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其太甚?」徐良覺得對方這句話有些沒道理。「河北、河東、中原、江淮、山東,甚至包括燕雲,女真人如今所據之地,皆先人苦心經營,遺留我輩之基業。我發堂堂之師,收復失土,名正言順,鬼服神欽,何謂『迫其太甚』?」


    秦檜點點頭,更正道:「下官一時失言,相公勿怪。我的意思是說,女真人割還中原淮東,其意在示好於我朝,以期休兵罷戰。我朝要麽直接拒絕議和,如期北伐,要麽就……」話沒說完,忽見徐六舉了起手,秦檜一時錯愕,沒再說下雲。


    「你提醒了我!會之,你提醒了我!」徐六想到了什麽,從座位上霍然起身。


    「什麽?」秦檜似乎不明白。


    「女真人這是在拖延時間!這是緩兵之計!」徐良大聲道。


    「緩兵之計?何以見得?」秦檜問道。


    「你看,金使入江南,向我朝提出議和,按規矩,我方也得派出使臣與其商談,這一談短則一個月,長則三五月都有可能。在杭州談完,朝廷批準之後,我們還得遣使與金使一道北上入金,再由虜主批準,方才生效,是麽?」徐良問道。


    「正是如此。」秦檜承認。


    「兩國批準之後,又得使者來迴奔走,聯繫協商,然後才到正題,雙方互派官員前往中原淮東,行使交割。這一連串弄下來,沒一兩年完得成麽?而我朝的北伐大軍,現在已經集結待命,如果同意議和,無疑就是中了女真人的緩兵之計!」徐良冷笑道。


    秦檜垂著頭好一陣沒說話,不得不承認,徐相的猜測不無道理,但這僅僅是猜測。


    「相公,有一句話我不得說。我相信相公的判斷,但是……」說到這裏,秦檜搖起了頭。


    「什麽?」徐六皺眉問道。


    「相公還記得張通古晉見聖上時的情景麽?」秦檜問道。


    徐良皺起的眉頭並沒有舒展,反而越擰越緊:「你是說……」


    「張通古向聖上行大禮時,所有在場的人,眼睛裏都在放光。實不相瞞,那一刻,下官也覺得感慨良多。甚至,下官相信,那一刻,有人會想哭。」秦檜沉聲說道。「金人主動求和,不,乞和,而且心甘情願將中原淮東拱手送還,從前宋金之間的種種不平等一概取消,而其索要的,不過是錢財。這個條件很誘人,而現在相公要告訴他們,這塊餅隻是畫的,不但不能吃,就算吃了,還會中毒,相公猜猜,他們會信麽?」


    徐良緩緩落座迴去,他也得承認,秦檜的話不無道理。宋金開戰二十餘年,這期間,宋軍不是沒有打過勝仗,宋人不是沒有受到過鼓舞。但是女真人服軟,這還是頭一遭!要使皇帝和朝臣知道這件事情作不得,可不是那麽容易的。


    堂裏陷入了沉默,良久,徐六正色道:「我絕不使議和達成!你應該最清楚!我父在世時發過誓,哪怕跟女真人戰到底,也決不與之議和!決不!」


    徐六說到做到!次日,早朝!


    靜鞭一響,文武百官分班站列,皇帝趙謹步入資政殿,高居禦座,當殿頭押班一聲喝:「有事早奏……」


    他就站了出去,手持笏板,盡量讓自己的聲音傳遍全殿:「臣,徐良,有本要奏!」


    皇帝精神不錯,因為金使一來,提出議和,他就不必須再離開杭州,搞什麽禦駕親征的形式了,微笑道:「徐卿有本,盡管奏來。」


    「陛下,臣認為,宋金議和,斷不可行!」徐良說這句話之前就已經預料到了後果,但殿中的反應仍舊讓他有些吃驚。


    一言既出,滿殿皆心!短暫的沉默以後,資政殿一片譁然!什麽玩意?議和不可行?我沒聽錯吧?這話是宰相說的?為什麽?女真人前來乞和,情願將中原淮東拱手送還,為什麽不要?


    趙謹也大吃一驚,失聲道:「徐卿?你,為,為何?」


    徐良對身後那一片嘈雜的議論聲充耳不聞,洪聲道:「金人遣使議和,包藏禍心!」


    「包藏禍心?這從何說起?」趙謹不解。


    「此乃金人緩兵之計!」徐良大聲迴答道。隨即,他將自己的擔憂合盤托出。


    話音方落,在他身後,一人出班道:「陛下,臣認為徐相之言,純屬猜測。金人主動乞和,要交還中原淮東,這正是我大宋日益強大的象徵!中原,是大宋隆興之地,故都所在!今金人主運交還,我朝若不允,反倒喪師費財去攻取,是何道理?」


    徐良不用迴頭也知道,說這話的是參知政事朱倬。正想反駁時,又聽大臣言道:「臣也認為,徐相過於擔憂了,女真人並非為了緩兵拖延。我朝聯結契丹,無是奪取河西,接著又攻占橫山一線,扼西夏命脈,接著,遼軍攻燕雲,西軍復河東,使金人如坐針氈,寢食難安!今女真之威脅,重在西部,金軍必將防禦重心放在河東與西夏邊境。如此一來,則無力南顧。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女真人不得不交還中原淮東之地,以求減輕壓力。退守兩河,是其明智之舉,事情就是如此,不過想得過於複雜。」


    此話一出,附和者甚多,資政殿中一片喧鬧,連皇帝也頻頻點頭。


    然而就在此時,一人抗聲喊道:「臣附和徐相之言!諸位!諸位!」在他大聲疾唿之下,殿中趨於平靜。徐良迴首視之,乃中書舍人李光是也。


    「金人遣使議和,若我朝同意,還需時日談判。等待雙方議定,還需北上入金,取得金帝批準。而後,又要互相協商,遣官割地,如此下來,耗時費日,非是一年半載所能完成。北伐大軍已經箭在弦上,有這一段時間,金人大可從容調度!我認為,這便是北夷拖延之計,斷斷不可上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宋默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宋默然並收藏宋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