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九月蓋了獸子,從旁邊丫環手裏取了帕子淨了手,擦了頭上的汗,迴答道:「我怕他們煎不好。」
你說這煎藥又不是什麽高深的學問,何來煎不好一說?不過就是太過關心丈夫,誰都不信的緣故。徐衛也不多說,隻道:「我有件要緊的事,須得跟你商量。」
張九月一聽,便伸手去攙他,徐衛哭笑不得,索性讓她攙了,進到裏屋。因天氣熱,張九月那貼身的大丫頭便跟著進來,拿了扇在旁邊替主人主母扇風。徐衛隻是看了一眼,張九月迴身道:「你去吧,我和官人說些話。」說話間,不忘把扇子從她手裏接過來。
一邊替丈夫扇著風,一邊問道:「官人要說甚事?」
「等季蘭來了再說吧。」徐衛道。張九月聞言,便不再多問。其實,除了這徐府,換成其他任何一家人也不可能有這種事。家中事跟正室元配商量即可,有妾什麽關係?可在徐衛家,這幾乎成了常態。張九月也不介意,隻認為是祝季蘭出身書香門第,粗通文墨的關係。
不一陣,聽得外頭腳步響,正是徐嫣請了姨娘祝季蘭來。一進門,祝姨娘就先行禮,隨後道:「哎呦,好熱的天!相公今日好些麽?」
「無妨。」徐衛笑道,「辛苦你了,喝口茶吧。」說著,把自己的茶遞給她。
祝季蘭正渴,端著就喝,徐嫣站在她旁邊,替她打著扇子。祝季蘭感覺有風來,忙放下杯,側身道:「姑娘別光顧著給我扇,夫人也熱著呢。姐姐,今日我去莊上,盤點了……」
話沒說完,徐衛就舉起手示意道:「這事你們稍後再合計,眼下有一樁要緊的事,跟你們商……女兒,坐下,別站著。」
「是。」徐嫣應一聲,在母親身旁坐了下來。徐衛就是看到女兒年紀大了,也懂事了,所以家中大事理應讓她知情。
「我撿緊要的說啊。」徐衛理著思路。「如今朝中變了風向,有人開始打擊我們徐家,六哥徐良被迫去職,下一個,就是我了。外頭的事,你們未必懂,我也就不多說了。隻一件,我很快就會去職,興元肯定是不能呆了,陝西恐怕人家也不會讓我呆,我想過了,隻能往四川走。你們提前有個準備。」
第八百四十六章
七月十九,大雨。
夜已經深了,徐衛書房裏的燈雖還亮著,卻有些昏暗。祝季蘭拿開罩子,挑了挑燭芯,一邊問道:「晚飯相公也沒多少,我去下碗水餃吧?」
徐衛正在關窗,隨口道:「不必,你先去睡吧。」祝季蘭聽了,又將書案上的東西檢查了一遍,確認墨已經磨好,茶已經泡開,筆架上的筆也是徐衛最常用的那一支,這才離開了。她方才走到門口,聽得後頭相公說道:「不必擔心,什麽狂風暴雨我沒經歷過?」
「是。」祝季蘭應一聲,踏出門檻,替他掩上了房門。剛一轉身,突感眼前一亮,隨即一個炸雷在頂上炸響,著實嚇了她一跳。
徐衛走迴書案後坐下,鋪開一張白紙,用鎮紙壓住,取過筆架上的毛筆執在手中,一時不動。他自入仕,奏本原沒少寫,最開始是自己口述,讓軍中的文吏代書。後來也學著自己寫,因為官一大,很多事務涉及機要,不要假手旁人。這麽多年下來,飽學之士倒不敢當,但是粗通文墨還是沒問題的。
獨獨這一本奏馬虎不得,未必要字字斟酌,但卻要寫得合理合情又不矯揉造作。思之再三,他沾了墨,提了袖子,在紙上寫道「臣自宣和末勤王之事,至今逾二十年。賴道君、太上、先帝及陛下之威靈,將士之忠勇,屢破頑敵,驅逐醜類……」
這文臣寫奏本,務必都要引經據典,開頭非得從古聖先賢的作品裏引用兩句,不如此便顯不出自己的才學來。可徐衛是武臣,當然不用這樣,連什麽引經據典也免了,直接說事。甚至於文采也可以不顧,哪怕是寫白話,隻要能表示清楚意思就行。左右,也不會有人去苛責一個未及弱冠就舉義起兵的人作文太直白。
「而今,女真數歷大變,金主得國不正,自顧且不暇,遑論南侵?契丹東歸,誌在復國,倘國朝不犯其忌,亦當相安無事。天下漸趨太平矣。臣效命疆場有年,昔日未登宰執,每每親臨一線,雖身被十數創,亦臣本分。現年過不惑,難堪少年之時,近來舊創復發,以至行走遲緩,舉箸提筆亦諸多不便。醫者言,宜棄俗務,潛心靜養。臣思之再三,伏乞陛下準臣卸一切差遣,以養殘軀。宣撫司諸般事務,著宣撫判官及參謀參議等幕僚署理,當無妨礙。臣身受國恩,今上表請去,非不願受驅使,實不濟也。倘異日賤軀稍復,陛下有用臣之處,自當幡然而起,總戎就道。以上區區,惟陛下垂聽焉。」
「太尉,天水郡公,川陝宣撫使臣衛,靖安三年,七月十九。」
一氣嗬成之後,徐衛放下筆,又仔細看了一遍,自認並無任何不妥之處,這才吹幹墨跡,裝入封皮。執在手中,若有所思。
這道奏本一旦送抵行朝,引起震動那幾乎是可以肯定的。但皇帝和朝中那些人會不會批準,這很難說。誠然,他們都希望把自己弄下去,但絕不是以這種方式。說不定,他們還會以為自己在撒潑耍融,藉此要挾,不管他,一次再準,我再奏一次就是。
正想著,窗戶被大風吹得吱嘎作響。徐衛心頭沒來由得一緊,隱隱覺得有些不安,倒不是為自己,而為兩個兄長。他的「親兄長」徐四被解除了禦營副使的差遣,如今掛著宮觀閑職,侄女在宮中境況又不好,嫂子的身體近來也一直欠安,想來日子也不好過。
你說這煎藥又不是什麽高深的學問,何來煎不好一說?不過就是太過關心丈夫,誰都不信的緣故。徐衛也不多說,隻道:「我有件要緊的事,須得跟你商量。」
張九月一聽,便伸手去攙他,徐衛哭笑不得,索性讓她攙了,進到裏屋。因天氣熱,張九月那貼身的大丫頭便跟著進來,拿了扇在旁邊替主人主母扇風。徐衛隻是看了一眼,張九月迴身道:「你去吧,我和官人說些話。」說話間,不忘把扇子從她手裏接過來。
一邊替丈夫扇著風,一邊問道:「官人要說甚事?」
「等季蘭來了再說吧。」徐衛道。張九月聞言,便不再多問。其實,除了這徐府,換成其他任何一家人也不可能有這種事。家中事跟正室元配商量即可,有妾什麽關係?可在徐衛家,這幾乎成了常態。張九月也不介意,隻認為是祝季蘭出身書香門第,粗通文墨的關係。
不一陣,聽得外頭腳步響,正是徐嫣請了姨娘祝季蘭來。一進門,祝姨娘就先行禮,隨後道:「哎呦,好熱的天!相公今日好些麽?」
「無妨。」徐衛笑道,「辛苦你了,喝口茶吧。」說著,把自己的茶遞給她。
祝季蘭正渴,端著就喝,徐嫣站在她旁邊,替她打著扇子。祝季蘭感覺有風來,忙放下杯,側身道:「姑娘別光顧著給我扇,夫人也熱著呢。姐姐,今日我去莊上,盤點了……」
話沒說完,徐衛就舉起手示意道:「這事你們稍後再合計,眼下有一樁要緊的事,跟你們商……女兒,坐下,別站著。」
「是。」徐嫣應一聲,在母親身旁坐了下來。徐衛就是看到女兒年紀大了,也懂事了,所以家中大事理應讓她知情。
「我撿緊要的說啊。」徐衛理著思路。「如今朝中變了風向,有人開始打擊我們徐家,六哥徐良被迫去職,下一個,就是我了。外頭的事,你們未必懂,我也就不多說了。隻一件,我很快就會去職,興元肯定是不能呆了,陝西恐怕人家也不會讓我呆,我想過了,隻能往四川走。你們提前有個準備。」
第八百四十六章
七月十九,大雨。
夜已經深了,徐衛書房裏的燈雖還亮著,卻有些昏暗。祝季蘭拿開罩子,挑了挑燭芯,一邊問道:「晚飯相公也沒多少,我去下碗水餃吧?」
徐衛正在關窗,隨口道:「不必,你先去睡吧。」祝季蘭聽了,又將書案上的東西檢查了一遍,確認墨已經磨好,茶已經泡開,筆架上的筆也是徐衛最常用的那一支,這才離開了。她方才走到門口,聽得後頭相公說道:「不必擔心,什麽狂風暴雨我沒經歷過?」
「是。」祝季蘭應一聲,踏出門檻,替他掩上了房門。剛一轉身,突感眼前一亮,隨即一個炸雷在頂上炸響,著實嚇了她一跳。
徐衛走迴書案後坐下,鋪開一張白紙,用鎮紙壓住,取過筆架上的毛筆執在手中,一時不動。他自入仕,奏本原沒少寫,最開始是自己口述,讓軍中的文吏代書。後來也學著自己寫,因為官一大,很多事務涉及機要,不要假手旁人。這麽多年下來,飽學之士倒不敢當,但是粗通文墨還是沒問題的。
獨獨這一本奏馬虎不得,未必要字字斟酌,但卻要寫得合理合情又不矯揉造作。思之再三,他沾了墨,提了袖子,在紙上寫道「臣自宣和末勤王之事,至今逾二十年。賴道君、太上、先帝及陛下之威靈,將士之忠勇,屢破頑敵,驅逐醜類……」
這文臣寫奏本,務必都要引經據典,開頭非得從古聖先賢的作品裏引用兩句,不如此便顯不出自己的才學來。可徐衛是武臣,當然不用這樣,連什麽引經據典也免了,直接說事。甚至於文采也可以不顧,哪怕是寫白話,隻要能表示清楚意思就行。左右,也不會有人去苛責一個未及弱冠就舉義起兵的人作文太直白。
「而今,女真數歷大變,金主得國不正,自顧且不暇,遑論南侵?契丹東歸,誌在復國,倘國朝不犯其忌,亦當相安無事。天下漸趨太平矣。臣效命疆場有年,昔日未登宰執,每每親臨一線,雖身被十數創,亦臣本分。現年過不惑,難堪少年之時,近來舊創復發,以至行走遲緩,舉箸提筆亦諸多不便。醫者言,宜棄俗務,潛心靜養。臣思之再三,伏乞陛下準臣卸一切差遣,以養殘軀。宣撫司諸般事務,著宣撫判官及參謀參議等幕僚署理,當無妨礙。臣身受國恩,今上表請去,非不願受驅使,實不濟也。倘異日賤軀稍復,陛下有用臣之處,自當幡然而起,總戎就道。以上區區,惟陛下垂聽焉。」
「太尉,天水郡公,川陝宣撫使臣衛,靖安三年,七月十九。」
一氣嗬成之後,徐衛放下筆,又仔細看了一遍,自認並無任何不妥之處,這才吹幹墨跡,裝入封皮。執在手中,若有所思。
這道奏本一旦送抵行朝,引起震動那幾乎是可以肯定的。但皇帝和朝中那些人會不會批準,這很難說。誠然,他們都希望把自己弄下去,但絕不是以這種方式。說不定,他們還會以為自己在撒潑耍融,藉此要挾,不管他,一次再準,我再奏一次就是。
正想著,窗戶被大風吹得吱嘎作響。徐衛心頭沒來由得一緊,隱隱覺得有些不安,倒不是為自己,而為兩個兄長。他的「親兄長」徐四被解除了禦營副使的差遣,如今掛著宮觀閑職,侄女在宮中境況又不好,嫂子的身體近來也一直欠安,想來日子也不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