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太上皇對我有知遇之恩。當年我與小種經略相公入朝勤王,兵不過數千,官不過低品。正是太上皇栽培,方有今日。不止是我,你弟徐九,若非太上皇提攜,如今能作得西軍總帥?但舊恩歸舊恩,太上皇既已退位,朝政就該他過問。天子銳意進取,有中興之象,並無失德之處,如何就該被奪位?這是大是大非的問題,折某絕不含糊!」
徐良聽在耳裏,心頭放下大石,也覺得自己的揣測有些無禮,遂執禮道:「倒是徐良多心了。」
「哈哈,也怪不得你,徐參政身負天子重託,自該小心謹慎。」折彥質打著哈哈。
他表麵上的話,雖然並不假,但未免太過冠冕堂皇。更重要的原因在於,他本人的傾向,是主戰,他甚至是主戰派的旗手之一。太上皇趙桓在位後期,就已經明顯傾向於主和,這不是私人恩怨,這是兩條路線的矛盾!
趙諶登基,蟄伏數年之後,漸漸顯露其誌向。矢誌恢復故土,對金強硬,這正符合如折彥質,徐衛等軍隊統帥的意願。再加上,趙諶對摺彥質也是拉攏、信任、重用。甚至封他為郡王,讓他擔任北伐的「總指揮」。
折彥質非常清楚,就算他現在倒向太上皇趙桓,復汾陽郡王爵,作了江西、江東、湖北、湖南四路宣撫大使,那又怎麽樣?自己主張對金強硬,用武力驅逐北夷,收復故土。太上皇能這麽作麽?如果他一意對金求和,自己就算擁著兵,有什麽用?帶著數十萬馬步軍每天過家家?玩泥巴?如果反對太上皇這個路線,時過境遷以後,早晚就給擼下來。
綜合這些原因,有什麽理由反戈?
「那麽接下來,宣撫相公打算怎麽作?」徐良拱手問道,此時,他已經顧不得「聽良號令,如朕親臨」了,因為他發現,他根本不可能指揮得動折彥質。
折彥質想了想:「就依徐參政之言,先投書城中,闡明我等立場,先聲奪人吧。我父不能迴城了,恐有風險……」說到這裏,他才想起,徐良的家小可都在城中!
「嗯,這個我親自捉刀起草。好,時候也不早了,宣撫相公早些歇息,徐某這就去擬定檄文,明天卻投往城中!」徐良道。
「好,不送。」折彥質拱手道。等徐良走後,他再次拿起了那道太上皇趙桓親筆所寫的詔命,看了幾眼,哼笑一聲,隨手扔在了桌上。
這一頭,徐良迴到自己帳中,挑亮燈火,磨好墨汁,仔細斟酌之後,奮筆疾書。先就將十月十三日發生在葛嶺的事情公諸於眾,而後表明自己奉天子詔命,徵召勤王之師來援,名正言順,於法於理皆有依據。而後,將矛頭對準以黃潛善為首的「逆臣」,指責他們「脅迫」太上皇,復辟奪位。號召有誌之士,無論官民,皆群起而擊之!
寫完之後,審閱一遍,署上名:江西宣撫大使折彥質,參知政事徐良。
第六百六十八章 鬧劇收場
徐良親筆寫下的檄文現在就擺在趙桓的案桌上,之所以稱它為「檄文」,是因為這篇文章雖說是對於折可求出城傳詔的答覆,但它卻將矛頭對準了以黃潛善為首的大臣,指責這些逆臣脅迫太上皇發動政變,罪不可恕。趙桓當然明白徐良和折彥質的用意,他們不將矛頭對準自己,一是不想讓趙氏顏麵掃地,進而引起人心混亂;二是也為自己找了一個很好的理由來拉攏人心。
「徐紹這個兒子,還真是頗有其父風範。」趙桓麵無表情地說道。
黃潛善跪在他案桌前三步遠的地方,雙手撐在地上,額頭挨著地麵,已經保持這個姿勢很久。趙桓語畢,抬起眼皮看他一眼,無力道:「起來吧,別跪著了。」
「臣本著一腔忠義,與朝中有誌一同之人,擁立陛下復位。今內外洶洶,皆指臣為奸逆,萬望陛下救臣!」黃潛善哀聲道。折彥質拒絕了引誘,態度鮮明地支持「太子」,這等於宣告黃潛善等人的末日到了。
城中的兵力是絕對打不過勤王之師的,所以動武不行;他們擁立太上皇復辟,既得不到趙諶的承認,也沒有大部分朝臣的認同,更無法取得外頭軍隊統帥的支持,所以講理也說不過去。文的武的都不成,那還有什麽辦法?
黃潛善預感到,他完蛋了。
應該說,他出來挑頭迎太上皇復辟,私心肯定是有的。雖然受朱勝非舉薦,迴朝任參知政事,但他每天都過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隻顧埋頭辦事,不敢多說一句。這種日子,他實在是深惡痛絕。至於公義,倒也不是沒有,他本人政治立場並不堅定,早期傾向主戰,但那不是為了恢復故土,還都東京,而是為了保持現狀。女真人一再進攻,滅宋之心不死,他怎麽能不主戰?
但是現在,力量此消彼長,是個人都能看出來,大金國沒有能力滅亡大宋了。所以,他認為,戰爭應該結束了,守著南方富庶之地,兼有川陝從旁牽製,這樣也挺好。而趙諶這個皇帝有著年輕人的通病,一腔熱血隨時都在沸騰,早想著要作中興之君,要恢復江山,要洗雪國恥,這跟他的主張大相逕庭。而處在原來的位置,他是絕對不敢說出口的。
趁趙諶到葛嶺迎道君遺體發動政變這個主意,其實最先就是由他提出來的。趙桓一夥人當時還琢磨奪來道君喪禮的主持權,借趙諶近期犯的一連串錯誤,來發動復辟之事。
徐良聽在耳裏,心頭放下大石,也覺得自己的揣測有些無禮,遂執禮道:「倒是徐良多心了。」
「哈哈,也怪不得你,徐參政身負天子重託,自該小心謹慎。」折彥質打著哈哈。
他表麵上的話,雖然並不假,但未免太過冠冕堂皇。更重要的原因在於,他本人的傾向,是主戰,他甚至是主戰派的旗手之一。太上皇趙桓在位後期,就已經明顯傾向於主和,這不是私人恩怨,這是兩條路線的矛盾!
趙諶登基,蟄伏數年之後,漸漸顯露其誌向。矢誌恢復故土,對金強硬,這正符合如折彥質,徐衛等軍隊統帥的意願。再加上,趙諶對摺彥質也是拉攏、信任、重用。甚至封他為郡王,讓他擔任北伐的「總指揮」。
折彥質非常清楚,就算他現在倒向太上皇趙桓,復汾陽郡王爵,作了江西、江東、湖北、湖南四路宣撫大使,那又怎麽樣?自己主張對金強硬,用武力驅逐北夷,收復故土。太上皇能這麽作麽?如果他一意對金求和,自己就算擁著兵,有什麽用?帶著數十萬馬步軍每天過家家?玩泥巴?如果反對太上皇這個路線,時過境遷以後,早晚就給擼下來。
綜合這些原因,有什麽理由反戈?
「那麽接下來,宣撫相公打算怎麽作?」徐良拱手問道,此時,他已經顧不得「聽良號令,如朕親臨」了,因為他發現,他根本不可能指揮得動折彥質。
折彥質想了想:「就依徐參政之言,先投書城中,闡明我等立場,先聲奪人吧。我父不能迴城了,恐有風險……」說到這裏,他才想起,徐良的家小可都在城中!
「嗯,這個我親自捉刀起草。好,時候也不早了,宣撫相公早些歇息,徐某這就去擬定檄文,明天卻投往城中!」徐良道。
「好,不送。」折彥質拱手道。等徐良走後,他再次拿起了那道太上皇趙桓親筆所寫的詔命,看了幾眼,哼笑一聲,隨手扔在了桌上。
這一頭,徐良迴到自己帳中,挑亮燈火,磨好墨汁,仔細斟酌之後,奮筆疾書。先就將十月十三日發生在葛嶺的事情公諸於眾,而後表明自己奉天子詔命,徵召勤王之師來援,名正言順,於法於理皆有依據。而後,將矛頭對準以黃潛善為首的「逆臣」,指責他們「脅迫」太上皇,復辟奪位。號召有誌之士,無論官民,皆群起而擊之!
寫完之後,審閱一遍,署上名:江西宣撫大使折彥質,參知政事徐良。
第六百六十八章 鬧劇收場
徐良親筆寫下的檄文現在就擺在趙桓的案桌上,之所以稱它為「檄文」,是因為這篇文章雖說是對於折可求出城傳詔的答覆,但它卻將矛頭對準了以黃潛善為首的大臣,指責這些逆臣脅迫太上皇發動政變,罪不可恕。趙桓當然明白徐良和折彥質的用意,他們不將矛頭對準自己,一是不想讓趙氏顏麵掃地,進而引起人心混亂;二是也為自己找了一個很好的理由來拉攏人心。
「徐紹這個兒子,還真是頗有其父風範。」趙桓麵無表情地說道。
黃潛善跪在他案桌前三步遠的地方,雙手撐在地上,額頭挨著地麵,已經保持這個姿勢很久。趙桓語畢,抬起眼皮看他一眼,無力道:「起來吧,別跪著了。」
「臣本著一腔忠義,與朝中有誌一同之人,擁立陛下復位。今內外洶洶,皆指臣為奸逆,萬望陛下救臣!」黃潛善哀聲道。折彥質拒絕了引誘,態度鮮明地支持「太子」,這等於宣告黃潛善等人的末日到了。
城中的兵力是絕對打不過勤王之師的,所以動武不行;他們擁立太上皇復辟,既得不到趙諶的承認,也沒有大部分朝臣的認同,更無法取得外頭軍隊統帥的支持,所以講理也說不過去。文的武的都不成,那還有什麽辦法?
黃潛善預感到,他完蛋了。
應該說,他出來挑頭迎太上皇復辟,私心肯定是有的。雖然受朱勝非舉薦,迴朝任參知政事,但他每天都過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隻顧埋頭辦事,不敢多說一句。這種日子,他實在是深惡痛絕。至於公義,倒也不是沒有,他本人政治立場並不堅定,早期傾向主戰,但那不是為了恢復故土,還都東京,而是為了保持現狀。女真人一再進攻,滅宋之心不死,他怎麽能不主戰?
但是現在,力量此消彼長,是個人都能看出來,大金國沒有能力滅亡大宋了。所以,他認為,戰爭應該結束了,守著南方富庶之地,兼有川陝從旁牽製,這樣也挺好。而趙諶這個皇帝有著年輕人的通病,一腔熱血隨時都在沸騰,早想著要作中興之君,要恢復江山,要洗雪國恥,這跟他的主張大相逕庭。而處在原來的位置,他是絕對不敢說出口的。
趁趙諶到葛嶺迎道君遺體發動政變這個主意,其實最先就是由他提出來的。趙桓一夥人當時還琢磨奪來道君喪禮的主持權,借趙諶近期犯的一連串錯誤,來發動復辟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