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不過虛妄
我的青春戀愛物語沒有問題 作者:比企穀八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更~順便你們能不能給我留點麵子……說實話我確實是沒法寫現充生活啊!因為我脫離現充快五年了啊!五年前我確實是卡拉啦,公園啦,超市啦,迪廳啦什麽都玩過,但是這都過了五年了啊!我都快忘光了!你讓我怎麽寫啊豈可修!我隻是尋思著我以前幹過這些我就能寫出來,但是真動筆了不是那麽迴事啊!我完全忘了啊!我覺得那些事壓根沒啥好記的好麽!這才是卡文的真相啊!我雖然經曆過了但是我寫不出來啊!而且我家最近也確實是事情挺多的,所以我打算一邊取材一邊寫。我要是寫的假惺惺的我這不是砸了自己的招牌麽?也體諒一下這五年來都沒怎麽跟人交流的人苦逼的心情啊!總而言之還請各位見諒,以上……錢和更新我就直接等到九月十五號再計算吧,多出去的那些天就當補償了……)
責任,這個詞在現代看起來更像是一個笑話。
沒有誰喜歡在自己身上隨隨便便的背負著什麽東西生活。那樣活著多笨啊?每一個人都想要在自己身上攬到更多的好處,然後把什麽亂七八糟的東西扔到一邊。
所有人都希望自己不怎麽努力就能取得很好的成績,所有人都希望自己隨便幹幹就能弄出一片新天地,就好像稍微用功一下就肯定能成功一樣,而且成功了的話所有的榮譽和光輝都是屬於自己的。責任?隊伍?那是什麽東西?能吃麽?隻要成功不就好了嘛?
這種想法就像是病毒一樣在每一個人的心中蔓延。當宣傳機器開動的時候,似乎每一個人都認為自己是偉大的,是正確的,責任與義務被人當做社會主義的毒瘤。我們每個人都是自由的啊!我們為什麽要承擔責任?我們為什麽要有什麽狗屁不通的義務?那樣的話多難受啊,一點都不酷,而且看起來還很蠢,這樣怎麽能夠配得上我偉大而光輝的青春呢?
我敢擔保這個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這樣想的。
不勞而獲,能用簡單的東西就用簡單的東西。對於別人的付出和努力當做理所當然,對於別人的善良和意識全都當作是自己應得的東西,絲毫沒有感動或者觸動。
因為是我啊,所以才能得到。至於更多的理由,他們不會去思考。因為在他們的世界中也隻有自己。政府是黑暗的,社會是腐爛的,每一個人都在用恐怖的眼光看著周圍的每一個人。從他們黝黑而腐爛的瞳孔中映照出來的,有將是怎樣恐怖而絕望的世界呢?
那當然是這個世界上最恐怖的,最黑暗的世界了。
因為沒有責任,沒有義務的世界,每一個人都為了自己而活著的世界,不值得存在。
如同死去的幽靈一樣行走在街道上,思想逐漸的灰白了起來。曾經的話語仿佛黑白默片一樣在腦海中迴放。
‘我認為,每一個身份都有著他應盡的義務,而在他們應盡的義務之上,就是責任所帶來的力量。我不會放棄,我不會膽怯,如果前麵有山峰那就劈開他,如果前麵有大海的話那就拓開他。隻有人類,隻有我們自己團結起來才是這個世界最偉大的力量。所以,這次學園祭一定要弄好。不僅僅是為了我們,還是為了我們的母校,為了我們彼此的每一個人。’
看著前方十字路口上川流不息的汽車,一個男孩稚嫩但卻森然尖銳的聲音在腦海中震蕩。就像是一柄巨大的銼刀一樣,將顱骨不斷的摩擦著,帶出來一陣讓人牙酸的尖銳噪音。
‘你們難道不想在自己的雙手中創造出奇跡嗎?你們曾經是渣滓,我們的班級曾經被稱為垃圾班。但是現在又如何?如果一個人不行的話那就十個人,十個人就不行那就一百個人!就算是廢物,也會認識至少十個人。而那十個人,又會認識其他的人。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的距離跟我們相差不過七人。我們是年輕人,是孩子,是這個世界的基石。那麽有著這樣的身份的我們又有什麽理由不去締造一個讓大人們都感到震撼的奇跡呢?’
每一條街道我都無比的熟悉,因為曾經在這邊走過無數次。那是年輕的時候認為自己能夠改變世界時所做出來的布置。就像是扮演什麽一樣,用自己的金錢,自己的力量布置出來一個隱秘的,絕妙的場所。仿佛是在複製那個在腦海中存在著的世界一樣。
‘行動起來,執行起來,每一個學生都有著自己的義務,那就是學習。但是在那之上,我們還有著為母校爭光的責任,我們還有著為班級增添榮譽的責任,還有著為自己取得幸福的責任。借助其他人的力量並不可恥。我們的力量比我們想象中更可怕。如果我們隻有一個人,那麽我們是一個人。如果我們有十個人,我們就能影響整個年級。如果我們有一百個人,我們就能影響整個學校。那麽,如果我們有一整個學校的人,我們又能影響到什麽程度呢?整個國家!整個國家都會把目光團聚在我們的身上!這是必然的事情!’
赤紅色的旗幟開始出現,金黃色的圖標逐漸蔓延。在這個已經腐爛的國家中,金紅色的旗幟仿佛被切割了的傷痕一樣,在眼中呈現出一股血液一樣的猩紅色。
‘因為我們的身份,我們的身份是學生,我們的年齡不過十四五歲,我們是這個國家的希望,是未來。而當我們學校上千人團聚起來的時候,將會影響整個國家的目光。這雖然不會造成怎樣的影響,但是我們卻能在整個國家的麵前發表我們的聲音。以數千人的力量匯聚起來,發表同一個聲音。這意味著什麽你們知道麽?這意味著我們將會——’
數年前的聲音就像是悶雷般,連綿不斷的在胸腔與頭腦中炸裂。看著眼前那熟悉的房間,傾聽著周圍那嘈雜的音樂,心髒就像是燃燒起來一樣,將一股股熾熱的血液貫穿到四肢百骸。但是卻同樣的,將大腦放置到了世界上最冰冷的地方,讓它徹底的化作一團寒冰。
‘這意味著!我們,將會改變世界!’
伸手推開了大門,我看著那些熟悉的麵孔,露出了一個腐爛的笑容。
“……你們說要改變世界?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責任,這個詞在現代看起來更像是一個笑話。
沒有誰喜歡在自己身上隨隨便便的背負著什麽東西生活。那樣活著多笨啊?每一個人都想要在自己身上攬到更多的好處,然後把什麽亂七八糟的東西扔到一邊。
所有人都希望自己不怎麽努力就能取得很好的成績,所有人都希望自己隨便幹幹就能弄出一片新天地,就好像稍微用功一下就肯定能成功一樣,而且成功了的話所有的榮譽和光輝都是屬於自己的。責任?隊伍?那是什麽東西?能吃麽?隻要成功不就好了嘛?
這種想法就像是病毒一樣在每一個人的心中蔓延。當宣傳機器開動的時候,似乎每一個人都認為自己是偉大的,是正確的,責任與義務被人當做社會主義的毒瘤。我們每個人都是自由的啊!我們為什麽要承擔責任?我們為什麽要有什麽狗屁不通的義務?那樣的話多難受啊,一點都不酷,而且看起來還很蠢,這樣怎麽能夠配得上我偉大而光輝的青春呢?
我敢擔保這個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這樣想的。
不勞而獲,能用簡單的東西就用簡單的東西。對於別人的付出和努力當做理所當然,對於別人的善良和意識全都當作是自己應得的東西,絲毫沒有感動或者觸動。
因為是我啊,所以才能得到。至於更多的理由,他們不會去思考。因為在他們的世界中也隻有自己。政府是黑暗的,社會是腐爛的,每一個人都在用恐怖的眼光看著周圍的每一個人。從他們黝黑而腐爛的瞳孔中映照出來的,有將是怎樣恐怖而絕望的世界呢?
那當然是這個世界上最恐怖的,最黑暗的世界了。
因為沒有責任,沒有義務的世界,每一個人都為了自己而活著的世界,不值得存在。
如同死去的幽靈一樣行走在街道上,思想逐漸的灰白了起來。曾經的話語仿佛黑白默片一樣在腦海中迴放。
‘我認為,每一個身份都有著他應盡的義務,而在他們應盡的義務之上,就是責任所帶來的力量。我不會放棄,我不會膽怯,如果前麵有山峰那就劈開他,如果前麵有大海的話那就拓開他。隻有人類,隻有我們自己團結起來才是這個世界最偉大的力量。所以,這次學園祭一定要弄好。不僅僅是為了我們,還是為了我們的母校,為了我們彼此的每一個人。’
看著前方十字路口上川流不息的汽車,一個男孩稚嫩但卻森然尖銳的聲音在腦海中震蕩。就像是一柄巨大的銼刀一樣,將顱骨不斷的摩擦著,帶出來一陣讓人牙酸的尖銳噪音。
‘你們難道不想在自己的雙手中創造出奇跡嗎?你們曾經是渣滓,我們的班級曾經被稱為垃圾班。但是現在又如何?如果一個人不行的話那就十個人,十個人就不行那就一百個人!就算是廢物,也會認識至少十個人。而那十個人,又會認識其他的人。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的距離跟我們相差不過七人。我們是年輕人,是孩子,是這個世界的基石。那麽有著這樣的身份的我們又有什麽理由不去締造一個讓大人們都感到震撼的奇跡呢?’
每一條街道我都無比的熟悉,因為曾經在這邊走過無數次。那是年輕的時候認為自己能夠改變世界時所做出來的布置。就像是扮演什麽一樣,用自己的金錢,自己的力量布置出來一個隱秘的,絕妙的場所。仿佛是在複製那個在腦海中存在著的世界一樣。
‘行動起來,執行起來,每一個學生都有著自己的義務,那就是學習。但是在那之上,我們還有著為母校爭光的責任,我們還有著為班級增添榮譽的責任,還有著為自己取得幸福的責任。借助其他人的力量並不可恥。我們的力量比我們想象中更可怕。如果我們隻有一個人,那麽我們是一個人。如果我們有十個人,我們就能影響整個年級。如果我們有一百個人,我們就能影響整個學校。那麽,如果我們有一整個學校的人,我們又能影響到什麽程度呢?整個國家!整個國家都會把目光團聚在我們的身上!這是必然的事情!’
赤紅色的旗幟開始出現,金黃色的圖標逐漸蔓延。在這個已經腐爛的國家中,金紅色的旗幟仿佛被切割了的傷痕一樣,在眼中呈現出一股血液一樣的猩紅色。
‘因為我們的身份,我們的身份是學生,我們的年齡不過十四五歲,我們是這個國家的希望,是未來。而當我們學校上千人團聚起來的時候,將會影響整個國家的目光。這雖然不會造成怎樣的影響,但是我們卻能在整個國家的麵前發表我們的聲音。以數千人的力量匯聚起來,發表同一個聲音。這意味著什麽你們知道麽?這意味著我們將會——’
數年前的聲音就像是悶雷般,連綿不斷的在胸腔與頭腦中炸裂。看著眼前那熟悉的房間,傾聽著周圍那嘈雜的音樂,心髒就像是燃燒起來一樣,將一股股熾熱的血液貫穿到四肢百骸。但是卻同樣的,將大腦放置到了世界上最冰冷的地方,讓它徹底的化作一團寒冰。
‘這意味著!我們,將會改變世界!’
伸手推開了大門,我看著那些熟悉的麵孔,露出了一個腐爛的笑容。
“……你們說要改變世界?那是‘絕對’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