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金軍殘部已經逃進了東京城,作困獸之搏。但折郡王同時提到,在河北,有友軍襲擊了北岸,切斷了金軍退路,因此他樂觀地表示,光復故都,隻在朝夕之間,請天子再候佳音。
徐良把這前因後果一說,政事堂裏沸騰了。這些滿腹詩書,平素裏舉止得體,儒雅不凡的官員們「得意忘形」,有人抓了帽子,有人激動得手足無措,摟著同僚一個勁兒地搖,還有的竟失態得痛哭失聲!
宋軍不是沒有打過勝仗,也不是沒有打過大勝仗,隻是這一迴意義實在太過重大了!中原是什麽地方?東京是什麽所在?官軍光復此地,可謂一雪二十年之恥!真是普天下,同一哭,縱哭死,也幸福!
而主導此次北伐大業的徐良,此時也感慨萬千!他首先想到了自己去世的父親,倘若父親多活那麽幾年,看到這一幕,想必也該欣慰了;其次,他又想到了先帝趙諶,這位以恢復為己任的先王,窮一生之力,企圖洗雪國恥,光復中原,可惜大業未成,中途崩殂,如果他在九天之上看到這一幕,也當含笑;再次,他又想到了前線忠勇奮戰的將士們,不容易,真是不容易,這一次,朝廷必須拿出大手筆來,否則,怎麽對得起忠勇之士?
可他想來想去,他就沒想到折郡王在奏章中那一筆帶過的,說是河北有友軍切斷了金軍退路這一點。
「徐相,照折郡王這意思,東京是早晚的事?」有人還不放心,在那陣激動勁稍稍過去之後,趕緊問道。
徐良深深唿吸一口,點頭道:「朱仙鎮大捷,是決定性的勝利,金軍無法翻身了!東京光復,為時不遠,當不會超出本月!」
「那還等什麽?咱們趕緊進宮去,向聖上道賀啊!」有人提醒道。
徐良此時才想起,皇帝還等著召見他呢,當下不再遷延,即率了眾官直投宮中而去。出了中書政事堂的大門,便已聽到宮外歡聲陣陣,想是消息已經在鎮江城裏傳開,百姓在慶賀吧。
這一群朝臣,個個眉飛色舞,人人步伐輕盈,縱使六七十歲的老臣,也感覺年輕了不少,輕飄飄地飄向了大殿。
倒是大殿裏,已經等了一陣的趙官家些不耐煩了。除了不耐煩,他也有些為難,按說這禦駕親征,怎麽著也得過長江去吧?可他沒去,就一直呆在鎮江府了。不去也成,至少得在這兒等到戰局結果出來吧?可偏生在杭州的皇後劉氏隔三差五地遣人來,要麽就是詢問他父叔的情況,要麽就是催促官家迴去。
趙謹也想迴去,找了徐良幾次,可宰相再三地勸,這才來多久,此時要是迴去,不動搖軍心吶?今天又找徐良來,趙謹實在都覺得有些抹不開麵了。
「你說,徐相會不會是,不滿吶?」久等不來,趙謹一邊朝外張望,一邊問道。
他旁邊一名內侍,三十多歲年紀,中等身材,麵色白淨,五官還算標緻,下巴稍嫌尖長,沒事時,眼睛總盯著地下,聽皇帝問,答道:「官家過慮了,徐相終究是大臣,怎會對陛下不滿?許是,有什麽事耽誤了?」
趙謹一聽,質疑道:「朕召見,怎會有事耽誤?許是他曉得朕要提迴行在的事,因此遷延不來?」
那內侍不是旁人,正是侍奉過先帝,極得信任的沈擇。一來,他給當今天子的印象不錯,二來,他有個同鄉故交,關係一直很好,就在劉皇後身邊當差,走了這條路子,如今又出來了。這次讓他陪同皇帝來鎮江府,就是劉皇後的主意。而且趙謹也樂意帶著他,因為很多事情,他都可以代勞,省去了許多麻煩。
聽皇帝這一句,他故意不答,而是岔了話題道:「官家,娘娘幾次使人來催,是達掛著官家,這是人之常情,徐相憂心著國事,所以不太理解。」
趙謹聽在耳裏,咂了咂嘴,嘆道:「這國事,不也是朕的家事麽?怎就隻宰相憂心?朕難道不管?」
沈擇還沒有來得及迴話,忽見瞥見一大群官員朝殿內湧來,忙道:「來了。」
趙謹一瞧,心裏「嘎嘣」一聲,緊張地在禦座上挪了挪屁股,心說壞了。早知道,我就不開這個口了!現在好了吧,惹毛了宰相,這是帶著大臣犯顏直諫來了!完了,這一關可咋過?哎呀!
沈擇也瞧著不對頭,小聲提醒道:「官家,暫且不提迴行在的事。」
「嗯,嗯。」趙謹連連答道。「他若問時,朕隻找個理由搪塞過去……」
再說這徐良領著一班大臣上得殿來,人人大禮參拜下去,徐良洪亮的聲音壓過了眾人:「吾皇萬歲,萬歲,萬歲!」
趙謹聽了,不解其意,這除非是朝會,接旨,又或者重大典禮,才須如此隆重,這平日君臣會麵,行個禮就是,何必……因此問道:「徐卿,這是何故?」
「臣等,向陛下賀喜來了!」徐良抬起頭,一臉的喜氣。
趙謹更加疑惑了:「喜從何來?」
徐良停了一下,隨即朗聲道:「喜從北麵來!」
趙謹好像還是不明白,搖了搖頭,徐良見狀,笑道:「恭賀陛下!賀喜陛下!賴陛下神威所致,將士用命,已於日前,大敗金賊於朱仙鎮!距離東京,僅數十裏!今大勢已定,收復中原,光復故都,隻在旦夕之間!」
趙謹聽了之後,反應很奇特。他先是怔住,好像不怎麽感冒,繼而,麵露驚色,瞪大了眼睛!最後,臉上才漸漸露出笑容,朝內侍望了一眼,轉過頭來,一副讓人哭笑不得的模樣:「這,當真?」
徐良把這前因後果一說,政事堂裏沸騰了。這些滿腹詩書,平素裏舉止得體,儒雅不凡的官員們「得意忘形」,有人抓了帽子,有人激動得手足無措,摟著同僚一個勁兒地搖,還有的竟失態得痛哭失聲!
宋軍不是沒有打過勝仗,也不是沒有打過大勝仗,隻是這一迴意義實在太過重大了!中原是什麽地方?東京是什麽所在?官軍光復此地,可謂一雪二十年之恥!真是普天下,同一哭,縱哭死,也幸福!
而主導此次北伐大業的徐良,此時也感慨萬千!他首先想到了自己去世的父親,倘若父親多活那麽幾年,看到這一幕,想必也該欣慰了;其次,他又想到了先帝趙諶,這位以恢復為己任的先王,窮一生之力,企圖洗雪國恥,光復中原,可惜大業未成,中途崩殂,如果他在九天之上看到這一幕,也當含笑;再次,他又想到了前線忠勇奮戰的將士們,不容易,真是不容易,這一次,朝廷必須拿出大手筆來,否則,怎麽對得起忠勇之士?
可他想來想去,他就沒想到折郡王在奏章中那一筆帶過的,說是河北有友軍切斷了金軍退路這一點。
「徐相,照折郡王這意思,東京是早晚的事?」有人還不放心,在那陣激動勁稍稍過去之後,趕緊問道。
徐良深深唿吸一口,點頭道:「朱仙鎮大捷,是決定性的勝利,金軍無法翻身了!東京光復,為時不遠,當不會超出本月!」
「那還等什麽?咱們趕緊進宮去,向聖上道賀啊!」有人提醒道。
徐良此時才想起,皇帝還等著召見他呢,當下不再遷延,即率了眾官直投宮中而去。出了中書政事堂的大門,便已聽到宮外歡聲陣陣,想是消息已經在鎮江城裏傳開,百姓在慶賀吧。
這一群朝臣,個個眉飛色舞,人人步伐輕盈,縱使六七十歲的老臣,也感覺年輕了不少,輕飄飄地飄向了大殿。
倒是大殿裏,已經等了一陣的趙官家些不耐煩了。除了不耐煩,他也有些為難,按說這禦駕親征,怎麽著也得過長江去吧?可他沒去,就一直呆在鎮江府了。不去也成,至少得在這兒等到戰局結果出來吧?可偏生在杭州的皇後劉氏隔三差五地遣人來,要麽就是詢問他父叔的情況,要麽就是催促官家迴去。
趙謹也想迴去,找了徐良幾次,可宰相再三地勸,這才來多久,此時要是迴去,不動搖軍心吶?今天又找徐良來,趙謹實在都覺得有些抹不開麵了。
「你說,徐相會不會是,不滿吶?」久等不來,趙謹一邊朝外張望,一邊問道。
他旁邊一名內侍,三十多歲年紀,中等身材,麵色白淨,五官還算標緻,下巴稍嫌尖長,沒事時,眼睛總盯著地下,聽皇帝問,答道:「官家過慮了,徐相終究是大臣,怎會對陛下不滿?許是,有什麽事耽誤了?」
趙謹一聽,質疑道:「朕召見,怎會有事耽誤?許是他曉得朕要提迴行在的事,因此遷延不來?」
那內侍不是旁人,正是侍奉過先帝,極得信任的沈擇。一來,他給當今天子的印象不錯,二來,他有個同鄉故交,關係一直很好,就在劉皇後身邊當差,走了這條路子,如今又出來了。這次讓他陪同皇帝來鎮江府,就是劉皇後的主意。而且趙謹也樂意帶著他,因為很多事情,他都可以代勞,省去了許多麻煩。
聽皇帝這一句,他故意不答,而是岔了話題道:「官家,娘娘幾次使人來催,是達掛著官家,這是人之常情,徐相憂心著國事,所以不太理解。」
趙謹聽在耳裏,咂了咂嘴,嘆道:「這國事,不也是朕的家事麽?怎就隻宰相憂心?朕難道不管?」
沈擇還沒有來得及迴話,忽見瞥見一大群官員朝殿內湧來,忙道:「來了。」
趙謹一瞧,心裏「嘎嘣」一聲,緊張地在禦座上挪了挪屁股,心說壞了。早知道,我就不開這個口了!現在好了吧,惹毛了宰相,這是帶著大臣犯顏直諫來了!完了,這一關可咋過?哎呀!
沈擇也瞧著不對頭,小聲提醒道:「官家,暫且不提迴行在的事。」
「嗯,嗯。」趙謹連連答道。「他若問時,朕隻找個理由搪塞過去……」
再說這徐良領著一班大臣上得殿來,人人大禮參拜下去,徐良洪亮的聲音壓過了眾人:「吾皇萬歲,萬歲,萬歲!」
趙謹聽了,不解其意,這除非是朝會,接旨,又或者重大典禮,才須如此隆重,這平日君臣會麵,行個禮就是,何必……因此問道:「徐卿,這是何故?」
「臣等,向陛下賀喜來了!」徐良抬起頭,一臉的喜氣。
趙謹更加疑惑了:「喜從何來?」
徐良停了一下,隨即朗聲道:「喜從北麵來!」
趙謹好像還是不明白,搖了搖頭,徐良見狀,笑道:「恭賀陛下!賀喜陛下!賴陛下神威所致,將士用命,已於日前,大敗金賊於朱仙鎮!距離東京,僅數十裏!今大勢已定,收復中原,光復故都,隻在旦夕之間!」
趙謹聽了之後,反應很奇特。他先是怔住,好像不怎麽感冒,繼而,麵露驚色,瞪大了眼睛!最後,臉上才漸漸露出笑容,朝內侍望了一眼,轉過頭來,一副讓人哭笑不得的模樣:「這,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