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八章 白鐵無辜鑄侫臣
靖安二年,爭執許久的南方軍調防一事總算有了大體的眉目。劉光國所統神武左軍,仍駐兩淮;折家軍離開江西,北上進駐中原,折彥文被委以東京留守之職,罷江南西路宣撫司;韓世嶽飛二將被拆分開來,韓世忠一軍駐洛陽,卻並不任西京留守,隻是京西經略安撫使。嶽飛一軍駐齊州,任京東經略安撫使,二將分別負責河南府和山東防務,原荊湖宣撫司隨即被撤消。
無獨有偶,因為宋金戰局變化的緣故,江南已經不受金軍威脅。兩浙宣撫司亦無存在之必要,遂罷,神武中軍俱歸殿前司節製,以趙鼎為殿前司都指揮使,徐勝副之。趙鼎隨即以年老為由告退,朝廷批準,命殿前司副帥徐勝暫代殿帥之職權。
至此,原來荊湖、江西、兩浙、淮南四大宣撫司,被罷去其三,隻剩下劉光國的淮南宣撫司。宣撫司既罷,那對應的職權也順理成章地被撤除。從前,除兩浙宣撫司外,所有宣撫司都有「便宜行事」之權,以應對瞬息變化的戰場形勢。如今,既不打仗了,那麽也就沒有必要再保留這種權力。
值得一提的是,京西經略安撫司要受東京留守司節製,京東經略安撫司要受淮南宣撫司節製。也就是說,原來跟諸司平起平座的韓世忠和嶽飛,現在要分別聽命於折彥文和劉光國。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是因為二將沒有山頭,所以原本最大的荊湖宣撫司一夜之間就沒了。
更要命的是,有人解讀朝廷這些動作,認為是在「撥亂反正」,是收大將兵權的前兆。先罷了宣撫司,削弱權力,再調離原地,等到機會合適,自然就會削掉兵權。但是隨後,中書又發了省劄給諸司,命令他們,到防區之後,仍須整軍備戰,勿要懈怠。遂又有人私下議論,看這局麵,貌似是針對武臣,其實不過是幾大家互相角力的結果。
何解?原荊湖宣撫司的韓世忠和嶽飛二將,戰功不小吧?無論是抵抗金軍南下,還是北伐中原,該司都是中堅力量。但是,此二將都是從下級軍官作起,累積戰功,一步步坐到現在這個位置。韓世忠還好些,當年因為擒方臘,名聲不小,嶽飛則純粹是從士兵作起,成長為一方大帥。
隻是,他二人在朝沒有背景,在外也沒有山頭。所以,一個劃給了折家節製,一個撥給了劉家聽用。這種局麵,讓朝中一些大臣,和已經致仕退休的元老們隱隱擔憂,劉、折、徐三家不但在朝中廣有勢力,在地方上更把持著兵柄,久而久之,恐怕形成尾大不掉之勢。但以如今的政治氛圍,沒有人敢把這話說得明了。
其實,這些要隻知其一,不知其二。沒錯,調防確實是幾家角力的結果,但是贏家,是折家和劉家。這項提議,本是折彥質挑出來的。他原先是打算讓折家子弟兵迴故鄉,最好是能坐鎮河東,但因為徐良的極力反對而作罷。
後來,折彥質另闢蹊徑,提出罷荊湖宣撫司,分其兵將為二,一部由淮南宣撫司節製,一部由東京留守司節製。這個提議,在客觀形勢上來說,講得過去,又投劉家之所好,得到了劉皇後及朝中一些大臣的極力贊同。在朝會上爭得非常激烈,徐良本有心保全韓嶽二將,奈何畢竟不是他徐家嫡係,沒必要為此二將去跟兩派勢力死拚,最後作了妥協。
作為交換條件,他提出的對金戰略也獲得通過。那就是南方諸軍移防之後,即著手準備軍事鬥爭,若時機成熟,不惜撕毀宋金和議,揮師北伐。
徐良認為,以微小的讓步,能促成此事,還是很劃算的。在這次朝廷爭鬥中,有一個人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那就是秦檜。幾大家角力,他在中間充當中間人,互相傳遞消息,那一頭向折彥質壓價,這一頭又來規勸徐良,最終促成交易。當然,這是徐良默許的。
但事情有了結果之後,秦檜儼然變成了紅人。他原本是徐良這一陣營的,因為暗地裏提出分權,又得到皇帝和皇後的賞識,這迴中間人一當,折彥質也覺得他不錯。真箇左右逢源,八麵玲瓏。
事情一結束,他很快就得到了獎賞,皇帝下詔,秦檜「開府儀同三司」,晉升一品大員之列。徐良對此有些不快,他想起堂弟徐九不止一次地提醒他,秦檜此人不能用,但先前都沒當迴事。現在看來,秦檜此人著實不是表麵那麽簡單。
然而秦檜卻是個很會來事的人,在晉升之後,他先是上表謝恩,然後馬上來謝徐良。在家中設下宴席,恭請徐良赴會,酒席上,此公深情地迴憶了當年清河郡王徐紹對他的栽培和指點,又著實感謝徐良的提攜,說得動情處,涕淚橫流,倒讓徐良覺得自己小家子氣了。
這還不算完,很快,秦檜又利用其左右逢源的優勢,通過一番操作,把徐良剛剛中進士,放了外任的長子徐翰調迴中央來,在樞密院謀了一個差遣。這剛剛踏入仕途,不作地方官,就能在中央機構任職,是很不容易的。
然而,這世上本沒有天衣無縫的事情。參知政事李若樸就提醒徐良,指秦檜其人暗裏藏奸,不可深信。又告訴徐良,秦會之暗地裏小動作不斷,一些立場搖擺不定的大臣跟他來往密切。
徐良聽到這些話,遂對秦檜有了戒心,打算找個機會,將此人驅逐出朝廷。而機會,很快就來了。
河東全境,幾乎都光復,眼下,仍是川陝宣撫處置司代管著河東,徐衛暫攝河東宣撫使職權。這本是權宜之計,因為征戰河東,一直是西軍在打,雖然收復,但情況非常複雜,又要提防北邊金軍南下,又要彈壓地方,除了徐衛,沒人有那個實力擔當此任。但現在,河東地界基本太平,幾套班子也大致成形,獨缺一個統籌全局的機構,那就是河東宣撫司。
靖安二年,爭執許久的南方軍調防一事總算有了大體的眉目。劉光國所統神武左軍,仍駐兩淮;折家軍離開江西,北上進駐中原,折彥文被委以東京留守之職,罷江南西路宣撫司;韓世嶽飛二將被拆分開來,韓世忠一軍駐洛陽,卻並不任西京留守,隻是京西經略安撫使。嶽飛一軍駐齊州,任京東經略安撫使,二將分別負責河南府和山東防務,原荊湖宣撫司隨即被撤消。
無獨有偶,因為宋金戰局變化的緣故,江南已經不受金軍威脅。兩浙宣撫司亦無存在之必要,遂罷,神武中軍俱歸殿前司節製,以趙鼎為殿前司都指揮使,徐勝副之。趙鼎隨即以年老為由告退,朝廷批準,命殿前司副帥徐勝暫代殿帥之職權。
至此,原來荊湖、江西、兩浙、淮南四大宣撫司,被罷去其三,隻剩下劉光國的淮南宣撫司。宣撫司既罷,那對應的職權也順理成章地被撤除。從前,除兩浙宣撫司外,所有宣撫司都有「便宜行事」之權,以應對瞬息變化的戰場形勢。如今,既不打仗了,那麽也就沒有必要再保留這種權力。
值得一提的是,京西經略安撫司要受東京留守司節製,京東經略安撫司要受淮南宣撫司節製。也就是說,原來跟諸司平起平座的韓世忠和嶽飛,現在要分別聽命於折彥文和劉光國。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是因為二將沒有山頭,所以原本最大的荊湖宣撫司一夜之間就沒了。
更要命的是,有人解讀朝廷這些動作,認為是在「撥亂反正」,是收大將兵權的前兆。先罷了宣撫司,削弱權力,再調離原地,等到機會合適,自然就會削掉兵權。但是隨後,中書又發了省劄給諸司,命令他們,到防區之後,仍須整軍備戰,勿要懈怠。遂又有人私下議論,看這局麵,貌似是針對武臣,其實不過是幾大家互相角力的結果。
何解?原荊湖宣撫司的韓世忠和嶽飛二將,戰功不小吧?無論是抵抗金軍南下,還是北伐中原,該司都是中堅力量。但是,此二將都是從下級軍官作起,累積戰功,一步步坐到現在這個位置。韓世忠還好些,當年因為擒方臘,名聲不小,嶽飛則純粹是從士兵作起,成長為一方大帥。
隻是,他二人在朝沒有背景,在外也沒有山頭。所以,一個劃給了折家節製,一個撥給了劉家聽用。這種局麵,讓朝中一些大臣,和已經致仕退休的元老們隱隱擔憂,劉、折、徐三家不但在朝中廣有勢力,在地方上更把持著兵柄,久而久之,恐怕形成尾大不掉之勢。但以如今的政治氛圍,沒有人敢把這話說得明了。
其實,這些要隻知其一,不知其二。沒錯,調防確實是幾家角力的結果,但是贏家,是折家和劉家。這項提議,本是折彥質挑出來的。他原先是打算讓折家子弟兵迴故鄉,最好是能坐鎮河東,但因為徐良的極力反對而作罷。
後來,折彥質另闢蹊徑,提出罷荊湖宣撫司,分其兵將為二,一部由淮南宣撫司節製,一部由東京留守司節製。這個提議,在客觀形勢上來說,講得過去,又投劉家之所好,得到了劉皇後及朝中一些大臣的極力贊同。在朝會上爭得非常激烈,徐良本有心保全韓嶽二將,奈何畢竟不是他徐家嫡係,沒必要為此二將去跟兩派勢力死拚,最後作了妥協。
作為交換條件,他提出的對金戰略也獲得通過。那就是南方諸軍移防之後,即著手準備軍事鬥爭,若時機成熟,不惜撕毀宋金和議,揮師北伐。
徐良認為,以微小的讓步,能促成此事,還是很劃算的。在這次朝廷爭鬥中,有一個人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那就是秦檜。幾大家角力,他在中間充當中間人,互相傳遞消息,那一頭向折彥質壓價,這一頭又來規勸徐良,最終促成交易。當然,這是徐良默許的。
但事情有了結果之後,秦檜儼然變成了紅人。他原本是徐良這一陣營的,因為暗地裏提出分權,又得到皇帝和皇後的賞識,這迴中間人一當,折彥質也覺得他不錯。真箇左右逢源,八麵玲瓏。
事情一結束,他很快就得到了獎賞,皇帝下詔,秦檜「開府儀同三司」,晉升一品大員之列。徐良對此有些不快,他想起堂弟徐九不止一次地提醒他,秦檜此人不能用,但先前都沒當迴事。現在看來,秦檜此人著實不是表麵那麽簡單。
然而秦檜卻是個很會來事的人,在晉升之後,他先是上表謝恩,然後馬上來謝徐良。在家中設下宴席,恭請徐良赴會,酒席上,此公深情地迴憶了當年清河郡王徐紹對他的栽培和指點,又著實感謝徐良的提攜,說得動情處,涕淚橫流,倒讓徐良覺得自己小家子氣了。
這還不算完,很快,秦檜又利用其左右逢源的優勢,通過一番操作,把徐良剛剛中進士,放了外任的長子徐翰調迴中央來,在樞密院謀了一個差遣。這剛剛踏入仕途,不作地方官,就能在中央機構任職,是很不容易的。
然而,這世上本沒有天衣無縫的事情。參知政事李若樸就提醒徐良,指秦檜其人暗裏藏奸,不可深信。又告訴徐良,秦會之暗地裏小動作不斷,一些立場搖擺不定的大臣跟他來往密切。
徐良聽到這些話,遂對秦檜有了戒心,打算找個機會,將此人驅逐出朝廷。而機會,很快就來了。
河東全境,幾乎都光復,眼下,仍是川陝宣撫處置司代管著河東,徐衛暫攝河東宣撫使職權。這本是權宜之計,因為征戰河東,一直是西軍在打,雖然收復,但情況非常複雜,又要提防北邊金軍南下,又要彈壓地方,除了徐衛,沒人有那個實力擔當此任。但現在,河東地界基本太平,幾套班子也大致成形,獨缺一個統籌全局的機構,那就是河東宣撫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