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銀行,臣任門下侍郎以來,一直在三司使衙門學習、請教我朝之鹽鐵、度支製度,在閑暇時間,便經常會到集市上去逛逛,算是放鬆心情,而在這些集市上,經過臣的觀察發現,來往於京師的各地商人們,大多都需要從很遠的地方將貨物運送過來,然後到京師變賣成錢財,然後再將錢財運往家鄉換成貨物,如此循環往複,便是絕大多數商人的經營之道。


    這在臣看來,實在是太過辛苦了,臣就一直在想,能不能夠有一種辦法讓商人們可以不用那麽辛苦呢?畢竟臣之改革,主要涉及的方向,便是工業和經濟的改革,既然如此,為商人們提供更加便利的交易方式,便是臣必須要做的事情,基於這一點,臣便想出了銀行,通過銀行,商人們完全可以將運送到京師的貨物所變成的錢財,直接存進汴京的銀行之中,然後拿到一張錢款的銀票,隨後隻需要拿著這張銀票,便可以直接迴自己的家鄉,到當地的銀行換成銀子,這樣一來,不就方便了貿易往來麽。


    並且通過這些商人們所存的錢,他們一來一往,其間必然會有一個時間差,利用這一個時間差,銀行還可以開展貸款、投資等業務來賺取豐厚的利潤,除此之外,銀行還可以開展存款業務,來讓富商巨賈們將錢存放到銀行之中來賺取利潤,這樣一來,依臣來看,隻要施行得當,必然能夠在短期內賺取到大量的金錢,以供改革之用。“


    建設銀行,尤其是官方銀行,這無疑是一件無本萬利的事情,拿著別人的錢,然後錢生錢,這便是金融的本質,也是為什麽銀行家在商業界的地位如此之高的原因,徐清雖然不懂其中的門道,可是基本的銀行架構他還是十分清楚的,並且對於銀行的暴利,也是心知肚明,即便是十分粗糙的銀行製度,隻要能夠施行下去,所能夠得到的金錢,必然會是一個天文數字。


    趙禎看著徐清遞上來的奏折很是仔細,在此之前,他從來沒有聽說過銀行這個東西,這對於他來說,是一個完全陌生的行當,等到他通篇看下來之後,則不得不為徐清的奇思妙想感到欽佩,這種銀行的模式,非常像京城裏固有的銀莊,隻不過相比起銀莊來說,這所銀行是由國家控製的,並且盈利模式也要更加豐富許多,這讓趙禎感到很是心癢癢。


    作為大宋帝國的皇帝,他很清楚這個國家到底有多麽的富有,若是銀行真的能夠建立起來,必然能夠日進鬥金,可是趙禎的心中也有疑慮,自古以來,商人便是細枝末節,飽受爭議的工作,而現在,為了他們開辦銀行,先不說民議如何,單是商人們願不願意加入進來這件事,趙禎就有些拿不住了。


    那可是要他們把錢從自己的口袋裏送到別人的口袋裏啊,趙禎對於那些銀莊也有所了解,其中絕大多數有一定規模的銀莊,大多數都已經是第三代,第四代當家了,第二代當家的幾乎非常少,而第一代便把銀莊發展到一定規模的則基本沒有,從此也可見,想要別人把錢放在自己這兒,無疑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這其間,雙方的信任是必須要非常牢靠的。


    而這也是趙禎最沒有自信的地方,朝廷對於百姓絕對稱得上是天,可對於商人來說那可就不一定了,畢竟對於商人來說,往往跟朝廷反著幹,才是最能賺錢的,就像北宋要攻打西夏之前,必然要禁止商業貿易來阻斷西夏的貿易收入,往往這個時候,西夏國內的茶葉、絲綢的價格就會飆升,達到往日的五倍,甚至十倍,這對於商人來說,簡直是死了都要做的生意,至於朝廷的禁令,則是必然會被忽視的。


    這就是朝廷與商人之間的關係,數百年來基本上就是如此,現在想要讓他們把錢存進朝廷開辦的銀行之中?趙禎還真不敢肯定的說這事一定沒問題,所以對於徐清的自信滿滿,趙禎不由有些存疑,他問道:”徐卿,商人懼朝廷日久,現在讓商人們把錢從銀莊中拿出來,存入國家開辦的銀行之中,此法,可行麽?“


    “當然可行,陛下口中所謂銀莊,臣也曾經走訪過,根據臣的觀察,其中絕大多數銀莊,都是以賺取手續費和存款費用來達到盈利的目的,除此之外,便隻有拿錢投資地產、商鋪等一類方法來斂財,而銀行則不同,通過這些籌集上來的資金,完全可以形成另外一種盈利方式,比如說貸款,將錢財以貸款的形式放給需要金錢的商人,然後按照時間期限來收取利息,依托朝廷的力量,想要不還錢,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另外銀行還可以發行新的貨幣來賺取利潤,現在我朝所使用之貨幣,大多數為銅幣,其麵額太小,對於商業來說,實在是有所阻礙,陛下完全可以從市麵上買進黃金和白銀,然後將他們熔鑄成銀幣和金幣,這些金幣和銀幣就可以變成新的貨幣,而這項功能,則隻有銀行可以使用,陛下便獲得了金幣和銀幣製造的壟斷權,如此一來,不僅能夠方便商業貿易的往來,還能鞏固國家的執政基礎,這難道不是兩全其美之策麽。


    至於盈利的模式,除了印幣和貸款之外,我們還可以通過銀行的錢來成立國家項目,然後讓商人們進行投資,以股份的方式來分取每年的利潤,這也是賺錢的一種方法,這樣一來,我們就完全不必像銀莊那樣依靠收取手續費來賺取錢財,隻需要用其他方麵的利潤來彌補就是了,手續費自然而然也就能夠降低了。


    商人即便忌憚朝廷所辦的銀行,可既然是商人,就代表他們必然是為利所動的,那些大商人們,往往來一趟京師,所置辦的貨物價格往往以十萬貫作為基本單位,一年下來所交易的金額都會在百萬貫,即便是按照千分之八的方式來抽取費用,一年下來便要損失八千貫,這可是相當於一個富庶州府全年百姓的收入了,若是能夠減少,自然願意加入,陛下的擔心,便也就迎刃而解了。“


    徐清很是輕鬆的說道,銀行和銀莊,一字之差,天差地別,不得不說,站在高於這個時代一千年時間的距離看著這個時代的一切,無疑,這個時代的一切都是非常簡陋的,也包括他的製度,即便在這個時代他已經是出類拔萃了,可於21世紀來說,則猶如還沒有長大的孩童一般。


    人類總是不斷向前的,無論一個人多麽崇拜古代的生活,可若真是讓你迴到古代,你絕對會認為現代社會更為適合你的生存,這就人類區別於動物的地方,動物一千年前什麽樣,現在還是什麽樣,而人類則不同,一萬年前我們刀耕火種,現在則是文明薈萃,萬物靈長,其間的跨度,隻不過一萬年罷了。


    其中自然也包括賺錢的方法,此時的銀莊製度非常的簡陋,人們對於銀莊的概念,也隻是存錢然後取錢而已,等到真正的銀行開始發展,還得到十五世紀左右才會初步形成現代銀行的概念,而現在的銀莊,在銀行的麵前,根本就是不堪一擊的,對此徐清自然沒有必要擔心,他需要做的,隻是把銀行按部就班的製造出來就行了。


    聽了徐清的這番話,趙禎的心中也安定了不少,通過這道奏折,趙禎確實看到了很多不一樣的想法,這種想法是從來沒有人提過的,通過這些辦法能不能夠讓銀行這種東西存在於朝堂之上,趙禎不確定,可他願意去試一試,他對徐清說道:“那好,朕準了,徐卿,你就放心大膽的去幹吧。”


    趙禎點頭同意,徐清便有了工作的方向,離開宮殿之後,他立刻迴到了三司使,在應付了眾人的恭喜之後,徐清趕忙用今天晚上請客吃飯堵住了所有人的嘴巴,隨後便把三司使的官員全部召集了起來,把要建造銀行的事情告訴給了他們。


    其間自然是又要浪費一大堆口水,不過這比起範仲淹等人來說,倒是情況好了許多,畢竟銀行這東西,實在是個新鮮玩意兒,在徐清說出來之前,世間本沒有銀行,自然也就沒有既得利益者,不像範仲淹等人想要改革的對象,他們是既得利益者,想要從他們的手中奪走利益,自然是很難搞定的。


    而徐清在做的則是創造一個新產業出來,要說既得利益者勉強去找的話,也就是那些開銀莊的了,不過那些開銀莊的並不像那些地主一樣數量如此眾多,所以他們的力量也就不大,想要抵抗朝廷的力量是根本做不到的。


    凡是改革,最大的阻力便是既得利益者的反抗,而徐清的這項改革並沒有什麽像樣的既得利益者來反抗他,自然一通會議下來,這件事便也就徹底立項了,等到下班以後,徐清立刻把範仲淹等人叫到了自己的家裏,隨後把開設銀行的計劃告訴給了範仲淹等人,算是通了個氣。


    他們在表達驚訝之後也表示了自己會支持這項改革的意思,畢竟現在改革最缺的就是錢,而銀行能夠帶來欠,這就夠了,更何況根據徐清的說法,等到銀行真的做起來之後,其必然會產生大量的利潤,到時候隻要從其中分出一部分,以股份(對於股份,範仲淹等人自然不熟,為此,徐清還得把這其中的門道講給他們聽)的形式來給勳貴們,他們便能夠每年從銀行的得利中分到一部分,如此一來,範仲淹等人的改革壓力也能小上很多,這也是他們會支持的重要原因。


    這些人可以說是整個大宋朝堂之上站在最高點的人了,得到他們的支持,徐清心中便也沒有了任何一絲的恐慌,等到第二天上朝,徐清便把開設銀行的計劃,告訴給了所有來參加朝會的官員們。


    不出意外,絕大多數的官員臉上都寫滿了困惑,徐清便又講解了一便,經過皇帝、下屬、同僚這三遍下來,徐清對於銀行的論述已經是十分熟練了,所以隻花了一個時辰的時間,便把銀行的全套係統都給講完了,至於講完之後還不懂的,徐清也懶得多講了,反正這項計劃在徐清的眼中雖然很是重要,可在這些士大夫們的眼裏,隻不過是皇帝的又一個斂財工具罷了,隻不過是借徐清的口說出來罷了,他們又為什麽要反對呢?這不是讓皇帝難堪麽。


    可以說,士大夫們鄙視商人的傳統眼光在這個時候無疑幫助到了徐清,至於那些看出其中精妙的官員雖然有,可這些人隻是占據整個朝堂官員的少數,並且,既然知道了銀行的妙用,他們自然也就不會阻止了,等到朝堂議事通過之後,有許多官員便紛紛私下裏來找徐清,說自己能不能夠加入銀行,成為股東的一員,對於這些有錢人們,徐清自然是來者不拒。


    銀行的成立是需要本金的,這些本金會放在全國各個主要城市之中,來支付商人們的資產轉移,其金額非常的龐大,單單是依靠大宋朝的國庫,可實在不夠,畢竟這國家雖然挺有錢,可開銷也不少,能拿出來三百萬貫已經是極限了,而依照徐清的判斷,最起碼得需要一千萬貫的本金,才能夠保證資金運轉不會出現太大的缺口,這其中的七百萬,自然要通過這些人來募集了。


    對此,趙禎也表示了同意,徐清便也沒有了後顧之憂,反正隻要不讓他們的股本超過四成便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出現,而且有他們的加入,便也算是有了新的既定利益階層,如此一來,即便到時候有人想要反悔,依靠著這些新的利益階層,想要被推翻也不會那麽容易,這也是徐清之所以會吸納他們的主要原因。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平淡為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銘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銘哀並收藏平淡為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