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當初在朝廷在地方都握有大權,如今他折家不也是這樣麽?等收拾了徐家,下一個肯定就是他折家。不過在這一點上,折彥質是有自己的想法。折家跟徐家不同,折家是黨項人,宋金事變之前,折家一直保持著延續幾百年的傳統,世世代代據守府州,也就是說,他們的折家本來就是世襲的「軍閥」,即便宋金事了,折家也理所當然地應該繼續還鎮舊地。
他之所以來朝廷執政,也是希望通過這樣,能為折家謀到更多的利益。之前,他就提出過,讓折家子弟兵迴歸故鄉,移駐河東,但因為徐良的反對而作罷。
之前,他是希望和徐六在朝中保持一種平衡的對抗,這樣皇帝既離不開他,也離不開徐良,兩人雖然互相牽製,但又互為依存。但現在徐家倒黴了,徐良被迫出朝,他在朝中存在的意義,不是施展抱負,繼續作宰相,理朝政,而且藉助自己特殊的地位和身份,幫著皇帝把徐家料理掉。否則,進士出身能作宰相的人多如牛毛,何必要用你一個黨項人?
正是基於這些理由,折彥質開口道:「不錯,原先幾大宣撫司,都授以『便宜行事』的處置大權。如今荊湖、江西、兩浙三大宣撫司都撤銷,淮南宣撫司也沒有『便宜行事』的權力,川陝實不當例外。」
「大王說得極是!」秦檜贊道。「這川陝雖然地理上的緣故,宣撫司還是有必要存在的。隻是就不必川陝合治了。當初設川陝宣撫司,也是因為陝西被金軍攻陷大半,必須依託四川才能抗戰。現在不但陝西全境光復,河東也迴來了,川陝分治勢在必行!」
範同聽到這裏,大聲道:「別怪我沒提醒兩位相公,要分治川陝,你就繞不開一個人去。」
「範參政有何高見?」折彥質問道。
「太原郡王功大、權大、威望大,如今徐良方才去職,朝廷若行川陝分治之事,可要小心著他。」範同道。
秦檜神情凝重地點著頭:「確實如此,徐郡王在川陝幾十年,如果貿然行事,恐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到時候再生出什麽事端來,那就不好了。所以,我的建議是,一步一步來。」
「怎麽個一步一步?」折彥質問道。
「先,收迴川陝宣撫處置司『便宜行事』之權,去掉『處置』二字。」秦檜道。
「這也隻是名義上的,二十多年下來,川陝官員的任命調動,都是由宣撫處置司經手。即使收迴處置大權,又怎麽監督川陝是否遵命執行?人家上上下下都是自己人,就算瞞著朝廷,我們也不知道。」折彥質看來是鐵了心,要通過整倒徐家來保全折家。
「不錯,說白了,徐衛儼然割據一方,你要在他頭上動土,他能不急?如果逼迫太甚,釀成事端,那就大大不妙了!」範同大聲道。他所謂的「事端」是什麽意思,眾人都明白。
秦檜笑了一聲:「範參政稍安勿躁!我既說一步一步來,自然是有道理的。」
範同瞄他一眼:「哦?那願聞其詳。」
「在收迴處置大權,改為川陝宣撫司後,現在不是還有一個宣撫判官的位置空著麽?派一員得力大臣去,監督川陝,也熟悉情況,等日後川陝分治。太原王自然還是陝西宣撫使,而這位宣撫判官,就可以掌管四川。」秦檜果然是早有準備,一步一步,已經想好了法子。
他這的辦法確實可行,也不會刺激到徐衛,因為宣撫判官,本就空著,理應由朝廷派遣。
「那之後呢?縱使沒有了處置大權,沒有了四川,可太原王仍舊握著西軍的兵權,這才是最緊要的。」折彥質一針見血。
秦檜大概是沒想到麟王如此「合作」,忍不住贊道:「大王高瞻遠矚,在下佩服!不錯!西軍的兵權,才著實是癥結所在。但是這恐怕急不得,裏頭水太深,情況太複雜。隻能徐徐圖之。到時候看情況吧,如果沒必要,就水滴石穿,繩鋸木斷,如果有必要,那就……當機立斷了。」
說到這裏,他跟折彥質對視一眼,心照不宣。
範同聽得冒火,不滿道:「似此這般,何年何月才能消除這個隱患?」
「範參政,這是真急不得。人家經營二十多年才有今天的局麵,我們又豈能一朝一夕就撥亂反正?」秦檜笑道。
範同眉一皺,鼻子裏一哼,不再說話。折彥質等了片刻,開口道:「那暫時就這麽著吧,但我有一點說在前頭。誰坐鎮川陝,誰統領軍隊都不打緊,但西軍是天子之師,是保衛西陲的重要力量。人可以換,西軍不能亂!西軍一亂,那就天下大亂!」
範同在椅子挪了挪大胖肚子,笑道:「大王言過其實了吧?有這麽嚴重?」
「我不是說笑!」折彥質正色道。「對待徐衛,盡量以安撫誘導為主,不到萬不得已,都要優待禮遇。一是避免局勢激化失控,二來也念他赫赫功勳。其次,對川陝之事,萬不能操之過急,如秦相所言,得一步一步來,徐徐圖之,如果處置失當,女真人,契丹人,都不是吃素的。川陝不比別處,必須要以抽絲剝繭的耐心來處理!諸位萬不可等閑視之,我到底是帶兵的人,比你們清楚這裏麵……」
秦檜搶過話頭去:「這是自然,滿朝宰執,知兵的,唯大王而已。自然要聽大王的建議。」
中書形成了共識,要打破川陝的「獨立」狀態,也要削除「徐衛」這個不穩定因素。但,到底還有個皇帝在上頭,這麽大的事,必須取得皇帝的認可,才好下手。秦檜素知皇帝瞻前顧後,畏首畏尾的個性,由他去說,怕趙官家還有顧忌,遂極力慫恿麟王去把這件事情挑開。
他之所以來朝廷執政,也是希望通過這樣,能為折家謀到更多的利益。之前,他就提出過,讓折家子弟兵迴歸故鄉,移駐河東,但因為徐良的反對而作罷。
之前,他是希望和徐六在朝中保持一種平衡的對抗,這樣皇帝既離不開他,也離不開徐良,兩人雖然互相牽製,但又互為依存。但現在徐家倒黴了,徐良被迫出朝,他在朝中存在的意義,不是施展抱負,繼續作宰相,理朝政,而且藉助自己特殊的地位和身份,幫著皇帝把徐家料理掉。否則,進士出身能作宰相的人多如牛毛,何必要用你一個黨項人?
正是基於這些理由,折彥質開口道:「不錯,原先幾大宣撫司,都授以『便宜行事』的處置大權。如今荊湖、江西、兩浙三大宣撫司都撤銷,淮南宣撫司也沒有『便宜行事』的權力,川陝實不當例外。」
「大王說得極是!」秦檜贊道。「這川陝雖然地理上的緣故,宣撫司還是有必要存在的。隻是就不必川陝合治了。當初設川陝宣撫司,也是因為陝西被金軍攻陷大半,必須依託四川才能抗戰。現在不但陝西全境光復,河東也迴來了,川陝分治勢在必行!」
範同聽到這裏,大聲道:「別怪我沒提醒兩位相公,要分治川陝,你就繞不開一個人去。」
「範參政有何高見?」折彥質問道。
「太原郡王功大、權大、威望大,如今徐良方才去職,朝廷若行川陝分治之事,可要小心著他。」範同道。
秦檜神情凝重地點著頭:「確實如此,徐郡王在川陝幾十年,如果貿然行事,恐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到時候再生出什麽事端來,那就不好了。所以,我的建議是,一步一步來。」
「怎麽個一步一步?」折彥質問道。
「先,收迴川陝宣撫處置司『便宜行事』之權,去掉『處置』二字。」秦檜道。
「這也隻是名義上的,二十多年下來,川陝官員的任命調動,都是由宣撫處置司經手。即使收迴處置大權,又怎麽監督川陝是否遵命執行?人家上上下下都是自己人,就算瞞著朝廷,我們也不知道。」折彥質看來是鐵了心,要通過整倒徐家來保全折家。
「不錯,說白了,徐衛儼然割據一方,你要在他頭上動土,他能不急?如果逼迫太甚,釀成事端,那就大大不妙了!」範同大聲道。他所謂的「事端」是什麽意思,眾人都明白。
秦檜笑了一聲:「範參政稍安勿躁!我既說一步一步來,自然是有道理的。」
範同瞄他一眼:「哦?那願聞其詳。」
「在收迴處置大權,改為川陝宣撫司後,現在不是還有一個宣撫判官的位置空著麽?派一員得力大臣去,監督川陝,也熟悉情況,等日後川陝分治。太原王自然還是陝西宣撫使,而這位宣撫判官,就可以掌管四川。」秦檜果然是早有準備,一步一步,已經想好了法子。
他這的辦法確實可行,也不會刺激到徐衛,因為宣撫判官,本就空著,理應由朝廷派遣。
「那之後呢?縱使沒有了處置大權,沒有了四川,可太原王仍舊握著西軍的兵權,這才是最緊要的。」折彥質一針見血。
秦檜大概是沒想到麟王如此「合作」,忍不住贊道:「大王高瞻遠矚,在下佩服!不錯!西軍的兵權,才著實是癥結所在。但是這恐怕急不得,裏頭水太深,情況太複雜。隻能徐徐圖之。到時候看情況吧,如果沒必要,就水滴石穿,繩鋸木斷,如果有必要,那就……當機立斷了。」
說到這裏,他跟折彥質對視一眼,心照不宣。
範同聽得冒火,不滿道:「似此這般,何年何月才能消除這個隱患?」
「範參政,這是真急不得。人家經營二十多年才有今天的局麵,我們又豈能一朝一夕就撥亂反正?」秦檜笑道。
範同眉一皺,鼻子裏一哼,不再說話。折彥質等了片刻,開口道:「那暫時就這麽著吧,但我有一點說在前頭。誰坐鎮川陝,誰統領軍隊都不打緊,但西軍是天子之師,是保衛西陲的重要力量。人可以換,西軍不能亂!西軍一亂,那就天下大亂!」
範同在椅子挪了挪大胖肚子,笑道:「大王言過其實了吧?有這麽嚴重?」
「我不是說笑!」折彥質正色道。「對待徐衛,盡量以安撫誘導為主,不到萬不得已,都要優待禮遇。一是避免局勢激化失控,二來也念他赫赫功勳。其次,對川陝之事,萬不能操之過急,如秦相所言,得一步一步來,徐徐圖之,如果處置失當,女真人,契丹人,都不是吃素的。川陝不比別處,必須要以抽絲剝繭的耐心來處理!諸位萬不可等閑視之,我到底是帶兵的人,比你們清楚這裏麵……」
秦檜搶過話頭去:「這是自然,滿朝宰執,知兵的,唯大王而已。自然要聽大王的建議。」
中書形成了共識,要打破川陝的「獨立」狀態,也要削除「徐衛」這個不穩定因素。但,到底還有個皇帝在上頭,這麽大的事,必須取得皇帝的認可,才好下手。秦檜素知皇帝瞻前顧後,畏首畏尾的個性,由他去說,怕趙官家還有顧忌,遂極力慫恿麟王去把這件事情挑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