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至趙謹,下到宋臣們都暗暗點頭,這確是事實。
「到貴朝宣和年間,貴我兩朝海上之盟,約定共同伐遼。果然一舉成功!大石餘孽奔走西域,其恨毒大金亡其國,又豈能不恨大宋?請皇帝陛下恕在下直言,此前貴朝與契丹締結盟約一事,誠為不智,無異於與虎謀皮,養虎為患。如今契丹在邊境屢屢生事,這便是預兆。若宋金兩朝再不聯手加以反製,契丹人必然氣焰囂張,不可一世!」蕭裕在殿上旁徵博引,侃侃而談,趙謹聽得頻頻點頭。下麵的大臣也頗多認可之意。獨折彥質仍舊是事不關已一般,偶爾還嘴角一揚,露出一絲冷笑來。
「而大金則不然。」蕭裕突然話鋒一轉。「在下也不諱言,宋金之間,打了二十年的仗。過去的恩恩怨怨,在下不想提。隻一條,當今大金皇帝即位以後,深感前朝不恤民力,戮力拓邊,實為窮兵黷武取禍之道。二十年征戰下來,無論宋金,都已精疲力竭。健兒浴血疆場,百姓也苦不堪言。我大金皇帝深慕聖賢仁義之風,決心改弦易轍,與宋和好,共謀兩國之福祉。宋金為兄弟之邦,兄弟鬩於牆,而外禦其侮。如今契丹人非但攻占我東勝河清,更屢次挑釁大宋。到了此時,兩朝還不聯手,更待何時?」
不得不說,完顏亮這些心腹親信,還真沒有吃幹飯的。蕭裕這席話,其所論述之事實,沒有一件是假的,至於結論,那就見仁見智了。不過,看起來,大宋君臣似乎對他的話並沒有什麽不敢苟同的意思。
趙謹聽完就道:「契丹擾邊挑釁,朕本來深為擔憂。今日聽先生一席話,使朕茅塞頓開!朕……是覺得,此事甚重,務必小心行事。」他話中頓了一頓,便是瞧見折彥質抬起頭來看他,因此把本來想說的話改了口。
折彥質這個細微的動作,皇帝看到了,完顏褒看到了,秦檜也看到了。
「這是自然,軍國大事非同兒戲。此番小王及蕭副使是帶著誠意而來,然,茲事體大,陛下理當深思熟慮。倘有結果,還請陛下直言相示。」完顏褒非常「體諒」地說道。
「好,這是自然。」趙謹點頭道。又說一陣,金方眾人拜辭而去,皇帝派有司官員親自送出禁中。
金人一走,趙謹就有些急不可待地問道:「列位賢卿,這趙王之言,卿等意下如何?」
此前有金人在,眾臣多不便發言。隻是卻不同,參知政事範同頭一個道:「趙王所言,雖然有理。但臣始終覺得,宋金之間已經爭鬥了幾十年,結怨甚深。現在金人提出聯手製遼,我朝當謹慎以對。」
這確實是大實話,另一位參知政事,向來以沉默內斂而著稱的陳康伯也道:「範參政之言在理。幾十年來,金人屢次背盟,也不是新聞。此番提出聯手,陛下還請三思。」
這兩人,分別代表不同陣營,但意見卻難得一致。所以皇帝聽了,便有些猶豫。臉上的笑意也不見了,看首相次相都不表態,想起折彥質先前朝他使眼色,他便問道:「麟王有何高見?」
「臣認為,不可。」折彥質倒是來得爽利。直接表示了反對。
這話分量極重,趙謹在禦座上動了動,疑惑道:「為何不可?遼人在邊境滋事,且拒絕我朝交涉,狂妄至極!金人提出聯手,正好藉機打擊契丹之囂張氣焰。難道麟王是怕金人再次背盟?」
折彥質朝上一俯首,迴答道:「迴陛下,此其一。以女真人歷來之行徑,轉麵無恩,全無信義。此番再度背盟,也不新鮮。」
「那還有呢?」皇帝又追問道。
「其二,便算女真人此番是真心。亦作不得。如今天下之局勢,宋、金、遼三足鼎立,且勢均力敵,互為掣肘。倘若國朝與女真聯手,擊敗遼人,甚至攆迴西域。則國朝又將單獨麵對女真,此不利於我。再者,女真與我,有深仇,至今竊據我河北大地及燕雲諸州。女真與遼,又有亡國之恨。女真人最是清楚,都不會永遠跟他和睦。但宋遼之間卻不同,近來雖屢有摩擦衝突,但還不至於撕破臉皮。倘若國朝真與金國聯手,則宋遼勢不兩立。到時,若金人再翻臉,將置大宋於何地?」
到底是帶兵跟金國幹了多少年的,折彥質這番話可謂一針見血。
第八百六十章
趙謹臉上漸漸露出失望的神色,麟王的話對他的積極性打擊不小。本來,聽完顏褒一番話他很是動心,如果不是折彥質暗中提醒,他幾乎要當殿迴復。正讓契丹人弄得懊惱不已時,女真人主動跑來要求聯手反製,在他看來,這正是時候。沒想到,卻有這麽多的隱患。
折彥質停了一陣,又繼續道:「聖上,以臣愚見,大宋唯今之計,上策,便是與女真契丹都保持若即若離,不親不疏的態度。契丹誌在復國,必與女真拚個死活,那時大宋可相機而動;中策,便是聯遼抗金,宋遼若聯手,女真必敗。到時平分土地,我取燕雲,遼取舊境。便是將來契丹人再翻臉,國朝也不懼他;下策……」
說到這裏,他好似故意停了下來,不說了。但上到皇帝,下到大臣,都猜到,所謂「下策」想必就是完顏褒擋的這檔子吧?
不料,折彥質卻道:「下策便是,與金遼雙方都搞好關係,保持中立。任由他們互相征伐,我自巍然不動,全然不管。」
秦檜聽到這兒有些坐不住了,側首問道:「折相,說來說去,金國趙王提的這一樁大王是不是忘了?」
「到貴朝宣和年間,貴我兩朝海上之盟,約定共同伐遼。果然一舉成功!大石餘孽奔走西域,其恨毒大金亡其國,又豈能不恨大宋?請皇帝陛下恕在下直言,此前貴朝與契丹締結盟約一事,誠為不智,無異於與虎謀皮,養虎為患。如今契丹在邊境屢屢生事,這便是預兆。若宋金兩朝再不聯手加以反製,契丹人必然氣焰囂張,不可一世!」蕭裕在殿上旁徵博引,侃侃而談,趙謹聽得頻頻點頭。下麵的大臣也頗多認可之意。獨折彥質仍舊是事不關已一般,偶爾還嘴角一揚,露出一絲冷笑來。
「而大金則不然。」蕭裕突然話鋒一轉。「在下也不諱言,宋金之間,打了二十年的仗。過去的恩恩怨怨,在下不想提。隻一條,當今大金皇帝即位以後,深感前朝不恤民力,戮力拓邊,實為窮兵黷武取禍之道。二十年征戰下來,無論宋金,都已精疲力竭。健兒浴血疆場,百姓也苦不堪言。我大金皇帝深慕聖賢仁義之風,決心改弦易轍,與宋和好,共謀兩國之福祉。宋金為兄弟之邦,兄弟鬩於牆,而外禦其侮。如今契丹人非但攻占我東勝河清,更屢次挑釁大宋。到了此時,兩朝還不聯手,更待何時?」
不得不說,完顏亮這些心腹親信,還真沒有吃幹飯的。蕭裕這席話,其所論述之事實,沒有一件是假的,至於結論,那就見仁見智了。不過,看起來,大宋君臣似乎對他的話並沒有什麽不敢苟同的意思。
趙謹聽完就道:「契丹擾邊挑釁,朕本來深為擔憂。今日聽先生一席話,使朕茅塞頓開!朕……是覺得,此事甚重,務必小心行事。」他話中頓了一頓,便是瞧見折彥質抬起頭來看他,因此把本來想說的話改了口。
折彥質這個細微的動作,皇帝看到了,完顏褒看到了,秦檜也看到了。
「這是自然,軍國大事非同兒戲。此番小王及蕭副使是帶著誠意而來,然,茲事體大,陛下理當深思熟慮。倘有結果,還請陛下直言相示。」完顏褒非常「體諒」地說道。
「好,這是自然。」趙謹點頭道。又說一陣,金方眾人拜辭而去,皇帝派有司官員親自送出禁中。
金人一走,趙謹就有些急不可待地問道:「列位賢卿,這趙王之言,卿等意下如何?」
此前有金人在,眾臣多不便發言。隻是卻不同,參知政事範同頭一個道:「趙王所言,雖然有理。但臣始終覺得,宋金之間已經爭鬥了幾十年,結怨甚深。現在金人提出聯手製遼,我朝當謹慎以對。」
這確實是大實話,另一位參知政事,向來以沉默內斂而著稱的陳康伯也道:「範參政之言在理。幾十年來,金人屢次背盟,也不是新聞。此番提出聯手,陛下還請三思。」
這兩人,分別代表不同陣營,但意見卻難得一致。所以皇帝聽了,便有些猶豫。臉上的笑意也不見了,看首相次相都不表態,想起折彥質先前朝他使眼色,他便問道:「麟王有何高見?」
「臣認為,不可。」折彥質倒是來得爽利。直接表示了反對。
這話分量極重,趙謹在禦座上動了動,疑惑道:「為何不可?遼人在邊境滋事,且拒絕我朝交涉,狂妄至極!金人提出聯手,正好藉機打擊契丹之囂張氣焰。難道麟王是怕金人再次背盟?」
折彥質朝上一俯首,迴答道:「迴陛下,此其一。以女真人歷來之行徑,轉麵無恩,全無信義。此番再度背盟,也不新鮮。」
「那還有呢?」皇帝又追問道。
「其二,便算女真人此番是真心。亦作不得。如今天下之局勢,宋、金、遼三足鼎立,且勢均力敵,互為掣肘。倘若國朝與女真聯手,擊敗遼人,甚至攆迴西域。則國朝又將單獨麵對女真,此不利於我。再者,女真與我,有深仇,至今竊據我河北大地及燕雲諸州。女真與遼,又有亡國之恨。女真人最是清楚,都不會永遠跟他和睦。但宋遼之間卻不同,近來雖屢有摩擦衝突,但還不至於撕破臉皮。倘若國朝真與金國聯手,則宋遼勢不兩立。到時,若金人再翻臉,將置大宋於何地?」
到底是帶兵跟金國幹了多少年的,折彥質這番話可謂一針見血。
第八百六十章
趙謹臉上漸漸露出失望的神色,麟王的話對他的積極性打擊不小。本來,聽完顏褒一番話他很是動心,如果不是折彥質暗中提醒,他幾乎要當殿迴復。正讓契丹人弄得懊惱不已時,女真人主動跑來要求聯手反製,在他看來,這正是時候。沒想到,卻有這麽多的隱患。
折彥質停了一陣,又繼續道:「聖上,以臣愚見,大宋唯今之計,上策,便是與女真契丹都保持若即若離,不親不疏的態度。契丹誌在復國,必與女真拚個死活,那時大宋可相機而動;中策,便是聯遼抗金,宋遼若聯手,女真必敗。到時平分土地,我取燕雲,遼取舊境。便是將來契丹人再翻臉,國朝也不懼他;下策……」
說到這裏,他好似故意停了下來,不說了。但上到皇帝,下到大臣,都猜到,所謂「下策」想必就是完顏褒擋的這檔子吧?
不料,折彥質卻道:「下策便是,與金遼雙方都搞好關係,保持中立。任由他們互相征伐,我自巍然不動,全然不管。」
秦檜聽到這兒有些坐不住了,側首問道:「折相,說來說去,金國趙王提的這一樁大王是不是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