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行大禮參拜,山唿萬歲,趙謹手一抬:「諸卿平身。」當了幾個月的皇帝,至少這個動作還是非常熟練的。
緊接著,百官奏事,一般都是分司分衙進行。因為朝臣不少人都是同一個衙門,有事大家集中在一起,不可能一人一事,這麽搞的話,說到天黑也說不盡。
前頭一些官員奏畢以後,徐良隨後出班道:「啟奏陛下,今有司已於兩浙、淮西、江西、荊湖挑選將佐,預備往陝西借職。臣請聖上示下,是否準行。」
趙謹聽得很認真,但之後卻是一片茫然,因為這個事是徐良當初和先帝趙諶定的,他根本不知情,遂問道:「這,諸司將佐,緣何要到陝西借職?莫非西軍缺將官麽?」
「陛下容稟,昔年宰執大臣曾與先帝相商,認為西軍與金軍鏖戰十數載,非但遏製金人攻勢,更逐步將女真人逐出陝西,其經驗值得南方諸司借鑑。因此,預備從諸宣撫司所屬部隊中挑選將佐,往陝西借職,行觀摩學習之事。」徐良道。
「哦,原來如此。朕也聽說過西軍能征慣戰,這觀摩確實有益。隻是,將佐們都走了,這南方諸司的部隊誰人統領?」趙謹問道。
這個問題未免有些外行,甚至有些……但皇帝即位不久,政務不熟,大臣們也不意外,徐良奏道:「迴陛下,此次從諸司中挑選的將佐,大多是統領以下,且各司不過挑選七八人,並不影響。」
「那此事東莞郡王知情麽?切莫倉促,也使西軍有個準備。」趙謹繼續道。
徐良也覺得這問題有些不靠譜,這麽大事的老九怎麽可能不知情?但想到皇帝新來的,於是詳細道:「此事早已通知川陝宣撫處置司,且川陝已經準備妥當。南方將佐一到,即安排相應差遣職務,使其融於西軍之中,早晚觀摩。非止習戰法,其行軍、紮營、號令、束伍、器械、斥候,無所不包,預計為期半年得還。」
趙謹似懂非懂,點頭道:「既如此,便可下令啟程。」
「遵旨。」徐良領命退迴班裏。
隨後首相趙鼎又出班奏道:「陛下,此前金使南下求和,欲與我朝單方麵締結和議,被拒之後北還,至今沒有迴音。臣擔心,金人會對此事有所反應,當使淮西荊湖兩司加緊戒備,以防不測。」
「有備無患,才是穩妥之計,趙卿所言極是。」趙謹贊同道。
「臣以為,大可不必。」一人出班道。眾人視之,乃參知政事秦檜。
「哦?」趙謹有些意外。
而更意外的則是趙鼎,疑惑道:「秦參政此言何意?」
「自宋遼聯合出兵,我軍克河東半壁以後,金人理當集中力量防備西軍和遼軍。縱使因我朝拒絕和議有所報復,量其也無力南顧,至多在河東征伐。」秦檜朗聲道。
趙鼎聽罷,倒也沒不快,隻是道:「有備無患總是好的。」
「非也,趙相此言,在下不敢苟同。」秦檜倒有些認真了。「如果朝廷明令一下,荊湖淮西兩司豈敢怠慢?彼時,部隊頻繁調動,非但費財,也徒增將士煩擾。而且,據在下所知,淮西荊湖兩司,一直處於戰備狀態,實在無須過多警示。」
趙鼎無言以對,默默退迴班裏,殿上趙謹見此情形,不知如何是好,正好看到秦檜也退迴去,而且大臣們也沒有再奏事的,遂道:「既如此,今日便散了吧。」
第七百二十七章 南方軍官團
「唿……」從資政殿退出來,趙謹這才鬆了口氣,跟身旁的內侍對望一眼,好似過了一關。「首相要前沿戒備,參政說不必,這……唉。」
「官家,現在去哪?」內侍問道。
趙謹立在原地,一時竟不知道該往哪裏去。往常若是有緊要的事,這時候他應該去垂拱殿,和宰執大臣議事,不過今天好像沒這項,所以嘛……
「去『勤政堂』看看吧。」趙謹道。當下,便擺駕勤政堂,到了那裏時,皇帝立在堂前抬頭仰望由祖父徽宗趙佶親題的那塊匾額,隨即踏入堂中。這裏的一切都還保持著先帝肅宗生前的模樣,他用過的筆硯,坐過的椅子,紋絲未動。他以前翻閱過的書本,倒收拾得整整齊齊,甚至連牆壁上所懸掛的書畫,好像也有人仔細擦拭過。
趙謹看著這一切,似乎在尋找當初兄長在這堂中留下的影子。趙諶在位之年,除去睡覺,可能有相當部分時間是在這「勤政堂」度過的。趙謹注意到,那張案桌的邊沿已經磨掉了漆,不難想像,有多少日子先帝在這裏伏案疾書,批閱奏本。
「我想建個閣子,專以收藏先兄文集,你記著,到時候跟宰執大臣們商量。」良久,趙謹發話道。
「是。」內侍應聲道。
就在此時,裏間突然出來一個人,把這主僕兩個嚇一跳。那人快步過來,還沒看清楚他模樣就已經拜倒在地,口稱道:「不知官家至此,驚擾聖駕,有罪。」
趙謹看他穿戴,也是中官,不過品級較高而已,遂問道:「你是何人?為何在此?」
聽皇帝問,那中官才稍稍抬頭,迴答道:「奴才是內侍省都知,沈擇。」
「哦,原來是你,你在這『勤政堂』……」趙謹問道。
「奴才正在此處打掃整理,不想聖駕到此。」沈擇迴答道。他從東宮時期開始,就追隨先帝趙諶,現在先帝一走,他也就失去了靠山,雖然「內侍省都知」的差遣仍在,但卻顯然失勢。不過這個人倒也念著先帝舊恩,時不時地過來「勤政堂」打掃整理,算是追思故主吧。
緊接著,百官奏事,一般都是分司分衙進行。因為朝臣不少人都是同一個衙門,有事大家集中在一起,不可能一人一事,這麽搞的話,說到天黑也說不盡。
前頭一些官員奏畢以後,徐良隨後出班道:「啟奏陛下,今有司已於兩浙、淮西、江西、荊湖挑選將佐,預備往陝西借職。臣請聖上示下,是否準行。」
趙謹聽得很認真,但之後卻是一片茫然,因為這個事是徐良當初和先帝趙諶定的,他根本不知情,遂問道:「這,諸司將佐,緣何要到陝西借職?莫非西軍缺將官麽?」
「陛下容稟,昔年宰執大臣曾與先帝相商,認為西軍與金軍鏖戰十數載,非但遏製金人攻勢,更逐步將女真人逐出陝西,其經驗值得南方諸司借鑑。因此,預備從諸宣撫司所屬部隊中挑選將佐,往陝西借職,行觀摩學習之事。」徐良道。
「哦,原來如此。朕也聽說過西軍能征慣戰,這觀摩確實有益。隻是,將佐們都走了,這南方諸司的部隊誰人統領?」趙謹問道。
這個問題未免有些外行,甚至有些……但皇帝即位不久,政務不熟,大臣們也不意外,徐良奏道:「迴陛下,此次從諸司中挑選的將佐,大多是統領以下,且各司不過挑選七八人,並不影響。」
「那此事東莞郡王知情麽?切莫倉促,也使西軍有個準備。」趙謹繼續道。
徐良也覺得這問題有些不靠譜,這麽大事的老九怎麽可能不知情?但想到皇帝新來的,於是詳細道:「此事早已通知川陝宣撫處置司,且川陝已經準備妥當。南方將佐一到,即安排相應差遣職務,使其融於西軍之中,早晚觀摩。非止習戰法,其行軍、紮營、號令、束伍、器械、斥候,無所不包,預計為期半年得還。」
趙謹似懂非懂,點頭道:「既如此,便可下令啟程。」
「遵旨。」徐良領命退迴班裏。
隨後首相趙鼎又出班奏道:「陛下,此前金使南下求和,欲與我朝單方麵締結和議,被拒之後北還,至今沒有迴音。臣擔心,金人會對此事有所反應,當使淮西荊湖兩司加緊戒備,以防不測。」
「有備無患,才是穩妥之計,趙卿所言極是。」趙謹贊同道。
「臣以為,大可不必。」一人出班道。眾人視之,乃參知政事秦檜。
「哦?」趙謹有些意外。
而更意外的則是趙鼎,疑惑道:「秦參政此言何意?」
「自宋遼聯合出兵,我軍克河東半壁以後,金人理當集中力量防備西軍和遼軍。縱使因我朝拒絕和議有所報復,量其也無力南顧,至多在河東征伐。」秦檜朗聲道。
趙鼎聽罷,倒也沒不快,隻是道:「有備無患總是好的。」
「非也,趙相此言,在下不敢苟同。」秦檜倒有些認真了。「如果朝廷明令一下,荊湖淮西兩司豈敢怠慢?彼時,部隊頻繁調動,非但費財,也徒增將士煩擾。而且,據在下所知,淮西荊湖兩司,一直處於戰備狀態,實在無須過多警示。」
趙鼎無言以對,默默退迴班裏,殿上趙謹見此情形,不知如何是好,正好看到秦檜也退迴去,而且大臣們也沒有再奏事的,遂道:「既如此,今日便散了吧。」
第七百二十七章 南方軍官團
「唿……」從資政殿退出來,趙謹這才鬆了口氣,跟身旁的內侍對望一眼,好似過了一關。「首相要前沿戒備,參政說不必,這……唉。」
「官家,現在去哪?」內侍問道。
趙謹立在原地,一時竟不知道該往哪裏去。往常若是有緊要的事,這時候他應該去垂拱殿,和宰執大臣議事,不過今天好像沒這項,所以嘛……
「去『勤政堂』看看吧。」趙謹道。當下,便擺駕勤政堂,到了那裏時,皇帝立在堂前抬頭仰望由祖父徽宗趙佶親題的那塊匾額,隨即踏入堂中。這裏的一切都還保持著先帝肅宗生前的模樣,他用過的筆硯,坐過的椅子,紋絲未動。他以前翻閱過的書本,倒收拾得整整齊齊,甚至連牆壁上所懸掛的書畫,好像也有人仔細擦拭過。
趙謹看著這一切,似乎在尋找當初兄長在這堂中留下的影子。趙諶在位之年,除去睡覺,可能有相當部分時間是在這「勤政堂」度過的。趙謹注意到,那張案桌的邊沿已經磨掉了漆,不難想像,有多少日子先帝在這裏伏案疾書,批閱奏本。
「我想建個閣子,專以收藏先兄文集,你記著,到時候跟宰執大臣們商量。」良久,趙謹發話道。
「是。」內侍應聲道。
就在此時,裏間突然出來一個人,把這主僕兩個嚇一跳。那人快步過來,還沒看清楚他模樣就已經拜倒在地,口稱道:「不知官家至此,驚擾聖駕,有罪。」
趙謹看他穿戴,也是中官,不過品級較高而已,遂問道:「你是何人?為何在此?」
聽皇帝問,那中官才稍稍抬頭,迴答道:「奴才是內侍省都知,沈擇。」
「哦,原來是你,你在這『勤政堂』……」趙謹問道。
「奴才正在此處打掃整理,不想聖駕到此。」沈擇迴答道。他從東宮時期開始,就追隨先帝趙諶,現在先帝一走,他也就失去了靠山,雖然「內侍省都知」的差遣仍在,但卻顯然失勢。不過這個人倒也念著先帝舊恩,時不時地過來「勤政堂」打掃整理,算是追思故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