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老漢悲喜交加,又是搖頭,又是擺手,可另一支手卻還是抓著孫子不放。此時,莊子裏的百姓聽說徐九的部隊打迴來了,又聽說宋老漢兒子正是領軍的軍官,紛紛搶出莊來,不一陣,裏外三層,圍了一個水泄不通。
宋大到底是虎兒軍的軍官,在和父親相認之後,馬上想起了自己此行最主要的任務,首先是代表著徐郡王。他連自己家門都沒進,先去徐家老宅察看,隻可惜,早已經是一片廢墟,雜草叢生了。又探訪徐郡王的親屬,結果也沒剩幾個,死的死,逃的逃。好在,有族人批引了埋藏徐家先祖遺骨的所在,宋大才代表徐郡王祭拜了一番。
第七百六十六章 背水而戰
有趣的是,不管他走在哪裏,徐家莊的百姓都扶老攜幼地跟著。不過,他此行的任務,是克復夏津縣,順道來探訪家園,也替徐郡王走這一遭。不可能久留,說得殘酷一點,今天之內,他就得引軍迴大名,因為李楊二位都統還要揮師南下。
當這個消息傳出來後,徐家莊的百姓不幹了。當他們看到徐九的部隊打迴家鄉時,那份激動可言而知,但這高興勁還沒有過,你突然告訴他,我們來隻是走一走,看一看,馬上就得離開。他讓徐家莊的父老怎麽肯放人?
麵對攔著馬頭不放行的鄉親,宋大再三解釋,大軍此來是為奇襲河北,給中原戰場上的友軍部隊創造條件。大家不要急,一旦中原光復,河北還遠麽?但老百姓受了十幾二十年的罪,哪裏肯聽你這些道理?左右就是一句話,不放!本來,普通小老百姓哪敢阻攔朝廷官軍?但壞就壞在,這裏頭的人,或遠或近跟徐九都有些親戚關係,有幾個論起輩分來,徐九還得管人叫爺爺,這怎麽整?
尤其讓宋大頭疼的是,徐三帶著七八個愣頭青,說什麽要跟著部隊走,從軍報國,不想呆在徐家莊空耗年華了。咱這來河北是打仗的,也沒說要招兵吶,而且宋大聽得出來,這幾個小子以為跟徐郡王有些親戚關係,一去就能謀個一官半職的,殊不知自己當年追隨徐郡王起事,如今二十年過去,才一步步熬到統領,就憑你幾個生瓜蛋子,進一線部隊的資格都沒有,別提馬軍,更別提作軍官了。
後來實在沒辦法,宋大將心一橫,直言相告。徐郡王軍法無情,我今天要是在徐家莊呆一夜,明天迴去,上頭就得以貽誤軍機罪論處,輕則丟官,重則掉腦袋。既然諸位鄉親盛情難卻,我就留下,但從此以後,老父親就拜託諸位照顧了。
話說到這份上,徐家莊的父老沒辦法了。心知留是留不住,於是乎,讓宋大稍等,各家都趕迴去,把那珍藏許久的物個拿出來,請他們帶給自己在西軍中的親人。都不是什麽特金貴的東西,一雙鞋,一件袍子,或者父母雙親的遺物,再不然就是幾個饃,一筐蛋之類。
麵對此情此景,宋大有些慚愧。當一位在莊裏輩分極高的長者,托他將幾張餅捎給徐衛,並轉告,這是徐家莊種出的糧食,希望他徐九吃了以後,不要忘了這裏還有他的親人。宋大竟無言以對……
他迴來時,近鄉情怯,離開時,黯然無語。迴過頭去,隻見家鄉父老還聚集在莊頭,不停地揮手,宋大一聲長嘆,對旁邊的弟兄們道:「若是不能打迴來,何以麵對父老鄉親?當直言以告大王。」
宋大和徐家莊百姓不知道的是,他們的希望就快達成了。因為在中原戰場上,在汾陽郡王折彥質的統一指揮之下,三路宋軍已對開封府形成合圍之勢。目下,韓世忠和嶽飛統率的神武後軍,已經到達指定地點,與折家的神武前軍會師,駐紮在開封府西南的馬欄橋鎮。
而劉家兄弟統率的神武中軍淮西軍部,已在焦急地等待著命令。金軍主將烏延蒲盧渾抱著背水一戰的心態,在東京地區集結精銳,打算跟宋軍決一死戰,勝負就在此一舉。老實說,盡管此前宋軍連戰連捷,收復大片失土,但真正的決戰,還沒有開始。最後這一場仗,將決定誰能夠入主中原!
如果宋軍勝,那沒說的,淪陷多年的故都東京宣告光復,其意義異常重大,必能極大振奮全國軍民。如果金軍勝,那麽對宋軍來說,將是一個極大的打擊。這次北伐,朝廷可謂傾盡全力,寄予厚望,如果失利,丟失的,不僅僅是先前收復的失土,影響的,不僅僅是以徐良為代表的主戰派大臣,更將影響到大宋的路線。說得直白一點,這一仗要是敗了,主和派肯定就要得勢。
折仲古這種作過宰執,統過大軍的人,顯然看得十分清楚。所以在最後關頭,他極力穩紮穩打,生怕出了一丁點差錯。
十月末,折彥質下令進攻,以神武後軍嶽飛部為先鋒,直搗東京。嶽飛部離了馬欄橋鎮,全軍上下鬥誌昂揚,於扶溝縣擊破金軍阻擊部隊數千人,次日再敗金軍一部,矛頭直指東京。而折彥質等人提著大軍尾隨而進,同時派人傳令淮西軍劉光國,進兵開封。此時,烏延蒲盧渾早探到宋軍主力漫山遍野而來,前後綿延十多裏,他不斷派出小股部隊出去,讓宋軍擊敗,以慢其軍心,使其鬆懈。同時,把主力部隊放在距離東京城隻有四十多裏的朱仙鎮。意思非常明顯,那就是背靠著東京,打一場生死戰!
為了表達自己有進無退的意誌,蒲盧渾下令,把軍中將領的家眷都集中起來,統一安置在東京城裏某處。什麽意思?如果打勝了,萬事不提,如果敗了,我們在前線拚光乃止,城裏這些家眷,也一起上路!不得不說,這是個狠人,壓根沒給自己留下什麽餘地,頗有些虎兒軍「不勝即死」的氣魄。
宋大到底是虎兒軍的軍官,在和父親相認之後,馬上想起了自己此行最主要的任務,首先是代表著徐郡王。他連自己家門都沒進,先去徐家老宅察看,隻可惜,早已經是一片廢墟,雜草叢生了。又探訪徐郡王的親屬,結果也沒剩幾個,死的死,逃的逃。好在,有族人批引了埋藏徐家先祖遺骨的所在,宋大才代表徐郡王祭拜了一番。
第七百六十六章 背水而戰
有趣的是,不管他走在哪裏,徐家莊的百姓都扶老攜幼地跟著。不過,他此行的任務,是克復夏津縣,順道來探訪家園,也替徐郡王走這一遭。不可能久留,說得殘酷一點,今天之內,他就得引軍迴大名,因為李楊二位都統還要揮師南下。
當這個消息傳出來後,徐家莊的百姓不幹了。當他們看到徐九的部隊打迴家鄉時,那份激動可言而知,但這高興勁還沒有過,你突然告訴他,我們來隻是走一走,看一看,馬上就得離開。他讓徐家莊的父老怎麽肯放人?
麵對攔著馬頭不放行的鄉親,宋大再三解釋,大軍此來是為奇襲河北,給中原戰場上的友軍部隊創造條件。大家不要急,一旦中原光復,河北還遠麽?但老百姓受了十幾二十年的罪,哪裏肯聽你這些道理?左右就是一句話,不放!本來,普通小老百姓哪敢阻攔朝廷官軍?但壞就壞在,這裏頭的人,或遠或近跟徐九都有些親戚關係,有幾個論起輩分來,徐九還得管人叫爺爺,這怎麽整?
尤其讓宋大頭疼的是,徐三帶著七八個愣頭青,說什麽要跟著部隊走,從軍報國,不想呆在徐家莊空耗年華了。咱這來河北是打仗的,也沒說要招兵吶,而且宋大聽得出來,這幾個小子以為跟徐郡王有些親戚關係,一去就能謀個一官半職的,殊不知自己當年追隨徐郡王起事,如今二十年過去,才一步步熬到統領,就憑你幾個生瓜蛋子,進一線部隊的資格都沒有,別提馬軍,更別提作軍官了。
後來實在沒辦法,宋大將心一橫,直言相告。徐郡王軍法無情,我今天要是在徐家莊呆一夜,明天迴去,上頭就得以貽誤軍機罪論處,輕則丟官,重則掉腦袋。既然諸位鄉親盛情難卻,我就留下,但從此以後,老父親就拜託諸位照顧了。
話說到這份上,徐家莊的父老沒辦法了。心知留是留不住,於是乎,讓宋大稍等,各家都趕迴去,把那珍藏許久的物個拿出來,請他們帶給自己在西軍中的親人。都不是什麽特金貴的東西,一雙鞋,一件袍子,或者父母雙親的遺物,再不然就是幾個饃,一筐蛋之類。
麵對此情此景,宋大有些慚愧。當一位在莊裏輩分極高的長者,托他將幾張餅捎給徐衛,並轉告,這是徐家莊種出的糧食,希望他徐九吃了以後,不要忘了這裏還有他的親人。宋大竟無言以對……
他迴來時,近鄉情怯,離開時,黯然無語。迴過頭去,隻見家鄉父老還聚集在莊頭,不停地揮手,宋大一聲長嘆,對旁邊的弟兄們道:「若是不能打迴來,何以麵對父老鄉親?當直言以告大王。」
宋大和徐家莊百姓不知道的是,他們的希望就快達成了。因為在中原戰場上,在汾陽郡王折彥質的統一指揮之下,三路宋軍已對開封府形成合圍之勢。目下,韓世忠和嶽飛統率的神武後軍,已經到達指定地點,與折家的神武前軍會師,駐紮在開封府西南的馬欄橋鎮。
而劉家兄弟統率的神武中軍淮西軍部,已在焦急地等待著命令。金軍主將烏延蒲盧渾抱著背水一戰的心態,在東京地區集結精銳,打算跟宋軍決一死戰,勝負就在此一舉。老實說,盡管此前宋軍連戰連捷,收復大片失土,但真正的決戰,還沒有開始。最後這一場仗,將決定誰能夠入主中原!
如果宋軍勝,那沒說的,淪陷多年的故都東京宣告光復,其意義異常重大,必能極大振奮全國軍民。如果金軍勝,那麽對宋軍來說,將是一個極大的打擊。這次北伐,朝廷可謂傾盡全力,寄予厚望,如果失利,丟失的,不僅僅是先前收復的失土,影響的,不僅僅是以徐良為代表的主戰派大臣,更將影響到大宋的路線。說得直白一點,這一仗要是敗了,主和派肯定就要得勢。
折仲古這種作過宰執,統過大軍的人,顯然看得十分清楚。所以在最後關頭,他極力穩紮穩打,生怕出了一丁點差錯。
十月末,折彥質下令進攻,以神武後軍嶽飛部為先鋒,直搗東京。嶽飛部離了馬欄橋鎮,全軍上下鬥誌昂揚,於扶溝縣擊破金軍阻擊部隊數千人,次日再敗金軍一部,矛頭直指東京。而折彥質等人提著大軍尾隨而進,同時派人傳令淮西軍劉光國,進兵開封。此時,烏延蒲盧渾早探到宋軍主力漫山遍野而來,前後綿延十多裏,他不斷派出小股部隊出去,讓宋軍擊敗,以慢其軍心,使其鬆懈。同時,把主力部隊放在距離東京城隻有四十多裏的朱仙鎮。意思非常明顯,那就是背靠著東京,打一場生死戰!
為了表達自己有進無退的意誌,蒲盧渾下令,把軍中將領的家眷都集中起來,統一安置在東京城裏某處。什麽意思?如果打勝了,萬事不提,如果敗了,我們在前線拚光乃止,城裏這些家眷,也一起上路!不得不說,這是個狠人,壓根沒給自己留下什麽餘地,頗有些虎兒軍「不勝即死」的氣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