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鐸廝萬沒料到今日太尉召見,竟是為了這事?心下由緊張轉為狂喜!如果此事能成,非但脫了這牢寵,自己更成為者龍兩族的首領,數千帳部眾的領袖!
心頭一喜,當即起身下拜:「小人謝太尉栽培!」
「別急著謝,我這個人向來喜歡把醜話說在前頭。你們父子當年犯邊,本是死罪。我從番漢大局出發,不但免了你們的罪過,還委以重任。我圖的是什麽,你心裏清楚。迴去以後,但敢違我號令,我容不了你!」徐衛指著他告誡道。
剛鐸廝又拜一次:「者龍兩族自是唯太尉馬首是瞻,絕不敢有二心!」
徐衛手一抬,示意他起來,又對其他人說道:「你們蘇尾族、揭家族、悖家族、歸娘族四家,多年來遵守節製教化,我很滿意。你們四人也可以迴去,告訴你們的父兄,有我徐衛在,我定會照拂你們族人,大家都相安。尤其是蘇尾九族,李顯忠跟我有些淵源,如今又是神武左軍的大將,你迴去告訴你兄長,邊境上番民之事,我很少插手,隻要不涉及原則性的問題,叫他好自為之。」
李顯忠,原名李世輔,他們家從唐代起,就一直世襲「蘇尾九族巡檢使」,蘇尾是黨項大族,當年他父子二年逼不得已,隨時任鄜延帥的張深降了金。但他李家父子心繫故國,一直圖謀迴歸。事泄,李家幾遭滅門之禍,隻有李顯忠率二十餘騎逃亡西夏,得夏主重用,後來在徐衛協助下,迴歸大宋。
那四人都喜出望外,紛紛感謝徐衛恩德,拜辭太尉之後,自然是歡天喜地的迴去準備,返迴故鄉。
十月下旬,皇帝的禦劄,親筆信,以及政府的省劄先後送到興元府。準徐衛辭去一切實職,並送來了豐厚的賞賜。紫金虎照單全收,跟劉光世象徵性地交割了公務,一切妥當之後,正式卸任。
劉光世雖然心頭暗爽,但表麵上還是對徐衛十分尊敬推崇,當徐衛最後一次出現在宣撫司,臨別之際,他親自送出門,又親手把徐衛扶上轎子,並再三表示說,一定遵循徐衛的既定方針,振興川陝,和好番漢。徐衛還裝模作樣的說了幾句臨別贈語,無非就是提醒劉光世,川陝之民受戰爭之苦已久,如今首要的便是與民休養雲雲。
劉光世表示接受,但話裏話外,都在探聽徐衛去職之後,有何打算。紫金虎也不瞞他,直言陝西不相宜,還是四川比較適合休養過日子。劉光世一聽這話,心裏有了底。朝廷特意交待他盯著徐衛,盡量阻止他遷居陝西,如今既說要去四川「養老」,那就沒事了。
你道徐衛要辭職,為什麽以「傷病」為由?這是有考慮的,唯以「傷病」作為藉口,朝廷才沒有辦法把他調去江南。我這手也不好使,腿也不利索,你們好意思讓我山高路遙,車馬顛簸麽?沒有這道理。
交割公務之後,徐衛歸家,很快就變賣了房產田地。你既然作出了辭職養病,遷居四川的樣子,那就得演得真一些。這些,劉光世都看在眼裏,甚至徐衛有幾十頃最好的良田,還是他讓人買下的。自然,這一條是絕計不會上報朝廷。
但是這,就引出一個問題。徐衛辭職,體製內的人知道這消息,然外頭的人並不知道。他也有意低調處理,不願聲張。但是,堂堂川陝長官,賣房子賣田地,所為何事?消息很快傳出去,興元府士紳百姓都在議論,懷疑徐宣撫是不是要走了?難道是榮升,要迴中央去作宰執?此時,他們斷斷不會想到,徐衛是辭官。
後來,事情還是泄露了出去。興元百姓都知道,徐宣撫去職了!變賣房產田地,就是準備離開!這一下可不得了!
徐衛的威望不用說,川陝得以保全實賴他力,這一點老百姓心中是有數的。但如果隻是有威望,百姓隻會畏他,不一定會打心底尊重。自從最艱難的時期過去以後,徐衛就一直著力恢復川陝秩序,與民休養,尤其是近些年,幾乎沒有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一門心思謀發展。老百姓心中有桿秤,是感念他的。
再者,徐衛在川陝執政這麽多年,除了應付戰爭之外,斷斷沒有害民擾民之舉,還頗多建樹,說是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也不為過。說百姓純樸也好,愚蠢也罷,對這種「好官」,那絕對是感激涕零的。
一旦知道徐宣撫去職,坊間人言洶洶,老百姓都不明白,這是為什麽呀?這十幾二十年宣撫相公一直坐鎮川陝,怎麽突然間就要去職?受民間傳說影響,興元百姓頭一個反應,就是朝中出奸臣了。有奸臣他就得害忠臣,徐宣撫八成也是這樣。
如此一來,更為徐衛平添了幾分悲情的色彩,百姓不斷念叨他的好,紛紛打聽他辭職之後,又變賣房地是要到什麽地方去?幾時走?咱們旁的作不了,去送送總是應該。這事傳到徐衛耳朵裏,他立即命令府中上下人等,不得泄露行蹤。
如果說他離開興元之日,搞得興元府舉城來送,還整出揮淚而別的場麵來,沒什麽好處。傳到有些人耳朵裏,也隻會招人忌恨,所以他決定,悄悄地走。早在皇帝的批準下來之前,他就已經派了府中可靠的人,去梓州作前期準備。
選擇梓州作為「養病」定居的所在,是基於幾點考慮。首先,梓州在四川,亦即後世之四川三台、射洪、鹽亭一帶,離陝西較遠,不會讓人覺得他雖然辭職,卻還是在影響陝西局勢;其次,現任梓州知州是他自己人,這會省去不少麻煩;最後,梓州是個寶地,當年徐衛曾經到過這裏參加軍事會議,對該地的印象十分良好。
心頭一喜,當即起身下拜:「小人謝太尉栽培!」
「別急著謝,我這個人向來喜歡把醜話說在前頭。你們父子當年犯邊,本是死罪。我從番漢大局出發,不但免了你們的罪過,還委以重任。我圖的是什麽,你心裏清楚。迴去以後,但敢違我號令,我容不了你!」徐衛指著他告誡道。
剛鐸廝又拜一次:「者龍兩族自是唯太尉馬首是瞻,絕不敢有二心!」
徐衛手一抬,示意他起來,又對其他人說道:「你們蘇尾族、揭家族、悖家族、歸娘族四家,多年來遵守節製教化,我很滿意。你們四人也可以迴去,告訴你們的父兄,有我徐衛在,我定會照拂你們族人,大家都相安。尤其是蘇尾九族,李顯忠跟我有些淵源,如今又是神武左軍的大將,你迴去告訴你兄長,邊境上番民之事,我很少插手,隻要不涉及原則性的問題,叫他好自為之。」
李顯忠,原名李世輔,他們家從唐代起,就一直世襲「蘇尾九族巡檢使」,蘇尾是黨項大族,當年他父子二年逼不得已,隨時任鄜延帥的張深降了金。但他李家父子心繫故國,一直圖謀迴歸。事泄,李家幾遭滅門之禍,隻有李顯忠率二十餘騎逃亡西夏,得夏主重用,後來在徐衛協助下,迴歸大宋。
那四人都喜出望外,紛紛感謝徐衛恩德,拜辭太尉之後,自然是歡天喜地的迴去準備,返迴故鄉。
十月下旬,皇帝的禦劄,親筆信,以及政府的省劄先後送到興元府。準徐衛辭去一切實職,並送來了豐厚的賞賜。紫金虎照單全收,跟劉光世象徵性地交割了公務,一切妥當之後,正式卸任。
劉光世雖然心頭暗爽,但表麵上還是對徐衛十分尊敬推崇,當徐衛最後一次出現在宣撫司,臨別之際,他親自送出門,又親手把徐衛扶上轎子,並再三表示說,一定遵循徐衛的既定方針,振興川陝,和好番漢。徐衛還裝模作樣的說了幾句臨別贈語,無非就是提醒劉光世,川陝之民受戰爭之苦已久,如今首要的便是與民休養雲雲。
劉光世表示接受,但話裏話外,都在探聽徐衛去職之後,有何打算。紫金虎也不瞞他,直言陝西不相宜,還是四川比較適合休養過日子。劉光世一聽這話,心裏有了底。朝廷特意交待他盯著徐衛,盡量阻止他遷居陝西,如今既說要去四川「養老」,那就沒事了。
你道徐衛要辭職,為什麽以「傷病」為由?這是有考慮的,唯以「傷病」作為藉口,朝廷才沒有辦法把他調去江南。我這手也不好使,腿也不利索,你們好意思讓我山高路遙,車馬顛簸麽?沒有這道理。
交割公務之後,徐衛歸家,很快就變賣了房產田地。你既然作出了辭職養病,遷居四川的樣子,那就得演得真一些。這些,劉光世都看在眼裏,甚至徐衛有幾十頃最好的良田,還是他讓人買下的。自然,這一條是絕計不會上報朝廷。
但是這,就引出一個問題。徐衛辭職,體製內的人知道這消息,然外頭的人並不知道。他也有意低調處理,不願聲張。但是,堂堂川陝長官,賣房子賣田地,所為何事?消息很快傳出去,興元府士紳百姓都在議論,懷疑徐宣撫是不是要走了?難道是榮升,要迴中央去作宰執?此時,他們斷斷不會想到,徐衛是辭官。
後來,事情還是泄露了出去。興元百姓都知道,徐宣撫去職了!變賣房產田地,就是準備離開!這一下可不得了!
徐衛的威望不用說,川陝得以保全實賴他力,這一點老百姓心中是有數的。但如果隻是有威望,百姓隻會畏他,不一定會打心底尊重。自從最艱難的時期過去以後,徐衛就一直著力恢復川陝秩序,與民休養,尤其是近些年,幾乎沒有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一門心思謀發展。老百姓心中有桿秤,是感念他的。
再者,徐衛在川陝執政這麽多年,除了應付戰爭之外,斷斷沒有害民擾民之舉,還頗多建樹,說是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也不為過。說百姓純樸也好,愚蠢也罷,對這種「好官」,那絕對是感激涕零的。
一旦知道徐宣撫去職,坊間人言洶洶,老百姓都不明白,這是為什麽呀?這十幾二十年宣撫相公一直坐鎮川陝,怎麽突然間就要去職?受民間傳說影響,興元百姓頭一個反應,就是朝中出奸臣了。有奸臣他就得害忠臣,徐宣撫八成也是這樣。
如此一來,更為徐衛平添了幾分悲情的色彩,百姓不斷念叨他的好,紛紛打聽他辭職之後,又變賣房地是要到什麽地方去?幾時走?咱們旁的作不了,去送送總是應該。這事傳到徐衛耳朵裏,他立即命令府中上下人等,不得泄露行蹤。
如果說他離開興元之日,搞得興元府舉城來送,還整出揮淚而別的場麵來,沒什麽好處。傳到有些人耳朵裏,也隻會招人忌恨,所以他決定,悄悄地走。早在皇帝的批準下來之前,他就已經派了府中可靠的人,去梓州作前期準備。
選擇梓州作為「養病」定居的所在,是基於幾點考慮。首先,梓州在四川,亦即後世之四川三台、射洪、鹽亭一帶,離陝西較遠,不會讓人覺得他雖然辭職,卻還是在影響陝西局勢;其次,現任梓州知州是他自己人,這會省去不少麻煩;最後,梓州是個寶地,當年徐衛曾經到過這裏參加軍事會議,對該地的印象十分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