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良說罷,退後一步,表示自己發言完畢。趙鼎思索著他的言論,一起竟無從反駁,隻得道:「似如此前怕狼,後怕虎,幾時才得北伐?我們還要讓北地人民淪陷於狄夷之手多少時候?」
徐良看他一眼,胸有成竹:「不急這一時。隻要再有個幾年,待荊湖、江西、淮西三司兵強馬壯,川陝兩地物資充足之時,天子降下親征詔,令徐衛率西軍由河東北上,若到時遼軍仍願東征,則使其出夏境入燕雲,荊湖江西兩軍取中原,淮西一軍攻淮東,諸路大軍水陸並進,舊地父老怎不食簞漿壺,焚香遮道以迎王師?北夷豈不望風披靡,爭相逃遁?莫說恢復舊疆,便是踏破燕雲,遠逐北夷,又有何難?誠如此,失地可收,國恥可雪,大宋之中興,為時不遠!」
話剛說完,上頭趙官家大聲說道:「好!好!聽徐相一言,使朕茅塞頓開!賢卿之議,實為穩妥!」
「謝陛下。」徐良俯首一禮。
趙鼎見皇帝都開口稱讚,還有爭辯的份麽?隻得默然無語,接受了這個事實。但不是說他就贊同徐良的意見,似你這般說,一切都順理成章。須知世事無常,女真人眼下內外交困時你不發兵,等上數載,你在經營,人家也不會坐等,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啊……
「朕初踐柞,於軍政還是生疏。兩位賢卿位亮輔良弼,都是朕的左右手,望趙卿徐卿精誠團結,佐朕成就中興之業!如此,朕不負列祖列宗,二卿也可名傳天下,流芳百世!」趙謹這句話還算說得漂亮。
趙鼎徐良同施大禮,拜謝皇恩。
從垂拱殿出來,徐六頗有些誌得氣滿。就如他對秦檜所言,這朝中所有宰執大臣,若論知兵,誰比得過我?隻要我還在相位上,軍事議題永遠都隻有我發言的份,同僚們還是聽著就好,就不要瞎攪和了。
趙鼎雖然沒有得到皇帝的支持,但也未見灰心喪氣的模樣,看到前頭的徐良步伐輕盈,有自得模樣,下了台階以後,快走幾步:「徐相。」
徐六稍停一下,兩人並肩而行,隻聽趙鼎道:「徐相啊,機會這個東西可遇而不可求。如此良機坐失,你就不怕將來後悔?」
徐良聞言微笑道:「後悔?嗬嗬,徐某認定的事情,從不後悔。再說了,女真人早已不是當初的女真人,當下兩國實力此消彼長,還怕他竄上天不成?」
趙鼎也冷笑道:「女真人看樣子是竄不上天了,但是……」他後兩個字說得特別重,徐良不禁停下腳步,想聽聽他下文如何。
隻見對方臉垮了下來,低聲道:「現在聖上年少,國事皆決於宰執。趁你我還在台上執政,不把此事敲定辦妥,等將來聖上幹綱獨斷之時,還有你我裁奪的份麽?」
徐良笑笑,沒說話,似乎對話的意見不值一駁。
趙鼎視若無睹,繼續壓低聲音道:「當今天子是個仁厚之主,不比先帝果決,等將來聖上親理朝政,還會不會誌在恢復誰說得清楚?往昔我們連年征戰,那是因為不得不打,女真人時刻威脅著我朝。可現在,女真人早已無力南侵,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個道理,你也是飽讀詩書的人,不會不明白!趙某言盡於此!」語畢,拂袖而雲。
徐良背負雙手立在原地,望著那個疾走的背影,搖頭嘆道:「若論忠於王事,孜孜為國,誰能比得上此老?」
再說另一頭,趙謹離了垂拱殿,便匆匆忙忙地往後宮而去。一路上想著剛才殿中情況,情不自禁地就露出笑容,好似幹了一件稱心如意的快事。邊走還邊跟身後的內侍說道:「我方才在殿上沒有失態吧?」
「沒有沒有,官家果有風範!」內侍讚美道。
「那你覺得趙相和徐相的反應如何?」趙謹又問。
「那自不等言!趙鼎肯定覺得官家果斷,徐良一定認為聖上英明!」內侍繼續吹捧。
「嗯,說得好!說得真好!」趙謹說話間,步伐又輕快了一些。
不一陣,到皇後所居宮殿,皇帝搶了進去,早望見劉皇後在裏間坐著,他人沒到,聲先至:「鳳娘,你果然是聰明!」
劉皇後聞聲而起,迎上前來道:「官家何故如此高興?事情解決了?」
「豈止是解決了?朕按照你的辦法,讓趙鼎和徐良分別陳述意見,然後贊徐良,卻不貶趙鼎,兩位宰相心悅誠服,拜辭而去!不過,他兩人說得好像都有道理,若真讓我決斷,委實難以選擇。」趙謹眉開眼笑道。
內侍也在一旁幫腔:「娘娘,可惜當時不在場,官家一席話,聽得兩位宰相高山仰止!」
「哈哈,你這廝就一張嘴,也沒到高山仰止的份上吧?」趙謹雖然這麽說著,心裏卻是極高興的。
「陛下是一國之主,他們雖然位列宰輔,也隻是陛下的臣子,高山仰止何足怪哉?」劉皇後到底比皇帝年紀大些,顯得頗為成熟。「今番陛下支持了徐良,下次宰執大臣再有爭執,陛下就支持趙鼎,這樣更能顯得官家公正,不偏不倚,自有主見!」
第七百四十章 三年後
大宋興熙四年
整整三年時間,宋、遼、金三國大體上都處於沉寂之中。江南派遣了使節入金,索要夏主李仁孝等,金國嚴辭拒絕,甚至扣留宋使。而且不出所料,女真人利用手裏的夏主和官員,在西夏舊地不斷煽動暴亂。奈何黨項人大勢已去,縱使一直仍舊忠於夏主的夏軍殘部,又或者是黨項族人起兵反遼,都被契丹人嚴厲鎮壓下去。
徐良看他一眼,胸有成竹:「不急這一時。隻要再有個幾年,待荊湖、江西、淮西三司兵強馬壯,川陝兩地物資充足之時,天子降下親征詔,令徐衛率西軍由河東北上,若到時遼軍仍願東征,則使其出夏境入燕雲,荊湖江西兩軍取中原,淮西一軍攻淮東,諸路大軍水陸並進,舊地父老怎不食簞漿壺,焚香遮道以迎王師?北夷豈不望風披靡,爭相逃遁?莫說恢復舊疆,便是踏破燕雲,遠逐北夷,又有何難?誠如此,失地可收,國恥可雪,大宋之中興,為時不遠!」
話剛說完,上頭趙官家大聲說道:「好!好!聽徐相一言,使朕茅塞頓開!賢卿之議,實為穩妥!」
「謝陛下。」徐良俯首一禮。
趙鼎見皇帝都開口稱讚,還有爭辯的份麽?隻得默然無語,接受了這個事實。但不是說他就贊同徐良的意見,似你這般說,一切都順理成章。須知世事無常,女真人眼下內外交困時你不發兵,等上數載,你在經營,人家也不會坐等,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啊……
「朕初踐柞,於軍政還是生疏。兩位賢卿位亮輔良弼,都是朕的左右手,望趙卿徐卿精誠團結,佐朕成就中興之業!如此,朕不負列祖列宗,二卿也可名傳天下,流芳百世!」趙謹這句話還算說得漂亮。
趙鼎徐良同施大禮,拜謝皇恩。
從垂拱殿出來,徐六頗有些誌得氣滿。就如他對秦檜所言,這朝中所有宰執大臣,若論知兵,誰比得過我?隻要我還在相位上,軍事議題永遠都隻有我發言的份,同僚們還是聽著就好,就不要瞎攪和了。
趙鼎雖然沒有得到皇帝的支持,但也未見灰心喪氣的模樣,看到前頭的徐良步伐輕盈,有自得模樣,下了台階以後,快走幾步:「徐相。」
徐六稍停一下,兩人並肩而行,隻聽趙鼎道:「徐相啊,機會這個東西可遇而不可求。如此良機坐失,你就不怕將來後悔?」
徐良聞言微笑道:「後悔?嗬嗬,徐某認定的事情,從不後悔。再說了,女真人早已不是當初的女真人,當下兩國實力此消彼長,還怕他竄上天不成?」
趙鼎也冷笑道:「女真人看樣子是竄不上天了,但是……」他後兩個字說得特別重,徐良不禁停下腳步,想聽聽他下文如何。
隻見對方臉垮了下來,低聲道:「現在聖上年少,國事皆決於宰執。趁你我還在台上執政,不把此事敲定辦妥,等將來聖上幹綱獨斷之時,還有你我裁奪的份麽?」
徐良笑笑,沒說話,似乎對話的意見不值一駁。
趙鼎視若無睹,繼續壓低聲音道:「當今天子是個仁厚之主,不比先帝果決,等將來聖上親理朝政,還會不會誌在恢復誰說得清楚?往昔我們連年征戰,那是因為不得不打,女真人時刻威脅著我朝。可現在,女真人早已無力南侵,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個道理,你也是飽讀詩書的人,不會不明白!趙某言盡於此!」語畢,拂袖而雲。
徐良背負雙手立在原地,望著那個疾走的背影,搖頭嘆道:「若論忠於王事,孜孜為國,誰能比得上此老?」
再說另一頭,趙謹離了垂拱殿,便匆匆忙忙地往後宮而去。一路上想著剛才殿中情況,情不自禁地就露出笑容,好似幹了一件稱心如意的快事。邊走還邊跟身後的內侍說道:「我方才在殿上沒有失態吧?」
「沒有沒有,官家果有風範!」內侍讚美道。
「那你覺得趙相和徐相的反應如何?」趙謹又問。
「那自不等言!趙鼎肯定覺得官家果斷,徐良一定認為聖上英明!」內侍繼續吹捧。
「嗯,說得好!說得真好!」趙謹說話間,步伐又輕快了一些。
不一陣,到皇後所居宮殿,皇帝搶了進去,早望見劉皇後在裏間坐著,他人沒到,聲先至:「鳳娘,你果然是聰明!」
劉皇後聞聲而起,迎上前來道:「官家何故如此高興?事情解決了?」
「豈止是解決了?朕按照你的辦法,讓趙鼎和徐良分別陳述意見,然後贊徐良,卻不貶趙鼎,兩位宰相心悅誠服,拜辭而去!不過,他兩人說得好像都有道理,若真讓我決斷,委實難以選擇。」趙謹眉開眼笑道。
內侍也在一旁幫腔:「娘娘,可惜當時不在場,官家一席話,聽得兩位宰相高山仰止!」
「哈哈,你這廝就一張嘴,也沒到高山仰止的份上吧?」趙謹雖然這麽說著,心裏卻是極高興的。
「陛下是一國之主,他們雖然位列宰輔,也隻是陛下的臣子,高山仰止何足怪哉?」劉皇後到底比皇帝年紀大些,顯得頗為成熟。「今番陛下支持了徐良,下次宰執大臣再有爭執,陛下就支持趙鼎,這樣更能顯得官家公正,不偏不倚,自有主見!」
第七百四十章 三年後
大宋興熙四年
整整三年時間,宋、遼、金三國大體上都處於沉寂之中。江南派遣了使節入金,索要夏主李仁孝等,金國嚴辭拒絕,甚至扣留宋使。而且不出所料,女真人利用手裏的夏主和官員,在西夏舊地不斷煽動暴亂。奈何黨項人大勢已去,縱使一直仍舊忠於夏主的夏軍殘部,又或者是黨項族人起兵反遼,都被契丹人嚴厲鎮壓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