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九月來時就打算送了禮,說幾句就走。現在見姨母無禮,跟表妹也無話,哪想多留?正要推辭時,何書瑩又道:「對了,當年表姐出嫁時,有些舊物不曾帶走。我家從東京南遷時帶了過來,前些日子下人整理出來,姐姐不如去看看?」
這個九月倒有些興趣,何書瑩見她不推辭,遂喚來僕婦帶張九月前去。
「夫人,請。」那圓臉少婦等九月起身披衣外出後,迴頭對何書瑩使了個眼色,被她看在眼裏。表姐一走,她也匆匆而去。
再說這一頭,徐衛被請進何灌的書房。其實這幾年,何灌絕大部分時間都在荊湖,很少迴家,這書房處於封存狀態。徐衛進來後,見那房中雖然陳設整齊,但卻蒙上了一層灰,顯然許久沒打掃過。
架上倒擺了一些書,但相信連何灌帶徐衛都沒多少興趣,不過是裝裝樣子而已。城上懸著幾張弓,又有刀數口臥於架上,估計是何灌舊日所用。轉了一圈,到案桌前,本想在桌後坐坐,看那張椅子估計一屁股下去也隻能替人擦灰,遂作罷。又到書架前,目光一排排掃過,想看看有沒有本朝編寫的《通鑑》,那是徐衛最近一段時期在看的史書。結果《資治通鑑》沒找到,他卻意外地發現了何灌的幾篇隨筆。
看起來,應該是何太保偶迴行朝時所作,寫的是他在前線的一些故事心得。其中有一篇專門寫金人攻占襄陽後,他和李綱一次又一次地敦請江西宣撫使折彥質出兵反撲,但折仲古態度閃爍。在這篇隨筆裏,何灌認為「折氏雖世戍西陲,忠義傳家,然宣撫有自重之意」,直接批評折彥質有擁兵自重之嫌。
另一篇則是分析敵我態勢,認為金軍雖眾,但不復當年之勇,是可以戰勝的。還有一篇特別引起徐衛注意,這一篇顯然隻寫了一半就停筆了。其中有一句「良臣忠勇,鵬舉沉鷙,張氏之後,此二人可倚辦大事。」
鵬舉是嶽飛無疑,良臣徐衛估計是指韓世忠,他的表字正是良臣,張氏則是指張家兄弟。看來,韓嶽二將在荊湖一路也殺出一片天地來。何灌資歷很老,而且有豐富的帶兵經驗,更兼韓嶽之勇,朝廷支持,荊湖路的神武後軍,將來大有可為。
折家的神武前軍,一直是南方的頭等主力,趙鼎統率的神武中軍也擴張到淮西。通盤估計,隻要目前的策略能順利推行,北伐之期就不遠了。
徐衛看罷,放還原處。忽聞外頭響起輕微的腳步聲,他扭頭去看,片刻之後,一個身影出現在書房門口。
上一次見她,行朝還設在鎮江府,幾年過去,她好像沒什麽變化。甚至和十幾年前初見她比起來,除了身段臉龐稍稍豐腴一些外,她幾乎還是那個模樣。
「書瑩,又是幾年不見了。」徐衛負手輕笑道。「你表姐呢?」
何書瑩輕移蓮步踏入房中,她異樣的目光始終不曾離開徐衛。她根本沒有注意徐衛身上標誌最高等級武臣的時服,也看不到徐衛腰上皇帝特賜的笏頭金帶,她隻在意徐衛那張輪廓分明的麵龐,那讓邊陲的風沙浸染得強勁如鐵的皮骨,和那張臉上永遠堅毅沉穩的神情……
「你一刻也離不得她麽?」何書瑩輕聲問道。
徐衛淡然自若,笑道:「書瑩,這可不是姨妹該問姐夫的話,叫人……」
「徐衛。」何書瑩這聲稱唿就叫徐衛不怎麽淡定了。
「縱使不稱太尉,你至少也得叫我一聲表姐夫,直唿我名諱不合適。」徐衛雖然還在笑,可心裏卻覺得有些怪異。
何書瑩不迴應,她目不轉睛地盯著表姐夫,一張找不出任何瑕疵的臉上漸漸布滿了哀傷。徐衛看到她眼中泛起的淚花,看到她攏於腹前漸漸緊握的雙手,這位威震北國的統帥有些淩亂了。
像徐衛這種人,他前一世基本上沒什麽正經的感情經歷可言,這一世遇到張九月,一見傾心,有情人終成眷屬,說起來感情方麵還是比較簡單。但這並不代表他不懂,聯想到上次迴朝覲見時這位表姨妹怪異的行為舉止,他似乎明白些什麽。
「你表姐呢?」徐衛再次問道。
「堂堂太尉,總不該怕我一個婦道人家。」何書瑩瞪著一雙迷濛的淚眼,以一種嘲諷的口吻笑道。
徐衛直視著她:「那你想跟表姐夫說些什麽?」
建武五年十一月底,徐衛結束入覲,啟程返迴陝西。在他離開杭州行朝之前,趙諶連發兩道詔命。第一道,是嘉獎徐衛統軍復陝之功,說他是西北巨擘,國之長城,「朝廷實賴之」,因此特別授予徐衛「樞密副使」,當然這是個掛名虛銜,徐衛的本職在川陝,他不可能留在行朝的樞密院辦公。
雖然是加個虛銜,但意義很重大。樞密副使,屬於西府長官,一直以來大多是用文臣充任。眼下,樞密使許翰,是台諫出身,標準的文臣。不過,樞密副使卻是十多年前攻遼大敗的宋軍敵前總指揮劉延慶,正經的西軍老將。劉延慶雖以武臣充任樞密副使,進入宰執之列,但跟徐衛這個比起來,又有差別。
徐衛是外臣,眼目下,所有帶兵在外的地方大員,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帶著中央頭銜的,包括汾陽郡王折彥質。徐衛帶樞府長官頭銜坐鎮地方,一則顯示皇帝對他的「恩寵」,二則表示他是中央直接派出。
眾所周知,南方的宋軍已經完成改編,全部屬禦營司序列。但西軍仍舊保持以前的軍號,並習慣性地用帥司名稱來代表軍隊。改編西軍,朝廷鞭長莫及,所以授徐衛「樞密副使」的頭銜,以彰顯西軍同樣也是「王師」。
這個九月倒有些興趣,何書瑩見她不推辭,遂喚來僕婦帶張九月前去。
「夫人,請。」那圓臉少婦等九月起身披衣外出後,迴頭對何書瑩使了個眼色,被她看在眼裏。表姐一走,她也匆匆而去。
再說這一頭,徐衛被請進何灌的書房。其實這幾年,何灌絕大部分時間都在荊湖,很少迴家,這書房處於封存狀態。徐衛進來後,見那房中雖然陳設整齊,但卻蒙上了一層灰,顯然許久沒打掃過。
架上倒擺了一些書,但相信連何灌帶徐衛都沒多少興趣,不過是裝裝樣子而已。城上懸著幾張弓,又有刀數口臥於架上,估計是何灌舊日所用。轉了一圈,到案桌前,本想在桌後坐坐,看那張椅子估計一屁股下去也隻能替人擦灰,遂作罷。又到書架前,目光一排排掃過,想看看有沒有本朝編寫的《通鑑》,那是徐衛最近一段時期在看的史書。結果《資治通鑑》沒找到,他卻意外地發現了何灌的幾篇隨筆。
看起來,應該是何太保偶迴行朝時所作,寫的是他在前線的一些故事心得。其中有一篇專門寫金人攻占襄陽後,他和李綱一次又一次地敦請江西宣撫使折彥質出兵反撲,但折仲古態度閃爍。在這篇隨筆裏,何灌認為「折氏雖世戍西陲,忠義傳家,然宣撫有自重之意」,直接批評折彥質有擁兵自重之嫌。
另一篇則是分析敵我態勢,認為金軍雖眾,但不復當年之勇,是可以戰勝的。還有一篇特別引起徐衛注意,這一篇顯然隻寫了一半就停筆了。其中有一句「良臣忠勇,鵬舉沉鷙,張氏之後,此二人可倚辦大事。」
鵬舉是嶽飛無疑,良臣徐衛估計是指韓世忠,他的表字正是良臣,張氏則是指張家兄弟。看來,韓嶽二將在荊湖一路也殺出一片天地來。何灌資歷很老,而且有豐富的帶兵經驗,更兼韓嶽之勇,朝廷支持,荊湖路的神武後軍,將來大有可為。
折家的神武前軍,一直是南方的頭等主力,趙鼎統率的神武中軍也擴張到淮西。通盤估計,隻要目前的策略能順利推行,北伐之期就不遠了。
徐衛看罷,放還原處。忽聞外頭響起輕微的腳步聲,他扭頭去看,片刻之後,一個身影出現在書房門口。
上一次見她,行朝還設在鎮江府,幾年過去,她好像沒什麽變化。甚至和十幾年前初見她比起來,除了身段臉龐稍稍豐腴一些外,她幾乎還是那個模樣。
「書瑩,又是幾年不見了。」徐衛負手輕笑道。「你表姐呢?」
何書瑩輕移蓮步踏入房中,她異樣的目光始終不曾離開徐衛。她根本沒有注意徐衛身上標誌最高等級武臣的時服,也看不到徐衛腰上皇帝特賜的笏頭金帶,她隻在意徐衛那張輪廓分明的麵龐,那讓邊陲的風沙浸染得強勁如鐵的皮骨,和那張臉上永遠堅毅沉穩的神情……
「你一刻也離不得她麽?」何書瑩輕聲問道。
徐衛淡然自若,笑道:「書瑩,這可不是姨妹該問姐夫的話,叫人……」
「徐衛。」何書瑩這聲稱唿就叫徐衛不怎麽淡定了。
「縱使不稱太尉,你至少也得叫我一聲表姐夫,直唿我名諱不合適。」徐衛雖然還在笑,可心裏卻覺得有些怪異。
何書瑩不迴應,她目不轉睛地盯著表姐夫,一張找不出任何瑕疵的臉上漸漸布滿了哀傷。徐衛看到她眼中泛起的淚花,看到她攏於腹前漸漸緊握的雙手,這位威震北國的統帥有些淩亂了。
像徐衛這種人,他前一世基本上沒什麽正經的感情經歷可言,這一世遇到張九月,一見傾心,有情人終成眷屬,說起來感情方麵還是比較簡單。但這並不代表他不懂,聯想到上次迴朝覲見時這位表姨妹怪異的行為舉止,他似乎明白些什麽。
「你表姐呢?」徐衛再次問道。
「堂堂太尉,總不該怕我一個婦道人家。」何書瑩瞪著一雙迷濛的淚眼,以一種嘲諷的口吻笑道。
徐衛直視著她:「那你想跟表姐夫說些什麽?」
建武五年十一月底,徐衛結束入覲,啟程返迴陝西。在他離開杭州行朝之前,趙諶連發兩道詔命。第一道,是嘉獎徐衛統軍復陝之功,說他是西北巨擘,國之長城,「朝廷實賴之」,因此特別授予徐衛「樞密副使」,當然這是個掛名虛銜,徐衛的本職在川陝,他不可能留在行朝的樞密院辦公。
雖然是加個虛銜,但意義很重大。樞密副使,屬於西府長官,一直以來大多是用文臣充任。眼下,樞密使許翰,是台諫出身,標準的文臣。不過,樞密副使卻是十多年前攻遼大敗的宋軍敵前總指揮劉延慶,正經的西軍老將。劉延慶雖以武臣充任樞密副使,進入宰執之列,但跟徐衛這個比起來,又有差別。
徐衛是外臣,眼目下,所有帶兵在外的地方大員,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帶著中央頭銜的,包括汾陽郡王折彥質。徐衛帶樞府長官頭銜坐鎮地方,一則顯示皇帝對他的「恩寵」,二則表示他是中央直接派出。
眾所周知,南方的宋軍已經完成改編,全部屬禦營司序列。但西軍仍舊保持以前的軍號,並習慣性地用帥司名稱來代表軍隊。改編西軍,朝廷鞭長莫及,所以授徐衛「樞密副使」的頭銜,以彰顯西軍同樣也是「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