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衛更是步下廳來,欣喜地說道:「你怎這時候迴來了?」
這人是誰?不是旁人,正是馬子充!徐衛啟程赴江南時,命他去和契丹人聯絡,沒想到,竟然同日抵達鳳翔府。
馬擴對徐衛一禮,來不及迴答他的問題,大帥們已經七嘴八舌地問了起來,到底契丹人出不出兵?他們還想不想東征復國?是不是不願幹了?如果真沒那心思了,趁早拉倒,河西四州和蕭合達占據的地盤,事先說得清清楚楚,是咱的,馬上還來!
馬擴顯得有些疲倦,但精神頭還不錯,見大帥們嘈雜不休,他打著轉安撫眾人,而後才道:「此番北上,見到了遼軍都部署耶律燕山,還有耶律鐵哥。卑職據實相告,言我軍即將發動北伐,詢問遼軍是否一同出兵。耶律燕山先是含糊其辭,沒說不發,也沒說要發,反正總是推三阻四。後來耶律鐵哥跟卑職說了實話,現在西夏舊地上,遼軍仍舊有控弦之士八萬餘人,當然,這裏頭包括蕭合達的部隊。如果說要出一路兵,與西軍配合,還是不難的。」
「但問題出在虎思斡耳朵,大石去世以後,其子年幼,大石妻依遺命權國,稱製,改元,號『感天皇太後』。這位皇太後對於東征復國,沒有明確的態度,因此似燕山鐵哥這種擁兵在外的大將,不好擅自作主。」
姚平仲聽得心煩,不耐道:「說來說去,就是不出兵嘛!不出拉倒,咱們自己去!大王,等這仗打完,便叫契丹人歸還河西四州,還有蕭合達所據。當初借他們地方,目的是聯合伐金,現在不幹了,地盤就得還迴來!」
他的話得到了大帥們的贊同,但馬擴此時又道:「耶律燕山和耶律鐵哥雖然不發兵,但蕭合達卻也派人來見,秘會卑職,告知他願意出兵。」
堂上眾帥聽得稀奇,燕山和鐵哥都不發出,蕭合達居然來湊熱鬧!且不說他有幾個兵,能起多大作用,單隻論他此舉意圖何在?西夏在時,他以「契丹流亡者」的身份發動叛亂,那時候是自由身。可現在,既歸了大石,就是遼臣,須效忠於虎思斡耳朵,受製於耶律燕山,何故擅自與西軍聯繫?
馬擴不等眾人發問,已分析起來:「大王,卑職在興慶府聽得一些消息。蕭合達歸遼以後,曾希望大石能讓他坐鎮西夏,但沒有如願。後來,又求遼封西平公,也沒有如願。估計,蕭合達就是因為這些事,心有怨恨。再者,據說蕭斡裏剌坐鎮西夏時,蕭合達的部隊尚能保持完整,斡裏剌歸國,耶律燕山統軍後,有並軍之誌,打算整編蕭合達所部,雙方為此鬧得很不愉快。」
「明白了,蕭合達滿心期望遼軍東來,以為見著親人了。結果,看來看去他發現,他的親人還不如咱們親,這是想倒戈了。」楊彥笑道。這話倒不是沒有出處,當初若不是西軍支持,蕭合達早就完了。
眾帥皆笑,涇原帥王稟道:「蕭合達兵力雖然不算雄厚,但若能出兵三兩萬,自夏境攻東勝,不管打得如何,也可分女真人之心,對我軍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不!」徐衛斷然否決。「蕭合達此人既貪且驕,還有勇無謀,這種人不可信。我們與契丹人結盟,目下仍是同盟關係,他們終究還會不會東征復國,現在也不明朗,誰也說不清楚。如果現在我們為一個蕭合達而與契丹人生產怨恨,實在不劃算。」
「那就讓人給他捎個信?將我們的立場說清楚?」馬擴問道。
「不必,不理他就是,給他留個念想吧。」徐衛道。
既然已經確定遼軍不會出兵,也就沒有必要再在這個問題上多費口舌,徐九隨即向張慶問道:「我走期間,你們商量出什麽結果了麽?」
張慶迴答道:「卑職與諸帥,秉承大王鈞旨,在此期間,於各經略司調馬步軍其計十萬七千人,目下,涇原帥司、秦鳳帥司、兩興安撫司的部隊已經趕到鳳翔,熙河帥司所部也在途中,不日將至。環慶帥司、鄜延帥司、永興帥司三司部隊,已經向同州集結。隻等熙河軍趕到,此間部隊就可趕往同州會師,渡河東進。」
「糧草物資呢?」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個問題上,哪個帶兵的都不敢馬虎。
「各司部隊都帶有部分糧草,現在已經集中在鳳翔,另外從陝西各地徵集的物資,也在陸續匯聚。四川起運的物資,正沿水路北上,不過這得需要些時日。至於錢,除了川陝府庫存餘以外,朝廷賜的三百萬緡已經到了,足夠一時敷用。」張慶這本帳,可算得清楚。
「是劉子羽在負責吧?」徐衛又問。
「自然是他,大王稍後可召他來,詳細詢問。」張慶道。
「很好。」徐衛頻頻點頭。隨即抬起頭來,目示眾帥道「諸位,此次出師北伐,朝廷的意見,是讓我們西軍進攻太原,牽製金軍主力,給中原戰場的友軍緩解壓力,創造機會。我當然是很樂意這樣作,但現在遼軍不配合,如果我軍入河東北上,往太原方向進攻,勢必要和金軍主力有一場決戰。對此,諸位有什麽看法?」
「金軍主力又怎地?西軍打的就是主力。」王稟不屑道。上次涇原軍出兵協助契丹人,作為滅夏之役,大宋唯一一支參與其中的部隊,事後得到了極大的榮譽,以至於王稟也是信心爆棚。
此時,素來沉默寡言的鄜延帥徐洪道:「若隻為牽製金軍主力,我們實不消動用十萬大軍與之硬碰。現在我軍據著陽涼南關,金軍據著陽涼北關,我軍隻需分一路進攻陽涼北關,再分一路從麟府出發,佯攻東勝諸州,就足以達到牽製金軍的目的。」
這人是誰?不是旁人,正是馬子充!徐衛啟程赴江南時,命他去和契丹人聯絡,沒想到,竟然同日抵達鳳翔府。
馬擴對徐衛一禮,來不及迴答他的問題,大帥們已經七嘴八舌地問了起來,到底契丹人出不出兵?他們還想不想東征復國?是不是不願幹了?如果真沒那心思了,趁早拉倒,河西四州和蕭合達占據的地盤,事先說得清清楚楚,是咱的,馬上還來!
馬擴顯得有些疲倦,但精神頭還不錯,見大帥們嘈雜不休,他打著轉安撫眾人,而後才道:「此番北上,見到了遼軍都部署耶律燕山,還有耶律鐵哥。卑職據實相告,言我軍即將發動北伐,詢問遼軍是否一同出兵。耶律燕山先是含糊其辭,沒說不發,也沒說要發,反正總是推三阻四。後來耶律鐵哥跟卑職說了實話,現在西夏舊地上,遼軍仍舊有控弦之士八萬餘人,當然,這裏頭包括蕭合達的部隊。如果說要出一路兵,與西軍配合,還是不難的。」
「但問題出在虎思斡耳朵,大石去世以後,其子年幼,大石妻依遺命權國,稱製,改元,號『感天皇太後』。這位皇太後對於東征復國,沒有明確的態度,因此似燕山鐵哥這種擁兵在外的大將,不好擅自作主。」
姚平仲聽得心煩,不耐道:「說來說去,就是不出兵嘛!不出拉倒,咱們自己去!大王,等這仗打完,便叫契丹人歸還河西四州,還有蕭合達所據。當初借他們地方,目的是聯合伐金,現在不幹了,地盤就得還迴來!」
他的話得到了大帥們的贊同,但馬擴此時又道:「耶律燕山和耶律鐵哥雖然不發兵,但蕭合達卻也派人來見,秘會卑職,告知他願意出兵。」
堂上眾帥聽得稀奇,燕山和鐵哥都不發出,蕭合達居然來湊熱鬧!且不說他有幾個兵,能起多大作用,單隻論他此舉意圖何在?西夏在時,他以「契丹流亡者」的身份發動叛亂,那時候是自由身。可現在,既歸了大石,就是遼臣,須效忠於虎思斡耳朵,受製於耶律燕山,何故擅自與西軍聯繫?
馬擴不等眾人發問,已分析起來:「大王,卑職在興慶府聽得一些消息。蕭合達歸遼以後,曾希望大石能讓他坐鎮西夏,但沒有如願。後來,又求遼封西平公,也沒有如願。估計,蕭合達就是因為這些事,心有怨恨。再者,據說蕭斡裏剌坐鎮西夏時,蕭合達的部隊尚能保持完整,斡裏剌歸國,耶律燕山統軍後,有並軍之誌,打算整編蕭合達所部,雙方為此鬧得很不愉快。」
「明白了,蕭合達滿心期望遼軍東來,以為見著親人了。結果,看來看去他發現,他的親人還不如咱們親,這是想倒戈了。」楊彥笑道。這話倒不是沒有出處,當初若不是西軍支持,蕭合達早就完了。
眾帥皆笑,涇原帥王稟道:「蕭合達兵力雖然不算雄厚,但若能出兵三兩萬,自夏境攻東勝,不管打得如何,也可分女真人之心,對我軍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不!」徐衛斷然否決。「蕭合達此人既貪且驕,還有勇無謀,這種人不可信。我們與契丹人結盟,目下仍是同盟關係,他們終究還會不會東征復國,現在也不明朗,誰也說不清楚。如果現在我們為一個蕭合達而與契丹人生產怨恨,實在不劃算。」
「那就讓人給他捎個信?將我們的立場說清楚?」馬擴問道。
「不必,不理他就是,給他留個念想吧。」徐衛道。
既然已經確定遼軍不會出兵,也就沒有必要再在這個問題上多費口舌,徐九隨即向張慶問道:「我走期間,你們商量出什麽結果了麽?」
張慶迴答道:「卑職與諸帥,秉承大王鈞旨,在此期間,於各經略司調馬步軍其計十萬七千人,目下,涇原帥司、秦鳳帥司、兩興安撫司的部隊已經趕到鳳翔,熙河帥司所部也在途中,不日將至。環慶帥司、鄜延帥司、永興帥司三司部隊,已經向同州集結。隻等熙河軍趕到,此間部隊就可趕往同州會師,渡河東進。」
「糧草物資呢?」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個問題上,哪個帶兵的都不敢馬虎。
「各司部隊都帶有部分糧草,現在已經集中在鳳翔,另外從陝西各地徵集的物資,也在陸續匯聚。四川起運的物資,正沿水路北上,不過這得需要些時日。至於錢,除了川陝府庫存餘以外,朝廷賜的三百萬緡已經到了,足夠一時敷用。」張慶這本帳,可算得清楚。
「是劉子羽在負責吧?」徐衛又問。
「自然是他,大王稍後可召他來,詳細詢問。」張慶道。
「很好。」徐衛頻頻點頭。隨即抬起頭來,目示眾帥道「諸位,此次出師北伐,朝廷的意見,是讓我們西軍進攻太原,牽製金軍主力,給中原戰場的友軍緩解壓力,創造機會。我當然是很樂意這樣作,但現在遼軍不配合,如果我軍入河東北上,往太原方向進攻,勢必要和金軍主力有一場決戰。對此,諸位有什麽看法?」
「金軍主力又怎地?西軍打的就是主力。」王稟不屑道。上次涇原軍出兵協助契丹人,作為滅夏之役,大宋唯一一支參與其中的部隊,事後得到了極大的榮譽,以至於王稟也是信心爆棚。
此時,素來沉默寡言的鄜延帥徐洪道:「若隻為牽製金軍主力,我們實不消動用十萬大軍與之硬碰。現在我軍據著陽涼南關,金軍據著陽涼北關,我軍隻需分一路進攻陽涼北關,再分一路從麟府出發,佯攻東勝諸州,就足以達到牽製金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