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相公明示。」沈擇假意作個揖道。
「徐良之所以執意北伐,倒不全然是腦袋發熱,而是他有所倚仗,那便是他這位堂弟。想必都知也清楚,川陝當年何其兇險,金軍一度快打到四川了。四川一完,金軍就可沿長江進攻襄漢,進而取江南。但就是這太原王,硬是撐起川陝一片天,非但把金軍趕了出去,連河東也幾乎全境光復。正是有他在西部,所以徐良有侍無恐,因為徐九時刻威脅著金國。要副徐良,此番,須在徐九身上打主意。」秦檜道。
沈擇本以為他有什麽良策,搞了半天,是想動太原郡王?趁早收了此心罷!他連連擺手道:「相公休提這事,太原王那是輕易能動的?他一麵防著契丹,一麵防著女真,有他,川陝才安寧,南方才得安寧,要是動了他,豈不亂套?」
「哈哈!」秦檜聞言大笑。「都知以為秦某如此糊塗?這麽說吧,相較起來,要動徐良易如反掌,但要動徐衛,卻是難如登天,我還沒有蠢到去捅這馬蜂窩!罷,我也不賣乖,直說了吧。」
喝了口茶,秦檜繼續道:「之前聖上不是親自下了禦劄給徐衛麽?」
「是啊,有這事,叫神武右軍不要介入金遼戰事。」沈擇點頭道。
「這就是了,金人與我們有和約,遼人雖說棄了同盟,但到底也不能去得罪,所以我朝中立,不介入戰事。但太原王居然接收了金國的一州一軍,還接納了金軍降卒,這怎麽說得過去?這能是保持中立?我們大可拿這事作文章,奏請官家下詔,命徐衛把這一州一軍,以及金國降將降卒交還女真。」秦檜道。
沈擇聽了半信半疑:「這能打擊到徐良?」
「都知有所不知,多年以來,川陝一直是自治,無論行政、兵務、財政,中樞都不直接幹預。又特別是兵務,全由徐郡王自己裁奪。此番,隻要官家詔命一下,便十數年來頭一遭,二徐焉得不驚?徐良在朝中,必然動用一切手段阻攔,但隻要我們把這事促成,對他的打擊可謂不小!」秦檜自得地笑道。
沈擇聽得頻頻點頭:「嗯,確是這個理。官家仁慈,素不喜征伐之事。若是告訴官家,徐郡王接收城池降軍,便會結怨金國,想必官家會同意的。」
「那就要靠沈都知多多費心了,我一個坐清水衙門的,在聖上麵前說不上話。」秦檜道。
沈擇看他一眼,笑道:「相公何必自謙?當初若不是麟王橫插一槓子,首相之位,早已是相公囊中之物。不過,官家也沒有忘記相公的好處,時常與我提起,說你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秦檜作個揖,感激道:「承受聖上不棄,臣才得以效命君前,要不然,早被人攆出朝了。」
「你放心,徐良但凡要是出了朝,次相的位置,舍你其誰?」沈擇隨口道。
秦檜卻是上了心,正色道:「若果真如此,檜必不忘都知好處!」
「好說,好說。」沈擇點頭道。
沈擇將秦檜這法子轉告了劉鳳娘,皇後一聽,大喜,直誇秦檜不愧是作過副相的,到底有見識!便讓沈擇將消息傳給前朝的人,讓他們照此辦理,又讓沈擇去勸趙官家。
果然不出沈擇所料,本不當迴事的趙謹,一聽說極可能結怨女真,便坐不住了。他或許不怕女真,但他怕麻煩,怕生多事,怕戰端再起。要是為那麽一兩個城池,千把降兵,導致宋金關係急轉直下,那就真得不償失了。
但又一想,這迴是金軍主動向徐衛投降,若是交還迴去,會不會不太合適?他自己拿不定主意,沒辦法,隻得重新上朝,讓大臣們討論。
這一日的朝會,一開始氣氛就不太對。秦檜那一夥早就知道了底細,因此作了準備,反倒是徐良和折彥質兩係人馬渾然不知,還以為皇帝是走出了痛失愛妃的陰影,振作起來呢。
皇帝升了座,群臣大禮參拜畢,殿頭沈擇也不喊有事早奏,隻聽趙官家道:「日前,收到川陝宣撫處置司徐卿奏報,言金遼戰事已有結果。遼軍攻陷金人之河清軍,東勝州兩處。那寧邊州和金肅軍的金軍,見走投無路,便向神武右軍投降。得城兩座,降卒七千餘。這本是一件好事,但朕想來,亦有隱憂。想我朝與金人締結和約,之前完顏褒來賀,又再三示好。此次,太原王接收了金國城池,接納了金國降軍,是否,有些不合時宜?」
這事徐良作為次相,當然是知道的,卻沒料到皇帝有此一慮!這算事兒麽?遼軍集重兵攻金河西地區,那寧邊州和金肅軍,你不要,遼軍也會取去。與其給契丹人,為什麽自己不拿了?哪有這樣的道理?
可正當他納悶時,已有開府儀同三司,禦營使秦檜出班奏道:「陛下,臣認為,此事確實不妥。想我朝與北朝,締有和約在,完顏褒來賀時,又再三約定,不介入戰事。現在,太原王接收城池,接納降軍,便是有違兩國約定,失信於人還小,結怨女真事大。」
「陛下,臣也認為,此事確實不該。金遼交戰,我朝正好作壁上觀,避之唯恐不及,怎還牽連其中?況且,地不過兩處,城不過兩座,降軍也不過數千,為這蠅頭小利,壞了大局,誠為不智。」鄭仲熊出來幫腔。
話音落下,魏師遜等秦檜黨羽陸續出班,眾口一詞,都稱此事不妥。然這些人,都不甚緊要,須得有一個說話極具分量的出來附議。
「徐良之所以執意北伐,倒不全然是腦袋發熱,而是他有所倚仗,那便是他這位堂弟。想必都知也清楚,川陝當年何其兇險,金軍一度快打到四川了。四川一完,金軍就可沿長江進攻襄漢,進而取江南。但就是這太原王,硬是撐起川陝一片天,非但把金軍趕了出去,連河東也幾乎全境光復。正是有他在西部,所以徐良有侍無恐,因為徐九時刻威脅著金國。要副徐良,此番,須在徐九身上打主意。」秦檜道。
沈擇本以為他有什麽良策,搞了半天,是想動太原郡王?趁早收了此心罷!他連連擺手道:「相公休提這事,太原王那是輕易能動的?他一麵防著契丹,一麵防著女真,有他,川陝才安寧,南方才得安寧,要是動了他,豈不亂套?」
「哈哈!」秦檜聞言大笑。「都知以為秦某如此糊塗?這麽說吧,相較起來,要動徐良易如反掌,但要動徐衛,卻是難如登天,我還沒有蠢到去捅這馬蜂窩!罷,我也不賣乖,直說了吧。」
喝了口茶,秦檜繼續道:「之前聖上不是親自下了禦劄給徐衛麽?」
「是啊,有這事,叫神武右軍不要介入金遼戰事。」沈擇點頭道。
「這就是了,金人與我們有和約,遼人雖說棄了同盟,但到底也不能去得罪,所以我朝中立,不介入戰事。但太原王居然接收了金國的一州一軍,還接納了金軍降卒,這怎麽說得過去?這能是保持中立?我們大可拿這事作文章,奏請官家下詔,命徐衛把這一州一軍,以及金國降將降卒交還女真。」秦檜道。
沈擇聽了半信半疑:「這能打擊到徐良?」
「都知有所不知,多年以來,川陝一直是自治,無論行政、兵務、財政,中樞都不直接幹預。又特別是兵務,全由徐郡王自己裁奪。此番,隻要官家詔命一下,便十數年來頭一遭,二徐焉得不驚?徐良在朝中,必然動用一切手段阻攔,但隻要我們把這事促成,對他的打擊可謂不小!」秦檜自得地笑道。
沈擇聽得頻頻點頭:「嗯,確是這個理。官家仁慈,素不喜征伐之事。若是告訴官家,徐郡王接收城池降軍,便會結怨金國,想必官家會同意的。」
「那就要靠沈都知多多費心了,我一個坐清水衙門的,在聖上麵前說不上話。」秦檜道。
沈擇看他一眼,笑道:「相公何必自謙?當初若不是麟王橫插一槓子,首相之位,早已是相公囊中之物。不過,官家也沒有忘記相公的好處,時常與我提起,說你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秦檜作個揖,感激道:「承受聖上不棄,臣才得以效命君前,要不然,早被人攆出朝了。」
「你放心,徐良但凡要是出了朝,次相的位置,舍你其誰?」沈擇隨口道。
秦檜卻是上了心,正色道:「若果真如此,檜必不忘都知好處!」
「好說,好說。」沈擇點頭道。
沈擇將秦檜這法子轉告了劉鳳娘,皇後一聽,大喜,直誇秦檜不愧是作過副相的,到底有見識!便讓沈擇將消息傳給前朝的人,讓他們照此辦理,又讓沈擇去勸趙官家。
果然不出沈擇所料,本不當迴事的趙謹,一聽說極可能結怨女真,便坐不住了。他或許不怕女真,但他怕麻煩,怕生多事,怕戰端再起。要是為那麽一兩個城池,千把降兵,導致宋金關係急轉直下,那就真得不償失了。
但又一想,這迴是金軍主動向徐衛投降,若是交還迴去,會不會不太合適?他自己拿不定主意,沒辦法,隻得重新上朝,讓大臣們討論。
這一日的朝會,一開始氣氛就不太對。秦檜那一夥早就知道了底細,因此作了準備,反倒是徐良和折彥質兩係人馬渾然不知,還以為皇帝是走出了痛失愛妃的陰影,振作起來呢。
皇帝升了座,群臣大禮參拜畢,殿頭沈擇也不喊有事早奏,隻聽趙官家道:「日前,收到川陝宣撫處置司徐卿奏報,言金遼戰事已有結果。遼軍攻陷金人之河清軍,東勝州兩處。那寧邊州和金肅軍的金軍,見走投無路,便向神武右軍投降。得城兩座,降卒七千餘。這本是一件好事,但朕想來,亦有隱憂。想我朝與金人締結和約,之前完顏褒來賀,又再三示好。此次,太原王接收了金國城池,接納了金國降軍,是否,有些不合時宜?」
這事徐良作為次相,當然是知道的,卻沒料到皇帝有此一慮!這算事兒麽?遼軍集重兵攻金河西地區,那寧邊州和金肅軍,你不要,遼軍也會取去。與其給契丹人,為什麽自己不拿了?哪有這樣的道理?
可正當他納悶時,已有開府儀同三司,禦營使秦檜出班奏道:「陛下,臣認為,此事確實不妥。想我朝與北朝,締有和約在,完顏褒來賀時,又再三約定,不介入戰事。現在,太原王接收城池,接納降軍,便是有違兩國約定,失信於人還小,結怨女真事大。」
「陛下,臣也認為,此事確實不該。金遼交戰,我朝正好作壁上觀,避之唯恐不及,怎還牽連其中?況且,地不過兩處,城不過兩座,降軍也不過數千,為這蠅頭小利,壞了大局,誠為不智。」鄭仲熊出來幫腔。
話音落下,魏師遜等秦檜黨羽陸續出班,眾口一詞,都稱此事不妥。然這些人,都不甚緊要,須得有一個說話極具分量的出來附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