統合了也說不定,所以毛戡鑒必須要留在新大陸,作為趙曙改變西大陸的絆腳石,至於什麽時候迴來,當然是要等其他大陸的移民數量與西大陸持平之後再迴來了。
等到那個時候,移民數量增加,幾大殖民地的信念也紛紛堅定之後,趙曙即便放開手腳,也絕對不敢輕易下達改弦更張的命令,那時毛戡鑒再迴來,也不會有任何的問題了,至於現在,徐清是絕對不可能答應的,畢竟水師是新大陸一支重要的力量,如果此時撤走,對於趙曙來說,實在是太便宜他了。
而對於徐清的意見,朝野自然意見也是不同,有的人認為縣固本再培元,就是建議還是把軍隊移動到本土來,才更加保險,而還有的人則認為,應該像徐清說的那樣,把軍隊留在新大陸用來牽製住新大陸的親王們,最後在徐清的強大影響力下,軍隊還是按照他的想法,留在了新大陸,至於汴京城周圍的軍隊自然也需要進行改變,這是徐清所需要進行的妥協,比如說給士兵們上課,這自然是最好的辦法了額。
若想要人不效忠於一個人,而是效忠於國家,教育無疑是最好的辦法,而對於這一點,皇帝顯然也無法改變,畢竟他不能下達命令說軍隊不能接受教育,若是真的敢下達這樣的命令,那趙昕的威望,也應該要降到穀底了,畢竟教育如今可是全民參與的事情,若是士兵不能接受教育,還是朝廷直接下達命令,這樣的事情,絕對是會造成軍隊嘩變的。
而軍隊接受教育,這一點趙昕既然無法反駁,那麽便是徐清的專權了,畢竟軍隊的指揮權雖然屬於皇帝,但軍隊的其他東西,可都是由朝廷來負責了,以增長見識和軍事素養為借口,來進行國家教育,這就是徐清要做的,通過這種方式,將軍隊從皇帝的手中,拿到國家的手中,這便是徐清要做的。
雖然不能改變指揮權,但是思想卻是可以通過教育改變的,到時候即便首都有變,那麽這支軍隊也不會完全站在趙昕的這一邊,而是會分裂成兩個部分,隻要如此,徐清就有機會可以進行改變了,這是他所要的時間,同時裴德衍作為統帥,隻要徐清給他製造出一個裂口,他就能在這個裂口上,繼續支撐,直到讓這隻軍隊徹底變成朝廷的軍隊,隻要做到了這一點,徐清的目的也就達到了,而群臣也就不用擔心了,安撫下群臣的心思之後,徐清還寫了封信給毛戡鑒。
畢竟計劃有變,原本認為毛戡鑒還有機會擔任一塊殖民地的總督,可現在看來,顯然是不可能的了,所以徐清隻能夠重新寫一封信,一來是安撫毛戡鑒,二來則是讓毛戡鑒注意趙曙,不要讓他短時間內掌管西大陸,盡量拖延這個時間,以讓移民的數量增加。
(本章完)
這些人的身份各不相同,有牧師,也有強盜,罪犯,更有許多的貴族為了躲避黑死病而遠洋前往這片未知的大陸,對於未來的人口來說,可以說並不稀缺,這兩片土地是發展前景最好的,至於整個南美洲,就要差很多了,因為亞馬孫河,這條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實在是太過於澎湃。
激烈到明明是條河,卻擁有攪動漲潮、退潮的能力,這樣的河流,世界上也僅此一條,這便是天塹,將整個南美洲分成了兩個部分,同時還有一條安第斯山脈,貫穿整個南美洲,將整個南美洲再度分成兩截,可以說在地理位置上是非常不利的。
尤其是亞馬孫河,這條河流的存在,雖然造就了世界上最大的盆地,亞馬孫河盆地,但也因為有這條河的存在,整個亞馬孫河流域,絕大部分土地都是原始森林,人類以現在的手段是非常難以征服的,不像平原,無論是氣候還是環境都更加適應人類的生存。
原始森林可就沒那麽適應人類的生存了,這些土地大多處於南熱帶或者是南亞熱帶,這種地方,又因為亞馬孫河所帶來的充沛雨量,直接導致這個地方的森林生長極為茂盛,你即便把這些樹砍掉,很快就很重新生長起來,對於基礎建設來說,這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了。
就像火車鐵軌,最適合修建的地方自然是平原地區了,丘陵也好,高山也好,鐵路無疑修建的難度就會增加,而在這種原始森林裏麵,想要修鐵路就更加困難了,中國人修建跨長江大橋和跨黃河大橋,也是很後麵的事情了,而這兩條中國的母親河在亞馬孫河的麵前,卻根本不值一提,這是一條自己會湧潮的巨大河流,並且全年不結冰,流量巨大,想要在上麵修建橋梁,這簡直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除此之外,如果想要砍伐這些原始森林,先不說對全世界的影響會有多大,單單是水土流失,就會讓這片地方陷入徹底的混亂,要知道亞馬孫河之所以能夠安然無事,完全是因為在河流的周圍,植被豐富,將泥沙全部鎖在了土地上,而若是植被數量減少,洪水、水土流失以及河水渾濁,動植物數量減少,種類減少將會是必然的事情,所以亞馬孫河的周圍,很多地方都是不能動的,更何況在這條河的周圍,還有不少的原始部落,他們隱匿在河流之中,不與外部人進行交流,對待移民猶如仇寇,在這種情況下,移民情況其實是非常不利的。
畢竟中國人大多數生長在亞熱帶地區,而南美洲接近赤道,大多數人其實是不喜歡的,唯有像阿根廷、智利、秘魯這樣的地方還算比較受歡迎,至於巴西之類的地方,去的人其實一直都不多,像宋朝的人,大多數還是更加喜歡美國的環境,緯度與中國相仿,氣候也差不多,大多數地方都是遼闊的平原,基礎建設也極為的方便,在這樣的地方,顯然更適合宋朝這樣一個農業民族的生存,所以最開始的移民,自然是北美洲更加占據優勢了,至於中美洲,則隻能依靠轉運站港口這一點,來進行盈利了。
當然,如果僅僅想要依靠中轉站的話,那麽中美洲雖然現在發展的不錯,但未來的發展卻依舊堪憂,畢竟光靠中轉,這顯然不是一個好的發展,不過沒關係,徐家在新大陸的安排並不僅僅隻有中美洲這一處而已,在東大陸,徐家也早已經建起了紐約城,隻不過這一次並不叫紐約城,而是改名為新昆山城。
這種叫法也是徐清提議的,老師取名字著實是一件太麻煩的事情,而歐洲的辦法就很好,把自己的地名前麵家一個新字,就完全可以算作是一個新的地名了,比如紐約,因為就是new york,翻譯過來就是新約克郡,約克郡是英國的地名,相當於中國的省,後來變成了新大陸紐約的名字,同理新奧爾良,新墨西哥這些都是曾經就有的名字,這樣翻譯,方便記,也方便使用。
提前布局,讓徐清可以從容應對許多的情況,而通過這樣的分化,也讓朝廷在新大陸的力量被徹底削弱,除非趙昕願意再派遣部隊進入新大陸駐紮,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其他殖民地的軍隊不可能調動,而本土的軍隊想要調動,顯然需要地方官的配合以及中央的配合,徐清在這種時候又怎麽可能配合呢,所以就按兵不動了。
劃分的結果確定,趙曙自然擔任西大陸殖民地的總督,其餘的總督也是各自就位,接下來的一個問題就毛戡鑒的去留問題了,原本作為總督,他自然應該留在新大陸,但現在新的總督就位,且是擔任實權的總督,毛戡鑒再擔任州牧,顯然就沒有任何的意義了,所以根據朝野的意思便是把他撤迴來再說。
趙昕自然也是這個意思,毛戡鑒在新大陸的還是很有影響力的,雖然他很貪,也不怎麽管事,但是在大是大非上還是沒有問題的,同時也照顧到了絕大多數人的利益,再說了,若是沒有毛戡鑒,如今的新大陸也不會變成現在這副景象,所以新大陸的人民還是很愛戴毛戡鑒的,而毛戡鑒通過奏折來看,顯然已經選擇站在徐清的陣營之中了,這個時候讓他留在新大陸,自然十分不妥,當然還是迴到本土來,或者是調到其他殖民地上去,以此來解決毛戡鑒這個人的歸屬。
至於朝廷上的人,雖然也想讓他離開新大陸,但跟趙昕想的卻並不一樣,他們之所以要讓毛戡鑒離開新大陸,主要還是希望他能夠迴到本土來,畢竟毛戡鑒如今在海軍還是非常有威望的,皇帝掌握陸軍,徐清雖然通過裴德衍節製四十萬大軍,但終究還是有些不夠的,尤其是若是真的需要在大內皇宮之中用到軍隊了,這些軍隊會聽從徐清的命令麽?
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畢竟如今聽從徐清的命令,是因為沒有觸犯到皇帝的生命,但若是要背負君王的生命時,他們還願意那麽幹麽,根據宋朝的製度,軍隊屬於皇帝,在法理上,這便是站不住腳的,所以大臣們非常希望毛戡鑒可以把水軍帶迴到本土來,這樣一來,既可以削弱朝廷在新大陸的力量,同時也有一支有生力量加入進來,可以與汴京城外的陸軍形成掣肘,一方麵相互牽製,另一方麵也是互相唿應,即便一方不聽從命令,還有另外一支軍隊可以調動,這是他們想要調迴軍隊的理由。
畢竟自古以來,水軍都要比陸軍思想開闊許多,就像當年的蘇聯革命,是海軍率先吹起了革命的號角,這說明了海軍在思想上,要比陸軍更加來的開放一些,也更加願意從國家的概念去思考問題,而陸軍相比來說,大多都沒有接受過什麽高等教育,最為崇尚的便是忠君思想,讓他們在和平年代,或許還能夠站在徐清這一邊,但若是真要讓他們做什麽的話,必然是會猶豫的,而猶豫在政治上,無疑是非常危險的舉動,所以海軍的迴歸顯然是必須的。
至於海軍,因為要操控船上的設備,跟陸軍這樣隻知道衝鋒的人並不同,需要大量的知識才能夠準確的執行長官的命令,所以海軍的教育水平普遍要比陸軍來得高,待遇也要比陸軍來得好,在這種條件下,同時海軍成立的年代非常晚,是一支很新的部隊,除了長官是從水師時代調任過來的之外,很多兵源全部都是新招募的,這些士兵大多接受過新式教育,自然在思想上也更加接近徐清的思想,在這種情況下,顯然更為讓朝廷信任,也算是安心了。
如今的宋朝,總計有四支水師,分別是印度洋水師,太平洋水師,近海水師以及遠西水師,其中近海水師最為強大,一共有戰艦六十艘,接下來便是太平洋水師,戰艦五十餘艘,之後的兩隻水師數量就要少得多,屬於新組建的,這隻統計了戰艦,至於運輸艦,則並沒有進行統計,其數量就要更加的多了,而這樣一支太平洋水師,其軍隊人數在兩萬人左右,外加上運輸部隊兩萬人,總計四萬人,如果能夠駐紮在青島,隻要搭乘火車,抵達汴京城隻需要一天的時間,這樣一支部隊,顯然對於朝廷來說格外重要。
但徐清卻並不同意這樣做,如果毛戡鑒迴到本土,確實有利於朝廷的部署,但是卻會讓趙曙在新大陸失去一個最大的敵人,這樣一來,新大陸的統合時間將會更加的短,到時候或許移民的數量都還沒積累起來,西大陸就會被趙曙給統合了也說不定,所以毛戡鑒必須要留在新大陸,作為趙曙改變西大陸的絆腳石,至於什麽時候迴來,當然是要等其他大陸的移民數量與西大陸持平之後再迴來了。
等到那個時候,移民數量增加,幾大殖民地的信念也紛紛堅定之後,趙曙即便放開手腳,也絕對不敢輕易下達改弦更張的命令,那時毛戡鑒再迴來,也不會有任何的問題了,至於現在,徐清是絕對不可能答應的,畢竟水師是新大陸一支重要的力量,如果此時撤走,對於趙曙來說,實在是太便宜他了。
而對於徐清的意見,朝野自然意見也是不同,有的人認為縣固本再培元,就是建議還是把軍隊移動到本土來,才更加保險,而還有的人則認為,應該像徐清說的那樣,把軍隊留在新大陸用來牽製住新大陸的親王們,最後在徐清的強大影響力下,軍隊還是按照他的想法,留在了新大陸,至於汴京城周圍的軍隊自然也需要進行改變,這是徐清所需要進行的妥協,比如說給士兵們上課,這自然是最好的辦法了額。
若想要人不效忠於一個人,而是效忠於國家,教育無疑是最好的辦法,而對於這一點,皇帝顯然也無法改變,畢竟他不能下達命令說軍隊不能接受教育,若是真的敢下達這樣的命令,那趙昕的威望,也應該要降到穀底了,畢竟教育如今可是全民參與的事情,若是士兵不能接受教育,還是朝廷直接下達命令,這樣的事情,絕對是會造成軍隊嘩變的。
而軍隊接受教育,這一點趙昕既然無法反駁,那麽便是徐清的專權了,畢竟軍隊的指揮權雖然屬於皇帝,但軍隊的其他東西,可都是由朝廷來負責了,以增長見識和軍事素養為借口,來進行國家教育,這就是徐清要做的,通過這種方式,將軍隊從皇帝的手中,拿到國家的手中,這便是徐清要做的。
雖然不能改變指揮權,但是思想卻是可以通過教育改變的,到時候即便首都有變,那麽這支軍隊也不會完全站在趙昕的這一邊,而是會分裂成兩個部分,隻要如此,徐清就有機會可以進行改變了,這是他所要的時間,同時裴德衍作為統帥,隻要徐清給他製造出一個裂口,他就能在這個裂口上,繼續支撐,直到讓這隻軍隊徹底變成朝廷的軍隊,隻要做到了這一點,徐清的目的也就達到了,而群臣也就不用擔心了,安撫下群臣的心思之後,徐清還寫了封信給毛戡鑒。
畢竟計劃有變,原本認為毛戡鑒還有機會擔任一塊殖民地的總督,可現在看來,顯然是不可能的了,所以徐清隻能夠重新寫一封信,一來是安撫毛戡鑒,二來則是讓毛戡鑒注意趙曙,不要讓他短時間內掌管西大陸,盡量拖延這個時間,以讓移民的數量增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