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衛坐在他身旁,默默點頭。
「這倒怪了,怎麽說也不該我去,這得幾時動身?」徐勝疑惑道。
「不會太晚,最近就得開始準備。」徐衛答道。
徐勝沉默片刻,似乎沒有發覺個中的蹊蹺,道:「罷,去就去,正好借這個機會去拜見三嬸,也跟老六見個麵。」
徐衛聽在耳裏,嘆道:「哥,事情沒有這麽簡單。」
「嗯?怎麽說?」徐勝一邊問著,又低頭看起那道劄子來。
「據我估計,朝廷這次讓你去行在。獻俘倒是其次,很有可能會把你留在江南。」徐衛終於捅破這層窗戶紙。
徐勝吃了一驚,失聲道:「什麽?留我在江南?為何?」
徐衛拍拍自己心口:「因為我,因為我們徐家。」
眉頭擰成一團,徐勝一時沒有反應過來。這絕對不是件小事,他是河北人,因為父親徐彰的緣故,蔭補軍職,最先在大名府路安撫司任職,參加過攻遼之戰,勤王之役,再後來入陝西,跟徐衛一起征戰,也是一步一步升起來,作到如今的兩興安撫副使,在陝西已經多年。現在突然之間說要到南方去……
「會不會是你想錯了?朝廷隻是想……」徐勝還有些不相信。
「四哥,我肯定不希望你去。但有據我分析,恐怕錯不了。」徐衛道。「你想想,這十幾年來,我們徐家在陝西逐漸壯大。我親掌秦鳳,五哥坐鎮鄜延,大伯和大哥經營幾十年的涇原現在雖說是王稟掛帥,但徐成徐嚴兩兄弟都身居要職,此外,還有你擔任著兩興安撫副使。西軍兵權,大半握在我們徐家手裏。」
徐勝不得不承認,這確實是實情。
「光是這一點還不算,尤其是我本人,宣撫川陝,你說朝廷會不會擔心?派萬俟卨來作宣撫判官,前些時候又收了我的『便宜黜陟』之權,就是為了牽製。此番,朝廷雖然不得不重新把權力下放,然同時召你去行在,這幾乎可以肯定,就是要把你留在行在。」徐衛合盤托出。
徐勝思索著弟弟的話,越想越覺得有道理,一陣之後,他問道:「那我去行在以後,朝廷會怎樣?」
「要麽就是留在中樞,安置樞密院三衙之類,要麽就是兩浙宣撫司供職,應該不會有其他安排。」徐衛猜測道。
徐勝聽罷,默然無語,這麽看來,事情應該是八九不離十了。自己倒無所謂,隻是一去江南,渾家肯定也免不了,但兒女怎麽辦?當他拿這個問題去問弟弟時,徐衛反問道:「四哥你想怎麽辦?」
「徐仲已經在軍中有所發展,他最好能留在興元,徐亮和女兒們我想還是一同去南方吧。你嫂子身體不好,需要有兒女照顧。」徐勝道。
徐衛思索片刻:「這個我來安排,沒有問題。徐亮年紀也到了,哥哥到江南以後,朝廷若是主動安排自然最好,要不然就讓六哥找找路子,我也會寫信給他,專門囑咐這件事情。」
「嗯,九弟,如果事情真是這樣,那徐仲我可就託付給你了?」徐勝道。
「這點四哥盡管放心,他是我親侄子,最遲不過年底,我給他提個統領。再說了,王彥是我老弟兄,一定會照顧他的。」徐九寬慰道。
七月底,徐勝就會同韓常,以及多名投降金軍將領離開興元,啟程前往江南。徐衛也知會嫂子和侄兒侄女,早作準備,相信年底之前他們也會動身。
之後,徐衛就開始著手安排河東的人事。此番西軍出征,復河東數十州縣,需要大批的文武官員前往河東主持局麵。徐衛擬定的策略是,從河東本地的義軍領袖中,挑選一部分;再從川陝兩地的官員中挑選一部分;此外,一些投誠的原金國官員可以酌情留用。通過這三方麵,燃眉之急應該可以得到緩解,但要真正配齊河東的班子,恐怕不是一時半兒能夠辦成的。
而且還有一點,義軍中挑選和原金官留用,相信沒有什麽問題。但要從川陝兩地徵召,就有些難度了。河東被金人亂搞了十幾年,這次又經歷了兵禍,條件自然比不上四川和陝西。人家在川陝作官作得好好的,為什麽要去大亂之後的河東?這不僅僅是一道命令就能夠解決的事情。
徐衛和宣撫處置司的幕僚們商議之後,決定對前往河東任職的官員給予一係列優待。首先就是級別上的。比如按宋代官製,要作知縣,最高要求是正七品,比如東京治下的各縣;最低要求是從八品,比如外地各州治下的縣。
那麽,就有針對性地徵召一批剛踏入仕途不久,有那麽幾年曆練,正在九品這個級別的官員。隻要你肯去河東,直接提一級。
這是政治上的待遇,經濟上也有補助。凡是去河東的官員,宣撫處置司另立一個名目,在本俸和津貼之外,另給一筆額外的收入。此外,還有一個非常吸引人的好處,那就是凡去河東供職,任滿一期,優先轉官,任滿兩朝,隻要沒有過錯,保證晉升。
這些待遇一開出來,還真有不少官員動了心思。尤其是那些在川陝不得誌,久久得不到提拔的人,便想著,與其如此,何不去河東走一遭?隻要盡職盡責,不用有多大的政績,但凡沒有過錯,就能保證得到晉升。
而且這迴門檻也低,非常適合那些剛剛通過各種方式踏入仕途,比如受恩蔭的,家裏出錢出物捐官的。這類人因為不是走科舉正途出身,所以他們的起點全都是最低的九品,而且他們的仕途也不平順,就算有缺也輪不到他們,既然這樣,河東就是個好機會!盡管要冒些風險,比如哪天金軍突然南下,要重奪河東之類,但兩相比較,還是值得一試。不過,走科舉正途,有進士出身的人,對這事就不那麽感興趣了。
「這倒怪了,怎麽說也不該我去,這得幾時動身?」徐勝疑惑道。
「不會太晚,最近就得開始準備。」徐衛答道。
徐勝沉默片刻,似乎沒有發覺個中的蹊蹺,道:「罷,去就去,正好借這個機會去拜見三嬸,也跟老六見個麵。」
徐衛聽在耳裏,嘆道:「哥,事情沒有這麽簡單。」
「嗯?怎麽說?」徐勝一邊問著,又低頭看起那道劄子來。
「據我估計,朝廷這次讓你去行在。獻俘倒是其次,很有可能會把你留在江南。」徐衛終於捅破這層窗戶紙。
徐勝吃了一驚,失聲道:「什麽?留我在江南?為何?」
徐衛拍拍自己心口:「因為我,因為我們徐家。」
眉頭擰成一團,徐勝一時沒有反應過來。這絕對不是件小事,他是河北人,因為父親徐彰的緣故,蔭補軍職,最先在大名府路安撫司任職,參加過攻遼之戰,勤王之役,再後來入陝西,跟徐衛一起征戰,也是一步一步升起來,作到如今的兩興安撫副使,在陝西已經多年。現在突然之間說要到南方去……
「會不會是你想錯了?朝廷隻是想……」徐勝還有些不相信。
「四哥,我肯定不希望你去。但有據我分析,恐怕錯不了。」徐衛道。「你想想,這十幾年來,我們徐家在陝西逐漸壯大。我親掌秦鳳,五哥坐鎮鄜延,大伯和大哥經營幾十年的涇原現在雖說是王稟掛帥,但徐成徐嚴兩兄弟都身居要職,此外,還有你擔任著兩興安撫副使。西軍兵權,大半握在我們徐家手裏。」
徐勝不得不承認,這確實是實情。
「光是這一點還不算,尤其是我本人,宣撫川陝,你說朝廷會不會擔心?派萬俟卨來作宣撫判官,前些時候又收了我的『便宜黜陟』之權,就是為了牽製。此番,朝廷雖然不得不重新把權力下放,然同時召你去行在,這幾乎可以肯定,就是要把你留在行在。」徐衛合盤托出。
徐勝思索著弟弟的話,越想越覺得有道理,一陣之後,他問道:「那我去行在以後,朝廷會怎樣?」
「要麽就是留在中樞,安置樞密院三衙之類,要麽就是兩浙宣撫司供職,應該不會有其他安排。」徐衛猜測道。
徐勝聽罷,默然無語,這麽看來,事情應該是八九不離十了。自己倒無所謂,隻是一去江南,渾家肯定也免不了,但兒女怎麽辦?當他拿這個問題去問弟弟時,徐衛反問道:「四哥你想怎麽辦?」
「徐仲已經在軍中有所發展,他最好能留在興元,徐亮和女兒們我想還是一同去南方吧。你嫂子身體不好,需要有兒女照顧。」徐勝道。
徐衛思索片刻:「這個我來安排,沒有問題。徐亮年紀也到了,哥哥到江南以後,朝廷若是主動安排自然最好,要不然就讓六哥找找路子,我也會寫信給他,專門囑咐這件事情。」
「嗯,九弟,如果事情真是這樣,那徐仲我可就託付給你了?」徐勝道。
「這點四哥盡管放心,他是我親侄子,最遲不過年底,我給他提個統領。再說了,王彥是我老弟兄,一定會照顧他的。」徐九寬慰道。
七月底,徐勝就會同韓常,以及多名投降金軍將領離開興元,啟程前往江南。徐衛也知會嫂子和侄兒侄女,早作準備,相信年底之前他們也會動身。
之後,徐衛就開始著手安排河東的人事。此番西軍出征,復河東數十州縣,需要大批的文武官員前往河東主持局麵。徐衛擬定的策略是,從河東本地的義軍領袖中,挑選一部分;再從川陝兩地的官員中挑選一部分;此外,一些投誠的原金國官員可以酌情留用。通過這三方麵,燃眉之急應該可以得到緩解,但要真正配齊河東的班子,恐怕不是一時半兒能夠辦成的。
而且還有一點,義軍中挑選和原金官留用,相信沒有什麽問題。但要從川陝兩地徵召,就有些難度了。河東被金人亂搞了十幾年,這次又經歷了兵禍,條件自然比不上四川和陝西。人家在川陝作官作得好好的,為什麽要去大亂之後的河東?這不僅僅是一道命令就能夠解決的事情。
徐衛和宣撫處置司的幕僚們商議之後,決定對前往河東任職的官員給予一係列優待。首先就是級別上的。比如按宋代官製,要作知縣,最高要求是正七品,比如東京治下的各縣;最低要求是從八品,比如外地各州治下的縣。
那麽,就有針對性地徵召一批剛踏入仕途不久,有那麽幾年曆練,正在九品這個級別的官員。隻要你肯去河東,直接提一級。
這是政治上的待遇,經濟上也有補助。凡是去河東的官員,宣撫處置司另立一個名目,在本俸和津貼之外,另給一筆額外的收入。此外,還有一個非常吸引人的好處,那就是凡去河東供職,任滿一期,優先轉官,任滿兩朝,隻要沒有過錯,保證晉升。
這些待遇一開出來,還真有不少官員動了心思。尤其是那些在川陝不得誌,久久得不到提拔的人,便想著,與其如此,何不去河東走一遭?隻要盡職盡責,不用有多大的政績,但凡沒有過錯,就能保證得到晉升。
而且這迴門檻也低,非常適合那些剛剛通過各種方式踏入仕途,比如受恩蔭的,家裏出錢出物捐官的。這類人因為不是走科舉正途出身,所以他們的起點全都是最低的九品,而且他們的仕途也不平順,就算有缺也輪不到他們,既然這樣,河東就是個好機會!盡管要冒些風險,比如哪天金軍突然南下,要重奪河東之類,但兩相比較,還是值得一試。不過,走科舉正途,有進士出身的人,對這事就不那麽感興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