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樸以年老體弱為由,請求皇帝和朝廷改派他人,而折彥質堅持由他出朝。為這事,徐良私下裏還來跟他打過招唿,但他不予理會。昨日,聖上已經親自表態,要李若樸出朝巡邊。
今天,徐六過五十大壽。邀請了他,他當然不打算出席,隻派人送去了賀禮。而且這份賀禮十分寒酸,他叫人在街市上買了一幅尋常百姓家常掛的壽星畫像送去。據說範同更絕,叫人送了壽麵兩掛……
此時,他隱隱覺得這樣不太好,雖說政見不合,但人家五十大壽,都能放下身段,不顧恩怨下帖子請你,你也應該有些風範,不該如此刻薄。
正思量間,範同在外敲了敲門,折彥質請他進來以後,範參政笑道:「大王可知到此刻,聖上都沒有派內侍前往徐府?」
「哦?竟有這事?」麟王也有些吃驚。按說不該啊,徐良是尚書右僕射兼平章軍國重事,朝廷的次相,而且事三朝,有大功,又擁立了官家登基,不管於公於私,官家在他五十大壽之際,也應該有所表示才對!
「還能有假?看樣子,徐良這大壽,也過得不自在!」範同頗有些興高采烈的味道在。
折彥質不知想什麽,沒有應他的話,範同還在自顧言道:「先前,徐婕妤在宮中冒犯了官家和皇後,受到處分,徐良又不肯上表自白,還裝作無事一般!官家要派李若樸出朝巡邊,他又極力阻止,你想想,這不等於要逼官家親自去麽?官家能不生氣?這一迴啊,我看他還能得意到幾時!」
折彥質沉默不言,把手中茶杯放在案上,靠著椅背,搭著扶手,好似渾身不得勁。又咂巴著嘴,嘖嘖連聲,好似十分焦躁。範同見了,疑惑道:「大王怎麽了?」
「沒事,想是上了年紀,近來勞累。範參政且去,我打個盹。」折彥質道。
範同打量他兩眼,也不多說,徑直去了。折彥質閉上眼睛,長嘆一聲。官家今天的行事,確實不妥,徐六大壽,官家不顧慣例,有意冷落。這於大臣而言,是一件極其嚴重的事情!徐六受此打擊,不知作何反應?官家的態度,已經釋放出不同尋常的訊息,想必徐六是體會得到的!
一念到此,麟王猛然睜開眼睛,而後從椅子上一彈起身,急急朝外走去。那三省都堂的官員們見首相匆匆忙忙的模樣,都心說這是出什麽事了?
方才出中書大門,迎麵碰上沈擇,尖聲道:「可巧了,官家正遣小人來宣召大王。」
勤政堂裏,趙謹仿佛也有些坐立不安,背負著雙手在堂中走來走去,時而低下頭作沉思狀,時而又抬起頭直搖。今日是徐良五十壽誕,按例他應該派內侍賞賜。但因為近來一連串事件,再加上徐良與折彥質一道,搞出了往東京遷移戶口、休整皇城、巡視邊防這些事,讓他很不快。
皇帝召折彥質入朝為相,就是為了掣肘徐良。他最怕的是什麽?就是折彥質和徐良聯合起來,那就大事不妙了。自打折彥質入朝以後,事情倒也按著他預想的發展,兩位宰相明爭暗鬥。
但漸漸的,皇帝也發現,這兩位宰相也不時有共同之處。尤其是近來,先是在太原王接收了金國城池和降軍一事上,兩人態度一致,讓自己有想法也說不出口;再就是這迴,兩人居然共同促成東京和巡邊之事。這就讓皇帝坐不住了,我是讓你倆互相牽製,互相爭鬥,你倆要是聯了手,讓朕怎麽整?於是乎,趙謹便拿徐六做壽這件事情發揮,不遣內侍,不作賞賜,藉以警告徐良。但現在一想,好像又覺得不太妥當,且不說徐良的資歷和功勞,單說他到底是擁立自己登位的功臣,也不應該在他大喜之日如此作派。
「官家,麟王到了。」沈擇入內稟報導。
「宣。」趙謹到禦座前道。
折彥質進得堂來,行了禮,口中道:「不知陛下宣召微臣何事?」
趙謹欲言又止,後道:「今日,是徐卿五十華誕,請了折卿麽?」
「迴陛下……徐相,給臣下了請帖。」折彥質如實迴答道。
「那折卿怎麽……」趙謹又問。
折彥質不好明說,隻道:「因中書有些公務積壓,又十分要緊,因此,因此不便。」
「哦……」趙謹隨口一句,便沒了下文。
折彥質等了片刻,不見皇帝發話,心裏琢磨著是不是該勸勸天子,不能如此無視朝廷宰相,因為這實在稱得上是一種侮辱。但這個念頭隻在腦中轉了轉,便打消了去,我何苦替徐良說話?
正出神時,聽皇帝道:「按慣例,朕是不是應該派內侍去賀他大壽,並賞賜褒獎?」
心知皇帝是明知故問,便麟王還是道:「確有此例,天子遣近侍賀大臣之壽,以彰顯天子仁德及關愛臣下之意,徐良又是朝廷次相,按理……」
「按理,朕應該如此?」趙謹問道。
折彥質因為低著頭,看不到皇帝臉色的變化,遲疑了一下,迴道:「臣認為,當是如此。」這句話出去,好半天沒見皇帝下文,他正疑惑時,皇帝已道:「朕召卿來,是想與卿再說說西邊的事。朕近日思量,總覺得我朝既明確表示不介入金遼戰事,但又接收土地和降兵,這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
等折彥質和趙謹說完話,徐府裏的宴席也散得七七八八。剩下的一些,徐良也沒有再陪同,讓長子徐翰代勞了。他則和幾個私交甚好的同僚,以及徐四進了書齋品茶。今天這場壽宴,談不上不歡而散,倒也絕對不是賓主盡歡。
今天,徐六過五十大壽。邀請了他,他當然不打算出席,隻派人送去了賀禮。而且這份賀禮十分寒酸,他叫人在街市上買了一幅尋常百姓家常掛的壽星畫像送去。據說範同更絕,叫人送了壽麵兩掛……
此時,他隱隱覺得這樣不太好,雖說政見不合,但人家五十大壽,都能放下身段,不顧恩怨下帖子請你,你也應該有些風範,不該如此刻薄。
正思量間,範同在外敲了敲門,折彥質請他進來以後,範參政笑道:「大王可知到此刻,聖上都沒有派內侍前往徐府?」
「哦?竟有這事?」麟王也有些吃驚。按說不該啊,徐良是尚書右僕射兼平章軍國重事,朝廷的次相,而且事三朝,有大功,又擁立了官家登基,不管於公於私,官家在他五十大壽之際,也應該有所表示才對!
「還能有假?看樣子,徐良這大壽,也過得不自在!」範同頗有些興高采烈的味道在。
折彥質不知想什麽,沒有應他的話,範同還在自顧言道:「先前,徐婕妤在宮中冒犯了官家和皇後,受到處分,徐良又不肯上表自白,還裝作無事一般!官家要派李若樸出朝巡邊,他又極力阻止,你想想,這不等於要逼官家親自去麽?官家能不生氣?這一迴啊,我看他還能得意到幾時!」
折彥質沉默不言,把手中茶杯放在案上,靠著椅背,搭著扶手,好似渾身不得勁。又咂巴著嘴,嘖嘖連聲,好似十分焦躁。範同見了,疑惑道:「大王怎麽了?」
「沒事,想是上了年紀,近來勞累。範參政且去,我打個盹。」折彥質道。
範同打量他兩眼,也不多說,徑直去了。折彥質閉上眼睛,長嘆一聲。官家今天的行事,確實不妥,徐六大壽,官家不顧慣例,有意冷落。這於大臣而言,是一件極其嚴重的事情!徐六受此打擊,不知作何反應?官家的態度,已經釋放出不同尋常的訊息,想必徐六是體會得到的!
一念到此,麟王猛然睜開眼睛,而後從椅子上一彈起身,急急朝外走去。那三省都堂的官員們見首相匆匆忙忙的模樣,都心說這是出什麽事了?
方才出中書大門,迎麵碰上沈擇,尖聲道:「可巧了,官家正遣小人來宣召大王。」
勤政堂裏,趙謹仿佛也有些坐立不安,背負著雙手在堂中走來走去,時而低下頭作沉思狀,時而又抬起頭直搖。今日是徐良五十壽誕,按例他應該派內侍賞賜。但因為近來一連串事件,再加上徐良與折彥質一道,搞出了往東京遷移戶口、休整皇城、巡視邊防這些事,讓他很不快。
皇帝召折彥質入朝為相,就是為了掣肘徐良。他最怕的是什麽?就是折彥質和徐良聯合起來,那就大事不妙了。自打折彥質入朝以後,事情倒也按著他預想的發展,兩位宰相明爭暗鬥。
但漸漸的,皇帝也發現,這兩位宰相也不時有共同之處。尤其是近來,先是在太原王接收了金國城池和降軍一事上,兩人態度一致,讓自己有想法也說不出口;再就是這迴,兩人居然共同促成東京和巡邊之事。這就讓皇帝坐不住了,我是讓你倆互相牽製,互相爭鬥,你倆要是聯了手,讓朕怎麽整?於是乎,趙謹便拿徐六做壽這件事情發揮,不遣內侍,不作賞賜,藉以警告徐良。但現在一想,好像又覺得不太妥當,且不說徐良的資歷和功勞,單說他到底是擁立自己登位的功臣,也不應該在他大喜之日如此作派。
「官家,麟王到了。」沈擇入內稟報導。
「宣。」趙謹到禦座前道。
折彥質進得堂來,行了禮,口中道:「不知陛下宣召微臣何事?」
趙謹欲言又止,後道:「今日,是徐卿五十華誕,請了折卿麽?」
「迴陛下……徐相,給臣下了請帖。」折彥質如實迴答道。
「那折卿怎麽……」趙謹又問。
折彥質不好明說,隻道:「因中書有些公務積壓,又十分要緊,因此,因此不便。」
「哦……」趙謹隨口一句,便沒了下文。
折彥質等了片刻,不見皇帝發話,心裏琢磨著是不是該勸勸天子,不能如此無視朝廷宰相,因為這實在稱得上是一種侮辱。但這個念頭隻在腦中轉了轉,便打消了去,我何苦替徐良說話?
正出神時,聽皇帝道:「按慣例,朕是不是應該派內侍去賀他大壽,並賞賜褒獎?」
心知皇帝是明知故問,便麟王還是道:「確有此例,天子遣近侍賀大臣之壽,以彰顯天子仁德及關愛臣下之意,徐良又是朝廷次相,按理……」
「按理,朕應該如此?」趙謹問道。
折彥質因為低著頭,看不到皇帝臉色的變化,遲疑了一下,迴道:「臣認為,當是如此。」這句話出去,好半天沒見皇帝下文,他正疑惑時,皇帝已道:「朕召卿來,是想與卿再說說西邊的事。朕近日思量,總覺得我朝既明確表示不介入金遼戰事,但又接收土地和降兵,這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
等折彥質和趙謹說完話,徐府裏的宴席也散得七七八八。剩下的一些,徐良也沒有再陪同,讓長子徐翰代勞了。他則和幾個私交甚好的同僚,以及徐四進了書齋品茶。今天這場壽宴,談不上不歡而散,倒也絕對不是賓主盡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