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索時,便聽堂弟道:「三叔去世,兄長作為我們家這一輩裏唯一從文的人,你應該走他的路。」


    聽到這話,徐良心頭一跳,這個問題他自己真還想過,隻是沒料到堂弟也在琢磨。因此試探道:「老九,你說說看,怎麽個走法?」


    「三叔當年是武階換的文資,兄長是直接走的科舉,你起點高得多。如果我沒記錯,你在樞密院幹過,又在東京留守司勾當有年,再到陝西從參議到判官,資歷已經磨夠了,完全符合迴京的條件。」


    他兩兄弟相處這麽多年,這些問題已經可以擺在檯麵上來說,並無顧忌。


    「你到底是帶兵的,這裏麵的水深水淺你不曉得。資歷夠有什麽用?我現在是正三品,就算平級調迴行朝,估計管幹六部,現在宰輔集權,六部尚書都是聽吆喝的。能有什麽發展?」徐六搖頭嘆道。他隻差沒明說,雖然作為文臣,沒誰不想跟諸葛亮和張良那樣,當宰相執政,「亮輔良弼」,但情況這麽具休,還不如在陝西更有前途。若能作得宣撫處置使,更有施展的餘地。看看徐處仁,當年他可是首相,結果相位上平平無奇,到了西部卻建得如此大功,風風光光地告老。


    「那你就自己爭取,不用等他們安排。」徐衛語出驚人。


    「什麽意思?」徐六真糊塗了。


    「這次迴去,官家肯定親自召見你。你在地方上歷練這麽多年,朝中有哪個宰執大臣比得上?他們不了解局勢,隻會高來高去。你應該讓官家看到你的長處,兄長是胸有經緯之人,難道比不過朝堂上那班暮氣沉沉的老前輩?」徐九一本正經道。


    徐六陷入沉默,不得不得承認,堂弟的話打動了他。如果真能在中樞有實質發展,那肯定比在地方上好得多。沉思良久,他突然問道:「老九,如果,如果我作川陝長官,你會支持為兄麽?」


    當日下午,徐良攜妻與子啟程赴江南,而徐衛一反常態,沒有和從前那樣立即啟程迴陝西,而是留在綿州,和王庶,張浚等人探討川陝兩地今後的走向。王庶是個忠厚長者,沒有多心,再加上對方也是宣撫副使,遂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說出來,與徐九交換意見,會談頗有成效。


    三月底,川陝宣撫處置司基本上拿出了戰後施政綱領。王庶和徐衛的意見比較統一,都認為應該與民休養。四川多年來壓力很大,要停徵民夫,使其歸耕田畝,戰時臨時攤派的一些捐稅,要馬上取消。此外,官府要講誠信,此前預借了兩年民賦,今後兩年就不能徵收分毫。


    至於陝西,恢復生產是最重要的,陝西隻要能自給,壓力就輕得多。等到延安事畢,就得著手準備讓流民迴其原籍,重建家園。宣撫處置司要在政策、財力、物力上加以扶持,期待不遠的將來,八百裏秦川天府之國可以重現輝煌。


    這些施政綱領裏,很多都是徐衛意見的休現,王庶私下跟張浚說,我本以為徐子昂隻想著打仗,不料他考慮得還比較長遠,也切實可行。張浚迴答說,他在地方這麽多年,見多民生疾苦,自然就懂得,何需書本上學?


    三月二十九,徐衛準備迴陝西。此前宣撫處置司有官員多次擔憂地問他,宣撫相公人在四川,關中不會有事吧?他每每笑而不語,那麽多大帥大將在前沿,就算有事他們自然該怎麽辦,何需我事必躬親?


    「相公,準備好了,隨時可以啟程。」親兵在房門外叫道。


    「行了,就來。」徐衛係上革帶,把彎刀往腰帶上一插,從桌上取了襆頭,便出了門。驛丞早聽說了徐宣撫今日離開,已經在廳中等候送行。徐衛大步出去,朗聲道:「這些日子給你們添麻煩了。」


    驛丞迎上前來一禮,笑道:「相公哪裏話,求都求不來。」這些館驛的官員,最怕接待的就是武臣,又尤其是西軍將領。這些人多是粗鄙軍漢出身,沒文化沒修養,脾氣又暴跌,稍微有不周到的地方,輕則辱罵,重則鞭打,飛揚跋扈,令人生畏。碰上徐衛這種,算是幸運了。


    「我時常聽人說,這各地的館驛,本來隻是公務接待。但一些行商坐賈,隻要肯使錢,也能住進來,享受享受官員待遇。我在你這裏住半個月,進進出出都是各地官員,沒見一個外人……」徐衛道。


    「徐宣撫。」一個昨天住進來的新任江油知縣走過來給徐衛行禮。


    「這是,要去上任?」徐衛笑問道。


    「正是,特來與相公辭行。日後相公有空,還望到江油走一遭,下官盼著相公提綱挈領,指點一二才好。」那知縣客氣道。


    「好,去吧。」徐衛點頭道。那知縣走後,徐衛迴過頭來「說到哪了?」


    「相公說,此處不見一個不相幹的人。」驛丞笑道。


    「對,你能克盡職守,不尋旁門左道,很不容易。若各地官吏都如你這般,川陝的日子就好過了。」徐衛道。


    「相公抬舉,其實隻要世道太平,日子都好過。」驛丞道。


    徐衛因這驛丞平日殷勤,與他閑聊幾句,也不在乎是否失了身份。正說著,驛丞的目光突然飄向外頭,看幾眼,告罪道:「小人失陪一陣。」


    徐衛扭頭看去,隻見一行人陸續步入館驛正廳,前兩個都穿的綠色官員常服,這是七品以上,五品以下。驛丞迎上前去,對方拿出了行帖證明身份,又說了幾句什麽。後麵三個人,雖然也穿的漢服,但卻是左衽。這是漢服大忌,在漢人裏隻有死者的壽衣才會是左衽,以示陰陽有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宋默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宋默然並收藏宋閥最新章節