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當然僅僅是徐清對於時代的感想而已,未來到底如何,沒有誰能夠說得清楚,如果徐清隻是一個普通人,他斷然不會去想那麽多,可無奈他就是一個當權者,且還是一個可以決定宋朝人,甚至是全人類命運的人,這就讓他不得不去設想未來的世界,局勢會有什麽樣的變化。
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這或許就是如今徐清心中的寫照吧。
徐寧跟自己的妻子在談話中安然入睡,宋朝的月色下,始終帶著吵吵嚷嚷的聲音,古代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習慣已然被慢慢打破,在這片繁榮昌盛的土地上,你到處都可以看到不夜的城市在喧囂聲中迎來白天,這樣的繁華,是過去數千年所不曾有過的,而現在,則像是再平常不過的場景一樣,出現在人們的身邊,這是一個無比繁榮的時代,無論他到底有多麽的險惡和難堪,這終究是一個比以前要好得多的時代。
徐清不忍心看見這個時代被毀了,大多數人也不想,所以這個時代必然會繼續前進,帶著人類和他的信徒,走到那接近未來的地方。
等到第二天,徐寧和慧真公主早早起了床,今天他和自己的妻子要進宮一趟,朝拜一下自己的老丈人,當朝的太上皇,趙禎,宋仁宗自從退休以後,便對天文學充滿了興趣,甚至在自己的皇宮中還置辦了好幾台大型的天文望遠鏡,用來觀測遠處的天體,對於朝堂之上的事情,早已經是沒有什麽關心了。
每日裏見到的要麽就是科學院的天文學家,要麽就是社會上的名流,聽聽他們談一談對於如今世界的看法,此時的宋仁宗褪去了皇帝的光環和權威,儼然已經變成了一位哲學家和科學家,他驚歎於地球之外的廣闊世界,對於當年自己統治宋朝土地便洋洋自得感到無比的羞恥。
相較於地球來說,便是整個地球都在自己的控製之下,也不及遠處一顆小小的星球帶給宋仁宗的影響大,在那望遠鏡下,一個讓人著迷的世界就會出現在眼前,那個世界不像人間吵鬧喧嘩,他無比的安靜,隻有那一顆顆璀璨的星辰在無邊的黑色中散發著光芒。
趙禎對於外太空的觀測,最先開始於月球,這是地球唯一的一顆衛星,他從地球出現時便始終相伴在地球的身邊,也是人們在夜晚時候最容易見到的一顆星球,它的存在,影響著地球的磁場,也讓人們的精神世界得以無限的擴張,人們在夜色之中看到月亮就會想到無數的思鄉之情,也會感慨團圓的珍惜。
這是一個寄托了許多文人心思的星體,趙禎在獲得自己的望遠鏡之後,第一個觀測的目標自然就是這樣一顆星體,而當趙禎通過望遠鏡看到這顆星球的時候,心中的震撼,自然是無比強大的。
在人們心目中代表著一切美好的月亮,原來竟然布滿了可怕的傷痕,在這顆星球上,沒有廣寒宮,也沒有嫦娥,更沒有一隻小兔子和一顆桂花樹,神話故事中的一切,在這裏都不存在,整顆月球之上,隻有荒涼,沒有任何其他的東西,除此之外,便是巨大,大到讓趙禎都有一種害怕的感覺。
要知道,趙禎所使用的望遠鏡是如今世界上最先進的望遠鏡,作為皇帝,他當然能夠享受這樣的待遇,雖然如今的宋朝玻璃打磨技術還並不算特別高超,可這僅僅限於可以量產的物品而已,趙禎所使用的望遠鏡,是讓一百多名世界上最厲害的工匠用了四年的時間,這才打造完畢的,在精度上,遠超當代的所有玻璃製品,而在設計上,也是科學家們通過五年的時間,用各種科學方法,數學計算之後設定的標準,稱得上是人類社會的一大工業奇跡,像這樣的科學望遠鏡,整個宋朝一共就隻有五台而已,一台在汴京望天台,一台在昆山府,還有一台在瓊州府,最後一台則在西安,這五台機器,是當今世界上最為先進的天文望遠鏡。
就趙禎使用的天文望遠鏡來說,總長大概在二十米左右,想要操縱他就需要起碼三十個人,才可以調整一個合適的角度,采用的是折射式的設計方案,是一種使用透鏡做物鏡,利用屈光成像的技術,具有寬廣的視野,高對比度和良好的清晰度,按照曆史的軌跡,這樣的望遠鏡是在1608年誕生於荷蘭,而現在,它則誕生在中國,並且憑借著強大的國力,一下子就摒棄了當年歐洲天文學家的做法,並沒有造出適合個人使用的小天文望遠鏡,而是直接做成了巨大的天文望遠鏡,倍率在四百左右,在這樣一個倍率之下,月球的表麵清晰無誤,太陽耀斑盡收眼底,土星環,木星條紋都可以清晰的浮現在眼前,是名副其實的國寶級別的東西了。
光是一台的造價就達到來了四百萬貫左右,總共五台,被分別安置在各個地方,由此可見,徐清的科技強國策略走的確實還不錯,這樣的大投入,足夠在兩座相距不遠的城市之間修建一條鐵路了,可這筆錢兩千萬貫的花費卻用來建設了五座大型天文望遠鏡,要知道這些投入是不會產生任何迴報的,僅僅隻是基礎物理學的一部分而已。
誰都知道,基礎物理學非常的重要,所有的科學成就,都是基於基礎物理學才能誕生的,就像有了相對論才能有核彈一樣,有了波粒二象性才能擁有信號一類的東西是一樣的,所以基礎物理學非常的重要,但是他有兩個很大的問題,一個是投入在短期內是不可能產生任何收入的,這一點想必大家都很容易明白,因為是基礎的東西,所以想要把理論轉化為實踐,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這也是許多人不願意進行基礎投資的原因。
而另外一點,就是投入大了,這一點或許大家不太了解,這一段時間,中國國內的科學界中,就大型粒子對撞機的建設問題,產生了很大的分歧,其中楊振寧一派認為不應該建設大型粒子對撞機,而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長王怡芳一派則認為應該建造,其中最為關鍵的問題就是大型對撞機的價格,實在是大到一個沒邊的地步了。
要多少錢呢?根據科學家的估算,以當今物價來計算的話,大概相當於兩百億美元左右,這樣一台大型對撞機,將擁有遠超如今歐洲對撞機的能力,直接成為世界最頂尖的對撞機,並且擁有二十年以上的優勢。
大家或許會覺得兩百億美元好像也沒什麽麽?當今中國都已經是十一萬億美元gdp的大國了,這麽一點錢,難道很多麽?
其實真的很多,要知道,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大部分的國家收入需要投入進與民生相關的投資中去,這樣一來,能用在科研上的經費就十分有限了,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6年,全國科技投入大概在1.75萬億元,相當於全國gdp總量的百分之二點一二,而美國的科研經費則是在四千億美元左右,換算成人民幣則是在二點四萬億元,這樣一個數字看上去很大,但是研究經費並不是科研經費,像美國,這麽大一筆經費之中,科研經費僅僅隻有百分之十五是在其中而已,剩餘的經費則要用在很多其他的地方,所以這筆錢其實並不多。
而在中國,基礎研究經費占據科研經費才隻有百分之五左右,遠遠不及發達國家的百分之十五,在這樣一個數字下,想要研究超大型對撞機,無疑是難度重重的,再加上民生問題迫在眉睫,在這種時候研究什麽超大型對撞機,自然引起了很大的反對。
再加上隨著現代科技水平的提高,科研方向也是越來越細,導致需要錢的地方也是越來越多,兩百億美元的東西,相當於一千兩百億人民幣,這直接把對於高能物理所的投資增加了接近三百倍,這樣一個對撞機,其價格相當於武廣高鐵,還有港珠澳大橋,這樣一筆巨款的投資,在中國的科研界可謂是掀起了巨大的腥風血雨,討論聲音也是不絕於耳的。
到最後中央拍板決定修建,這中間花費的時間無疑是非常漫長的,甚至到現在,這一件事也都還沒有確定,要知道這可是在二十一世紀,人們早已經習慣了科學,可依舊還是有人會認為這樣的投資進入民生領域要更好一些,而認為投入到基礎科學領域是不好的事情。
科學家們或許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理性討論,楊振寧先生不支持建設大型對撞機的初衷也隻是希望把這兩百億美元拿出來,用以培養中國其他方麵領域的專家,以此來衝擊更多的科學家進入世界一流水準,畢竟科研經費就這麽一點,你一下子拿走兩百億,其他科學家的經費自然要削減,而科研經費對於一個科學家來說,自然是十分重要的東西了,稱為生命也絲毫不覺得不妥。
現在如果要修建一個超大型粒子對撞機,其必然會擠壓其他科研人員的經費,這便是問題的關鍵,但這僅僅隻是對於上層的科學家們來說而已,在民間,則大多數人都有一種反對的情緒,兩百億美元,拿出來做什麽不好,偏偏要研究什麽大型對撞機,這種不切實際的東西,並且這種思想非常的普遍,從此也可以看出,科學的道理想要深入人心,還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
而在宋代,情況就更加糟糕了,如今的宋朝,雖然看上去繁花似錦,一派歌舞升平的樣子,朝廷也是非常有錢,可以說是根本就沒有地方花,但是這並不代表老百姓的生活就已經非常好了,相反,隨著人類生活的水平上升,他們對於環境、精神上的需求,也開始提上了議程,所以如今宋朝的財政開支,也是越來越大,有環境的,還有教育的,這些都需要朝廷花錢。
國家越有錢,開支就會越高,這是必然的事情,而在這樣的開支下,拿出那麽大一筆錢去修建幾個天文台,著實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畢竟這些天文台跟普通老百姓並沒有什麽關係,能夠使用的也隻有全國最頂尖的學者而已,除此之外,沒有人可以使用這些機器,雖然說宋仁宗建設這些機器的目的是為了自己的喜好,可在某種程度上,他確實是進一步推進了基礎科學的發展,畢竟要是單單依靠科學家的力量,想要修建這樣的東西,可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啊。
這就有點像隋煬帝楊廣了,他修建運河是為了下江南玩樂的,可到後來這條大運河卻展現了自己的生命力,成為了中國內陸運輸的命脈,這或許是楊廣自己也沒有想到的,趙禎所做的這一切也是一樣,他之所以要修建望遠鏡,完全是為了滿足自己喜好而已,但這筆錢又太過巨大,根本就不想從自己的腰包裏出,所以最後讓工部來出,但就出他一個人的望遠鏡又不是特別的好。
所以這件事就讓他一直很難堪,直到在一次聚會上,一位天文學家聽說了老皇帝這事兒之後,靈機一動,便找了個機會在跟趙禎進行學術探討的時候,告訴他如今科學院希望能夠修建一些新的天文望遠鏡,來觀察地外星河,並且還希望在皇帝的宮中也修建一座,以此來讓趙禎可以天天看著天上的星星。
這樣的提議立刻獲得了趙禎的同意,他本就想要修建一個望遠鏡來望天,可他本性又不是特別隨便的人,不像隋煬帝,想怎麽樣,就怎麽樣,絲毫不顧及其他人,相反,趙禎則是一個老好人,盡管心裏有貪念,但也不會明晃晃的表現出來,當聽到這位天文學家的消息之後,立刻便同意了這件事,隨後便跟趙昕說要修建這個天文望遠鏡。
(本章完)
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這或許就是如今徐清心中的寫照吧。
徐寧跟自己的妻子在談話中安然入睡,宋朝的月色下,始終帶著吵吵嚷嚷的聲音,古代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習慣已然被慢慢打破,在這片繁榮昌盛的土地上,你到處都可以看到不夜的城市在喧囂聲中迎來白天,這樣的繁華,是過去數千年所不曾有過的,而現在,則像是再平常不過的場景一樣,出現在人們的身邊,這是一個無比繁榮的時代,無論他到底有多麽的險惡和難堪,這終究是一個比以前要好得多的時代。
徐清不忍心看見這個時代被毀了,大多數人也不想,所以這個時代必然會繼續前進,帶著人類和他的信徒,走到那接近未來的地方。
等到第二天,徐寧和慧真公主早早起了床,今天他和自己的妻子要進宮一趟,朝拜一下自己的老丈人,當朝的太上皇,趙禎,宋仁宗自從退休以後,便對天文學充滿了興趣,甚至在自己的皇宮中還置辦了好幾台大型的天文望遠鏡,用來觀測遠處的天體,對於朝堂之上的事情,早已經是沒有什麽關心了。
每日裏見到的要麽就是科學院的天文學家,要麽就是社會上的名流,聽聽他們談一談對於如今世界的看法,此時的宋仁宗褪去了皇帝的光環和權威,儼然已經變成了一位哲學家和科學家,他驚歎於地球之外的廣闊世界,對於當年自己統治宋朝土地便洋洋自得感到無比的羞恥。
相較於地球來說,便是整個地球都在自己的控製之下,也不及遠處一顆小小的星球帶給宋仁宗的影響大,在那望遠鏡下,一個讓人著迷的世界就會出現在眼前,那個世界不像人間吵鬧喧嘩,他無比的安靜,隻有那一顆顆璀璨的星辰在無邊的黑色中散發著光芒。
趙禎對於外太空的觀測,最先開始於月球,這是地球唯一的一顆衛星,他從地球出現時便始終相伴在地球的身邊,也是人們在夜晚時候最容易見到的一顆星球,它的存在,影響著地球的磁場,也讓人們的精神世界得以無限的擴張,人們在夜色之中看到月亮就會想到無數的思鄉之情,也會感慨團圓的珍惜。
這是一個寄托了許多文人心思的星體,趙禎在獲得自己的望遠鏡之後,第一個觀測的目標自然就是這樣一顆星體,而當趙禎通過望遠鏡看到這顆星球的時候,心中的震撼,自然是無比強大的。
在人們心目中代表著一切美好的月亮,原來竟然布滿了可怕的傷痕,在這顆星球上,沒有廣寒宮,也沒有嫦娥,更沒有一隻小兔子和一顆桂花樹,神話故事中的一切,在這裏都不存在,整顆月球之上,隻有荒涼,沒有任何其他的東西,除此之外,便是巨大,大到讓趙禎都有一種害怕的感覺。
要知道,趙禎所使用的望遠鏡是如今世界上最先進的望遠鏡,作為皇帝,他當然能夠享受這樣的待遇,雖然如今的宋朝玻璃打磨技術還並不算特別高超,可這僅僅限於可以量產的物品而已,趙禎所使用的望遠鏡,是讓一百多名世界上最厲害的工匠用了四年的時間,這才打造完畢的,在精度上,遠超當代的所有玻璃製品,而在設計上,也是科學家們通過五年的時間,用各種科學方法,數學計算之後設定的標準,稱得上是人類社會的一大工業奇跡,像這樣的科學望遠鏡,整個宋朝一共就隻有五台而已,一台在汴京望天台,一台在昆山府,還有一台在瓊州府,最後一台則在西安,這五台機器,是當今世界上最為先進的天文望遠鏡。
就趙禎使用的天文望遠鏡來說,總長大概在二十米左右,想要操縱他就需要起碼三十個人,才可以調整一個合適的角度,采用的是折射式的設計方案,是一種使用透鏡做物鏡,利用屈光成像的技術,具有寬廣的視野,高對比度和良好的清晰度,按照曆史的軌跡,這樣的望遠鏡是在1608年誕生於荷蘭,而現在,它則誕生在中國,並且憑借著強大的國力,一下子就摒棄了當年歐洲天文學家的做法,並沒有造出適合個人使用的小天文望遠鏡,而是直接做成了巨大的天文望遠鏡,倍率在四百左右,在這樣一個倍率之下,月球的表麵清晰無誤,太陽耀斑盡收眼底,土星環,木星條紋都可以清晰的浮現在眼前,是名副其實的國寶級別的東西了。
光是一台的造價就達到來了四百萬貫左右,總共五台,被分別安置在各個地方,由此可見,徐清的科技強國策略走的確實還不錯,這樣的大投入,足夠在兩座相距不遠的城市之間修建一條鐵路了,可這筆錢兩千萬貫的花費卻用來建設了五座大型天文望遠鏡,要知道這些投入是不會產生任何迴報的,僅僅隻是基礎物理學的一部分而已。
誰都知道,基礎物理學非常的重要,所有的科學成就,都是基於基礎物理學才能誕生的,就像有了相對論才能有核彈一樣,有了波粒二象性才能擁有信號一類的東西是一樣的,所以基礎物理學非常的重要,但是他有兩個很大的問題,一個是投入在短期內是不可能產生任何收入的,這一點想必大家都很容易明白,因為是基礎的東西,所以想要把理論轉化為實踐,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這也是許多人不願意進行基礎投資的原因。
而另外一點,就是投入大了,這一點或許大家不太了解,這一段時間,中國國內的科學界中,就大型粒子對撞機的建設問題,產生了很大的分歧,其中楊振寧一派認為不應該建設大型粒子對撞機,而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長王怡芳一派則認為應該建造,其中最為關鍵的問題就是大型對撞機的價格,實在是大到一個沒邊的地步了。
要多少錢呢?根據科學家的估算,以當今物價來計算的話,大概相當於兩百億美元左右,這樣一台大型對撞機,將擁有遠超如今歐洲對撞機的能力,直接成為世界最頂尖的對撞機,並且擁有二十年以上的優勢。
大家或許會覺得兩百億美元好像也沒什麽麽?當今中國都已經是十一萬億美元gdp的大國了,這麽一點錢,難道很多麽?
其實真的很多,要知道,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大部分的國家收入需要投入進與民生相關的投資中去,這樣一來,能用在科研上的經費就十分有限了,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6年,全國科技投入大概在1.75萬億元,相當於全國gdp總量的百分之二點一二,而美國的科研經費則是在四千億美元左右,換算成人民幣則是在二點四萬億元,這樣一個數字看上去很大,但是研究經費並不是科研經費,像美國,這麽大一筆經費之中,科研經費僅僅隻有百分之十五是在其中而已,剩餘的經費則要用在很多其他的地方,所以這筆錢其實並不多。
而在中國,基礎研究經費占據科研經費才隻有百分之五左右,遠遠不及發達國家的百分之十五,在這樣一個數字下,想要研究超大型對撞機,無疑是難度重重的,再加上民生問題迫在眉睫,在這種時候研究什麽超大型對撞機,自然引起了很大的反對。
再加上隨著現代科技水平的提高,科研方向也是越來越細,導致需要錢的地方也是越來越多,兩百億美元的東西,相當於一千兩百億人民幣,這直接把對於高能物理所的投資增加了接近三百倍,這樣一個對撞機,其價格相當於武廣高鐵,還有港珠澳大橋,這樣一筆巨款的投資,在中國的科研界可謂是掀起了巨大的腥風血雨,討論聲音也是不絕於耳的。
到最後中央拍板決定修建,這中間花費的時間無疑是非常漫長的,甚至到現在,這一件事也都還沒有確定,要知道這可是在二十一世紀,人們早已經習慣了科學,可依舊還是有人會認為這樣的投資進入民生領域要更好一些,而認為投入到基礎科學領域是不好的事情。
科學家們或許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理性討論,楊振寧先生不支持建設大型對撞機的初衷也隻是希望把這兩百億美元拿出來,用以培養中國其他方麵領域的專家,以此來衝擊更多的科學家進入世界一流水準,畢竟科研經費就這麽一點,你一下子拿走兩百億,其他科學家的經費自然要削減,而科研經費對於一個科學家來說,自然是十分重要的東西了,稱為生命也絲毫不覺得不妥。
現在如果要修建一個超大型粒子對撞機,其必然會擠壓其他科研人員的經費,這便是問題的關鍵,但這僅僅隻是對於上層的科學家們來說而已,在民間,則大多數人都有一種反對的情緒,兩百億美元,拿出來做什麽不好,偏偏要研究什麽大型對撞機,這種不切實際的東西,並且這種思想非常的普遍,從此也可以看出,科學的道理想要深入人心,還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
而在宋代,情況就更加糟糕了,如今的宋朝,雖然看上去繁花似錦,一派歌舞升平的樣子,朝廷也是非常有錢,可以說是根本就沒有地方花,但是這並不代表老百姓的生活就已經非常好了,相反,隨著人類生活的水平上升,他們對於環境、精神上的需求,也開始提上了議程,所以如今宋朝的財政開支,也是越來越大,有環境的,還有教育的,這些都需要朝廷花錢。
國家越有錢,開支就會越高,這是必然的事情,而在這樣的開支下,拿出那麽大一筆錢去修建幾個天文台,著實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畢竟這些天文台跟普通老百姓並沒有什麽關係,能夠使用的也隻有全國最頂尖的學者而已,除此之外,沒有人可以使用這些機器,雖然說宋仁宗建設這些機器的目的是為了自己的喜好,可在某種程度上,他確實是進一步推進了基礎科學的發展,畢竟要是單單依靠科學家的力量,想要修建這樣的東西,可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啊。
這就有點像隋煬帝楊廣了,他修建運河是為了下江南玩樂的,可到後來這條大運河卻展現了自己的生命力,成為了中國內陸運輸的命脈,這或許是楊廣自己也沒有想到的,趙禎所做的這一切也是一樣,他之所以要修建望遠鏡,完全是為了滿足自己喜好而已,但這筆錢又太過巨大,根本就不想從自己的腰包裏出,所以最後讓工部來出,但就出他一個人的望遠鏡又不是特別的好。
所以這件事就讓他一直很難堪,直到在一次聚會上,一位天文學家聽說了老皇帝這事兒之後,靈機一動,便找了個機會在跟趙禎進行學術探討的時候,告訴他如今科學院希望能夠修建一些新的天文望遠鏡,來觀察地外星河,並且還希望在皇帝的宮中也修建一座,以此來讓趙禎可以天天看著天上的星星。
這樣的提議立刻獲得了趙禎的同意,他本就想要修建一個望遠鏡來望天,可他本性又不是特別隨便的人,不像隋煬帝,想怎麽樣,就怎麽樣,絲毫不顧及其他人,相反,趙禎則是一個老好人,盡管心裏有貪念,但也不會明晃晃的表現出來,當聽到這位天文學家的消息之後,立刻便同意了這件事,隨後便跟趙昕說要修建這個天文望遠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