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子一到,朝廷裏爭吵的聲音漸漸下去。首相次相對徐郡王的計劃都表示贊同,上報給皇帝,趙謹能有什麽想法?禦筆一揮,準奏。徐衛在李老僧抵達興元之後,好些天沒見,並不是有意晾著,就是在等朝廷的批覆。如若不然,跟女真人議和講條件,就變成了他和金國之間私相授受,這還不讓人扣一頂「懷有二心」的帽子?
可沒過多久,就出了一個事。徐良在一次跟皇帝見麵的時候,提到希望皇帝充實後宮。本來嘛,後宮的嬪位妃位,都是有定數的,而趙謹就隻有一個劉皇後,這也不合規矩。作為宰相,徐良提出這個意見,是很正常的事。但卻惹毛了劉鳳娘,認為徐良這是有意在跟他作對。
大怒之下,一邊在皇帝跟前說壞話,一麵又授意朝中一些大臣,攻擊徐衛跋扈,目無朝廷,要求奪其兵權,召迴中央任職。這些大臣倒是按她的意思辦了,又在朝中挑起關於徐衛的爭論,但這些人批評歸批評,就是沒有一個人敢說出「奪其兵權」的話。
倒不是害怕徐家勢力龐,而是因為這麽多年下來,大家已經習慣了徐衛西北長城的身份。有他,西部才得以安寧,川陝才得已保全。他坐鎮川陝這麽多年,把他兵權奪了,誰去統率幾十萬虎狼一般的西軍?
朝中年輕一些的大臣或許不知道,但稍微有些閱歷的人應該清楚。西軍那素來都是一群禍害,打起仗來兇,禍害百姓也在行,而且從來沒有一個人能把所有西軍團結在一起,直到徐郡王入陝,情況才得以改觀。當今時局,宰相可以隨意換,這川陝長官卻是動不得的。
劉皇後見狀,跟皇帝吹枕邊風,說徐衛這次如此作,看來這個人也靠不住,川陝那麽大的地盤,那麽多的軍隊,還是要用可靠的人。
皇帝作親王時,就已經久聞徐衛的大名了,而且先帝也時常在他麵前稱讚過徐衛的才幹和為人。所以,說徐衛靠不住,他是不信的。而且,他也實在沒有那個魄力來下這麽大的決定。一想想川陝那麽大一片土地,西軍幾十萬的軍隊,要是把徐衛拿下來,那還不亂套了?我還沒作皇帝,我哥還沒作皇帝,人家就已經在川陝了,那是輕易能動的麽?
他把這些話告訴劉氏,皇後還是不肯罷休,最後把趙謹逼急了,問道:「既然徐衛靠不住,那你說誰靠得住?」
劉鳳娘此時說了一句:「誰是陛下的人,官家難道還不清楚麽?」
皇帝腦子裏一琢磨,就明白皇後的意思了。在陝西,不就有一個劉皇後的娘家人麽?環慶經略安撫使兼兵馬都總管,劉光世。一想明白這點,皇帝就想到徐良勸他充實後宮的話來……
這一日朝會,大臣們什麽也不議,又圍著徐衛的話題說起來。那幾個一直抨擊徐郡王的大臣,又將老一套說辭請出,聽是人耳朵起繭子。可徐良隨後發現,今天風向不對,因為三省幾個官員跳了出來。聽到這裏,他不禁朝身前的麟王看去,這八成跟他有關。
那些大臣侃侃而談,都說徐衛這次的作法,顯示其久鎮川陝,已經生出傲慢跋扈之風,應該提出警告雲雲。正說得起勁,樞密院幾個主事官就站出來替徐衛辯護。要知道,這些年來,樞密院幾乎成了擺設,因為其職責已經集中在中書宰相手裏了。不過,徐衛是帶著「知樞密院事」的頭銜,是他們的主官,盡管可能麵都沒見過,但他們依舊維護長官。
「一派胡言!女真內亂,武威王出兵恫嚇,為國家謀利,怎麽就跋扈了?你們倒是說說,徐郡王有一次不奉朝廷命令麽?有一次違背中樞節製麽?當年議和,我就再三言明,與契丹結盟,是徐郡王多年的心血,是共同抗金的大業,不能廢掉,結果仍是寫進和約。到了川陝,徐郡王有一句怨言麽?還不是照樣執行?想武威王從征以來,威名暴於南北,忠義聞名海內,怎容你們如此汙衊?論戰功,徐郡王率西軍大小數百仗,殲滅金賊巨萬!收復土地千裏!北夷畏之如虎!誰能跟他比?」
這話明白人一聽,就是指向麟王折彥質,因為朝中有一種流行的說法,就是稱讚折王「功蓋當代」,這種說法在折彥質出任首相以後,更是大行其道,幾乎成了公論。
見影射到了自己,折彥質也閑不住了,出班道:「陛下,臣認為,就事論事,功是功,過是過。武威王此次出兵,固是其職權範圍之內,也肯定不是為個人謀利,想是為了充實川陝實力吧。」
這話表麵聽,好像沒什麽不對。但細細一揣摩,卻有另外一層意思。方才簽書樞密院事為徐衛辯護,說他是「為國謀利」,現在折彥質稱其「為川陝謀利」,潛台詞就是,徐衛隻顧一隅,沒顧全局,為什麽隻顧這一隅?徐衛想割據嘛!
徐良立馬明白過來,暗罵折彥質陰險,因為涉及到他堂弟,他也不方便出麵維護,正著急時,參知政事秦檜就出班了。
「陛下,臣認為,麟王和武威王都是大宋衛國功臣,自宋金戰端起,二王浴血疆場,力克強敵,均是卓越統帥,連女真人也是『折徐』並稱嘛。徐郡王此次出兵,雖然看似唐突,但畢竟金國政變事發突然,武威王若不及時反應,恐失了先機。」
「至於朝中大臣有些疑慮,這也正常,畢竟川陝遠離中樞,有些溝通不暢,內情不明,也是難免。若是陛下有什麽顧慮,下詔詢問武威王便是,實在不必提到如此高度。」
可沒過多久,就出了一個事。徐良在一次跟皇帝見麵的時候,提到希望皇帝充實後宮。本來嘛,後宮的嬪位妃位,都是有定數的,而趙謹就隻有一個劉皇後,這也不合規矩。作為宰相,徐良提出這個意見,是很正常的事。但卻惹毛了劉鳳娘,認為徐良這是有意在跟他作對。
大怒之下,一邊在皇帝跟前說壞話,一麵又授意朝中一些大臣,攻擊徐衛跋扈,目無朝廷,要求奪其兵權,召迴中央任職。這些大臣倒是按她的意思辦了,又在朝中挑起關於徐衛的爭論,但這些人批評歸批評,就是沒有一個人敢說出「奪其兵權」的話。
倒不是害怕徐家勢力龐,而是因為這麽多年下來,大家已經習慣了徐衛西北長城的身份。有他,西部才得以安寧,川陝才得已保全。他坐鎮川陝這麽多年,把他兵權奪了,誰去統率幾十萬虎狼一般的西軍?
朝中年輕一些的大臣或許不知道,但稍微有些閱歷的人應該清楚。西軍那素來都是一群禍害,打起仗來兇,禍害百姓也在行,而且從來沒有一個人能把所有西軍團結在一起,直到徐郡王入陝,情況才得以改觀。當今時局,宰相可以隨意換,這川陝長官卻是動不得的。
劉皇後見狀,跟皇帝吹枕邊風,說徐衛這次如此作,看來這個人也靠不住,川陝那麽大的地盤,那麽多的軍隊,還是要用可靠的人。
皇帝作親王時,就已經久聞徐衛的大名了,而且先帝也時常在他麵前稱讚過徐衛的才幹和為人。所以,說徐衛靠不住,他是不信的。而且,他也實在沒有那個魄力來下這麽大的決定。一想想川陝那麽大一片土地,西軍幾十萬的軍隊,要是把徐衛拿下來,那還不亂套了?我還沒作皇帝,我哥還沒作皇帝,人家就已經在川陝了,那是輕易能動的麽?
他把這些話告訴劉氏,皇後還是不肯罷休,最後把趙謹逼急了,問道:「既然徐衛靠不住,那你說誰靠得住?」
劉鳳娘此時說了一句:「誰是陛下的人,官家難道還不清楚麽?」
皇帝腦子裏一琢磨,就明白皇後的意思了。在陝西,不就有一個劉皇後的娘家人麽?環慶經略安撫使兼兵馬都總管,劉光世。一想明白這點,皇帝就想到徐良勸他充實後宮的話來……
這一日朝會,大臣們什麽也不議,又圍著徐衛的話題說起來。那幾個一直抨擊徐郡王的大臣,又將老一套說辭請出,聽是人耳朵起繭子。可徐良隨後發現,今天風向不對,因為三省幾個官員跳了出來。聽到這裏,他不禁朝身前的麟王看去,這八成跟他有關。
那些大臣侃侃而談,都說徐衛這次的作法,顯示其久鎮川陝,已經生出傲慢跋扈之風,應該提出警告雲雲。正說得起勁,樞密院幾個主事官就站出來替徐衛辯護。要知道,這些年來,樞密院幾乎成了擺設,因為其職責已經集中在中書宰相手裏了。不過,徐衛是帶著「知樞密院事」的頭銜,是他們的主官,盡管可能麵都沒見過,但他們依舊維護長官。
「一派胡言!女真內亂,武威王出兵恫嚇,為國家謀利,怎麽就跋扈了?你們倒是說說,徐郡王有一次不奉朝廷命令麽?有一次違背中樞節製麽?當年議和,我就再三言明,與契丹結盟,是徐郡王多年的心血,是共同抗金的大業,不能廢掉,結果仍是寫進和約。到了川陝,徐郡王有一句怨言麽?還不是照樣執行?想武威王從征以來,威名暴於南北,忠義聞名海內,怎容你們如此汙衊?論戰功,徐郡王率西軍大小數百仗,殲滅金賊巨萬!收復土地千裏!北夷畏之如虎!誰能跟他比?」
這話明白人一聽,就是指向麟王折彥質,因為朝中有一種流行的說法,就是稱讚折王「功蓋當代」,這種說法在折彥質出任首相以後,更是大行其道,幾乎成了公論。
見影射到了自己,折彥質也閑不住了,出班道:「陛下,臣認為,就事論事,功是功,過是過。武威王此次出兵,固是其職權範圍之內,也肯定不是為個人謀利,想是為了充實川陝實力吧。」
這話表麵聽,好像沒什麽不對。但細細一揣摩,卻有另外一層意思。方才簽書樞密院事為徐衛辯護,說他是「為國謀利」,現在折彥質稱其「為川陝謀利」,潛台詞就是,徐衛隻顧一隅,沒顧全局,為什麽隻顧這一隅?徐衛想割據嘛!
徐良立馬明白過來,暗罵折彥質陰險,因為涉及到他堂弟,他也不方便出麵維護,正著急時,參知政事秦檜就出班了。
「陛下,臣認為,麟王和武威王都是大宋衛國功臣,自宋金戰端起,二王浴血疆場,力克強敵,均是卓越統帥,連女真人也是『折徐』並稱嘛。徐郡王此次出兵,雖然看似唐突,但畢竟金國政變事發突然,武威王若不及時反應,恐失了先機。」
「至於朝中大臣有些疑慮,這也正常,畢竟川陝遠離中樞,有些溝通不暢,內情不明,也是難免。若是陛下有什麽顧慮,下詔詢問武威王便是,實在不必提到如此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