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上天賜給大宋的機會,宋遼聯手,必能鼎定天下,一雪前恥!「臣有幸,逢此盛事,當披肝瀝膽,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徐六花了很長時間看罷,忍不住一擊案桌!老九這個本子來得太及時了!自己正苦思對策,這就不是現成的麽?聯遼,攻金!


    想到這裏,他不禁有些慚愧。想當初宣和年間,大宋聯金攻遼,鑄成大錯。且不說什麽兄弟之國的道義,聯金攻遼的後果擺在麵前,任誰看了也追悔莫及。所幸,有老九的努力,現在大宋有了一個機會,來彌補這個過錯!


    當下,徐六激動得其他本子也不管了,將堂弟的奏本拿了,趕到趙鼎的辦公堂裏將此事一說,後者也是喜出望外!當下,兩名宰相什麽事也顧不了,風風火火地撲往勤政堂。


    其時,趙諶正在勤政堂裏。這個年輕皇帝旁的不說,勤奮這一點上眾口皆碑。他雖然跟他父親不和,但卻繼承了他父親一些優點,那就是沒有奢侈的喜好,為人節儉,什麽書法丹青,音律園藝一無所好,一門心思就想著政務。他多次自稱「雞鳴則起,夜半乃臥」,並非虛言。


    此刻,他正閱讀宰相上的本。何灌致仕,何薊也被重處,這荊湖宣撫司群龍無首,宣撫之位空缺,必須得盡快擬定人選。隻因荊湖之地直麵中原,且有拱衛襄漢之重責,必託付合適人選。


    本來,他曾經許諾折仲古,讓他兼管荊湖。但是一來北伐失利了,二來折彥質在勤王時一些作法引起了爭議,所以隻能作罷。朝中大臣都有意讓曾經作過宰相的抗戰派代表人物李綱接任荊湖宣撫使。李綱一生堅持抗金,歷盡波折,其心不改。他曾經擔任過陝西宣撫使,經驗豐富,本是合適人選。但趙諶另有考慮,首先李綱年紀太大了,身體也不好,恐難當此重任。還有,李綱雖然作過陝西宣撫使,但是他自己也稱「臣書生輩,實不知兵」。


    現在幾大宣撫使,徐衛和趙點都是武臣,折彥質雖然是文階,但他出身西軍將門,從小耳濡目染,你能把他當成一個純粹的文臣麽?


    思來想去,趙諶打算在荊宣撫司裏挑選一個有名望,有能力的武臣出來,暫時代攝宣撫使職權。因為荊湖宣撫司的部隊,是以後北伐的中堅力量,必然有一個熟知軍事的人來領導。


    他正思考人選問題是,趙鼎和徐良就來了。


    「兩位賢卿來得正好,朕有一事打算和卿等商議。」趙諶道。


    皇帝開了口,趙鼎徐六兩個就算再急,也得聽他說下去。當下,趙諶便把自己對於荊湖宣撫使人選的考慮說了出來,詢問二臣意見。


    「陛下,這事恐怕不合適吧?荊湖宣撫司的部隊,是由原東京留守司殘部,河北招討司殘部,以及常捷軍組成。成分比較複雜,何灌之所以能鎮得住,一是因為常捷軍由他長子統率,二是因為其人名望既高,又熟知軍事。若從現有武臣中挑選一人,恐怕……」趙鼎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趙諶聽罷,不置可否,又問徐良:「徐卿意下如何?」


    徐六想了想,答道:「陛下,趙相之言不無道理。但如果非要如此,臣倒有一個人選。」


    趙諶一喜,忙問道:「是誰?」


    「現在任荊湖宣撫司副都統製,韓世忠。」徐六道。


    趙諶微皺著眉,喃喃道:「韓世忠?這個名字朕好像在哪裏聽到過?」


    「韓世忠,字良臣,綏德人。早年在西軍當兵,頗有勇力。方臘舉逆,西軍奉詔平亂,韓世忠數戰有功,軍中號為『萬人敵』,後來親手俘虜方臘,聲名鵲起。後來,在勤王抗金之中,也都有所建樹。」徐良介紹道。


    趙諶這才想起,笑道:「朕總覺得在哪裏聽過,原來是俘虜方臘之人。好,算韓世忠一個,來日交由大臣商議。」語至此處,他才想起兩位宰相是主動而來,因此問道「兩位到勤政堂,莫是有事?」


    徐良飛快會從袖中取出徐衛奏本,雙手呈到皇帝麵前,道:「剛剛收到的陝西宣撫處置副使徐衛本。」


    「徐衛的本子?」趙諶說著,臉上就露出了笑容。這幾乎成了他的一個習慣,凡是徐衛上本,必有好事!


    「奇哉怪也,往昔徐衛上本,惜墨如金,唯恐多寫一句,此番怎連篇?」趙諶一邊說著,一邊看了起來。


    因為奏本很長,而且古代沒有標點符號,斷句依靠的是「之乎者也」這類虛詞。偏偏徐衛寫本子,從來都是言簡意賅,很少用之乎者也,所以要是看他寫的文章,那是最費勁的。以前,他的本子在自己寫好之後,一般都要讓人潤潤色,修改修改。但涉及機密之事,不能讓旁人知道的,他就隻能自己捉刀。皇帝和宰相都知道他這個習慣,所以並不意外。


    但如此一來,就苦了皇帝,洋洋灑灑數千言,還得逐字逐句地去斷,所以用時很久。兩位宰相也隻能老老實實在旁邊呆著,因為皇帝似乎看得入了神,忘了賜座。


    終於,趙諶將本子看完。他沒有像徐良那樣激動,撫著奏本嘆道:「從前,徐衛多次上報他聯絡黨項契丹的事,可朝中一直不以為意,認為不切實際。也難為他,還真作到了。」


    「官家,大石的使者已經在路上,朝廷得趕緊準備。」趙鼎提醒道。


    按說,外邦使者來朝,自然有相關部門接待,趙鼎為何格外提醒一句?原因就在於宋遼關係的特殊性。早期是生死仇敵,殺得難分難解,後來澶淵之盟結為兄弟之國,為兩國取得了前後凡一百二十一年的和平歲月。直到徐衛穿越的那一年,這種和平被打破,宋金海上之盟,相約攻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宋默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宋默然並收藏宋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