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修建地鐵的錢財,朝廷自然是拿不出分毫的,所有的錢都必須徐清自己去找,而經過工部的計算,這麽一長段鐵路,裏長大約在三百六十公裏左右,最後所需要花費的錢財大概在一千萬貫左右,這還隻是從汴京到真定府直通的價格,若是要連接周邊郡縣進入鐵路網,在沿線各地設置火車站的話,那就需要再次擴大投入成本,總裏長大概會在四百五十公裏左右,投入成本則會在一千五百萬貫,這無疑是一個龐大的數字,讓徐清一個人來承擔,顯然是根本不可能的。


    這個時候,徐清自然而然便想到了銀行這個工具,此時的銀行之中,總存款大約在六億貫左右,相當於北宋五年的財政收入,這樣大的一筆錢,放在那裏顯然是浪費了,所以徐清立刻將所有銀行的董事都召集了起來,召開了一次以投資鐵路業務為主題的會議,目的,便是讓這些董事們同意將銀行中的錢放進鐵路建設中去,以此來增強銀行的盈利成本。


    至於具體操作的方案,徐清也沒有多想,直接就把後世的運營方案給搬到了現在,讓銀行以貸款的名義全額投資汴真鐵路,然後將鐵路以產權名義交給銀行二十年左右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所有的火車票錢將全部交由銀行以還債,根據三司的計算,二十年的時間,以汴真線上數百萬的人口,足以徹底償還一千五百萬貫及利息,二十年後,再將鐵路歸於中央鐵道司控製。


    徐清這樣的想法自然得到了大部分銀行董事們的支持,趙禎作為銀行最大的股東,對此也並沒有什麽意見,穩賺錢的生意,不做白不做麽,所以這次會議隻召開了三天左右,第一份商業草案便草擬成功,當眾人簽字畫押之後,這一千五百萬貫錢便從銀行中拿出來投放進了鐵道司中去,一項宏偉的鐵道計劃立刻開始在大宋的疆土上動工了。


    而徐清修建鐵路的做法也立刻產生了連鎖反應,第一個反應便是鋼鐵的價格開始猛烈上漲,此時的宋國全年的鋼產量五萬噸左右,加上徐清新設計的冶煉廠,總產量也就在二十萬噸左右,這樣一個數字,對於一個農業國家來說,自然是大大的富裕了,畢竟農業國家既不造高樓大廈,也不造鐵路,輪船、工廠也大多都是木頭的或者是磚石搭建而成,這樣一個數字實在是有些多了。


    可是這樣一個數字對於人口超過八千萬,並且正在進行工業化的國家來說,那簡直就是太少太少了,四百五十公裏的鐵路,所耗費的鋼鐵最少便需要三萬噸左右的鋼材,這還隻是鐵軌所需的鋼材,除此之外車廂、車頭以及車軸這一係列的東西,所需要的鋼材就更多了,這對於鋼產量十分低下的宋朝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麻煩,而在市場規律之下,供小於求的時候,價格自然會飛漲,這便是建造鐵路徐清遇到的第一個麻煩。


    不過還沒等徐清想要去著手這個麻煩,有人便來幫徐清解決了,那就是宋朝的商人們,作為每個時代對於財富最為敏銳的一群人,他們在看到鋼材飛速上漲之後,立刻便明白了此中的商機,許多商賈們紛紛通過銀行理事會的關係聯係到徐清,用商人出錢投資,政府出技術建設冶煉廠的方式,來在全國各地建造新的冶煉廠,股權則由出資方掌握百分之五十五,技術方掌握百分之四十五,對於商賈們這樣的想法,徐清自然很是意外,不過繼而便是開心,他現在巴不得有人能夠幫他來建設這個國家呢,現在這些商人自己願意依附過來,他自然是欣然接受,一時之間,三司使和工部都忙的如同陀螺一般,一刻不得停歇,短時間內,全國被批準的鋼鐵廠便在二十個左右,一眾科學院的大佬們紛紛前往全國各地開始進行勘探和測試。


    整個大宋帝國也從徐清及少數人的單槍匹馬,進入到了全民大規模參與工業化的時代,其重要標誌便是大量的農村人口開始湧入城市之中變成工人,一個冶煉廠所需要的工人,大致在千人左右的規模,二十個便是兩萬人左右的規模,這還隻是初步審核的過程,隨著時間的流逝,各個地方要求興建冶煉廠的報告簡直如同書海一般堆疊起來,總計大概有上千的數量,這些鋼鐵廠所能夠容納的人口,將會在百萬級別左右,這無疑是一個十分龐大的數字,而這還不是最多的,更有潛力的則是在鐵路方麵。


    修建一條四百五十公裏的鐵路,所需要的工人大約在十萬人左右,這些人,都是由農村人直接變成了工人,而隨著鐵路的修建,商人們很快便再一次發現了商機,而銀行便是一個永遠不會保守秘密的地方,很快鐵路的修建方式和盈利模式便被眾多細心的商家給扒了出來,這種速度快,運貨方便的陸上工具立刻成為了人們眼中的時尚交通工具,他不僅僅能夠拿來運人,還可以拿來運貨,這其中的商機,隻要不是個傻子都能夠看得明白,一時之間,祈求朝廷允許民間資本投入鐵路行業的聲音立刻從全國各地傳來。


    尤其是華東、華北等平原地區,更是對於修建鐵路的欲望非常強大,這同時又再一次促進了鋼鐵業的迅猛發展,以及人口城市化的進程,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裏,整個大宋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從原本的七個直接突破到十七個,城市化的快速推進又再一次促發零售業、娛樂業的發展,一時之間整個大宋如同進入了工業化之前的大英帝國一般,繁榮的景象充斥著整個帝國,仿佛前方的戰爭已然不存在一般。


    麵對這樣速度的工業化,徐清也是有些摸不著頭腦,這個世界仿佛超出了他的控製一般,他隻能隨著不斷湧入的資金起舞,至於其他的大宋君臣就更別提了,麵對國家如此翻天覆地的發展,許多人甚至生出了改天換地的感覺來,而此時也有許多人開始對這些鐵路、鋼鐵廠開始詆毀起來,甚至在報紙上公開說這些東西將會毀滅大宋帝國之類的話,也是屢見不鮮。


    一個新生事物的誕生,往往會讓人們產生畏懼和警惕,這幾乎是人類社會的必然,所以對此徐清也沒有多去解釋,隻是讓自己所控製的報紙去將火車的好處和鋼鐵業的必要之處講清楚而已,至於那些謠言和偏見,徐清並不在意,因為他很清楚,人類之所以排斥新生事物,隻不過是因為他們還沒有從新生事物中得到過好處而已,隻要鐵路給他們帶來了切實的便利,那麽反對聲浪自然會慢慢減弱,人類的惰性,也是人類的人性一部分,兩者此起彼伏,這才構成了完整的人性。


    不過對於那些請求修建鐵軌的人,徐清還是暫時拒絕了他們的提議,此時此刻,以戰爭勝利為目標的建設方針才是徐清需要去注意的,其他的鐵路是有修建的必要,可不是在現在,整個國家的錢就這麽點,還需要存下一些來為國家做一些保障,若是全部揮霍出去大搞基礎建設,整個國家真的會被搞垮也說不定,所以徐清便也隻是把這些鐵路修建計劃延後,讓他們先跟三司規劃署的人談條件,自己則是專心致誌的監督汴真線的修建計劃。


    這是人類曆史上的第一條真正的火車線路,徐清自然是非常重視,畢竟這玩意兒十分有可能在百年之後還依舊存在,到時候或許自己的頭像會被放在鐵路旁邊供人瞻仰也說不定,徐清可不想把這條鐵路修成一個豆腐渣工程,然後讓後世的人來罵自己是個壞人,對於自己的名譽,徐清還是十分在乎的,這或許跟他的年紀有關,隨著年歲的增長,對於身後之事的重視也慢慢增強了起來,這種無意識的思維也讓徐清越來越小心謹慎。


    這種性格在修建鐵軌時便充分淋漓的顯示了出來,比如說站點的設立,徐清為了照顧各地方官的心態,往往會將沿線所有的縣城全部納入進鐵路網中,這一下子自然會讓鐵路網的總裏長不斷擴大,不過徐清卻隻能那麽做,為的就是不得罪地方階層,還有在鋼材選用上,徐清規定必須要用自己冶煉廠所產出來的新鋼,不能使用其他地方所產的剛才,為的就是要保證鐵軌的質量,從這些方麵可以看得出來,徐清真的是非常重視這條鐵軌了。


    除此之外,徐清還要求施工人員的負責人必須每天跟自己報備鐵路的規劃圖設計進度以及當地的招工情況,還有冶煉廠新鍋爐的搭建情況,徐清每天一問的態度也讓整個參與人員都感覺到了十分的緊張,工程進度也十分的快,就在韓琦攻克下上都的那一天,設計圖紙總算設計完畢,一條縱觀汴真地區的鐵路,便在工程師們的設計下,真正誕生了。


    不過這件事除了徐清很在意之外,真正在意的人隻是極少數而已,畢竟韓琦凱旋歸來,遼國大王逃遁於山海關之外的消息要振奮的多,這代表著宋朝百餘年的國恥總算得到洗刷,這樣的榮譽,又哪裏是小小的一條鐵路能夠比擬的呢,而韓琦在迴朝之後,也是受盡了榮寵,從原本的樞密院副使一躍成為了太子少傅,位列正二品,並且趙禎還在凱旋歸來之日,親自冊封韓琦為燕國公,以此來彰顯韓琦的功勞。


    不過也正如所有人的預料,韓琦得到了崇高的地位,可自此便失去了掌兵的權利,不得不說這十分令人扼腕,可韓琦的命終究是好的,他生在一個明君的時代,功高蓋主並沒有讓他死無葬身之地,而是封妻蔭子,這樣看來,韓琦無疑是幸運的,眾人也很是開心的為韓琦慶祝著,韓琦本人對此也沒有什麽傷感。


    奪迴燕雲這樣的頭銜,這已經比任何權利都要來得大了,對於韓琦來說,也已經夠滿足的了,再說他也不是從此退出政壇了,隻是退出了軍隊了而已,太子少傅一職,依舊讓他可以在朝廷上保持十分崇高的地位,這對於他來說,實在是非常尊崇了。


    而像裴德衍這樣的人,自然也獲得了十分豐厚的獎賞,封侯的封侯,升官的升官,整個大宋都在一片祥和的氛圍中很是歡樂,隻不過這歡樂隻是對於老百姓們而言,而對於整個朝廷來說,看著那一大筆的榮軍費和安置費,每個人的臉上恨不得能擠出山脈來。


    尤其是徐清和範仲淹,他們兩個人是最傷心的,當然兩個人傷心的點並不一樣,徐清傷心的是財政支出的報表,而範仲淹傷心的則是燕雲十六州的殘破,經過這長達一年的戰爭,整個燕雲之地由原本的四百三十萬人口直線下滑到兩百萬不到,許多縣城甚至被夷為平地,其中還有接近二十萬人成為了殘疾,糧食的缺口大概在兩萬噸以上,諸多地區痢疾、瘟疫蔓延,這樣的慘狀,讓範仲淹這位副宰相實在是有些想要破口大罵的衝動。


    廢了上億國帑,死了六十多萬的人,最後得到的便是那麽一個百廢不興的燕雲,這實在是讓範仲淹很是沮喪,而其中還有大量的人在戰勝了遼國之後,便開始對當地的宋朝駐軍不滿起來,一些小動作更是此起彼伏,南北漢人長久的分離,這無疑讓兩邊的人都有些離心離德,之所以會聚合在一起,隻不過是因為有共同的敵人罷了。


    現在這個敵人已經被消滅,燕雲的漢人們自然便想要擺脫宋朝人對於他們的控製,一時之間無數地方都產生了不少的暴亂,剛剛結束對外戰爭的宋朝軍隊不得不重新投入到對內鎮壓之中,和平建設的計劃隻能一再耽擱下去,這無疑是再一次讓範仲淹傷透了心。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平淡為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銘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銘哀並收藏平淡為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